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关键词】教法 学生 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这对刚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识字、写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识字采取多元性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状态中学习,往往会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一、识字教学要注意趣味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是学习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动力,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使枯燥的识字教学要变得童趣横生,就得不断变换识字的形式,而且形式要多元性。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讲究一个“鲜”字。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如果只以单一的形式进行的话。他们会不乐意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性,事实上,充满童趣的识字教学形式是非常多的,像“猜一猜”、“儿歌识字”、“顺口溜”、“比一比谁认得多”、“绘画识字”等等。如“告”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是啥字?”课堂气氛先是静,一下学生并讨论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性。最后在交流与讨论中说出答案,学生并把这个生字牢牢地记下来了。小学生最喜欢念歌诀,且记忆也强,根据这一点特性。如识“夜”字,念歌诀: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顺口溜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巧记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做练习或朗读时,总有一些学生把“渴”和“喝”混淆,要求他们多写几遍或带读几遍,效果还是欠佳。我决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说这两个字。
我接下来在黑板上写下了“渴”和“喝”,接着说:“小朋友他们像是一对双胞胎,怪不得有人把他们的名字弄错,你们能想办法把他们辨认出来吗?”此时适时点拨,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表演,有的在冥思苦想。终于被称为“爱动脑筋”的邓龙华小朋友抢先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它们记住了——心里想口渴了就会想到水,三点水,渴渴渴,张开小口喝喝喝,口字旁。”我及时给予夸奖,然后问他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解释说:“平常我口喝时,心里就想到了水,喝水时要张开小嘴巴。”其他的小朋友听了,有的点头,有的说:“是这样的。”再读写这两个字时,没有一个人出错了,小朋友能巧妙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出了好的方法,从而增强了识记效果。
在教学“串”字时,问学生们什么东西是一串一串的,有的说葡萄,冰糖葫芦,紧接着问你们看过冰糖葫芦吗?乡村孩子有的没有看过,我相机拿出一串冰糖葫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说:“老师,我把这个串字记住了,那一竖就相当于棍子,那两个偏口就是两个冰糖葫芦,棍子就这样把这们串在一起。”把生活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联想实物来巧记生字。
三、自主辨析,轻松识字
处于母语环境中的小学生,对于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内心的深处,渴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更希望得到别人或老师的肯定与赞许,会让他们信心倍增。如教学湘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3)的生字。学习“饱、抱、跑、炮、胞。”我问:“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五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看谁是第一个发现者。”不少学生争着说:发现它们都有一一个“包”字,但偏旁不一样。我问:“这些偏旁中你认识哪个。有没有不认识的?”多数学生不认识“饱”的偏旁部首,出示“食字旁”这个偏旁叫食字旁,请学生读,说笔顺。接着问:“谁能说说不同的偏旁,表示意思是什么。这些形近字容易混淆,我们想什么办法才能把它们记住呢?”此时,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有的同桌小声讨论,有的用手托着下巴在想,有的干脆走到好朋友那里去说……汇报时识字方法真不少:有加一加的方法,有讲故事的方法,有利用偏旁含义的,有用口诀的,有顺口溜……如学生说:“我跑到妈妈怀抱,妈妈拿着花炮让我放;饭来张口吃得饱”等等。同时,我在学生说方法时肯定性评价。如“你真会动脑筋,掌声鼓励”、“这个办法不错”、“你真了不起,多说几个”。最后,我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五字編首儿歌怎么样,敢试一试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释放了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在自主辨析中,轻松的识字,自然而然学生记住了生字,又学会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展示教师才艺,提高识字效率
创新的教材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到“涉猎广泛,多才多艺”。如教师在教“三字经”识字、“对子”识字、“字谜”识字时,如果对这些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教学时一定会觉得很尴尬;还有,第二十五课《蜗牛与黄鹂鸟》,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儿歌,在讲课时,如能让学生唱唱这首歌多好,如果教师没有音乐方面的才能,教学时一定会觉得非常的遗憾。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课受到了每一个上课的学生的喜欢。
识字方法只有适合与否,没有对错之分,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方法的运用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识字,还让有一定识字基础,表现欲强的孩子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选要好的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识字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只要学生能够尽快的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总之,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当中,的的确确存在不少的困惑,但只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理念不断深化,能适合这套教材,将困惑变为动力,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教法 学生 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这对刚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识字、写字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识字采取多元性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状态中学习,往往会取得良好的识字效果。
