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3月底,我校举行了小片区教学公开周观摩研讨活动。九年级语文科方面,由林老师和王老师各上一堂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课。两堂课都根据中考记叙文的考点和题型,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其中林老师的课,无论是复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复习程序的安排,都触发笔者比较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
一、林老师的教学流程
课题:叙事性记叙文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分发学案一)
(一)美文欣赏
课前查找一篇叙事性文章,课上推荐,并从语言、选材、结构、立意等方面任选其一想想推荐理由,课上小组交流,之后推荐两位学生发言。
(二)温故知新
1.明确单元说明及单元写作要求。
2.以《风筝》为例,复习单元知识点。
①整体感知
记叙顺序、记叙内容。
②分析感悟
主旨、语言(人物描写、环境描写、重点词句)、写法。
③延伸拓展
引发对如何关爱孩子的思考:《风筝》呼吁鼓励孩子保护自身权利;《清兵卫与葫芦》呼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小男孩》呼吁关爱未成年人,尽抚养责任;《__》呼吁______。
3.学生从知识点、写作借鉴等方面说说单元复习收获。
4.学生提出记叙文阅读分析中的疑难点。
第二课时(分发学案二)
(一)课件展示
1.学生提出的经过教师整合的疑难点。
2.《2012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之“现代文阅读”。
(二)答题指导
以2011年泉州市泉港区重要考试的记叙文为例,从概括事例、品析语言、把握主旨、体会情感、探究内容等考点和题型出发,细细指导答题技巧。
(三)实战演练
1.学生阅读铁凝《一件小事》并答题,教师要求明确知识点及答题思路,并适当点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短文《美丽如初》,从考点、题目、答案三方面进行自拟自答。
二、教学分析与建议
(一)两个课时之间的杂糅
以上课例根据林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她的教学过程整理而成,其中第二课时是观摩课。为了这堂观摩课,林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作了精心准备,也可以看出她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语文素养。然而,林老师把大量的备课时间用在哪里了呢?用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用在考点、知识点的延伸和细化,用在准备了两个课时的“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而恰恰忽视了阶段性复习的要求(第一阶段重文本、重基础,第二阶段重专题、重能力)和复习内容的合理取舍,以致把两个不同复习阶段的内容生硬地连接成紧挨着的两个课时。通过这堂观摩课,笔者发现了几种“教学过度”现象——阶段复习目标超前、教学内容太多太杂、知识点拓展偏离等。
出现这些教学过度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主要有两种人容易出现上述问题:一是新教师,他们唯愿把平生所学都传于学生,唯恐哪一个知识点没教给学生而误人子弟;二是责任心太强的教师,他们往往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既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想保证学生的学业成绩,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因而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如果把林老师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分开来看,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第一课时是“点”,侧重于文本,侧重于基础;第二课时是“面”,侧重于专题,侧重于能力。两个课时的安排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什么不对?然而,纵观毕业班复习的全盘安排,特别是看到课题中的“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一句,就发现教学设计出问题了。第二课时内容与“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说是教师拓展得太多太深了。从这个大局来看,这两个课时的内容应该是复习时间相距较远的两节课。对于刚刚开始的中考总复习,第一课时的安排是可行,而第二课时的安排未免早了点(可以安排在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而到了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则应该摈弃第一课时而选择第二课时。再者,中考复习的时间最多只有三个月,如果一个单元的复习就占用了两个课时,那么六本教材的复习时间应该是多少?专题复习和模拟练习还有时间吗?也许我们可以把文本复习和专题复习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一来,复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就大打折扣了。
(二)单个课时中的“过度”
由于没有听过第一课时,所以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只能根据教学设计简单说说。从教学设计看,单元复习目标有否落实暂不必说,但笔者觉得有两个地方应该斟酌:一是“美文赏析”环节,虽与叙事性记叙文阅读有关系,但与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没关系,却占用了课堂10分钟的时间,那么单元复习内容的有效落实就不敢保证了;二是明确单元写作要求,这与本节课的主题(阅读)关系不大,可以不提。教学时如果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就会尽量避免出现课堂冗余、课堂容量太满的问题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若从一般性记叙文专题复习的角度来看,第二课时是比较成功的。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怀疑、发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记叙文阅读分析中的疑难点,结合《考试说明》的相关考点进行复习指导,既避免了教师一厢情愿、有点盲目的教学工作,又具有很强的学情针对性。其二,课堂围绕几个考点,以学生考过的题目为例子,展示不同的题型,细细指导答题技巧,做到有理论、有实例、有演练,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其三,这堂课也是为践行省级子课题“问-学-问”教学模式而设,事实证明,林老师已经基本做到了。
