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这类题〖JP3〗目比较灵活,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这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类问题是有规可循的.解题时,有两种常见思路:思路一是采用“一析、二求”的方法进行,取最值时图形必处于特殊状态(等腰、垂直、过圆心、相切等),可以先分析出这一状态,然后再就特殊状态下的图形,数形结合地求出最值;思路二是将图形的最值问题化归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下面分“显圆”和“隐圆”两类问题举例加以说明.
  
  一、显圆最值问题(即圆直接给出) 
  
  例1(2012年宁波市中考试题)如图1,△ABC中,∠BAC=60°,∠ABC=45°,AB=2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
  
  
   分析 :连接OE,OF,因为∠BAC=60°,所以圆心角∠EOF=120°,过O点作OH⊥EF于H,则 EH EO =
   3 2 ,故EF=
  3OE.因此要使线段EF最小,只需半径OE最小或直径AD最小,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D为△ABC的高时,直径AD最小.此时△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AB 2 =2,半径OE=1,故EF=
  3.即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是3.
  
  例2(2007年常州市中考试题)如图2,在△ABC中,
  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4.75 (B) 4.8(C) 5(D) 42
  
   分析 :由AB=10,AC=8,BC=6,可知∠ACB=90°,故线段PQ为直径,故本题其实是求动圆的直径的最小值.设切点是点E,连结OE、OC,则直径PQ= OE+OC,求PQ的最小值转化为求OE+OC的最小值问题,OE+OC的最小值就是在
  Rt△ABC中C点到AB的距离,也就是Rt⊿ABC斜边上的高CF.以高CF为直径作圆O即可实现OE+OC=CF,也满足圆O与边AB相切.从而PQ长度的最小值等于6×8÷10=4.8.故选(B).
  
  例3(2013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试题)如图3,∠BAC=60°,半径长为1的圆O与∠BAC的两边相切,P为圆O上一动点,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圆P交射线AB、AC于D、E两点,连接DE,则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为( ).
  
  (A) 3 (B) 6 (C)33 2(D) 33
  
  
  
  
   分析 :因为∠BAC=60°,所以∠DPE=120°,故DE=
  
  3PE=3PA,当PA最大时,DE最大,而当点P为AO延长线与圆O交点时,PA最大,此时PA=3,故DE最大值为33,即选(D).
  
  例4 (2010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圆C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若D是圆C上的一个动点,线段DA与y轴交于点
  E,则△ABE面积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2- 2 2(D) 2-2
  
  
  
  
   分析 :△ABE中BE边上的高AO=2,要使面积最小,只需
  BE最短,由图知DE为圆C切线时,BE最短(如图5).此时,连接CD,则CD⊥AD,因为CD=1,AC=3,所以AD=22.又
  tan∠DAC= CD AD =
   OE OA ,所以
   1 22 =
  
   OE 2 ,因此
  OE= 2 2 ,
  BE=2- 2 2 .故此时
  △ABE面积为
  2- 2 2 ,因此选择(C).
  
  例5 如图6,AB为⊙O的直径,AC⊥AB于点A,BD⊥AB于点B,AB=AC=2,BD=3,点P为⊙O上一动点,则△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分析 :如图7,过点C作CE⊥BD于点E,则CE=2,DE=1,CD=
  5.因此要求△PCD的面积的最大、最小值,只需求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最小值.显然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减去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小值,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加上半径是点P到CD的距离的最大值.易证OC⊥CD,设直线OC与⊙O的两交点分别是P1,P2,则
  P1C=5-1,P2C=5+1
  ,从而△P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1 2 ×5×
  (5+1)=
   5+5 2
  ,面积的最小值是
   1 2 ×5×
  (5-1)=
   5-5 2 .
  
  
  
   二、隐圆最值问题(即圆隐藏) 
  
  例6 如图8,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0,4)和(0,2),在 轴正半轴上取一点C,使∠ACB最大,则点C的坐标是 .
  分析:本题似乎和圆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我们可以构造辅助圆解决问题.如图,作△ABC的外接圆⊙Q,过点Q作QD⊥AB于点D,则点D为AB的中点,且∠ACB=∠DQB,故 ,因为锐角越大,其正弦值就越大,所以要使∠ACB最大,其正弦值要最大,即半径 要最小.而 ,显然当CQ⊥ 轴时, 最小,此时⊙Q与 轴相切,切点是点C.因为 ,所以 ,即点C的坐标为( ).
  例10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0),点B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点C是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C=2.设tan∠BOC=m,则m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由 可知,点 为第一象限以A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一点,如图13, 为锐角,而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本题关键是确定 的最小值,显然,当OC与圆A相切时, 最小, 的值最小.此时△AOC是直角三角形, ,故 .
  例11 如图14,已知∠MON=90°,长为8的线段AB的两端点A、B分别在OM、ON上移动,点P为∠MON内部一动点,且∠APB=90°.
  (1)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2)求△AOB的周长的最大值.
  
