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教学琐谈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理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读者能从下面的这几篇文章中受到启迪。
  
  计算机网络课程激趣方法谈
  ■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尚风琴
  
  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网络课是学生最感枯燥无味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新颖别致的导语能先声夺人,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对等网络”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家有两台电脑,但是只有一台打印机,那么如何共享这台打印机呢?”全班顿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把打印机搬过去”,马上又有人否定了,说“太麻烦,用U盘拷过来”。等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我开始讲解:可以利用一根交叉双绞线把两台电脑互联,做一个对等网络,然后与打印机共享,就可以在第二台电脑上使用连在第一台电脑上的打印机了。学生很感兴趣,都想亲自验证一下,这样再讲解操作步骤效果就更好。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成功体验是产生兴趣的内部因素,学生从成功中能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我在教学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做到难易相宜,各得其所。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我总是少批评、多引导。对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我总是给予期望、信任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在安排实验时,也总是先做最简单的实验。如第一次做网络实验,让学生做一根双绞线,我不限制时间,最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兴趣。
  三、结合实际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验证课本上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对网络的兴趣爱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如让他们自己做对等网络,自己划分子网,自己配置网络协议等。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能全身心投入,热情很高,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创见性的问题。
  另外,网络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比如在讲网络设备时,就要讲机房和教室使用的网络设备,讲解这些设备的作用及适用的场合、放置的位置等。当说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总是很关注。
  四、以生动的语言来解释网络概念
  原先学生之所以会觉得网络课枯燥无味,主要是因为课程的理论性太强,专业术语太多。在讲课过程中,我尽量把一些单调的术语结合生活实际,使之形象化,让它生动起来。比如在讲环形网络时,要说明每个主机只有获取令牌才能发送信息,这样才不会有冲突发生。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两个主持人各有一个话筒,那么两个人同时说话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两个主持人只有一个话筒,谁拿到话筒谁说话,那么就不可能两个人同时说话了,也就没有冲突发生了。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概念。
  
  
  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应用
  ■ 兰考县第二高中 陈百行
  
  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运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以下三种优势:①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主动性。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的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多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实践证明,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量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敏捷性。③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思维的综合发展。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那么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因此,通常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做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固有特性。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其优越性在于:①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既有文字又有音像的电子教材。传统的印刷教材与之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②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各种教学资料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来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③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刻度尺使用中的“四会四防止”
  ■ 偃师市市直中学 张湛江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测量工具,必须熟练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要做到以下“四会四防止”:
  第一,会认。拿到一把刻度尺,要先找到它的零刻线在哪里,看清楚零刻线是否在刻度尺的最前端,看一看零刻线处有没有磨损,它的量程有多大,弄清楚它的测量范围(即用它一次可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最小刻度)是多少,明确这把尺子的最小刻度(即刻度尺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间的间隔长度)。这是正确进行长度测量的前提。
  初学物理的同学应该防止以下不良习惯:拿到刻度尺就往被测物体上放,等到读数时,才想起来没有考虑零刻线的位置,也不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
  第二,会放。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要与被测边平行。如果零刻线不在尺子的最前端,要使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而不是让尺子的最前端与被测物体起点对齐;如果零刻线处有磨损,可以让刻度尺的某一整数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
  初学物理的同学应该防止以下错误:刻度尺放不正,刻度线没有贴紧被测物体,没有把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
  第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除了应读出分度值以上各位的数字外,还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如果零刻线处有磨损,被测物体的起点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还要在读出的数值里减去刻度尺上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处对应的刻度值。
  初学物理的同学应该防止出现以下问题:不会调整观察的角度和眼睛的位置,不能保证视线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只能从刻度尺上读出整数刻度数字,忘记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第四,会记。测量结果的记录,应该包括两部分:测量的数值和相应的单位,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数据记录错了,将直接导致测量的失败;只有数值而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也毫无意义。
  初学物理的同学应该防止以下错误:只记数值,忘了单位;在被测物体长度恰好为整数时,忘记在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上记零。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测量的数值都是由精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的,精确值——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值,是直接读出的;估读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是估计出来的。如果被测物体长度恰好为整数,就必须在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上补零。否则的话,等于是只有精确值部分的数字,没有估读值部分的数字。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巩义市回郭镇第六初级中学 邰和辰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是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点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
  1.文献资料型探究。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因特网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并学会对各种文献资料信息的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和有效利用。如让学生收集古代冶炼技术的材料(商代炼铜、春秋炼铁、战国炼钢),从中探究其化学原理。
  2.化学实验型探究。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演示、操作,并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如学习“二氧化碳”时,引导学生做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的实验,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接下来再提出:若将点燃的阶梯蜡烛扣上一个大烧杯,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给出不同的推测。根据不同的推测,引导学生做实验进行验证,再指导学生操作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出“物质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深入探究的习惯。
  3.调研采访型探究。即通过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来探究有关化学现象和知识。学到“空气和水”时,可组织学生到附近化工厂和环保部门调查、了解本地区空气和水质污染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寻找污染源,探究解决污染的途径,最后形成专题调查报告。
  4.生活实践型探究。生活中涉及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的地方很多,学生探究学习中不仅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还要运用化学知识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如削过皮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就会变色、普通灯泡里有小红点、用食醋能除水垢等,都可以引入教学让学生探究。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1.问题情境阶段。由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及相关背景。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所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诱发学生探究的强烈动机和浓厚兴趣,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课题及范围。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和制订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研究步骤、时间安排、研究途径与方法等。
  2.实际探索体验阶段。本阶段学生已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分析信息资料、实验操作和研究,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障碍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中研讨交流阶段。本阶段学生要对归纳、整理的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集中研讨和交流,一是共同分享成果,二是互相提出咨询和补充。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宣读自己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外,还可以采取开研讨会、搞展览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善于和别人进行交流,学会科学分析和辩证思考。
  
