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就是我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5岁的张含韵以可爱洒脱的形象演唱了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首届超女大赛季军。此后,这个歌名几乎就成了中学生的代名词。
  2005年,其貌不扬的李宇春以一头乱成玉米须似的头发、一身中性的狂野打扮、一副低沉而粗犷的嗓音、一种率性而洒脱的舞姿。博得了千万观众的支持,摘取了超女大赛的桂冠。此后,在广大的中学生中,有不少女生毫不犹豫地剪掉长发,改成乱蓬蓬的短发,在着装风格上也大胆地标新立异,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200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现供职于上海某外资企业的白领尚雯婕,以成熟冷峻的外在形象,以一首首娴熟的法文歌曲,以在挫折面前不灰心的执著与坚忍,博得了评委及广大观众的好感与支持,成为2006年超女大赛的冠军。
  要说超女的支持者,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学生。狂热两年之后,到了2006年,尚雯婕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似乎很平静,远不及张含韵和李宇春火爆,但其影响已渗透到更深一层的内心世界。
  纵观三年的“超女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已从最初的“酸酸甜甜”开始,逐步地成熟起来。她们已从最初的狂热追捧、盲目追逐和恣意模仿中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和选择。下面透过这一组组现象,让我们真切地洞察中学生心理的成长变化过程吧。
  
  现象一:校园里“粉丝”一片
  
  据了解,在2005年的超女大赛中,曾有中学生歌迷为一睹偶像风采组团搭飞机到长沙现场。还有人调查统计发现,有的中学生歌迷为了不让自己的偶像被淘汰,竟然在一场比赛中花上千元投票;有的歌迷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与其他偶像的歌迷大打出手;有的歌迷为了自己的偶像能取得好成绩,竟然自掏腰包,为其制作各种各样的宣传画,在现场为其摇旗呐喊,拉选票。
  曾有记者采访过其中的一位中学生,问她为什么在此事上表现出如此狂热的态度,这位中学生说,《超级女声》的宗旨是“想唱就唱”,而我们的想法是,想做就做。
  笔者曾走访了几所中学,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如今的中学生中,从穿衣打扮看上去,几乎发现不了性别的区分。有些长相清纯可爱的女生也喜欢模仿男孩子的样子打扮,“玉米”式的短发,口袋裤,运动鞋,一副假小子式的酷酷的模样。她们言语之间,常用“哇噻”“酷毙”等新鲜的词语,一改过去人们心目中温柔、乖巧的女生形象。
  
  心理分析:追求个性,释放自己
  
  其实早在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之前,中学生追星现象就已经相当普遍了。周杰伦和蔡依林两位歌手就不知让多少中学生为之着迷。凡是中学生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学校附近,随处可见他们的画报和歌盘,孩子们极力模仿他们的穿表打扮,效仿他们的一言一行,好不热闹。只是学校及相关部门对这种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简单地认为这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社会各界传媒和家长也没有对这股热潮进行及时的疏导,以致在这场追捧超女的狂潮中,中学生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超女,在行为举止上模仿超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反叛。过去人们认为女孩子就天然地应和温柔、裙子等联系在一起,而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在骨子里却追求自由和个性。
  她们有梦想、有欢笑,也有烦恼和泪水。她们在千人一面的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被塑造成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产品——背书机器。她们平时做着很多自己不喜欢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不喜欢数学,还在拼命地读“奥校”:不喜欢英语,还在硬着头皮背单词;不喜欢语文,还在费力地进行“道可道,非常道”的文白互译。《超级女声》给了她们一个释放郁闷的机会。“想唱就唱”这个概念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做出真实的自己”。
  在《超级女声》这里,无论是选手还是她们的歌迷,都可以无所顾忌地释放自己的爱憎和呼喊。胜利者的洋洋自得,失败者的失落沮丧,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对失败的极力回避,甚至时不时流露出的嫉妒与心计,言不由衷的吹捧与迎合,都显得如此率性自然,毫不做作。她们的追求执著而真诚,她们的喜怒单纯而透明。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到舞台上不仅仅是一个个选手,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确,《超级女声》的格调不够高雅,内涵也不够深刻,没有更多的“教化育人”功能,但《超级女声》却让歌迷们狂欢快乐。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狂热易使广大的青少年在盲目的崇拜和模仿中迷失自我,如果缺乏真正的自我个性意识,就会跌入盲目从众的浊流。
  
