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油轮的安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有关各方经常关注的热点难题。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油轮单位受效益牵制,老旧油船的数量逐年增加,油轮安全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文章从分析我国油轮发展的现状入手,提出几点加强此类船舶安全管理的建议,以促进我国油轮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油轮发展 安全文化 船舶性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命脉的海上石油运输也持续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加入WTO后,成品油的准入量以每年15%的速率递增。另外,我国沿海油运量维持在5800~650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油运规模将不断扩大。然而,承担我国油运工作的油轮状况却令人堪忧。进入21世纪,我国由于油轮触礁、相互碰撞,接连不断地发生原油溢出的污染事故,使大量的原油溢入海洋。在全世界对地球环境的关心与日倍增的今天,有关油轮发生事故而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2000~2010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3250起,平均每3.5天发生一起。其中溢油量在50t以上的重大油轮溢油事故共60起,虽然,溢油总量不大,但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高度重视油轮输送中的安全技术,使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提高到人类理想的水平,建立可持续的安全文化,这将是21世纪我国油轮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1. 我国油轮发展的现状
1.1船舶老龄化
目前我国承担油运业务的各油运公司普遍存在船舶老龄化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中远公司承担了我国油运业务约80%的运力,据统计,该公司共50艘油船船龄达到25年,其中有15艘船龄超过30年。其他公司的油船也有类似的情况,船舶老龄化直接导致船舶设备严重老化,当遇到恶劣气象海况时,极易发生海损溢油事故。2002年11月14日在西班牙西北海域溢油的“威望号”油轮就是典型的例子。
1.2设备不规范
随着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生效,要求的3万载重吨及以上的现有成品油油轮应设有专用压载舱,并且以上油轮均应安装惰性气体系统。然而,我国大多数油轮公司的油船并未安装惰性气体系统,没有配备原油洗舱系统。
1.3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差和安全意识淡薄是酿成事故的祸根。有些是由于经济利益驱使船舶超载,而把油轮安全置于脑后;有些是由于责任心不强,当值人员不按规定操作,甚至无证上岗,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当。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安全生产的意识没有在船公司领导和船员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来。同时油轮船员虽都经过专门的“油轮安全操作”培训,但大多数船员只是一知半解,对关键性操作不熟练。显然,这些现象是直接导致油轮事故和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
1.4应急反应能力不强
具有较高的安全应急反应是船员应对紧急事件的重要能力体现。然而,大多数船员由于平时缺少安全应急演练,以至于当油轮发生溢油与火灾事故时,惊慌失措,不知所为。表现为当发生油污与火灾事故时,船上没有及时发出警报和启动应急程序;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挥,采取应急措施不力,任其事态发展,由此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
2. 保障油轮安全发展的措施
2.1完善油轮安全法律
《国际油船和油码头安全指南》是建议性的,且要求较高,对国内油船无强制性约束力;国内现有规范条文较分散、单一,有些提法过时,缺乏技术支撑。作为负责水上安全的主管机关,有必要结合国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部涉及安全、防污、应急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综合性法规。但是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被贯彻执行的程度。作为油船本身,不但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最大程度地保证规章制度在油轮进出港、靠离泊、装卸、压载、清舱除气、航行和停泊等過程中的有效实施。
2.2积极改善船舶性能
船舶性能与飞机相比较,在其起步明显较晚。现在,以作业人员、航行自动化为目标而进行的“高度智能化船”的开发实验,并且把油轮碰撞、触礁的避碰系统作为其所研究的技术课题,这些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雷达、舵等的性能也将会被更新,当今世界上的船舶,其所配备的雷达,在天气情况恶劣时,其显像能力低下。有关舵的方面,如果把掌舵的界限扩大为35°左右,也许会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这些技术如能实现的话,船员的能力就可得到充实,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当然,随着船舶性能的增加,改造工程也会随之增大,新造船的价格就会升高。现在各种性能的价格都还没有明确,但为了安全航运,今后船公司就要追加新的成本。
2.3提高船员安全素质
在提高船员安全素质中,船员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了解船舶应急设备的配置,会简单使用;熟悉应急信号与应急程序。安检中如果发出应急信号,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应急部署表或溢油应急计划的内容奔赴岗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船员考试只是检验船员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船员通过考试,仅为持证船员,是否为合格船员,仍需实际工作来检验。作为考试和发证机关,在重视培训结果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训过程,在淡化考核结果的同时强化培训过程中安全意识的培育,这样才能切实摆正安全意识教育在船员培训中的位置。同时要改革培训方式,提高学员对安全意识培养的兴趣,发挥教师与船员的互动作用,安全意识教育是枯燥且容易被忽视的,互动有利于提问船员对安全意识教育的积极性和增强学习效果。
2.4加强应急救援反应能力
油轮内安全作业环境基本是密闭的、限制的,因此其应急救援程序与一般地面上的应急救援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研究油轮现有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我们要针对其作业环境的特点,运用决策分析技术,优化组织结构,确定响应迅速、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对现有安全本质、控制措施、安全管理、维护、人力、通信联络设备、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消防供应、医疗救护、监测、警戒与疏散等进行逐项评估,了解应急资源与能力现状,为完善应急系统提供充分信息。建立应急辅助救援决策系统,与在线预警监控形成联动,自动生成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处置措施,为应急机构管理、技术和决策人员对事故进行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和辅助决策依据。
总之,油轮输送是比较危险的行业,但只要我们沿着安全之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采用安全的工艺、设备设施,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向零事故的目标迈进,船舶输送行业就一定会成为安全、健康、舒适的安全行业。
参考文献:
[1] 马茂冬,杨红梅.浅析企业安全文化构建[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
[2] 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洪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略[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
[4] 杨建国,康国峰,张献民.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煤矿安全,2006,(11).