  如何抓好物理的概念教学
  ■河南信阳技术学校 吴 轩
  
  物理教学中常说的“双基”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前者主要是概念,后者主要是公式。本文探讨的是“双基”中的基本概念问题。众所周知,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而概念学习是同学们学物理的“软肋”。
  一、多种方法建立概念
  建立概念的方法有许多,主要是下列三种:①对比。如电势能和机械势能、电场和磁场等。②联想。由V=S/T联想到a=(Vt-V0)/T。③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研究对象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如果不分主次考虑全部因素,会使问题复杂化而无法研究。为了方便研究,先抛开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种建立概念的方法,称为物理模型,例如质点、点电荷、匀强电场等概念。
  二、物理概念同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言文字方面:概念中的关键处一字之差就会引发歧义。例如:物理做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位移总相同、不总相同、总不相同……对应不同运动形式。再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不为零的合外力改变它为止。此句有点倒置,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如果……则……”的表达方式。
  数学:物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能把概念数字化。例如,E=F/q的物理含义是:F与q成正比,E表示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不能由此认为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实际上该点不管在有无检验电荷时,F和q等于多少都不会改变它的E值。
  三、克服思维定势
  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之前,脑子里可能已对这一概念形成定见。因此,要注意分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先验概念,这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概念大有益处。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早已被伽利略等物理学家所否定,但直到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讲运动和力时,这种错误观点仍在学生头脑中屡屡出现: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学习概念应该是愉快的感受,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教师的讲解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的知识,主要靠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教师的作用在于“授人以渔”,而非填鸭。
  五、概念演进、真理发展与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教材中“光的本性”章节,就介绍了对光本性认识的曲折历程。历史上物理学家对物理规律的发现,其思维过程与今天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的思路往往有相似之处,所以概念教学可利用历史资料来启发学生思考。对于物理概念,只有了解它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实质。人们对物理概念的认识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完善的,因此在讲概念时可结合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讲解物理学史,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关于课堂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郑州市第八中学 曹 峰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呢?下面说说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探讨。
  第一,要分析每节课的特点。有些课本上的内容比较简单,有些教师觉得没什么可讲,但我认为仍然必须明确这节课到底让学生学什么,要注重过程的探索,引导学生探究方法和结论,不能教学生比葫芦画瓢,局限于简单的模仿。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掌握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灵活运用的方向努力。
  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或给几道题让学生做就算完事了,而很少考虑下列问题: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更合适?对学生讨论的结论如何评价?有些教师只是走走过场,学生只要说出老师想要的结论就一味加以肯定,并没有问学生是如何观察的,方法是什么,怎样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等。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了如指掌,理解运用知识才能易如反掌。另外,对有些问题的归纳,应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让他们充分展示观察的方法和不同的视角,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堂上选择例题、设计问题,要明确在解决的过程中能达到怎样的效果。但有些教师想让学生说又怕时间不够,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与学生展开全方位的交流。长此下去就造成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欠缺。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研究它的合理性,归纳方法和思路,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堂上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应给予客观的评价。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问题,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课堂练习时,应提醒他们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注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按步骤进行。
  第四,要重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的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知识内容的总结。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让学生思考回顾一下,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二是方法和技能的总结。让学生说说解决一个问题时有哪些收获,感觉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以后解决其他问题有什么帮助和启发,有哪些解题技巧和应注意的地方。三是谈经历与感受。如说说探索过程是否有趣,是否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四是情感体验方面的总结。说说自己的练习题是否做对了,有哪些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全面地复习知识,而且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本栏责编 海 宇)
