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电教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与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想象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进而优化课堂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化学知识用电教手段彰显,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23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想象力得以提高,进而优化课堂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化学知识用电教手段彰显,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弥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使实验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让学生通过看、说、做、想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微观知识也能轻松接受。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教学中,若将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呈现,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状态中。
如在粤教版第三章 “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画面: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图片,生活中人们用火做饭、取暖的图片;春节燃放烟火的图片;一些火灾现场的场景图片等;这时,老师用:“自从钻木取火以来,火就给人类带来文明和温暖,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我们认识火,就可以使它真正造福于人类!”这样引入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
二、多媒体的应用将微观变直观、趣味性得到了加强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认识物质,既要从宏观了解,有时也涉及到微观世界,而这些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燥、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模拟化学变化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促进学生对微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粤教版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球体,通过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具体展示,学生形象的记住了分子和原子,并自己认识到这二者是不同的,增强了理解,加深了记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电教手段的使用,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电教技术呈现知识,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进行实验室分别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相关教学时,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等发生装置和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的装置,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对比明显,让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优势,先制好知识网络图、例题、训练题等,教学时播放,加强了训练密度。这样复习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将化学实验与电教手段相结合可变不能为能
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是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或某些原因(如实验时间不够,实验器材不足、实验安全不能保证等),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此时将化学实验与电教手段相结合可变不能为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对于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孔塑料片的不同装置异同和优点的分析时,学生不易理解,极易混淆。如果在实验室中做实验让学生探究,需要的仪器较多,且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此时,我适时利用我校多媒体软件给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实验平台,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鸿河”软件中的“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电脑上选出不同的化学仪器装置,然后进行气体制取装置组装的组装。并且适时用动画演示各装置的特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实验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充分认识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到了化学学习中来。
五、利用电教手段拓展知识,使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初中化学教学要渗透情感教育,只有与学生有了情感的沟通,教育教学才能顺利的实施,才能让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一些有激励意义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意识。
如在学习常见的盐时,在让学生阅读课本知识视窗的同时,用多媒体介绍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减法”,为民族争了光,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学习“自然界的水资源”的知识时。除了为学生讲述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水污染、缺水造成的危害的图片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将电教技术应用于对化学知识的教学,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弥补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不足,使实验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让学生通过看、说、做、想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微观知识也能轻松接受。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鹏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52-55.
[2] 李鳳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1 (12):3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23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想象力得以提高,进而优化课堂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化学知识用电教手段彰显,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弥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使实验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让学生通过看、说、做、想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微观知识也能轻松接受。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教学中,若将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呈现,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状态中。
如在粤教版第三章 “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画面: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图片,生活中人们用火做饭、取暖的图片;春节燃放烟火的图片;一些火灾现场的场景图片等;这时,老师用:“自从钻木取火以来,火就给人类带来文明和温暖,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我们认识火,就可以使它真正造福于人类!”这样引入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
二、多媒体的应用将微观变直观、趣味性得到了加强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认识物质,既要从宏观了解,有时也涉及到微观世界,而这些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燥、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模拟化学变化过程,有效的突破了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促进学生对微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粤教版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球体,通过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具体展示,学生形象的记住了分子和原子,并自己认识到这二者是不同的,增强了理解,加深了记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电教手段的使用,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电教技术呈现知识,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进行实验室分别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相关教学时,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等发生装置和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的装置,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对比明显,让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优势,先制好知识网络图、例题、训练题等,教学时播放,加强了训练密度。这样复习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将化学实验与电教手段相结合可变不能为能
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是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或某些原因(如实验时间不够,实验器材不足、实验安全不能保证等),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此时将化学实验与电教手段相结合可变不能为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对于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带孔塑料片的不同装置异同和优点的分析时,学生不易理解,极易混淆。如果在实验室中做实验让学生探究,需要的仪器较多,且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此时,我适时利用我校多媒体软件给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实验平台,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鸿河”软件中的“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电脑上选出不同的化学仪器装置,然后进行气体制取装置组装的组装。并且适时用动画演示各装置的特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实验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充分认识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到了化学学习中来。
五、利用电教手段拓展知识,使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初中化学教学要渗透情感教育,只有与学生有了情感的沟通,教育教学才能顺利的实施,才能让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一些有激励意义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意识。
如在学习常见的盐时,在让学生阅读课本知识视窗的同时,用多媒体介绍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减法”,为民族争了光,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学习“自然界的水资源”的知识时。除了为学生讲述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水污染、缺水造成的危害的图片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将电教技术应用于对化学知识的教学,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弥补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不足,使实验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让学生通过看、说、做、想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微观知识也能轻松接受。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鹏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52-55.
[2] 李鳳华.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1 (12):31.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