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小学从教三十余年,感觉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一大难题,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农村孩子的作文培养上也有了些许经验。
一、分析农村小学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不利因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的学科特点与语言环境、家庭教育、生活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非普通话区域的农村都以方言为主,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家长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还处于不识字的水平。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务工成功的人举家迁走,而正处在努力阶段的务工人员把孩子放在老家,留给了老人,这样的局面比起务工兴起之前更加不利。
部分留守学生和部分低文化水平家长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孩子们的阅读数量、质量非常没有保障,甚至识字量都仅仅围绕在课本,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词汇积累和造句水平都没有任何的保障。在生活环境上农村学生的生活语言和文字语言更是没有有效的衔接,导致孩子拿起笔无法让大脑里的语言变成文字语言,所以孩子的作文水平几乎是零起步。
二、从源头做起,从小做起
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了计划和对策,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联系了学区内的幼儿园,帮助他们促进普通话的普及
通过与学校周边幼儿园对接,出台并制定了诸多关于讲普通话的制度,并在幼儿园开设了口语课,由专业老师定期上课并做相应的指导,尤其是突出对当地方言的纠正与指导。并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游戏,以活动为依托来带动普通话的开展和落实。孩子从小就开始说普通话,保证了日常生活语言能够与正规的纸面文字语言接轨,这也是整个语文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积极开展读书系列的活动
针对我们现实的情况,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图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并与家长及时沟通,减少各科书面作业的作业量,保证孩子们有时间读书,在校有老师协助,在家有家长监督,真真正正地把读书落在实处。同时还要为孩子上好阅读课,保证孩子的语言和词汇积累,从读到说,从说到写,连贯一致。
3.通过校本教研积极促进从一年开始的口语交际课研究,先从说的层面上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词可用
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通过教学让孩子入情入境,从思维上认识语言表达的来龙去脉,明白作文是日常生活某些片段、某些主题的一部分,而不是把作文和说话独立成一道题目。
4.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开展反向学习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积累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拿到这些词汇和句子,到现实生活和情境中去找一找,使孩子学以致用。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词汇和句子,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和评价,让学生在头脑中用词汇来充实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片段和情景。
5.在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家庭不能做到有质量的亲子共读,只能改变方式为生生共读,让学生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互相促进,互相交流
三、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
农村学校的学校课程可利用的资源与城市学校不同,所以我在我们班围绕作文教学设置了主题社会实践课,首先在社会实践之前搜集相关的词汇积累,然后带着这些词汇走到实践课堂,比如带着学生走进五保户,走进农忙秋收的田间,孩子们搜集积累的词汇会随着景物的身临其境以及与目标人物的接触,自然地产生了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的想法,甚至很多孩子在之后的写作中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个人思想表达。还可在实践课后,举办小小摄影展和作文大赛,很多孩子能把拍到的照片和文字建立起文章和插图的关系,而每篇作文的下面都有一张空白的稿纸,让孩子们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最后总结出每篇作文的优缺点,并进行适当的奖励。
四、争当作文小老师
鼓励孩子争当作文小老师。
1.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家长当老师
让孩子教自己的家长怎样写日记、写信、做摘抄……学生站在教的角度上,更加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有些孩子因为自己没有教好家长而向老师同学讨教“教学”的方法。
2.让孩子之间当老师,特别是高年级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当老师
在课堂中,作文水平不高的高年级“小老师”会非常积极主动地给自己的“学生”辅导和讲解,很多高年級学生课后表达了自己应该好好学习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小老师”的感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低年级的学生也因为学哥、学姐的有效指导,增强了学习信心,使得学校内部的交流学习气氛弥补了家庭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缺失。
最后我个人觉得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关键点在于: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能否让读书积累更深刻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能否能够利用农村的特点和人文资源进行写作;能否让学生能够从农村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作文的乐趣。
一、分析农村小学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不利因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的学科特点与语言环境、家庭教育、生活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非普通话区域的农村都以方言为主,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家长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还处于不识字的水平。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务工成功的人举家迁走,而正处在努力阶段的务工人员把孩子放在老家,留给了老人,这样的局面比起务工兴起之前更加不利。
部分留守学生和部分低文化水平家长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孩子们的阅读数量、质量非常没有保障,甚至识字量都仅仅围绕在课本,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词汇积累和造句水平都没有任何的保障。在生活环境上农村学生的生活语言和文字语言更是没有有效的衔接,导致孩子拿起笔无法让大脑里的语言变成文字语言,所以孩子的作文水平几乎是零起步。
二、从源头做起,从小做起
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了计划和对策,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联系了学区内的幼儿园,帮助他们促进普通话的普及
通过与学校周边幼儿园对接,出台并制定了诸多关于讲普通话的制度,并在幼儿园开设了口语课,由专业老师定期上课并做相应的指导,尤其是突出对当地方言的纠正与指导。并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游戏,以活动为依托来带动普通话的开展和落实。孩子从小就开始说普通话,保证了日常生活语言能够与正规的纸面文字语言接轨,这也是整个语文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积极开展读书系列的活动
针对我们现实的情况,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图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并与家长及时沟通,减少各科书面作业的作业量,保证孩子们有时间读书,在校有老师协助,在家有家长监督,真真正正地把读书落在实处。同时还要为孩子上好阅读课,保证孩子的语言和词汇积累,从读到说,从说到写,连贯一致。
3.通过校本教研积极促进从一年开始的口语交际课研究,先从说的层面上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词可用
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通过教学让孩子入情入境,从思维上认识语言表达的来龙去脉,明白作文是日常生活某些片段、某些主题的一部分,而不是把作文和说话独立成一道题目。
4.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开展反向学习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积累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拿到这些词汇和句子,到现实生活和情境中去找一找,使孩子学以致用。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词汇和句子,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和评价,让学生在头脑中用词汇来充实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片段和情景。
5.在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家庭不能做到有质量的亲子共读,只能改变方式为生生共读,让学生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互相促进,互相交流
三、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
农村学校的学校课程可利用的资源与城市学校不同,所以我在我们班围绕作文教学设置了主题社会实践课,首先在社会实践之前搜集相关的词汇积累,然后带着这些词汇走到实践课堂,比如带着学生走进五保户,走进农忙秋收的田间,孩子们搜集积累的词汇会随着景物的身临其境以及与目标人物的接触,自然地产生了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的想法,甚至很多孩子在之后的写作中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个人思想表达。还可在实践课后,举办小小摄影展和作文大赛,很多孩子能把拍到的照片和文字建立起文章和插图的关系,而每篇作文的下面都有一张空白的稿纸,让孩子们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最后总结出每篇作文的优缺点,并进行适当的奖励。
四、争当作文小老师
鼓励孩子争当作文小老师。
1.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家长当老师
让孩子教自己的家长怎样写日记、写信、做摘抄……学生站在教的角度上,更加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有些孩子因为自己没有教好家长而向老师同学讨教“教学”的方法。
2.让孩子之间当老师,特别是高年级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当老师
在课堂中,作文水平不高的高年级“小老师”会非常积极主动地给自己的“学生”辅导和讲解,很多高年級学生课后表达了自己应该好好学习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小老师”的感慨,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低年级的学生也因为学哥、学姐的有效指导,增强了学习信心,使得学校内部的交流学习气氛弥补了家庭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缺失。
最后我个人觉得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关键点在于: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能否让读书积累更深刻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能否能够利用农村的特点和人文资源进行写作;能否让学生能够从农村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作文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