但是这堂课还是存在着几个值得商榷的教学过度现象。一是《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有没有必要展示并解析?《考试说明》为教师指导学生中考复习提供方向和建议,其研究者应该是教师。如果教师在展示学生疑问后直接根据自己整合的复习要点导入课堂,也许课堂组织会更加简练。二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是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还是一般性记叙文专题复习?从课题看,应该是属于前者。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看,“概括事例”“品析语言”“把握主旨”“体会情感”“探究内容”等环节与《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阅读要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基本一致,所以本节课更像是后者。这样一来,要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五大考点的复习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仅仅局限于叙事性记叙文,即使这是一个学习程度较高的班级。因此,教师有必要围绕教学重心——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确定几个更为具体的教学要点,才更有利于复习目标的达成。如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记叙的顺序和人称、叙事文中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概括事件与把握主旨等。三是“语言品析”环节是否偏离“语言”?品析语言最常见的考点和题型就是理解词句在特殊语境中的含义,林老师着重从内容、结构(开头、结尾、中间)、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其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品析语言的角度,而内容是基于某种品析角度应该抓住的答题要点,结构已经涉及段落,涉及文章的谋篇布局了,已经偏离了语言。另外,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也与“品析语言”相距甚远。所以“语言品析”环节是教学过度了。四是实战演练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实战演练有两个环节,而要完成这两个环节至少需要20分钟。好在课堂组织过程当中,林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舍弃了其中的一个。当然,林老师选择的是第一个环节,而舍弃了“自拟自答”这一环节。这样的安排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在践行上述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方面处理不当。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课堂就像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统一的中心,然后据此合理剪裁、巧妙布局,使人读之有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快感。就像这堂观摩课,它必须围绕教学重心——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或者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明确复习思路,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以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林老师的教学流程
课题:叙事性记叙文阅读——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分发学案一)
(一)美文欣赏
课前查找一篇叙事性文章,课上推荐,并从语言、选材、结构、立意等方面任选其一想想推荐理由,课上小组交流,之后推荐两位学生发言。
(二)温故知新
1.明确单元说明及单元写作要求。
2.以《风筝》为例,复习单元知识点。
①整体感知
记叙顺序、记叙内容。
②分析感悟
主旨、语言(人物描写、环境描写、重点词句)、写法。
③延伸拓展
引发对如何关爱孩子的思考:《风筝》呼吁鼓励孩子保护自身权利;《清兵卫与葫芦》呼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小男孩》呼吁关爱未成年人,尽抚养责任;《__》呼吁______。
3.学生从知识点、写作借鉴等方面说说单元复习收获。
4.学生提出记叙文阅读分析中的疑难点。
第二课时(分发学案二)
(一)课件展示
1.学生提出的经过教师整合的疑难点。
2.《2012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之“现代文阅读”。
(二)答题指导
以2011年泉州市泉港区重要考试的记叙文为例,从概括事例、品析语言、把握主旨、体会情感、探究内容等考点和题型出发,细细指导答题技巧。
(三)实战演练
1.学生阅读铁凝《一件小事》并答题,教师要求明确知识点及答题思路,并适当点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短文《美丽如初》,从考点、题目、答案三方面进行自拟自答。
二、教学分析与建议
(一)两个课时之间的杂糅
以上课例根据林老师提供的材料和她的教学过程整理而成,其中第二课时是观摩课。为了这堂观摩课,林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作了精心准备,也可以看出她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语文素养。然而,林老师把大量的备课时间用在哪里了呢?用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用在考点、知识点的延伸和细化,用在准备了两个课时的“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而恰恰忽视了阶段性复习的要求(第一阶段重文本、重基础,第二阶段重专题、重能力)和复习内容的合理取舍,以致把两个不同复习阶段的内容生硬地连接成紧挨着的两个课时。通过这堂观摩课,笔者发现了几种“教学过度”现象——阶段复习目标超前、教学内容太多太杂、知识点拓展偏离等。
