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在于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而法治教育则在于通过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安全意识,在心中建立起法律的底线,并学会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从二者的性质来看,通过法治教育开展道德與法治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策略
过往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追求教学的结果,强调形式上的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那么法治教育的应用在于去解决这个问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法治教育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
通过法治教育来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法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有着更多的可用素材,同时这些素材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比较有吸引力。那么在实际教学展开中,便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分享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培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任感。此外,从法治教育本身来看,它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的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并通过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来保护自己。
例如,在法治教育中总会谈到这样一个词“人身自由”,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会出现这样一个话题“成长”。那么,教师便可借助“人身自由”的概念来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意义。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师束缚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但如果在法律上来讲,这是家长在行使自己的监护权。初中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还缺少一个正确的判断,并且在面对危险时也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此,家长的“束缚”其实是对学生的保护,那么在成长的概念中,学生需要在长大后,建立了成熟的思维后,才能够“摆脱”这种所谓的“人身自由限制”。我们通过这样的话题引入,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来引导学生建立关于成长、关于安全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二、利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
除了前文中谈到的教学情境的构建,情感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对待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偏激。那么,在教育中我们认为对叛逆期的孩子应该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但是有些时候用法不当,也会起到反作用。对此,通过法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一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二来也能够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适当地心理疏导。
例如,在法治教育中所涉及到“平等”的概念,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则会涉及到“友谊”的概念。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交友中建立平等的关系。同时,这种关于“平等友谊”的概念也可以体现在集体中与团队中。初中是校园暴力了频发的阶段,那么关键在于很多学生不能够形成平等的意识,受到一些三观不正思维的影响,希望在校园中“唯我独尊”。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其他学生,但是这种行为不但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也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对此,我们认为,平等观念在初中生的友谊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种观念引导也可以放在家庭中,放在学生与教师的相处当中。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树立良好的品格。
三、利用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挥教育的启发性。叶圣陶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一些新闻或者实事中选取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我们以“打赏主播”为例。近些年来,我们总能在新闻中看到一些未成年人在家长不注意时,用了家长的手机对主播进行打赏,导致了父母多年攒下的钱一夜流空。其实这种行为便是当事人不成熟的体现,为了在网络中得到虚无的荣耀感而犯下的错。并且这样的错误还在频频发生,一些初中生更容易成为新闻中的当事人。对此,我们通过法治教育中的观念,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与正确的金钱观,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法治教育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利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以及利用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法治教育的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与初中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法治教育的优势,帮助初中生处理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品格,以此在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18(6).
[2]陈彩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为例[J].新课程研究(8).
关键词: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策略
过往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追求教学的结果,强调形式上的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那么法治教育的应用在于去解决这个问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法治教育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
通过法治教育来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法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有着更多的可用素材,同时这些素材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比较有吸引力。那么在实际教学展开中,便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分享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培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任感。此外,从法治教育本身来看,它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学生的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并通过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来保护自己。
例如,在法治教育中总会谈到这样一个词“人身自由”,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会出现这样一个话题“成长”。那么,教师便可借助“人身自由”的概念来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意义。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师束缚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但如果在法律上来讲,这是家长在行使自己的监护权。初中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还缺少一个正确的判断,并且在面对危险时也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此,家长的“束缚”其实是对学生的保护,那么在成长的概念中,学生需要在长大后,建立了成熟的思维后,才能够“摆脱”这种所谓的“人身自由限制”。我们通过这样的话题引入,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来引导学生建立关于成长、关于安全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二、利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
除了前文中谈到的教学情境的构建,情感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对待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偏激。那么,在教育中我们认为对叛逆期的孩子应该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但是有些时候用法不当,也会起到反作用。对此,通过法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一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二来也能够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适当地心理疏导。
例如,在法治教育中所涉及到“平等”的概念,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则会涉及到“友谊”的概念。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交友中建立平等的关系。同时,这种关于“平等友谊”的概念也可以体现在集体中与团队中。初中是校园暴力了频发的阶段,那么关键在于很多学生不能够形成平等的意识,受到一些三观不正思维的影响,希望在校园中“唯我独尊”。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其他学生,但是这种行为不但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也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对此,我们认为,平等观念在初中生的友谊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种观念引导也可以放在家庭中,放在学生与教师的相处当中。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树立良好的品格。
三、利用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一再强调师生地位的转变,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挥教育的启发性。叶圣陶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一些新闻或者实事中选取素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思考。我们以“打赏主播”为例。近些年来,我们总能在新闻中看到一些未成年人在家长不注意时,用了家长的手机对主播进行打赏,导致了父母多年攒下的钱一夜流空。其实这种行为便是当事人不成熟的体现,为了在网络中得到虚无的荣耀感而犯下的错。并且这样的错误还在频频发生,一些初中生更容易成为新闻中的当事人。对此,我们通过法治教育中的观念,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与正确的金钱观,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法治教育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境、利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以及利用法治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法治教育的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与初中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法治教育的优势,帮助初中生处理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品格,以此在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 中学课程资源,2018(6).
[2]陈彩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为例[J].新课程研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