  现象二:歌星影星取代英雄
  
  最近有媒体在中学校园里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受访者是初一至高一年级的中学生。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你心中的偶像是谁?”供选择的选项有:A父母:B老师;c朋友;D英雄人物;E歌星、影星;F体育明星;G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以歌星、影星为偶像的最多,占32.7%,远远高于其他选项。
  
  心理分析:浮躁心态下的急功近利
  
  从“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一夜成名的明星之路是无数女生梦寐以求的成功捷径。2004年,出身于普通家庭的15岁的四川德阳初中女生张含韵,通过参加超女大赛而迅速走红,成为广告代言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张靓颖在2004年参加比赛失败,但她却不甘心,2005年经过精心的准备后继续参赛,终于取得了季军。2006年尚雯婕在一个赛区失败后,又到另一个赛区报名,成绩也不理想,不甘心的她再一次马不停蹄地辗转到另一赛区继续参赛。一连串的竞赛考验了尚雯婕,她以自己的真实、勇敢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才智走向了胜利,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平民偶像”。
  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使得广大的中学生认为,明星梦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追求,只要努力,在自己身上同样也能实现。更重要的是成名后一连串的利益收获,是她们选择崇拜歌星影星的重要原因。成人社会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急功近利行为,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青少年的生活追求。
  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青少年往往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他们喜欢设计未来、幻想未来,但不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对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教育与批评,常有抵触情绪,甚至反抗和敌视,经常在白日梦中想象成功。正是这样的浮躁心理和媒体的有意诱导,使少数的成功特例不但成为青少年共同向往、追捧的成功榜样,还被无限放大成极具可能性的成功机会,使得部分青少年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追捧明星身上,而荒废了学业,这是一种盲目的不切实际的青春梦幻。
  
  现象三:渴望做“尚雯 婕”
  
  如果说对于2005年的超女李宇春,广大中学生还是盲目模仿,那么,对于2006年的超女尚雯婕,大多数的中学生却是从骨子里喜欢和佩服,渴望将来像尚雯婕那样做一名都市白领。
  大多数的中学生都知道尚雯婕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法语系,在校时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曾拿过特等奖学金,可以用法语流利地进行同声翻译,现供职于上海徐家汇的一家外资企业,月薪6000元,是一位标准的都市白领,在参加超女大赛之前过着体面的小资生活。在青少年看来,这种白领生活相对于明星梦来说,似乎更实在,更符合将来走向社会的现实追求。在尚雯婕的身上,她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作为超女冠军的尚雯婕,更看中的是她曾毕业于名校的光环和目前的生活方式。
  
  心理分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少年儿童进入青春期,随着互联网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冲击,使原先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因而常常陷入困惑、矛盾和不可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原先那种平静的内心平衡被打破了,自我出现了分裂和危机,进而出现种种不良行为反应。为了获得新的自我平衡,她们往往重新寻找一种偶像作为自我平衡的对象。狂热追捧超女的行为可以看做她们寻找新的偶像、实现新的自我平衡的心理途径。这种行为是自我否定期求得自我肯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青少年追求理想自我的体现。
  不同的阶段,她们有不同的偶像,往往又从不同的偶像身上寻找自己人生的目标和追求。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青少年崇拜偶像,追逐偶像,也不完全是一种浮躁心态。因为,偶像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成功的背后也有着曲折艰难的历程,也彰显着顽强的毅力和独特的个性。偶像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同样优秀,从偶像的身上,她们也可以得到一种学习的动力和榜样的力量,体会到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结束语
  
