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能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却往往不能积极主动的加以实际应用,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信息素养中信息情感的培养。
一、情感的重要性
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以至于信息社会的开始阶段,人们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培养树立起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能产生巨大的信息热情,大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兴趣度,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通常只能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上,而这短短的几十分钟,远不能使学生的信息情感得以内化。针对这一事实,我们必须开放视野,来寻找其他的培养途径。
二、信息课程的广泛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手段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之中,学生在这种新型教育资源所营造的环境下,全方位地接受着信息技术的熏陶。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我校的网络硬件建设基本成型、软件资源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大环境;同时,学科教师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信息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学生每天都能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信息氛围。利用这一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隐性形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来给予学生反复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渴望,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信息情感。
三、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情感
1.优化整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开发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是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的主流。学校之所以能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频率比较高,有利于形成一种信息技术利用的氛围,特别有利于培育学生信息素养中的意识情感。信息技术教師应当积极地参与学科的整合,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化、应用方式多样化、应用水平专业化,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
上数学课,可以用几何画板快速地构建函数图形;上历史课,可以用网络技术方便地查询背景知识;上政治课,可以在虚拟教室里自由地进行辩论……这样能使学生全方位的得到多样化的反复刺激,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是自然而然地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从而形成他们自觉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稳定情感。
学生上数学课,教师用几何画板作演示:只是简单地用鼠标点了几下,一幅相应的动态正弦波形图就在屏幕上出现。这不但方便了数学教师授课,也给学生带来了信息技术情感体验:“原来信息技术应用能把数学问题如此简单地实现,真是方便好用。”
信息技术教师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指导教师之一,把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开题的指导可采用Blog或WebQuest辅助;资料的获取可利用网络图书馆与搜索引擎;资料加工可辅以Excel等工具软件进行处理;组内成员间的交流可利用E-mail、QQ、BBS等;最后以PPT或网页的形式完成结题工作。信息技术的介入,既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重要支持、方便了活动的开展,又给了学生全面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优势,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情感。
2.利用隐藏在校园网应用与建设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情感的熏陶
校园网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环境构成了现在的校园网络文化,这是另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一般的校园网上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及专题讨论。由网络带来的学习上的便捷,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信息技术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
通过学校、班级、个人主页的创作,以校园网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这能增强全校师生对网络文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基于校园网的网页制作大赛、多媒体制作比赛,既让学生作为参赛者,又让学生作为裁判,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术鉴赏与评价能力,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增强、信息情感得到培养。
学生要找学习参考资料,通过学校主页登陆网络图书馆,只是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多本有用的电子书便有序地列出,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浏览,学生会想:“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习真是快捷,以后找资料还是用它方便。”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地渗透,更应当注重广泛存在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与实施这种隐性形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情感。
一、情感的重要性
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以至于信息社会的开始阶段,人们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培养树立起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能产生巨大的信息热情,大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兴趣度,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师通常只能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上,而这短短的几十分钟,远不能使学生的信息情感得以内化。针对这一事实,我们必须开放视野,来寻找其他的培养途径。
二、信息课程的广泛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手段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之中,学生在这种新型教育资源所营造的环境下,全方位地接受着信息技术的熏陶。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我校的网络硬件建设基本成型、软件资源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大环境;同时,学科教师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信息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学生每天都能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信息氛围。利用这一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隐性形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来给予学生反复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渴望,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信息情感。
三、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情感
1.优化整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开发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是信息素养培养途径的主流。学校之所以能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频率比较高,有利于形成一种信息技术利用的氛围,特别有利于培育学生信息素养中的意识情感。信息技术教師应当积极地参与学科的整合,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化、应用方式多样化、应用水平专业化,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
上数学课,可以用几何画板快速地构建函数图形;上历史课,可以用网络技术方便地查询背景知识;上政治课,可以在虚拟教室里自由地进行辩论……这样能使学生全方位的得到多样化的反复刺激,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是自然而然地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从而形成他们自觉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稳定情感。
学生上数学课,教师用几何画板作演示:只是简单地用鼠标点了几下,一幅相应的动态正弦波形图就在屏幕上出现。这不但方便了数学教师授课,也给学生带来了信息技术情感体验:“原来信息技术应用能把数学问题如此简单地实现,真是方便好用。”
信息技术教师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指导教师之一,把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开题的指导可采用Blog或WebQuest辅助;资料的获取可利用网络图书馆与搜索引擎;资料加工可辅以Excel等工具软件进行处理;组内成员间的交流可利用E-mail、QQ、BBS等;最后以PPT或网页的形式完成结题工作。信息技术的介入,既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重要支持、方便了活动的开展,又给了学生全面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优势,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情感。
2.利用隐藏在校园网应用与建设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情感的熏陶
校园网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环境构成了现在的校园网络文化,这是另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一般的校园网上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及专题讨论。由网络带来的学习上的便捷,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信息技术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
通过学校、班级、个人主页的创作,以校园网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这能增强全校师生对网络文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基于校园网的网页制作大赛、多媒体制作比赛,既让学生作为参赛者,又让学生作为裁判,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术鉴赏与评价能力,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增强、信息情感得到培养。
学生要找学习参考资料,通过学校主页登陆网络图书馆,只是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多本有用的电子书便有序地列出,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浏览,学生会想:“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习真是快捷,以后找资料还是用它方便。”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地渗透,更应当注重广泛存在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与实施这种隐性形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