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这类题〖JP3〗目比较灵活,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这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类问题是有规可循的.解题时,有两种常见思路:思路一是采用“一析、二求”的方法进行,取最值时图形必处于特殊状态(等腰、垂直、过圆心、相切等),可以先分析出这一状态,然后再就特殊状态下的图形,数形结合地求出最值;思路二是将图形的最值问题化归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下面分“显圆”和“隐圆”两类问题举例加以说明.
一、显圆最值问题(即圆直接给出)
例1(2012年宁波市中考试题)如图1,△ABC中,∠BAC=60°,∠ABC=45°,AB=2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连接OE,OF,因为∠BAC=60°,所以圆心角∠EOF=120°,过O点作OH⊥EF于H,则 EH EO =
3 2 ,故EF=
3OE.因此要使线段EF最小,只需半径OE最小或直径AD最小,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D为△ABC的高时,直径AD最小.此时△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B 2 =2,半径OE=1,故EF=
3.即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是3.
例2(2007年常州市中考试题)如图2,在△ABC中,
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4.75 (B) 4.8(C) 5(D) 42
分析 :由AB=10,AC=8,BC=6,可知∠ACB=90°,故线段PQ为直径,故本题其实是求动圆的直径的最小值.设切点是点E,连结OE、OC,则直径PQ= OE+OC,求PQ的最小值转化为求OE+OC的最小值问题,OE+OC的最小值就是在
Rt△ABC中C点到AB的距离,也就是Rt⊿ABC斜边上的高CF.以高CF为直径作圆O即可实现OE+OC=CF,也满足圆O与边AB相切.从而PQ长度的最小值等于6×8÷10=4.8.故选(B).
例3(201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试题)如图3,∠BAC=60°,半径长为1的圆O与∠BAC的两边相切,P为圆O上一动点,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圆P交射线AB、AC于D、E两点,连接DE,则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为( ).
(A) 3 (B) 6 (C)33 2(D) 33
分析 :因为∠BAC=60°,所以∠DPE=120°,故DE=
3PE=3PA,当PA最大时,DE最大,而当点P为AO延长线与圆O交点时,PA最大,此时PA=3,故DE最大值为33,即选(D).
例4 (2010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圆C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是圆C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与y轴交于点
E,则△ABE面积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2- 2 2(D) 2-2
分析 :△ABE中BE边上的高AO=2,要使面积最小,只需
BE最短,由图知DE为圆C切线时,BE最短(如图5).此时,连接CD,则CD⊥AD,因为CD=1,AC=3,所以AD=22.又
tan∠DAC= CD AD =
OE OA ,所以
1 22 =
OE 2 ,因此
OE= 2 2 ,
BE=2- 2 2 .故此时
△ABE面积为
2- 2 2 ,因此选择(C).
例5 如图6,AB为⊙O的直径,AC⊥AB于点A,BD⊥AB于点B,AB=AC=2,BD=3,点P为⊙O上一动点,则△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分析 :如图7,过点C作CE⊥BD于点E,则CE=2,DE=1,CD=
5.因此要求△PCD的面积的最大、最小值,只需求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最小值.显然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减去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小值,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加上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值.易证OC⊥CD,设直线OC与⊙O的两交点分别是P1,P2,则
P1C=5-1,P2C=5+1
,从而△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1 2 ×5×
(5+1)=
5+5 2
,面积的最小值是
1 2 ×5×
(5-1)=
5-5 2 .
二、隐圆最值问题(即圆隐藏)
例6 如图8,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0,4)和(0,2),在 轴正半轴上取一点C,使∠ACB最大,则点C的坐标是 .
分析:本题似乎和圆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我们可以构造辅助圆解决问题.如图,作△ABC的外接圆⊙Q,过点Q作QD⊥AB于点D,则点D为AB的中点,且∠ACB=∠DQB,故 ,因为锐角越大,其正弦值就越大,所以要使∠ACB最大,其正弦值要最大,即半径 要最小.而 ,显然当CQ⊥ 轴时, 最小,此时⊙Q与 轴相切,切点是点C.因为 ,所以 ,即点C的坐标为( ).