(作者单位:中石油大连海运有限公司)
【关键词】 油轮发展 安全文化 船舶性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命脉的海上石油运输也持续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加入WTO后,成品油的准入量以每年15%的速率递增。另外,我国沿海油运量维持在5800~6500万吨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油运规模将不断扩大。然而,承担我国油运工作的油轮状况却令人堪忧。进入21世纪,我国由于油轮触礁、相互碰撞,接连不断地发生原油溢出的污染事故,使大量的原油溢入海洋。在全世界对地球环境的关心与日倍增的今天,有关油轮发生事故而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2000~2010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3250起,平均每3.5天发生一起。其中溢油量在50t以上的重大油轮溢油事故共60起,虽然,溢油总量不大,但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高度重视油轮输送中的安全技术,使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提高到人类理想的水平,建立可持续的安全文化,这将是21世纪我国油轮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1. 我国油轮发展的现状
1.1船舶老龄化
目前我国承担油运业务的各油运公司普遍存在船舶老龄化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中远公司承担了我国油运业务约80%的运力,据统计,该公司共50艘油船船龄达到25年,其中有15艘船龄超过30年。其他公司的油船也有类似的情况,船舶老龄化直接导致船舶设备严重老化,当遇到恶劣气象海况时,极易发生海损溢油事故。2002年11月14日在西班牙西北海域溢油的“威望号”油轮就是典型的例子。
1.2设备不规范
随着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生效,要求的3万载重吨及以上的现有成品油油轮应设有专用压载舱,并且以上油轮均应安装惰性气体系统。然而,我国大多数油轮公司的油船并未安装惰性气体系统,没有配备原油洗舱系统。
1.3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管理差和安全意识淡薄是酿成事故的祸根。有些是由于经济利益驱使船舶超载,而把油轮安全置于脑后;有些是由于责任心不强,当值人员不按规定操作,甚至无证上岗,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当。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安全生产的意识没有在船公司领导和船员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来。同时油轮船员虽都经过专门的“油轮安全操作”培训,但大多数船员只是一知半解,对关键性操作不熟练。显然,这些现象是直接导致油轮事故和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
1.4应急反应能力不强
具有较高的安全应急反应是船员应对紧急事件的重要能力体现。然而,大多数船员由于平时缺少安全应急演练,以至于当油轮发生溢油与火灾事故时,惊慌失措,不知所为。表现为当发生油污与火灾事故时,船上没有及时发出警报和启动应急程序;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挥,采取应急措施不力,任其事态发展,由此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
2. 保障油轮安全发展的措施
2.1完善油轮安全法律
《国际油船和油码头安全指南》是建议性的,且要求较高,对国内油船无强制性约束力;国内现有规范条文较分散、单一,有些提法过时,缺乏技术支撑。作为负责水上安全的主管机关,有必要结合国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一部涉及安全、防污、应急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综合性法规。但是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被贯彻执行的程度。作为油船本身,不但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最大程度地保证规章制度在油轮进出港、靠离泊、装卸、压载、清舱除气、航行和停泊等過程中的有效实施。
2.2积极改善船舶性能
船舶性能与飞机相比较,在其起步明显较晚。现在,以作业人员、航行自动化为目标而进行的“高度智能化船”的开发实验,并且把油轮碰撞、触礁的避碰系统作为其所研究的技术课题,这些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雷达、舵等的性能也将会被更新,当今世界上的船舶,其所配备的雷达,在天气情况恶劣时,其显像能力低下。有关舵的方面,如果把掌舵的界限扩大为35°左右,也许会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这些技术如能实现的话,船员的能力就可得到充实,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当然,随着船舶性能的增加,改造工程也会随之增大,新造船的价格就会升高。现在各种性能的价格都还没有明确,但为了安全航运,今后船公司就要追加新的成本。
2.3提高船员安全素质
在提高船员安全素质中,船员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了解船舶应急设备的配置,会简单使用;熟悉应急信号与应急程序。安检中如果发出应急信号,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应急部署表或溢油应急计划的内容奔赴岗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船员考试只是检验船员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船员通过考试,仅为持证船员,是否为合格船员,仍需实际工作来检验。作为考试和发证机关,在重视培训结果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训过程,在淡化考核结果的同时强化培训过程中安全意识的培育,这样才能切实摆正安全意识教育在船员培训中的位置。同时要改革培训方式,提高学员对安全意识培养的兴趣,发挥教师与船员的互动作用,安全意识教育是枯燥且容易被忽视的,互动有利于提问船员对安全意识教育的积极性和增强学习效果。
2.4加强应急救援反应能力
油轮内安全作业环境基本是密闭的、限制的,因此其应急救援程序与一般地面上的应急救援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研究油轮现有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我们要针对其作业环境的特点,运用决策分析技术,优化组织结构,确定响应迅速、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对现有安全本质、控制措施、安全管理、维护、人力、通信联络设备、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消防供应、医疗救护、监测、警戒与疏散等进行逐项评估,了解应急资源与能力现状,为完善应急系统提供充分信息。建立应急辅助救援决策系统,与在线预警监控形成联动,自动生成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处置措施,为应急机构管理、技术和决策人员对事故进行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和辅助决策依据。
总之,油轮输送是比较危险的行业,但只要我们沿着安全之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采用安全的工艺、设备设施,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向零事故的目标迈进,船舶输送行业就一定会成为安全、健康、舒适的安全行业。
参考文献:
[1] 马茂冬,杨红梅.浅析企业安全文化构建[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
[2] 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洪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略[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
[4] 杨建国,康国峰,张献民.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煤矿安全,2006,(11).
(作者单位:中石油大连海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