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法宝。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能否激发兴趣、提高兴趣、保持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从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科成绩。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实验来实现。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尽可能地完成课本中规定的各个演示实验,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操作简便且现象明显的实验。例如在讲到燃烧条件时,首先要演示好课本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起来,这样新奇、有趣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燃烧条件的认识。然后教师提出:“用冷水代替热水,水下的白磷还会燃烧吗?若不能,怎样才能继续燃烧呢?”让学生讨论一会儿,接着教师演示:先把氧气通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会看到水下的白磷熄灭;再通过加热烧杯中的水,一会儿水中的白磷又重新燃烧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进一步加强了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又如讲到“缓慢氧化和自燃”时,不是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最后发火燃烧。不用火点燃,滤纸为什么能够燃烧呢?这个实验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要解开这个谜,答案就在课本的某页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百倍认真地看着,之后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学生兴趣激发了,积极性调动了,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加强实验教学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法宝。
  二、加强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对初中生来说,由于化学知识薄弱,再加上有些概念、理论比较抽象,不少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势必使学生感到化学难学。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去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大量实践证明,性质各异的元素和化合物,离开了化学实验,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机械的手势动作,难以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概念。如,初中化学的酸碱盐这部分知识,内容多,难度大,若教师只口头上讲解总结,同学们将会半信半疑;如果亲自做一下实验,再阐述实验过程,总结出各自的性质,学生就易接受、易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教师给出结论学生就会从实验中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授“分子”的概念时,教师假如按传统的讲授法,从理论到理论地讲解,学生根本无法接受。但是教师只要和学生一起完成好课本第50页的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就会观察到一会儿A小烧杯里的液体从上到下慢慢地变红,这时学生会感到新鲜、奇怪,探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此时教师把问题一个一个地引出来,让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回答,这样分子的概念就自然形成了,由此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印象深刻、永久难忘。
  三、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俗语说得好:“师傅不高,教的徒弟会闪腰。”由此可见,实验的规范操作和实验的成败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信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反复实验,观察、掌握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看过千遍,不如做过一遍”,要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所有家庭小实验,或者开发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例如: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相信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加深对概念、理论、物质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素质,从而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应注意多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提出一些课题,如“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收集信息,实验、分析得出结论,老师给予指导和评价。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学会了设计实验方案,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操作步骤,亲身经历了思维过程,体会了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历程,从而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利用学科特点和优势,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爱学、好学和乐学,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思维活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肯定。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会问。  一、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尊重和
期刊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许多学生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秀,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不适应,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  1.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上,“退”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先看一个强盗分金的例子:  五个强盗抢到了一百个金币,但又不愿意平分,最后五个人同意先抓阄决定顺序:抓到1的是1号,抓到2的是2号,依次类推。然后由1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他的方案必须有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半数以上通过才可执行,否则他将被丢进海中喂鲨鱼,再由2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2号的方案也
期刊
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点,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问题的求解离不开逻辑变换的转化,而巧妙的转化就可以给解题开辟途径,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因此,掌握各类问题的转化策略,是提高观察条件、分析题意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转化策略有: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正难则反。下面把我们常遇到的一些例子分类归纳出来,可以启发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在活动中小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了提高。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如我校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组织献爱心活动后,同学们都写出了五百字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利用课内资源,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实践活动 自主 创新 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
期刊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舞台,而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纷呈的舞台,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方式训练朗读  语文课堂中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  1.指挥式导读。很多时候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在学生仿读时,教师挥动手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教师的手势,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动态描写处教者手势高扬
期刊
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义。在长时间的作文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作文教学形式,现总结为三个步骤:  一、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期刊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小学语文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综合性。所以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综合性学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使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功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结合本人十余年的教学经历,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及“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学的指导:  第
期刊
摘 要:《忆读书》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小升初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升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学生从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中学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体会出语文阅读的博大精深,焕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开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 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