例10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点C是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C=2.设tan∠BOC=m,则m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由 可知,点 为第一象限以A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一点,如图13, 为锐角,而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本题关键是确定 的最小值,显然,当OC与圆A相切时, 最小, 的值最小.此时△AOC是直角三角形, ,故 .
例11 如图14,已知∠MON=90°,长为8的线段AB的两端点A、B分别在OM、ON上移动,点P为∠MON内部一动点,且∠APB=90°.
(1)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2)求△AOB的周长的最大值.
分析:(1)因为∠MON=∠APB=90°,所以A、P、B、O四点在以AB为直径的⊙Q上(如图15),因此PO是⊙Q的弦,故当PO是直径时,其长度最大,所以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8;(2)因为AB为定值,所以当OA+OB的值最大时,△AOB的周长的最大.作∠MON的平分线,交⊙Q于点D,联想圆中常见的基本结论,可知 ,故当OD最大时,OA+OB的值最大,显然,OD的最大值是8,故△AOB的周长的最大值为 .
例12(2012年义乌市中考试题)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如图16,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点P也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其对应点 在以B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上.如图17,过点B作BD⊥AC于点D,则BD= .由于点 为线段AC上一动点,因此半径PB的范围是 ,即 .故点 在以点B为圆心,半径分别是 和5的圆环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含圆周).设线段AB交小圆于点 ,射线AB交大圆于点N,显然当点 与点M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小,此时 ;当点 与点N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大,此时即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是7,最小值是 .
例13(2013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如图18,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分析:容易证明△AEB≌△DFC,所以∠ABE=∠DCF,由对称性可知,∠DCF=∠DAH,故∠ABE=∠DAH,从而可证AH⊥BH.所以点H在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实际上,当点E与点A重合时,点H也与点A重合,当点E与点D重合时,点H与BD的中点K重合,故点H在 上).点D是⊙O外一定点,点D到⊙O上各点的最短距离是DO的长度与半径OA长度的差,易求得DO= ,OA=1,故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一、显圆最值问题(即圆直接给出)
例1(2012年宁波市中考试题)如图1,△ABC中,∠BAC=60°,∠ABC=45°,AB=2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连接OE,OF,因为∠BAC=60°,所以圆心角∠EOF=120°,过O点作OH⊥EF于H,则 EH EO =
3 2 ,故EF=
3OE.因此要使线段EF最小,只需半径OE最小或直径AD最小,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D为△ABC的高时,直径AD最小.此时△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B 2 =2,半径OE=1,故EF=
3.即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是3.
例2(2007年常州市中考试题)如图2,在△ABC中,
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4.75 (B) 4.8(C) 5(D) 42
分析 :由AB=10,AC=8,BC=6,可知∠ACB=90°,故线段PQ为直径,故本题其实是求动圆的直径的最小值.设切点是点E,连结OE、OC,则直径PQ= OE+OC,求PQ的最小值转化为求OE+OC的最小值问题,OE+OC的最小值就是在
Rt△ABC中C点到AB的距离,也就是Rt⊿ABC斜边上的高CF.以高CF为直径作圆O即可实现OE+OC=CF,也满足圆O与边AB相切.从而PQ长度的最小值等于6×8÷10=4.8.故选(B).
例3(201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试题)如图3,∠BAC=60°,半径长为1的圆O与∠BAC的两边相切,P为圆O上一动点,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圆P交射线AB、AC于D、E两点,连接DE,则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为( ).
(A) 3 (B) 6 (C)33 2(D) 33
分析 :因为∠BAC=60°,所以∠DPE=120°,故DE=
3PE=3PA,当PA最大时,DE最大,而当点P为AO延长线与圆O交点时,PA最大,此时PA=3,故DE最大值为33,即选(D).