出现这些教学过度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主要有两种人容易出现上述问题:一是新教师,他们唯愿把平生所学都传于学生,唯恐哪一个知识点没教给学生而误人子弟;二是责任心太强的教师,他们往往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既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想保证学生的学业成绩,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中,胡子眉毛一把抓,因而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如果把林老师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分开来看,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第一课时是“点”,侧重于文本,侧重于基础;第二课时是“面”,侧重于专题,侧重于能力。两个课时的安排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什么不对?然而,纵观毕业班复习的全盘安排,特别是看到课题中的“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一句,就发现教学设计出问题了。第二课时内容与“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说是教师拓展得太多太深了。从这个大局来看,这两个课时的内容应该是复习时间相距较远的两节课。对于刚刚开始的中考总复习,第一课时的安排是可行,而第二课时的安排未免早了点(可以安排在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而到了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则应该摈弃第一课时而选择第二课时。再者,中考复习的时间最多只有三个月,如果一个单元的复习就占用了两个课时,那么六本教材的复习时间应该是多少?专题复习和模拟练习还有时间吗?也许我们可以把文本复习和专题复习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一来,复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就大打折扣了。
(二)单个课时中的“过度”
由于没有听过第一课时,所以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只能根据教学设计简单说说。从教学设计看,单元复习目标有否落实暂不必说,但笔者觉得有两个地方应该斟酌:一是“美文赏析”环节,虽与叙事性记叙文阅读有关系,但与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没关系,却占用了课堂10分钟的时间,那么单元复习内容的有效落实就不敢保证了;二是明确单元写作要求,这与本节课的主题(阅读)关系不大,可以不提。教学时如果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就会尽量避免出现课堂冗余、课堂容量太满的问题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若从一般性记叙文专题复习的角度来看,第二课时是比较成功的。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怀疑、发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记叙文阅读分析中的疑难点,结合《考试说明》的相关考点进行复习指导,既避免了教师一厢情愿、有点盲目的教学工作,又具有很强的学情针对性。其二,课堂围绕几个考点,以学生考过的题目为例子,展示不同的题型,细细指导答题技巧,做到有理论、有实例、有演练,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其三,这堂课也是为践行省级子课题“问-学-问”教学模式而设,事实证明,林老师已经基本做到了。
但是这堂课还是存在着几个值得商榷的教学过度现象。一是《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有没有必要展示并解析?《考试说明》为教师指导学生中考复习提供方向和建议,其研究者应该是教师。如果教师在展示学生疑问后直接根据自己整合的复习要点导入课堂,也许课堂组织会更加简练。二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是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还是一般性记叙文专题复习?从课题看,应该是属于前者。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看,“概括事例”“品析语言”“把握主旨”“体会情感”“探究内容”等环节与《考试说明》中的现代文阅读要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基本一致,所以本节课更像是后者。这样一来,要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五大考点的复习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仅仅局限于叙事性记叙文,即使这是一个学习程度较高的班级。因此,教师有必要围绕教学重心——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确定几个更为具体的教学要点,才更有利于复习目标的达成。如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记叙的顺序和人称、叙事文中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概括事件与把握主旨等。三是“语言品析”环节是否偏离“语言”?品析语言最常见的考点和题型就是理解词句在特殊语境中的含义,林老师着重从内容、结构(开头、结尾、中间)、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其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品析语言的角度,而内容是基于某种品析角度应该抓住的答题要点,结构已经涉及段落,涉及文章的谋篇布局了,已经偏离了语言。另外,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也与“品析语言”相距甚远。所以“语言品析”环节是教学过度了。四是实战演练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按照之前的教学设计,实战演练有两个环节,而要完成这两个环节至少需要20分钟。好在课堂组织过程当中,林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舍弃了其中的一个。当然,林老师选择的是第一个环节,而舍弃了“自拟自答”这一环节。这样的安排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在践行上述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方面处理不当。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课堂就像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统一的中心,然后据此合理剪裁、巧妙布局,使人读之有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快感。就像这堂观摩课,它必须围绕教学重心——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或者叙事性记叙文专题复习,明确复习思路,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以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