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干部中的"腐败"现象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部分学生干部中出现了“腐败”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生干部“腐败”现象的表现
  有些学生竞选班干部,不是抱着为同学服务的态度,而是为了享受当上班干部的许多特权,这些学生往往感觉自己优越于其他同学。还有一些学生在选举时拉帮结派,在背地里对同学施以小恩小惠,拉取选票,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班干部,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另外,有部分学生当上班干部后,凭借自身的特殊权力,为关系好的同学和自己谋取私利。
  2.学生干部“腐败”现象的特征
  (1)非物质性。学生干部的“腐败”主要表现为获取更多的权力和荣誉等非物质利益,即这种“腐败”一般不以获得物质利益为指向。(2)违纪性。学生干部的“腐败”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并没有违反法律,但却违反了纪律和道德要求。(3)个体性。即学生干部的“腐败”主要是个体行为。这是因为,“腐败”主体所谋求的利益具有唯一性,在学生干部中不能形成互利。
  3.学生干部“腐败”现象的原因
  (1)不良思潮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们在权力的确立与分配上往往较为随意。一些人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非正当方式获得权力。另外,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在许多人心目中,官职就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显示出对权力的向往,有的家长甚至还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为子女谋得特殊的地位。(2)学校教育的偏差。许多学校仍把学习成绩作为选拔学生干部的唯一标准,而对他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条例文字上。对于部分学生干部的“腐败”现象,许多班主任并不了解,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无形中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3)干部选拔的不公。在班干部的选拔上,主要有班主任指定与学生投票两种方式。小学低年级的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自行指定几名学生当班干部。中高年级常常会采用学生提名与投票的方式选举班干部,但许多选举并不能保证公正与公开,有的受到教师的干预,有的学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拉选票。(4)监督考核机制缺乏。班干部的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而权力过分集中就容易产生腐败。对于班干部的监督考核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学生,但许多教师对班干部的工作缺乏细致与深入的了解,对他们过于信任。而大多数同学一方面不善于与教师沟通,另一方面自身又缺乏独立性、害怕打击报复,因此也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4.保证学生干部“清廉”的对策
  (1)确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学校要帮助学生干部确立服务意识。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班主任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把优良的道德品质要求分解成具体的日常行为的要求,强化对班干部道德品质的培养。(2)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鼓励使用竞选、单独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等方式,使选举过程更加透明。学校与班级一方面要制定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竞选,给更多的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3)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无限制地将权力下放给学生干部,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与考核。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规、营造良好的班风、鼓励普通同学参与监督、鼓励学生干部间相互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同时要定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态度、活动参与、任务落实、与其他干部的协调合作等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学生干部的“清廉”。
  (编辑于学友)
其他文献
拍摄地点:北京二中  拍摄主题:教师博物馆    目前,許多学校都建起了荣誉室。北京二中人认为,体现荣誉的奖杯、奖状、奖旗固然可贵,但呈现荣誉背后的故事更为可贵。为了反映教师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体现对每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尊重,2005年,北京二中设立了教师博物馆。在这里,除了收藏北京二中各个历史时期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外,还重点收藏了离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具有纪念意义的教案、讲义、备课本、听课本、挂图
2007年5月8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浙江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关于课堂观察的相关内容后,北京、宁夏、浙江等地多所学校的教师相继前往观摩、研讨,并积极倡导组建课堂观察联合体。然而,在深入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遇到了种种问题与困惑,比如:进入课堂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得来的资料又如何分析,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观察点的确定    作为教师的一项专业活动,课堂观察有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校长培训体系逐步形成的30年。展示其形成过程、梳理日渐清晰的校长培训体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应该说,我国校长培训体系的形成是与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重新起步相伴前行的。新中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新起步是从1978年开始的,而且是从总结建国后前17年教育管理的实践经验开始的。“文革”结束后,学校在拨乱反正中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一些老校长复职,大批年轻教师被提拔为校长。当
[摘要]校长的“特别”的基础是校长的“优秀”,“特别”和“优秀”中蕴含着校长的领导力。优秀校长的领导力需要专业研究者与校长一起“明察”。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校长作为生命体与学校组织作为生命体在经历共同的遭遇中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校长们在寻求教育本质中发展着“教育”的领导方式,实事求是是这些校长的“特别”的思想根源。建议在“特别”处、在“还原”中研究中国各地的校长的领导力。  [关键词]名校长工作室;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11月在集美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与均衡”。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近1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的和谐与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仅对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关于教育和谐与均衡问题的理论探讨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
在美国的一所中学里,七年级英语教师丹尼尔因故离职,学校决定由伊丽莎白接任他的工作。寒假期间,在与丹尼尔老师完成工作交接之后,伊丽莎白给班里每位学生的家长发了如下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或许你已经知道,从下学期开始,你孩子的英语课堂上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面孔。请允许我向你作自我介绍:我叫伊丽莎白,在本学年余下的日子里,丹尼尔老师将离职,由我来接替他的工作。我渴望着开始我在新班级的工作,期待着与
课外补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旨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各种培优补差活动。课外补习广泛存在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这些国家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传统,并且普遍采用竞争性考试来筛选学生,因此学生读书升学的压力极大。学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更多的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补习。  研究表明,课外补习的规模在一些国家有不断扩大之势,如韩国的家庭补习支出占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1.2%增至199
她坐在教导室里,有些怯怯地望着教导主任,紧闭的双唇微微地翕动了几下,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要请3天假,可以吗?”   教导主任面有难色:“你的要求,我应该答应。可是,你是知道的,学校调课很困难。你一个人五天教18节课,你要是请3天假,全校教师都要为你一个人服务。   她非常了解学校的情况,她一旦请假就会造成教学上的混乱。记得上次她参加全省比赛,学校有关部门就为调课的事伤透了脑筋,结果,有几节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当时,大多数学生正在上课。这意味着在死伤人群中,相当比例的人是学生。仅以此次地震重灾区什邡市为例,全市共有8所中小学教学楼完全坍塌,上千师生伤亡。而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也完全垮塌,但只有11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  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共有3层,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全校共有500多名学生在楼内上课。地震发生后,全校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师毕业后,我先后从事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几年。工作之余,我不辍自学,终于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这座我梦中的学术殿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教育应该深入到基层”,带着对教育的一腔热情,2001年9月,我又开始了博士阶段的理论研究与中学管理实践的双重奔波。我穿梭于大学和中学之间,既做研究人员,又当校长,时时感受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所带来的双重快乐与困惑。低起点的学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