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中,生物这门学科一直和地理、历史等一样被彻底放在副科位置上,不被重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生物的学习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都被忽略了。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一项内容,逐渐引起了社会、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我国教学当前形式的分析,经过仔细研究制定出来的一项改革措施,新课改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口耳相传,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使他们丧失了对于课程相关方面探索的兴趣,新课改应用到教学方面。同时,新课改的实施也需要老师在教学策略方面进行自己的反思和积极思考怎样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生物课堂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生物,愿意去学,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效率就能提高。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形象、生动、真实感,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生物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也可以利用投影、视频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主体性课堂教学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要是课程和教材)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等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是随着身份的变换而变换的。如面对观众我是演员,面对演员我是观众;面对老师我是学生,面对学生我是老师……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角色支配着人的生活,角色决定着说话的角度。学习者也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有时会是读者,有时会是听众,有时会是研究者,有时会是实践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机的让学生成为各种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发展其主体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在教育界已基本取得共识。在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现代化的要求,主体性教学将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学生的主体性特征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突出强调这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并应该在今后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引起高度的重视,这也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观察能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在生物学科中,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他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取知识,并会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实验课里,我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认真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目前,学生在观察方面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大多比较随意、盲目;观察精准度较低,粗枝大叶、马虎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养成勤观察、勤动手的好习惯。这些因素与学生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生物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生物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生物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邏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同时,对学生生物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其次,加强对学生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生物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生物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再次,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生物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作为在教育的第一道战线的中学教师,我们应该深深明白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活力所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最大的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收获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我国教学当前形式的分析,经过仔细研究制定出来的一项改革措施,新课改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口耳相传,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使他们丧失了对于课程相关方面探索的兴趣,新课改应用到教学方面。同时,新课改的实施也需要老师在教学策略方面进行自己的反思和积极思考怎样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生物课堂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生物,愿意去学,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效率就能提高。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形象、生动、真实感,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生物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也可以利用投影、视频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主体性课堂教学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要是课程和教材)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等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是随着身份的变换而变换的。如面对观众我是演员,面对演员我是观众;面对老师我是学生,面对学生我是老师……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角色支配着人的生活,角色决定着说话的角度。学习者也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有时会是读者,有时会是听众,有时会是研究者,有时会是实践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机的让学生成为各种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发展其主体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在教育界已基本取得共识。在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现代化的要求,主体性教学将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学生的主体性特征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突出强调这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并应该在今后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引起高度的重视,这也将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观察能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在生物学科中,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他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取知识,并会对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实验课里,我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认真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目前,学生在观察方面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大多比较随意、盲目;观察精准度较低,粗枝大叶、马虎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养成勤观察、勤动手的好习惯。这些因素与学生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生物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生物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生物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邏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同时,对学生生物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其次,加强对学生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生物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生物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再次,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生物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作为在教育的第一道战线的中学教师,我们应该深深明白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活力所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交流与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最大的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收获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桂晋媛.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1,(05)
[2]祝宗华. 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典教苑,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