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的义务教育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德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初中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融合发展工作方式,以促进德育教育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进而提升初中班级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班级管理;融合探索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进行校园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有效的管理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在班级中的有序开展,对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氛围,进而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提升学校的教育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面对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現代社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德育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成为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实现班级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成为教育工作人员的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怎样有效的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融合也同时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究。
一、目前初中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初中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结束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念,将德育教育引导到教学过程中,但是却将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难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初中学生面临重大的课业压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以促进学习成为提高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而德育教育则是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只是在自习课中简短的口述几句,或者迎接教学检查时进行应付式的教育过程,而其他的学习时间,则将德育教育弃之一边,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得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难以实现。
2.初中的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方式单一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但是与此同时,初中的德育教育以及班级管理工作方式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模式仍是主要的工作形式,难以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面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观念形成过程,难以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很多学生对于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的束缚存在排斥心理,表面上听从教师的说服教育,但是在思想深处还是存在偏激的自我意识,没有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难以实现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得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没有形成应该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
3.初中学校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发展和德育观念也在逐步的发展和成熟,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根据不同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教育,解决学生的实际德育问题,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而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自然难以实现德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德育教育只存在于一种教学形式中,没有实现对学生系统的教学作用和德育发育引导作用。
二、初中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有机融合的可行措施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过程由
针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将德育教育在无形之中体现出来,有效避免了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排斥心理,同时改变了传统德育教育形式化的弊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环节时,可以向学生阐述牛顿作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被苹果砸中脑袋之后都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生理念。同时在进行教学实验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实践物理知识的乐趣,不断培养学会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的学习观念,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相关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人,彼此之间应该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首先需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在遇到相关的工作问题时,采用平等、民主的工作理念,形成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主观感受,对于学生的困惑以及德育观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班级的班主任教师要和课任教师形成德育教育的联动教育体系,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问题上,加深沟通和交流,不能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看作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加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教学责任,有效的教师联动教育体系,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融合的有效可行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构建德育教育的综合平台
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借助各种节日或者其他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实践机会,并能够促进其体会德育教育的主观感受,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以逐渐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和综合素养,有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展开。比如在母亲节要求学生写给妈妈一封信、并读给妈妈听;定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重阳节开展爱老助老的敬老院关爱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不断受到触动和冲击,并能够引发学生对于这些实践活动以及德育教育开展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整理自己的内心和思想,不断完善自我的德育观念,使学生能够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保持正确的道德价值理念和人生观念,促进德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结论
德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时,需要建立教师德育教育的联动教学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耳濡目染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初中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有助于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班级管理;融合探索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进行校园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有效的管理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在班级中的有序开展,对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氛围,进而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提升学校的教育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面对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現代社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德育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成为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实现班级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成为教育工作人员的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怎样有效的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融合也同时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究。
一、目前初中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初中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结束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念,将德育教育引导到教学过程中,但是却将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难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初中学生面临重大的课业压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以促进学习成为提高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而德育教育则是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只是在自习课中简短的口述几句,或者迎接教学检查时进行应付式的教育过程,而其他的学习时间,则将德育教育弃之一边,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得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难以实现。
2.初中的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方式单一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但是与此同时,初中的德育教育以及班级管理工作方式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模式仍是主要的工作形式,难以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面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观念形成过程,难以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很多学生对于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的束缚存在排斥心理,表面上听从教师的说服教育,但是在思想深处还是存在偏激的自我意识,没有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难以实现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得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没有形成应该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
3.初中学校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发展和德育观念也在逐步的发展和成熟,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根据不同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教育,解决学生的实际德育问题,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而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自然难以实现德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德育教育只存在于一种教学形式中,没有实现对学生系统的教学作用和德育发育引导作用。
二、初中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有机融合的可行措施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过程由
针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将德育教育在无形之中体现出来,有效避免了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排斥心理,同时改变了传统德育教育形式化的弊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环节时,可以向学生阐述牛顿作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被苹果砸中脑袋之后都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人生理念。同时在进行教学实验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实践物理知识的乐趣,不断培养学会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的学习观念,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相关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人,彼此之间应该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首先需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中,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在遇到相关的工作问题时,采用平等、民主的工作理念,形成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主观感受,对于学生的困惑以及德育观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班级的班主任教师要和课任教师形成德育教育的联动教育体系,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问题上,加深沟通和交流,不能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看作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加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教学责任,有效的教师联动教育体系,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融合的有效可行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构建德育教育的综合平台
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借助各种节日或者其他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实践机会,并能够促进其体会德育教育的主观感受,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以逐渐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和综合素养,有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展开。比如在母亲节要求学生写给妈妈一封信、并读给妈妈听;定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重阳节开展爱老助老的敬老院关爱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不断受到触动和冲击,并能够引发学生对于这些实践活动以及德育教育开展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整理自己的内心和思想,不断完善自我的德育观念,使学生能够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保持正确的道德价值理念和人生观念,促进德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结论
德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时,需要建立教师德育教育的联动教学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耳濡目染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初中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有助于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