其他文献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真实故事计划;情感传播  从1965年《纽约客》分四期连载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开始,“非虚构”的字眼就一直在新闻和文学的领域不断受到关注。尽管,在1980年国内就有学者指出,所谓“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写作,不过是美国写作界的“聪明人士”卖卖噱头,目的是引起公众注意,多销几本书。[1]但是,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奖项也说明了非虚构写作在美国
学生早恋,是一个让班主任十分头疼的问题。多少学生为此迷惘烦恼,上课心不在焉,成绩直线下降。早恋,似恋爱而非恋爱,让老师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轻不行,说重了更不行。身为班主任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又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呢?  话题提供:林州市横水镇中心学校 贾爱玲    和他一起握住阳光  ■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杨卫平   隐隐约约地,听见孩子们在议论他和她的事。比如,他送她回家,约她去公园,送她
主持人语:  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着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开设了五个探究性专题。这些专题,突出了服务日常教学的实践性主旨,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期起,我们对“教学多棱镜”专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内容上,我们进一步瞄准日常教学活动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形式上,主要采用沙龙的方式,在主题对话中逐层深入地解剖话题;语言上,进一步强化
【摘 要】在综艺节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省级卫视的跨屏营销推广成为常态。去年以来,安徽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超级演说家》的原创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影响。节目的成功引发线上线下多屏共振,除了节目模式的差异化、节目制作精良等原因,与独具特色的节目跨屏整合宣传推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全媒体 跨屏 营销  最近几年,省级卫视纷纷在综艺节目领域发力,力图通过优质的自制综艺内容,带动平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  “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未成年人出现的问题,肯定有大人的责任。”  尚秀云的观点总是这样鲜明,令人为之一震。记者面前的她说话轻声慢语,在她身上很少看到法官的威严,更多的是母亲般的柔情,难怪她被人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谈到校园暴力,尚秀云的神情凝重起来,她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  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学生陈放,父母从小对他娇生惯养,家里曾同时请三个阿姨照顾他
2007年的高考,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已成为过去,但对于高三的任课教师来说,有很多地方需要认真总结反思,以更好地应对2008年的高考。下面针对历史学科,谈谈我对高考备考的一些思考。    一、抓好基础是根本    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中的历史客观试题很少有靠死记硬背能够完成的,因此,一些学生便认为看历史课本用处不大,甚至有些老师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却不这样认为。看课本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理
为推动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刊特举办2008年度“教学新思维”论文大赛。论文征集和评选的有关事宜如下:    一、征文对象  中小学(包括职高、职专、中师)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单位名义集体供稿。    二、征文主题  1.从中小学教学实际看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协调与衔接  3.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学习评价与改革  4.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环节的矛盾及处
一个时期以来,在学校管理中一度出现班主任“任用荒”的局面。换言之,不少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上上下下都在努力:有关教育部门接连出台了相关规定,不少热心人士提出了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等建议,有些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尽管这些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时至今日,这一局面仍没有从根本上打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古人讲:“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笔者以为,现有的尝试大都是从策略、技术、手段层
【摘 要】明星是媒体奇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内地电视娱乐节目再次将焦点聚集在明星身上,成为明星奇观的重要生产阵地。强大的幕后制作团队加上高科技的设备共同打造了星光熠熠的景象。笔者以《我是歌手》节目为例,从挑选明星、包装明星、推广明星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电视娱乐节目中明星奇观的产制。  【关键词】娱乐节目 明星奇观 《我是歌手》 视觉呈现  2014年4月,中国首档顶级歌手音乐对决节目《我是歌手》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三难”:起笔难、组材难、表达难。针对这“三难”,我指导学生从“小”“真”“想”三方面入手进行写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小”    “小”是大的基础。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宇宙万物皆起源于“小”。故古人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要从“小”写起。具体做法是:写事,要从小事写起,从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