例4 (2010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圆C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是圆C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与y轴交于点
E,则△ABE面积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2- 2 2(D) 2-2
分析 :△ABE中BE边上的高AO=2,要使面积最小,只需
BE最短,由图知DE为圆C切线时,BE最短(如图5).此时,连接CD,则CD⊥AD,因为CD=1,AC=3,所以AD=22.又
tan∠DAC= CD AD =
OE OA ,所以
1 22 =
OE 2 ,因此
OE= 2 2 ,
BE=2- 2 2 .故此时
△ABE面积为
2- 2 2 ,因此选择(C).
例5 如图6,AB为⊙O的直径,AC⊥AB于点A,BD⊥AB于点B,AB=AC=2,BD=3,点P为⊙O上一动点,则△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分析 :如图7,过点C作CE⊥BD于点E,则CE=2,DE=1,CD=
5.因此要求△PCD的面积的最大、最小值,只需求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最小值.显然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减去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小值,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加上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值.易证OC⊥CD,设直线OC与⊙O的两交点分别是P1,P2,则
P1C=5-1,P2C=5+1
,从而△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1 2 ×5×
(5+1)=
5+5 2
,面积的最小值是
1 2 ×5×
(5-1)=
5-5 2 .
二、隐圆最值问题(即圆隐藏)
例6 如图8,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0,4)和(0,2),在 轴正半轴上取一点C,使∠ACB最大,则点C的坐标是 .
分析:本题似乎和圆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我们可以构造辅助圆解决问题.如图,作△ABC的外接圆⊙Q,过点Q作QD⊥AB于点D,则点D为AB的中点,且∠ACB=∠DQB,故 ,因为锐角越大,其正弦值就越大,所以要使∠ACB最大,其正弦值要最大,即半径 要最小.而 ,显然当CQ⊥ 轴时, 最小,此时⊙Q与 轴相切,切点是点C.因为 ,所以 ,即点C的坐标为( ).
例10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点C是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C=2.设tan∠BOC=m,则m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由 可知,点 为第一象限以A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一点,如图13, 为锐角,而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本题关键是确定 的最小值,显然,当OC与圆A相切时, 最小, 的值最小.此时△AOC是直角三角形, ,故 .
例11 如图14,已知∠MON=90°,长为8的线段AB的两端点A、B分别在OM、ON上移动,点P为∠MON内部一动点,且∠APB=90°.
(1)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2)求△AOB的周长的最大值.
分析:(1)因为∠MON=∠APB=90°,所以A、P、B、O四点在以AB为直径的⊙Q上(如图15),因此PO是⊙Q的弦,故当PO是直径时,其长度最大,所以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8;(2)因为AB为定值,所以当OA+OB的值最大时,△AOB的周长的最大.作∠MON的平分线,交⊙Q于点D,联想圆中常见的基本结论,可知 ,故当OD最大时,OA+OB的值最大,显然,OD的最大值是8,故△AOB的周长的最大值为 .
例12(2012年义乌市中考试题)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如图16,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点P也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其对应点 在以B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上.如图17,过点B作BD⊥AC于点D,则BD= .由于点 为线段AC上一动点,因此半径PB的范围是 ,即 .故点 在以点B为圆心,半径分别是 和5的圆环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含圆周).设线段AB交小圆于点 ,射线AB交大圆于点N,显然当点 与点M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小,此时 ;当点 与点N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大,此时即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是7,最小值是 .
例13(2013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如图18,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分析:容易证明△AEB≌△DFC,所以∠ABE=∠DCF,由对称性可知,∠DCF=∠DAH,故∠ABE=∠DAH,从而可证AH⊥BH.所以点H在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实际上,当点E与点A重合时,点H也与点A重合,当点E与点D重合时,点H与BD的中点K重合,故点H在 上).点D是⊙O外一定点,点D到⊙O上各点的最短距离是DO的长度与半径OA长度的差,易求得DO= ,OA=1,故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