  可以亳不夸张地这样说,没有广大中学生的支持,就没有《超级女声》的火爆。一档平民选秀类的电视节目为何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这说明,他们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整天面对的是乏味和单调的学习、频繁的考试,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紧张和情绪波动。特别是中学女生,在生理方面虽然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还没有成熟,她们渴望参与社会,寻找一种既能宣泄郁闷又能实现自我的方式。而《超级女声》作为一个参与性的娱乐节目,不仅满足了她们的宣泄心理、实现自我的需求,而且又能够实现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它所展示的学习生活之外的世界对少女们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超级女声》既给广大的中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在娱乐PK的舞台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有挫折与坎坷、成功与失败、眼泪与欢笑。在今天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超级女声》可以说是给中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社会样本,为他们心理的成长与逐渐走向成熟作了提前的铺垫。
  
  “想唱就唱”
  《超级女声》这句“想唱就唱”的口号广而传之。节目的广告语还有: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真正无门槛选拔。
  
  “海选”
  数以万计的各地选手参加预赛被形象地称之为“海选”,就算中国最负盛名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没有遭遇过如此壮观的报名“人海”。
  
  “票决”
  媒体史上第一次观众代表可以在电视上评论歌手的演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投票决定谁最佳,谁被淘汰。
  “海选”和“票决”成为《超级女声》最大的看点。拉票、辩论、投票、联盟、妥协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公民社会博弈景象在超女大赛中层出不穷地发生。
  
  “粉丝”
  歌迷一族称自己为“粉丝”,来自英语“fans。由此生发出很多新词汇,如“玉米”(李宇春的歌迷)、“凉粉”(张靓颖的歌迷)等,被称之为“超女造词运动”。“粉丝”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推出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收录。
  
