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一目标表明,阅读课要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体验课文丰富的内涵,感受语言的无限魅力。教师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通过教师精心、有效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其“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让语文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
一、课始引领,增添品读感悟的厚度
课始,由于学生刚接触新的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把握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进行导学。教师帮助学生找准文脉,学生围绕这样一根主线学习,课堂就会在主题线上开花结果,更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整体,到位理解局部,做到“提领而顿百毛顺”。
【案例1】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
师:说起刘备和诸葛亮,老师还带来一份资料,请看——
(课件出示)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
师:请你看表说说话。
生1:刘备46岁,诸葛亮26岁。
师:相差20岁,整整一代人啊。还可以怎么说?
生2: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刘备是皇叔、镇东将军,诸葛亮是草民、书生。
师: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下故事发生时的背景,会对我们的阅读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以背景材料作依托,学生解读文本将更透彻。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可以让学生在自我阅读时关注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材料,让阅读更完整,更有效,更有深度。
二、课中引领,增长品读感悟的深度
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更需要的是顺学而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跟着学生的学情走,因势善诱,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一厢情愿地“走教案”,以为把教案走一遍,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大错特错了。须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许多情况难以预料,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品读感悟的要求。
【案例2】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
生1: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提醒柴进不要上当受骗,其实是在诋毁林冲。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他在诋毁林冲?
生2:冷笑。
师:怎样的笑称为冷笑?
生3:不怀好意,充满嘲讽的笑。
师:洪教头在笑谁?笑他什么?
生4:笑林冲冒称武师找柴进骗吃骗喝。
师:第一,笑林冲的身份,笑他是流配的犯人。第二,笑林冲没真本事,冒称武师,找柴进干吗来了?(生齐:骗吃骗喝。)第三,笑林冲走投无路只得来柴进庄上——(生齐:依草附木。)看,人物的语言多有意思呀!洪教头还笑谁?
生5:还笑柴进如此轻信。
师:这就是名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多么耐人寻味啊!(板书:语言)洪教头冷笑着说的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林冲的不屑、骗吃骗喝、依草附木,同时又表达了对柴进的不满,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教师的一系列追问,让学生将“冷笑”一词所包含的意思一一品读了出来。洪教头的话耐人寻味,教师的引领也值得品味。
三、课尾引领,增加品读感悟的长度
一堂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求知的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课的结束对所学内容的升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案例3】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师: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而不在房子里面留影呢?
生2:为什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呢?
……
师:走进宋庆龄,了解宋庆龄,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问。
师:下面,介绍三种走进宋庆龄的方式:
A.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
B.上网搜索;
C.借阅图书《宋氏三姐妹》。
学习是世界上无法由别人代替完成的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教师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课堂,带动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践行,又告诉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可以说是实现了完整的教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宋庆龄其人其事,为下节课学习从樟树“四季常青”、“香气永存”、“不招虫”的特点体会宋庆龄的可贵品质埋下伏笔。
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学习语文,光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够的。课堂四十分钟,教师“授之以渔”,我们期望学生在课外大量的阅读中,能靠教师给予的“渔”自己去“捕鱼”。
(责编 张亚莎)
一、课始引领,增添品读感悟的厚度
课始,由于学生刚接触新的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把握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进行导学。教师帮助学生找准文脉,学生围绕这样一根主线学习,课堂就会在主题线上开花结果,更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整体,到位理解局部,做到“提领而顿百毛顺”。
【案例1】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
师:说起刘备和诸葛亮,老师还带来一份资料,请看——
(课件出示)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
师:请你看表说说话。
生1:刘备46岁,诸葛亮26岁。
师:相差20岁,整整一代人啊。还可以怎么说?
生2:在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刘备是皇叔、镇东将军,诸葛亮是草民、书生。
师: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下故事发生时的背景,会对我们的阅读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以背景材料作依托,学生解读文本将更透彻。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可以让学生在自我阅读时关注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材料,让阅读更完整,更有效,更有深度。
二、课中引领,增长品读感悟的深度
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在“还学于生”的课堂里,我们更需要的是顺学而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跟着学生的学情走,因势善诱,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如果教师只满足于一厢情愿地“走教案”,以为把教案走一遍,便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大错特错了。须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许多情况难以预料,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实现品读感悟的要求。
【案例2】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
生1: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提醒柴进不要上当受骗,其实是在诋毁林冲。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他在诋毁林冲?
生2:冷笑。
师:怎样的笑称为冷笑?
生3:不怀好意,充满嘲讽的笑。
师:洪教头在笑谁?笑他什么?
生4:笑林冲冒称武师找柴进骗吃骗喝。
师:第一,笑林冲的身份,笑他是流配的犯人。第二,笑林冲没真本事,冒称武师,找柴进干吗来了?(生齐:骗吃骗喝。)第三,笑林冲走投无路只得来柴进庄上——(生齐:依草附木。)看,人物的语言多有意思呀!洪教头还笑谁?
生5:还笑柴进如此轻信。
师:这就是名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多么耐人寻味啊!(板书:语言)洪教头冷笑着说的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林冲的不屑、骗吃骗喝、依草附木,同时又表达了对柴进的不满,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教师的一系列追问,让学生将“冷笑”一词所包含的意思一一品读了出来。洪教头的话耐人寻味,教师的引领也值得品味。
三、课尾引领,增加品读感悟的长度
一堂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求知的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课的结束对所学内容的升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案例3】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师: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而不在房子里面留影呢?
生2:为什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呢?
……
师:走进宋庆龄,了解宋庆龄,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问。
师:下面,介绍三种走进宋庆龄的方式:
A.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
B.上网搜索;
C.借阅图书《宋氏三姐妹》。
学习是世界上无法由别人代替完成的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教师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课堂,带动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践行,又告诉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可以说是实现了完整的教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宋庆龄其人其事,为下节课学习从樟树“四季常青”、“香气永存”、“不招虫”的特点体会宋庆龄的可贵品质埋下伏笔。
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学习语文,光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够的。课堂四十分钟,教师“授之以渔”,我们期望学生在课外大量的阅读中,能靠教师给予的“渔”自己去“捕鱼”。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