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情境教学”法搞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是使学生认识正确道德观点,形成坚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门青少年灵魂的必修课。在思品课实施“活动化”教学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悟道理,培养道德情感,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达到思品课“知、情、意、行”的统一的目的。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以趣促动,创设思品课活动情境
  
  思品课要求学生认知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师若不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往往就会上成使学生昏昏欲睡的政治说理课。因此,思品课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将语言、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创设具体生动的场面或情感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
  1、课前激趣
  教师在课始应精心设计,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采用“歌曲、谜语、游戏、小表演等”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兴奋点,燃起学习的欲望,使他们跃跃欲试。
  2、课中引趣
  实际教学中有些抽象的道德观念是很难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1) 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适当补充一些榜样人物的典型故事或生动有趣的童话,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会使学生的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
  (2) 游戏活动是一项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生动、活泼、趣味的活动。教师可利用这种形式把抽象枯燥的道理变得具体化。如在讲《团结合作》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安排“拨河比賽、绑腿竞走活动、两人背夹气球”的游戏,两个学生、四个学生为一组,全班为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竞赛后,大家共同分析胜负原因。大家从游戏中真切感受到只有团结合作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团结合作的人越多,做事的效率就越高。这样的活动仅生动有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实践机会。
  (3) 模拟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乐于看,而且乐于表演。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特点。辅以表演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表演文中所描绘的形象,使台上台下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体验。
  如教学《待人有礼貌》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人“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有表演礼貌待客的、有请求别人帮助的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又如四年级的《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找东西,或单腿走路,来感觉残疾人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从而真正领悟应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总之,学生在课上兴趣盎然,亲自参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变呆板为活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理,并能转化为支配行动的不竭动力。
  
  二、动中悟理,在课堂活动中深化道德认识
  
  1、进行辨析、讨论活动,深化道德认识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务。一旦文中的道德观点被学生理解,便成为学生行为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辨析、讨论活动,增强教学的说服。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是片面的、肤浅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理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
  2、进行操作、实践活动,指导道德行为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最终目的。小学生在实践中,由于受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限制,往往会产生的道德动机和行为效果不一样的现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如教学《尊重普通劳动者》一课,学习了掏粪工人时传祥的事迹后,组织学生与环卫工作一起扫街、拾白色垃圾,感受劳动成果乐趣,从而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平凡高尚。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可当堂让学生进行钉扣子、叠被子比赛等。通过开展操作、实践活动,实现“做、学、教”合一,学生“做中学”促进了儿童由“知”向“行”转化。
  3、进行检查、评价活动,养成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由于小学生的意志薄弱,坚持力差,他们的品德品德常常出现反复现象。因此,教师要定期对他们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督促,使他们真正得到进步。如在班级开展“红花少年”评比,“班级新星”等活动,采取课堂观察、个别调查、作品展等,教师要关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激励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唤起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在评价中学会自评,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评能力。
  
  三、师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活动化教学要求教师发扬民主,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生命、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和道德选择,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交朋友,努力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积极创造融洽和谐的气氛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 从而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吐露真言,发表见解。
  同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变课堂的主宰者为组织者;变课堂的传授者为引导者;变课堂的指导者为合作者。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唱共舞,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我们提倡教师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扮好“导师”的角色,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科学地安排好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时间,把尽量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答案的,教师是不讲;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未知而可求”的学习境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课堂上的“六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允许争论;不明白允许发问;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
  3、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用同座互帮、四人研讨、多人协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合作机会和竞争机会,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4、教师善于采用“激励法”。对学生的回答除给予肯定、否定外,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如:真聪明、太棒了、有进步、你的见解很独特、别紧张,慢慢说等让学生真正感到“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服务意识,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留给学生,互相尊重、理解、宽容,树立学生“思维无禁区、行为无错误”的观念,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 、民主、充满信心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时的心理自由,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真正领悟道理。
  在思品课教学中,应将“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可感性、情感性融为一体,即道德情感教育融于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这样,教学过程构成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教材就能达到最优的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实效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肩负启蒙激趣,知识奠基,是非引导,行为养成等重任,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与快乐并行。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引领学生学习汉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建构寓教于乐,活中求实,灵活机智,实效检验的课堂机制。    一.有效課堂的起点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决定了学生是间接地去经验,要使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
期刊
提问不仅是幼儿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还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幼儿合作学习的一条途径,也是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一个过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而言,教师是否鼓励幼儿提问并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提问是影响幼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巧用教学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一个优美、精彩又引人入胜的导语,是个很好的方法,它可以很快调动学生求知和思维的积极性。教师精彩的开课导语,能唤起注意集中,激发欲望。    二、根据年龄特点,找到兴趣点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
期刊
【摘要】把文章写具体,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具体要求是写好人物的行动,写好人物的语言,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抓住动人的场面,举出典型的事例。  【关键词】具体 事实 作文 思想感情    现在,有不少同学常常为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具体而感到苦恼。本来自己觉得这个人的事迹很感人,这件事十分曲折,此处景致十分优美,但动笔写时,却是三言两语,读后令人索然无味。些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心里好像有许多话要告诉别人,
期刊
【摘要】背诵有助于学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使语言规范化、美化,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背诵有助于理解课文、吸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听说和读写能力。背诵还有助于提高思维质量,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背诵 培养 语文能力     一般人对于背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没有上升到培养语文能力的高度,下面笔者就从培养语文能力这方面谈谈背诵的作用。  1.背诵有助于学习
期刊
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扬,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過去的应试教育把语文变成了技术之学,知识之学,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
期刊
现代化教育手段迅速普及,采用“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已得到普遍推行,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创建了可靠的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性质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二十五年来的探索,不断的实践,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巧妙、有机地渗到教学中,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充分利用现代听觉媒体、视觉媒体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作者就如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阐述了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情感;导入;教学氛围;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强化学生的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独生子女化,使得父母对子女“千依百顺”。中小学生中的不良消費日益膨胀,如今中学生的消费领域已不止局限在购买学习用品上,而上网、买零食、娱乐等已逐渐进入中小学生的消费领域。而曾被誉为一方净土的校园也“在劫难逃”。在校园里打手机、听MP3、穿NIK等“追Cool一族”也日益增多。更可怕的是不少学生将大量的美好时光和大把的钱用在“吃喝玩乐”、泡网吧、玩
期刊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表现。然而,多年来,教师对作文教学都感到棘手。“老师怕教,学生怕学”。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其知识积累、生活閱历的限制,写起作文来不是照抄作文资料,就是普遍以“假、大、空”的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改变。目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在不断拓宽,教法在不断更新,成效可喜。下面就怎样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