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提高,教育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及支出密切相关。私人资本对教育行业投资偏好的上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密切相关。直接融资正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引言
教育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已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方式的显著特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
二、教育行业投融资与经济转型
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端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增加值占比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观察,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2004年-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70477.4亿元增加到606466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34988億元增加到345836.5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4%,而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教育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03亿元增加到932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7%。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水平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而教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则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
在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中,第三产业的投资占比从2004年的49.6%下降到2008年的46.8%,随后开始逐步增加,直到2016年的57%;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指标显示出水平低,变化平稳的特征。从2004年的5.2%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2.2%,2014年开始缓慢提高,直到2016年的2.7%。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推动。
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国内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的同时,教育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也有上升趋势。图表1-1展示了第三产业中教育产值占比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数据显示,GDP增长率从2004年的10.1%上升到2007年的14.2%之后转头向下,震荡下跌至2014年的7.3%。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时点选择上与经济周期相吻合。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2008年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欧洲发生欧债危机,外需的疲软为我国经济提振内部需求创造了条件,而在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进一步协调,第三产业产值占比GDP的逐步提高说明我国经济真正开始摆脱传统的投资+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思路开始占据主流。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其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2004年教育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为3.1%,2008年降到谷底2.8%,随后逐年回升,直到2016年的3.29%。从水平值来看,教育产值在2004年为2066亿元,2014年为10122亿元,可增长的空间非常巨大。
个人对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WIND资讯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三个指标在样本期内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加到2012年的24565元,人均年度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4998元增加到2012年的16674元,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从2000年的364元增加到2012年的820元。从水平值来看,个人教育支出与个人消费总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相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9.6%逐年递减为2012年的67.9%。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教育年度支出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也在下滑,从2000年的7.3%逐步减少到2012年的4.9%。
美国人均年度消费支出占比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情况显示,从2000年的91.9%上升到2005年的93.5%,然后下滑到2012年的89.1%,2012年后再次回升至2016年的90.8%,其间的下滑段对应着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均值的角度看,我国的该类型指标与之相比要低大约20%,这和两国的消费文化(储蓄率)差异、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社会保障体系成熟度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图表1-2展示了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三个指标的年度增长率情况。从运行趋势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的增长率变动基本一致,而人均年度教育支出增长率从2001年的高位17.7%下滑到2008年的-2.5%,随后回升到2012年的9.3%。下滑段的时间节点对应着我国高等学校扩招的重大政策节点(1999年开始)。随着2008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各类教育培训初步市场化,居民教育支出开始回升。
三、教育行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联动
由于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在很大比例上依然为国家财政投入,私人资本的涉足受制于国家行业的政策准入以及私人资本量的逐步累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2010年,金融机构教育行业贷款余额3822.0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9195.55亿元,占比只有0.8%,并且这个比例在后面的4年里还在逐渐下滑,最后保持在0.4%的水平。为何教育行业通过传统的间接投融资渠道获得微量资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教育领域的准入被国家政策所控制,和其他行业相比,开放度不够;其二:教育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其核心价值不在实物资本的固化和衡量,而在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企业的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所以教育行业投融资的主要渠道应该是资本市场。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后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汇报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展思路。资本市场上的配合则是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着重激活社会存量资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私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在2014年-2015年的多头市场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私募基金主要有四大类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商品投资基金。其中,和教育行业联系最紧密的是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较缓,主营业务为教育培训的上市公司非常稀少,实体经济中从事该类业务的龙头公司好未来、新东方、诺亚教育等都选择在海外市场上市。相对而言,上市前阶段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因为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缘故而更受私人资本的青睐。 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私募基金总量,私募创投基金数量和私募股权基金数量都在稳步增加。其中私募基金总量从期初的7665只增加到期末的46505只;私募创投基金从期初的718只增加到期末的2218只;私募股权基金则从期初的2699只增加到期末的14154只。
