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思维是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学是一门概念和逻辑相结合的学科,在小学数学阶段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由数学这门学科特点决定的。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大都喜欢“异想天开”,此时教师如果能把握机会,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能让学生受益良多。学生富有创新思维就能在学习数学知其一而自知其二,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以及平时养成的习惯,一般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怎样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我在教学中常用“揭题提问法”与“质疑提问法”鼓励学生提问,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揭题提问法”就是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化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中,我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核心问题:“商不变肯定在除法中,在除法中除了商以外还有被除数与除数,被除数与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然后,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商不变性质。学生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分工验证。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了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整节课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自己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归纳出“商不变性质”。
所谓“质疑提问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有关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等进行质疑,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对有关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的深刻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活动,第一次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并用阴影表示,第二次用这些纸片折出它们的四分之一并用阴影表示。两次操作结束后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组织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表示?通过质疑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本质。
几年的实践证明“揭题提问法”和“质疑提问法”是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的好方法。
二、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浅显,如果机械性训练多,学习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虽然能够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在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妨碍学生采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其手足无措。所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让学生在以后多变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
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比较分析,使其理解运算定律的本质,突破思维定势,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譬如学生在运用计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大多关注的是数据的特点如“25和4”、“125和8”,形成“整百”、“整千”的思维定势。当遇到“800÷25×4”、“125×8÷125×8”这样的题目时,没有理清“整百”、“整千”的条件,盲目的进行简便计算:800÷25×4=800÷100=8;125×8÷125×8=1000÷1000=1。
再譬如,学生学习有关数学公式时,只机械地记忆有关公式,没有理解公式的本质,思维定势,不能灵活解决有关问题。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中,学生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2(长+宽)。当题目赋予长和宽的数值时,学生非常迅速地就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但问题变成 “用15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很多同学思考了很久,没有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值,他们没有办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是典型的机械记忆公式造成的思维定势,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我的做法是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式的本质,使其不但知其然,更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
三、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个人经验的不同会导致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会导致同样的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种解决方法。针对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倾听这一习惯,学生碰撞出不同的学习火花,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我常用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和“团队合作法”。
“动手操作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数学问题。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推导梯形面积时,我问可以把直角梯形利用割补的方法变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并推导直角梯形面积。学生利用不同的辅助线割补不同的图形,进而推导直角梯形面积。有的学生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和……学生利用不同的割补手段将直角梯形化解成自己擅长、熟悉的图形,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幾位同学一起探索数学问题。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的“长度比较”教学,同一张纸上的两条边红边和蓝边如何比较长度?学生利用小组讨论的智慧给予了多种解法。有的沿着红边和蓝边共用的点折起来;有的学生和同桌合作,一人拿红边,另一人拿蓝边,两人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拿红边和蓝边都和数学书做好标记,间接得出结果;有的学生使用了尺度量红边和蓝边的长度,解决问题。……大家都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法,各显神通解决问题。
对于数学而言,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决的方法、途径不一定是唯一的。课堂中可能有一个解法后会激发其他学生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解法。让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既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学是一门概念和逻辑相结合的学科,在小学数学阶段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由数学这门学科特点决定的。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大都喜欢“异想天开”,此时教师如果能把握机会,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能让学生受益良多。学生富有创新思维就能在学习数学知其一而自知其二,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以及平时养成的习惯,一般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怎样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我在教学中常用“揭题提问法”与“质疑提问法”鼓励学生提问,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揭题提问法”就是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化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中,我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核心问题:“商不变肯定在除法中,在除法中除了商以外还有被除数与除数,被除数与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然后,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商不变性质。学生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猜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分工验证。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了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整节课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自己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归纳出“商不变性质”。
所谓“质疑提问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有关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等进行质疑,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对有关概念、性质、法则、结论的深刻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活动,第一次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折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并用阴影表示,第二次用这些纸片折出它们的四分之一并用阴影表示。两次操作结束后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组织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表示?通过质疑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本质。
几年的实践证明“揭题提问法”和“质疑提问法”是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的好方法。
二、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浅显,如果机械性训练多,学习中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虽然能够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在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妨碍学生采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其手足无措。所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让学生在以后多变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
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比较分析,使其理解运算定律的本质,突破思维定势,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譬如学生在运用计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大多关注的是数据的特点如“25和4”、“125和8”,形成“整百”、“整千”的思维定势。当遇到“800÷25×4”、“125×8÷125×8”这样的题目时,没有理清“整百”、“整千”的条件,盲目的进行简便计算:800÷25×4=800÷100=8;125×8÷125×8=1000÷1000=1。
再譬如,学生学习有关数学公式时,只机械地记忆有关公式,没有理解公式的本质,思维定势,不能灵活解决有关问题。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中,学生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2(长+宽)。当题目赋予长和宽的数值时,学生非常迅速地就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但问题变成 “用15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很多同学思考了很久,没有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值,他们没有办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是典型的机械记忆公式造成的思维定势,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我的做法是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式的本质,使其不但知其然,更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
三、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个人经验的不同会导致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会导致同样的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种解决方法。针对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倾听这一习惯,学生碰撞出不同的学习火花,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我常用的方法是“动手操作法”和“团队合作法”。
“动手操作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数学问题。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推导梯形面积时,我问可以把直角梯形利用割补的方法变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并推导直角梯形面积。学生利用不同的辅助线割补不同的图形,进而推导直角梯形面积。有的学生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和……学生利用不同的割补手段将直角梯形化解成自己擅长、熟悉的图形,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幾位同学一起探索数学问题。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的“长度比较”教学,同一张纸上的两条边红边和蓝边如何比较长度?学生利用小组讨论的智慧给予了多种解法。有的沿着红边和蓝边共用的点折起来;有的学生和同桌合作,一人拿红边,另一人拿蓝边,两人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拿红边和蓝边都和数学书做好标记,间接得出结果;有的学生使用了尺度量红边和蓝边的长度,解决问题。……大家都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法,各显神通解决问题。
对于数学而言,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但是解决的方法、途径不一定是唯一的。课堂中可能有一个解法后会激发其他学生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解法。让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既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