  
  分析:(1)因为∠MON=∠APB=90°,所以A、P、B、O四点在以AB为直径的⊙Q上(如图15),因此PO是⊙Q的弦,故当PO是直径时,其长度最大,所以线段PO的长度的最大值是8;(2)因为AB为定值,所以当OA+OB的值最大时,△AOB的周长的最大.作∠MON的平分线,交⊙Q于点D,联想圆中常见的基本结论,可知 ,故当OD最大时,OA+OB的值最大,显然,OD的最大值是8,故△AOB的周长的最大值为 .
  例12(2012年义乌市中考试题)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如图16,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分析:△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点P也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其对应点 在以B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上.如图17,过点B作BD⊥AC于点D,则BD= .由于点 为线段AC上一动点,因此半径PB的范围是 ,即 .故点 在以点B为圆心,半径分别是 和5的圆环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含圆周).设线段AB交小圆于点 ,射线AB交大圆于点N,显然当点 与点M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小,此时 ;当点 与点N重合时,线段 的长度最大,此时即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是7,最小值是 .
  例13(2013年武汉市中考试题)如图18,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分析:容易证明△AEB≌△DFC,所以∠ABE=∠DCF,由对称性可知,∠DCF=∠DAH,故∠ABE=∠DAH,从而可证AH⊥BH.所以点H在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实际上,当点E与点A重合时,点H也与点A重合,当点E与点D重合时,点H与BD的中点K重合,故点H在 上).点D是⊙O外一定点,点D到⊙O上各点的最短距离是DO的长度与半径OA长度的差,易求得DO= ,OA=1,故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其他文献
学习了方差公式,有些学生往往只局限于具体的计算之中,没有体会其中的奥妙,实际上方差公式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知道,如果一组数据x1,x2,x3,…,xn,其平均数为  [AKx-D]= 1 n ( x1+x2+x3+…+xn) ①    方差为 S2 = 1 n [ ( x1-[AKx-D])2+(x2-[AKx-D])2+ (x  3 -[AKx-D])
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中,有一类关于人与车、车与车相错问题,许多同学对这类问题感觉理解困难,下面举例予以分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个难关.     一、人与车相错     例1 一列列车长168米,如果人与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秒,如果人与车同向而行,从列车追上人到离开需6秒钟,求人与车的速度.     分析 :人与车相向而行时,从相遇到离开时,人走的路程与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168米
数学课堂是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地方,而数学的教学是为了今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一、问题提出 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     二、让“生活化”走进数学教学课堂     ——以《商品交易中的数学》为例  
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事实上,我们观察的到的都是正确的吗?〖BP)〗怎样才能说明我们观测、度量、猜测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呢?那就是需要严格的证明,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初步接触到证明,其主要内容包括证明的基础知识、平行线的有关证明、与三角形内、外角和有关的证明等知识.在复习《证明(一)》时,要切实弄懂证明的要求和格式,树立起步步有理、时时有据的推理意识,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   一、知识点
对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不同的双曲线,我们定义为“复式双曲线”.以“复式双曲线”为载体的试题,融入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着重对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形式新颖,结构独特.现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中采撷几例,从不同角度入手,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以飨读者.  反比例函数最重要的知识点便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几何意义.“复式双曲线”型试题只不过将两个不同的双曲线置于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在解题时
对试题的研究是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经常做的一件事,通过研究把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揭出来,挖掘出隐含的问题的本质属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技能,优化数学的思维品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本文以浙教版教材《数学》九年级下册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第50页课内练习第2题为例,做一些探索.     题目 :如图1,在Rt△ABC中,∠ACB=90
题目 :(2013年江苏扬州第27题)  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B=90°,AB=2,CD=1,BC=m,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且和B、C不重合,连接PA,过P作PE⊥PA交CD所在直线于E.设BP=x,CE=y.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  (2)若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E总在线段CD上,求m的取值范围;    (3)如图2,若m=4,将△PEC沿PE
有限合伙起源于十一世纪的康曼达契约,它是为了满足拥有资金而不愿自己经营的投资者和没有资金只能靠技术生存的企业家的需要而产生的。后来因其设立简便并且易于经营,为很多
巴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大革命苏区所 In Bazhong, this little-known place is famous in the histo
2009年是新闻出版改革发展攻坚年,2010年是新闻出版改革决胜之年。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原来是事业单位的新闻出版单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