  专家热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纪:今天的大众传媒已渗透进青少年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信息时代全新的社会环境,因而对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平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环境和青少年的未来,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未来的继承和发展形态。这是《超级女声》作为电视娱乐节目却对青少年产生多种影响的根本原因和理论依据。因此,“超女现象”作为新的社会环境组成与青少年心理成长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超女现象”对解读青少年心理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青少年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参加超女这样的比赛,完全可以理解,但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思想上不够成熟,一些电视娱乐比赛往往有着浓厚的商业背景,完全不是孩子们能够把握的。在热衷于电视娱乐比赛的人群中,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相当多,而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看世界的时候往往比较片面,心理波动性很大,也容易冲动。有很多十几岁的少男少女逃课去参加超女大赛活动,就很说明问题。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一:超女的火爆实际上是迎合了社会上许多人对成功的片面理解。其实超女的主办者更像彩票推广者,他们把那些花2元钱中了500万的人拿出来说事儿,有意地夸大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概率,使大家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梦想。而实际上,这样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超级女声》也是这样,他们把那些获胜者拿出来宣传,而且还打出“想唱就唱”这样的口号,给人的误导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所以这种宣传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有很大的欺骗性,
  上海文化评论人张闳:“艺术”和“现代媒体”本身都是超强度的,它们很容易制造一种癫狂性的崇拜:艺术崇拜或媒体崇拜。人们开始疯狂地加入其中,只想像别人一样,抓住那个道听说的神秘“机会”,也不管这个机会是否真正与自己有关,更不会去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动机。这种集体性的“行动强迫症”,本身就具有强大的传染性。有了美妙的名分,加上电视台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宣传,这种集体性的迷狂变得更密集、更频繁,也更强烈。那些女孩,在突如其来的“梦想”的蛊惑下,像迷了魂似的被驱使,不顾一切地奔向这个集体性的“娱乐广场”,在那里癫狂不已。
其他文献
增强科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  邢福建    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过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育工作者队伍,现在这样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着,却产生不出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这个问题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忙忙碌碌,不注重教育科学的研究,只是做了“知识的机械传递者”,即“教书匠”。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校
中国国庆演练外媒热议军事亮点  9月7日零时,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包括阅兵、群众游行和背景表演内容的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其中,受阅部队阅兵式和分列式的演练吸引了世界主流媒体和各国军事专家的目光。    尽管演练是在夜间进行的,但不少外国军事迷和观察家仍用各种方法偷拍和窥探出现在演练中的装备。在外国军事论坛上,一些自称窥探了此次阅兵演练的网友称,7日的演练并未看到中国解放军空军的参与,也正因为
美国最近研发出一种新型减肥胶囊,它进入胃后,通过吸收水分迅速膨胀,几分钟后扩张到自身原体积的100倍大小,从而给大脑释放信号——我的胃已满,不需要再往里塞东西了。    “不是吧,我怎么又胖了?!今天不吃饭了……”  小马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电子秤,时不时地站在上面“过磅”,稍有一点“超标”就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她报名参加了健身班、瑜伽班、游泳班,每天能少吃就少吃,还参加了各种加强培训,甚至不惜药物减
尊重与平等教育的基本主张是,让学生在学校里不失个性地、有乐趣地生活和学习,同时又培养他们基本的公民素质,让他们能够按照社会要求,自觉遵守公民规范和课堂规则,履行应尽的义务,分享应有的权利。也就是说,学校生活应该满足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规范、受到关注、表现个性和行使权利的多种需要。那么,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尊重平等的原则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往往来源于身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
编者按:倾听孩子的诉说,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抑郁之情,这既是对孩子健康极为有益的一种心理平衡方式,也可为班主任提供大量的信息。有心的班主任可以从中找到“玄机”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让我们跟随李老师走入一次次谈话情境之中,共同体会——倾听原来是一种教育艺术,一种教育智慧。  “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心灵”,意思是说,只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老师通过倾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
【摘 要】 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文章基于雷曼事件中体现出的内部控制问题:1.未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2.未能动态完善风险评估;3.未能有效平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探讨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思路,以期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发展战略; 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是企业应对环境和风险变化、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是以战略为轴心,通过控制战
作业本记录着学生的学习历程,透过作业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十几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批改作业不只是批改对错,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我除了认真改好每本作业外,还充分发挥作业本的桥梁作用,让作业本上的批语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一、精心批注:爱心提示情理交融    我每天批改作业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在学生作业本上及时进行批注,多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既感到亲
老人专属卡布奇诺  产品名:卡布奇诺2  标签:老年机、智能  亮点:专属的感觉确实不一样,就像卡布奇诺2给老年人带来的体验,贴心又不失与时俱进。手机外观设计没有太多花哨,朴实够用就好,内部搭载联发科MTK6582四核1.3GHz处理器,保证了Android系统的顺畅运行。同时,卡布奇诺2还贴心的将各种操作设计成“大”和“语音”,最大程度方便了老人使用。此外,该机还具备定位、话费查询、流量防盗,以
我去年接了一个新班,第一堂课提问一名同学,她吓得哆哆嗦嗦,声音颤抖,问题没有回答完竟哭了起来。十五六岁的姑娘,已经历了近十年的求学生涯,竟然这样害怕老师提问,真是让我想不到!我走到她身边,请她坐下。当天下午我又邀请她到办公室,询问她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她吞吞吐吐不愿谈,我也不勉强,就说:“上午你问题答得其实不错,只是太胆小了。再过两三年你要上大学,今后还要步入社会,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
面对教育部下发的“班主任岗前培训计划”,我真是叹自己生错了年代,为什么不是现在才当班主任,而是十年前就被戴上了班主任的“帽子”。正因为自己没有接受正规培训,不懂得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才有了心中永远的伤痛……  记得那年秋天,我刚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从一所学校走出,接着便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走进另一所学校,而且被校长任命为一年级班主任。我一边手忙脚乱地应付刚开学的烦琐工作,一边向一些老班主任取经,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