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团圆习俗及原因分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一直从古延续至今。那么,它起源于何处呢?又是如何发展为今天的“团圆节”?对此,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和回答。本文将会从中秋节“团圆”习俗的由来,和“团圆”含义的产生原因进行探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秋节;团圆;原因;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节日是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发展象征,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各族人民美好的祈愿。传统节日展现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血缘纽带,是民族凝聚力的标志。而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寄托着民众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团圆的期盼,在不少诗词歌赋中都有体现。那么,“团圆”究竟从何而来,又是为何出现。本文将从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了解中秋团圆习俗的由来和原因,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寓意,极其特有的情感。
  一、中秋节团圆含义的来源
  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关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历史学家猜测,可能与农业活动有关,或许和古代帝王对月神的祭祀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隋唐时期正式作为节日开始庆祝,并相传月饼是由隋唐人士裴寂所发明。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开始广为流传,并成为民间一项重要的节日内容。在古代,关于中秋的传说和诗作数不胜数,并给其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在现代,同样重视中秋节的传承才,并将其作为法定节日,很多节日传统都被继承保留下来。它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特有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唐诗中有所记载。例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今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李朴《中秋》中写道“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将月看做中秋特有的象征,同时给中秋赋予了团圆长守的含义。中国人家庭观念都很强,对家庭有着很深的依赖性,在背井离乡的情境下这种思念之情更为深重。这些文学作品也是不约而同地将中秋节和“团圆”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年一共会有12次月圆,为何只有中秋节被赋予“团圆”的含义。唐代诗人王维曾这样感叹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除此之外,八月是属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并且属于秋季中“仲”的部分,因此又有“仲秋”之称。根据地理知识来看,中秋一般在秋分的前后,秋分属于秋天的中间部分,从立秋到中秋,再从中秋到立冬,它们所隔天数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中秋时月球处在离地球最近的地方,月亮大而圆像个“白玉盘”。身处各地,远在他乡的游子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渴望与家人团聚。因此,以月亮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团圆节”的含义也由此而来。除此之外,我国古代历法以观察月球运动为主,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判断时间变化,而八月十五这天,刚好是月亮变圆的时候。从月亮的圆缺联想到人事变化,月缺象征离别,月圆象征团圆,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身在异处,但看到的仍是同一个月亮,有着同样的祈愿,以此来代替“团圆”。
  二、团圆节习俗的成因
  (1)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影视片和书籍中呈现出来的中秋佳节的繁华盛景,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支撑的。一方面,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民众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各种娱乐活动和商铺在城市中开始涌现,吸引大量的民众,过节日的时候尤为热闹。白居易曾这样记载道“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繁华的街景,人来人往;同样的场景,王维也曾赞叹道“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这样的节日盛景是需要经济发展做物质前提的。
  (2)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繁华盛景和隆重的节日气氛只会出现在太平盛世。战乱纷飞的年代,百姓连人身安全和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加不会享受节日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没有心思去举办节日,进行娱乐活动。在很多历史的记载中都能够体现出这一点,如唐末安史之乱后,各种节日都开始没落,羊士谔在《乱后曲江中》用“游春人静空地灰,直至春深不似春”来形容当时凋敝颓败的场景。因此,节日中的繁华盛景是要在满足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才会出现,既要保证经济条件满足,又需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聚少离多的生活现状
  “团圆”是民众赋予中秋节的一个寓意,这样的寓意何尝不是广大人民内心的祝愿和期盼呢?正是因为难以实现团圆,才成为一种渴望。在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都通过“中秋节”来表达远在他乡的游子对于亲人和家乡的思念。对于一直团圆的人们来说,这种观念和情怀就比较淡。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从边境到京城,从他乡到故乡都是遥远的距离,那种长期两地相隔的感情可以想象的到。当游子们在远方看到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会联想到故乡,乡愁就自然涌现出来了。而他们之所以在外漂泊,一部分人是有着远大的抱负,为守护国土而战,镇守边疆;一部分是为了前途,背井離乡去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功名等,他们只能通过乡愁来排解自己的忧思,这也是中秋“团圆”的意义所在。
  (4)传统的家庭宗族观念
   中秋节的“团圆”含义还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和宗族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梁漱溟先生就曾在《乡村建设理论》中这样谈到:“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简而言之,整个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实也不过是家庭伦理生活支配下存在。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很多传统文化现象,恰好在阐释中秋节“团圆”习俗的由来时,正符合这一观点。中国对于家庭伦理观和宗族观念,从古至今都尤为重视。在此影响下,很多人对于家庭有着浓重的情怀,不光是一种文化寄托,更是一种文化追求。中秋节就在这种思想的浸染中逐渐被赋予“团圆”的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寓意,但其“团圆”的主题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是中国民众一种特殊的家国情怀和乡愁的寄托。本文首先分析中秋节团圆习俗的来源,接着探讨了中秋节团圆习俗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聚少离多的生活现状、传统的家庭宗族观念等。最后,希望通过分析能了解到中秋团圆节背后蕴含的意义,更好地理解中华特有的乡情和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忠良.中秋节起源及形成时间研究综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6).95-100,117.
  [2]张舰戈.宋代中秋节日内涵演变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3]北宋文化演绎下开封中秋节民俗的传承与发展[J].黄永林,秦璇.社会科学家. 2015(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革新,以人为本的教学强调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既强调美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更强调美术对学生健康人格、美好心灵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精准认识美术学科的审美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探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音乐是重点的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音乐不仅担负着美育的功能,還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在亲身感受与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丰富的音乐情感。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合唱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以及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其音乐水平和歌唱水平,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提高其艺术素养的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的教学要求也有着提升。其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是比较重要的科目,体育篮球教学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锻炼都比较有利,只有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学科学性,才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当前已经不能有效适应教学发展要求,而在素质教育发展下,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进步。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加以研究,
期刊
摘要:由于隧道建设工程的实地变形实时监测工作内容多、周期长,且变形监测运行过程中随时随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以前纯依靠人工定时监测进行实地变形监测非常费时费力,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实际监测需求。对此,本研究论文主要提出基于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高质量精度并且远程智能自动化的地震监测减灾预警管理解决措施方案。在解决方案设计与技术系统探究研发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以下重要研究成果:1.通过深入研究立体变形运动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此阶段的小学生因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主动学习能力还尚未得到训练和实践,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数学课堂模式强化锻炼,发挥自觉学习能力。课堂上的讲授让学生自觉学习的同时,离不开适当的和必要的课堂辅导。课堂辅导有利于学生提出个体差异化的问题,解决学生个人心中困惑,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有效的课堂辅导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就小学数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将学生原有的思维空间打开,在参与中形成极强的团队意识和探究精神,是一种极高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合作学习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合作时机不恰当、规则不够明确等,将合作的实效性降低。基于此,教师带着长远的眼光,结合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通过科学反思改进授课方案,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促进学生心智成熟有重要帮助。另外,閱读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效性教学,指的是教学要符合一定规律,且有效果、有效率地实施教学。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形成有效理解,并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农村建设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经过持续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已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但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仍然发展缓慢,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学校管理模式僵化,这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的影响之下,高中物理教师如果想要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对教学设备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真实需要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创新,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能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有效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意义,其次提出了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合理有效策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学生参与感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它所教授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与实验中才能最大化地被学生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加入实验展示的环节,而在所有实验方式和方法中,运用简易道具开展的实验无疑最受欢迎,它不受场地限制不受经费影响,只要经过用心寻找和适当的改造,许多身边的小物件都可以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发挥它的大作用。  关键词:简易教具;小学科学;运用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