2015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牛市年,我国教育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有489起,投资额度约188.77亿,是近年来的峰值,多于2014年285起的投资数量,也多于2014年的114.03亿的投资额度,也多于2016年的326起投资数量,高于2016年121亿的投资额度。
从2014年-2016年私募基金的增长率和教育投融资额度与数量的变化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其活跃度和资本市场的趋势运动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一个牛市的市场氛围中,投资人会偏向乐观,于是产生更多的投融资动作,当市场环境转冷时,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都快速下降。作为上市前最后一站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相对稳定,毕竟能基本达到上市条件的硬约束使得其投资的品种风险较低。而作为风险投资类别里的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的商业主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会存在更多的失败风险,市场风向会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
自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足了教育行业,通过对教育类资产的并购与重组,使得公司业务扩展或者转型。这种行为在2014年-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图表1-3中上方的曲线为在线教育指数的走势图,该指数展示了在线教育板块内股票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各概念股的股本,纳入该指数的标准是上市公司是否涉及了互联网+教育这种业务或包含了该类型资产。下方的曲线为上证综指的走势。选取的时间区间从2014年3月12日(牛市开始的1974点)到2016年1月21日(快速回撤的调整低点2638点)。本轮股票市场牛市的基础是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发展战略+宽松货币(期间6次降息4次降准,交易加杠杆)。其间,互联网+的概念受到了投资者的极大追捧,在线教育板块指数的制作即基于此思路,从业务范畴的角度它涵盖了学前教育、K12教育、兴趣教育、职业教育、出国培训等主要的教育培训类别。该概念板块中的样本股6成以上都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小市值效应得到了很大凸显。样本期内,上证综指最大涨幅158.17%,最大跌幅-46.59%;在线教育指数最大涨幅257.59%,最大跌幅-55.68%。两者相比,在多头行情中,在线教育指數比上证综指的涨幅要多出近100个点,说明在线教育板块内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间公司市值能有更大的增长,这为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回笼资金或者公司自身的再融资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线教育板块内50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增发股票的形式共计融资约560亿元进行公司业务的拓展。新三板上9只挂牌企业共计融资3.28亿元资金。
四、 结论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教育行业作为轻资产的代表在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很少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会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为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
一、引言
教育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已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方式的显著特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
二、教育行业投融资与经济转型
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端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增加值占比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观察,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2004年-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70477.4亿元增加到606466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34988億元增加到345836.5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4%,而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教育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03亿元增加到932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7%。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水平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而教育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则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率。
在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中,第三产业的投资占比从2004年的49.6%下降到2008年的46.8%,随后开始逐步增加,直到2016年的57%;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指标显示出水平低,变化平稳的特征。从2004年的5.2%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2.2%,2014年开始缓慢提高,直到2016年的2.7%。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推动。
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国内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的同时,教育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也有上升趋势。图表1-1展示了第三产业中教育产值占比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数据显示,GDP增长率从2004年的10.1%上升到2007年的14.2%之后转头向下,震荡下跌至2014年的7.3%。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时点选择上与经济周期相吻合。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2008年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欧洲发生欧债危机,外需的疲软为我国经济提振内部需求创造了条件,而在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进一步协调,第三产业产值占比GDP的逐步提高说明我国经济真正开始摆脱传统的投资+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思路开始占据主流。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其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近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2004年教育产值占比第三产业产值为3.1%,2008年降到谷底2.8%,随后逐年回升,直到2016年的3.29%。从水平值来看,教育产值在2004年为2066亿元,2014年为10122亿元,可增长的空间非常巨大。