一、识字教学要注意趣味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是学习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动力,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使枯燥的识字教学要变得童趣横生,就得不断变换识字的形式,而且形式要多元性。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讲究一个“鲜”字。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如果只以单一的形式进行的话。他们会不乐意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性,事实上,充满童趣的识字教学形式是非常多的,像“猜一猜”、“儿歌识字”、“顺口溜”、“比一比谁认得多”、“绘画识字”等等。如“告”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是啥字?”课堂气氛先是静,一下学生并讨论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性。最后在交流与讨论中说出答案,学生并把这个生字牢牢地记下来了。小学生最喜欢念歌诀,且记忆也强,根据这一点特性。如识“夜”字,念歌诀: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顺口溜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巧记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做练习或朗读时,总有一些学生把“渴”和“喝”混淆,要求他们多写几遍或带读几遍,效果还是欠佳。我决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说这两个字。
我接下来在黑板上写下了“渴”和“喝”,接着说:“小朋友他们像是一对双胞胎,怪不得有人把他们的名字弄错,你们能想办法把他们辨认出来吗?”此时适时点拨,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表演,有的在冥思苦想。终于被称为“爱动脑筋”的邓龙华小朋友抢先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它们记住了——心里想口渴了就会想到水,三点水,渴渴渴,张开小口喝喝喝,口字旁。”我及时给予夸奖,然后问他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解释说:“平常我口喝时,心里就想到了水,喝水时要张开小嘴巴。”其他的小朋友听了,有的点头,有的说:“是这样的。”再读写这两个字时,没有一个人出错了,小朋友能巧妙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出了好的方法,从而增强了识记效果。
在教学“串”字时,问学生们什么东西是一串一串的,有的说葡萄,冰糖葫芦,紧接着问你们看过冰糖葫芦吗?乡村孩子有的没有看过,我相机拿出一串冰糖葫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说:“老师,我把这个串字记住了,那一竖就相当于棍子,那两个偏口就是两个冰糖葫芦,棍子就这样把这们串在一起。”把生活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联想实物来巧记生字。
三、自主辨析,轻松识字
处于母语环境中的小学生,对于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内心的深处,渴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更希望得到别人或老师的肯定与赞许,会让他们信心倍增。如教学湘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3)的生字。学习“饱、抱、跑、炮、胞。”我问:“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五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看谁是第一个发现者。”不少学生争着说:发现它们都有一一个“包”字,但偏旁不一样。我问:“这些偏旁中你认识哪个。有没有不认识的?”多数学生不认识“饱”的偏旁部首,出示“食字旁”这个偏旁叫食字旁,请学生读,说笔顺。接着问:“谁能说说不同的偏旁,表示意思是什么。这些形近字容易混淆,我们想什么办法才能把它们记住呢?”此时,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有的同桌小声讨论,有的用手托着下巴在想,有的干脆走到好朋友那里去说……汇报时识字方法真不少:有加一加的方法,有讲故事的方法,有利用偏旁含义的,有用口诀的,有顺口溜……如学生说:“我跑到妈妈怀抱,妈妈拿着花炮让我放;饭来张口吃得饱”等等。同时,我在学生说方法时肯定性评价。如“你真会动脑筋,掌声鼓励”、“这个办法不错”、“你真了不起,多说几个”。最后,我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五字編首儿歌怎么样,敢试一试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释放了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在自主辨析中,轻松的识字,自然而然学生记住了生字,又学会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展示教师才艺,提高识字效率
创新的教材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到“涉猎广泛,多才多艺”。如教师在教“三字经”识字、“对子”识字、“字谜”识字时,如果对这些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教学时一定会觉得很尴尬;还有,第二十五课《蜗牛与黄鹂鸟》,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儿歌,在讲课时,如能让学生唱唱这首歌多好,如果教师没有音乐方面的才能,教学时一定会觉得非常的遗憾。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课受到了每一个上课的学生的喜欢。
识字方法只有适合与否,没有对错之分,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方法的运用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识字,还让有一定识字基础,表现欲强的孩子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选要好的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识字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只要学生能够尽快的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总之,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当中,的的确确存在不少的困惑,但只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理念不断深化,能适合这套教材,将困惑变为动力,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