个人对教育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WIND资讯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三个指标在样本期内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加到2012年的24565元,人均年度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4998元增加到2012年的16674元,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从2000年的364元增加到2012年的820元。从水平值来看,个人教育支出与个人消费总支出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相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9.6%逐年递减为2012年的67.9%。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教育年度支出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也在下滑,从2000年的7.3%逐步减少到2012年的4.9%。
美国人均年度消费支出占比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情况显示,从2000年的91.9%上升到2005年的93.5%,然后下滑到2012年的89.1%,2012年后再次回升至2016年的90.8%,其间的下滑段对应着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均值的角度看,我国的该类型指标与之相比要低大约20%,这和两国的消费文化(储蓄率)差异、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社会保障体系成熟度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图表1-2展示了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人均年度教育支出三个指标的年度增长率情况。从运行趋势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度消费总支出的增长率变动基本一致,而人均年度教育支出增长率从2001年的高位17.7%下滑到2008年的-2.5%,随后回升到2012年的9.3%。下滑段的时间节点对应着我国高等学校扩招的重大政策节点(1999年开始)。随着2008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各类教育培训初步市场化,居民教育支出开始回升。
三、教育行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联动
由于教育行业的资金投入在很大比例上依然为国家财政投入,私人资本的涉足受制于国家行业的政策准入以及私人资本量的逐步累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2010年,金融机构教育行业贷款余额3822.0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9195.55亿元,占比只有0.8%,并且这个比例在后面的4年里还在逐渐下滑,最后保持在0.4%的水平。为何教育行业通过传统的间接投融资渠道获得微量资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教育领域的准入被国家政策所控制,和其他行业相比,开放度不够;其二:教育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其核心价值不在实物资本的固化和衡量,而在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企业的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所以教育行业投融资的主要渠道应该是资本市场。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后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汇报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展思路。资本市场上的配合则是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着重激活社会存量资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私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在2014年-2015年的多头市场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私募基金主要有四大类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商品投资基金。其中,和教育行业联系最紧密的是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较缓,主营业务为教育培训的上市公司非常稀少,实体经济中从事该类业务的龙头公司好未来、新东方、诺亚教育等都选择在海外市场上市。相对而言,上市前阶段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因为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缘故而更受私人资本的青睐。 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私募基金总量,私募创投基金数量和私募股权基金数量都在稳步增加。其中私募基金总量从期初的7665只增加到期末的46505只;私募创投基金从期初的718只增加到期末的2218只;私募股权基金则从期初的2699只增加到期末的14154只。
2015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牛市年,我国教育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有489起,投资额度约188.77亿,是近年来的峰值,多于2014年285起的投资数量,也多于2014年的114.03亿的投资额度,也多于2016年的326起投资数量,高于2016年121亿的投资额度。
从2014年-2016年私募基金的增长率和教育投融资额度与数量的变化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其活跃度和资本市场的趋势运动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一个牛市的市场氛围中,投资人会偏向乐观,于是产生更多的投融资动作,当市场环境转冷时,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都快速下降。作为上市前最后一站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相对稳定,毕竟能基本达到上市条件的硬约束使得其投资的品种风险较低。而作为风险投资类别里的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的商业主体还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会存在更多的失败风险,市场风向会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
自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涉足了教育行业,通过对教育类资产的并购与重组,使得公司业务扩展或者转型。这种行为在2014年-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图表1-3中上方的曲线为在线教育指数的走势图,该指数展示了在线教育板块内股票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各概念股的股本,纳入该指数的标准是上市公司是否涉及了互联网+教育这种业务或包含了该类型资产。下方的曲线为上证综指的走势。选取的时间区间从2014年3月12日(牛市开始的1974点)到2016年1月21日(快速回撤的调整低点2638点)。本轮股票市场牛市的基础是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发展战略+宽松货币(期间6次降息4次降准,交易加杠杆)。其间,互联网+的概念受到了投资者的极大追捧,在线教育板块指数的制作即基于此思路,从业务范畴的角度它涵盖了学前教育、K12教育、兴趣教育、职业教育、出国培训等主要的教育培训类别。该概念板块中的样本股6成以上都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小市值效应得到了很大凸显。样本期内,上证综指最大涨幅158.17%,最大跌幅-46.59%;在线教育指数最大涨幅257.59%,最大跌幅-55.68%。两者相比,在多头行情中,在线教育指數比上证综指的涨幅要多出近100个点,说明在线教育板块内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间公司市值能有更大的增长,这为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回笼资金或者公司自身的再融资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线教育板块内50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增发股票的形式共计融资约560亿元进行公司业务的拓展。新三板上9只挂牌企业共计融资3.28亿元资金。
四、 结论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教育行业作为轻资产的代表在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很少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会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为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