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性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实际案件的处理中存在着死亡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同理解,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分歧。本文试就如何理解逃逸致人死亡的定性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对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正确定罪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现在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罪问题,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既适用于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逃跑,因肇事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也适用于因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致人死亡。“肇事后逃逸,不能排除肇事人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但这是肇事后的结果行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因此应定交通肇事罪”。[1]“如果行为人发生重大事故,为逃避责任,故意将致伤人员移弃荒野造成死亡的,应按刑法关于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2]这种观点被绝大多数的人所接受。 如有的学者在揭示了我国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缺陷之后仍认为:“在立法未作修改之前,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形式解释为兼含间接故意是比较合适的”。[3]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由交通肇事罪转化成的故意犯罪”。[4]如果是该观点, 肇事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伤者有生命危险,但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见死不救,驾车逃跑的行为才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交通肇事后故意将因交通事故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人员转移、抛弃,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均应定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是交通肇事转化成故意犯罪的一中表现形式.
   第三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不包括因故意(包括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5]该作者并未对这种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 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种论点也持有许多的异议。
  
  二、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符合法律的立法原意。现将理由阐述如下:
  
   (一)符合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交通肇事部分和驾车逃跑致人死亡部分。第一部分属交通过失肇事,大家对过失犯罪均无异议。第二部分是肇事司机发现被害人受伤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弃之不顾,驾车逃跑,导致被害人死亡。在这一部分,肇事者主观上又形成新的罪,客观上又有新的行为和危害结果。肇事者在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明知若不及时抢救,被害人就有可能死亡。但肇事者在明知的情况下,驾车逃逸,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完全具有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总之第二部分,肇事者主观上具有新的罪行,客观上具有新的犯罪行为和新的犯罪结果,因而完全构成新的犯罪即故意(间接)杀人罪。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肇事人对死亡结果持故意态度,但却按交通肇事(过失)定罪这明显有违立法精神。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限于过失行为,而不能包括间接故意。
   (二)符合我们国家法律规定的文义
   我国刑法修订前规定的“致人死亡”条款一共有七种情形。 “致人死亡”的定义,除法律明确特别规定的以外,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被理解为过失致他人死亡。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条款中,立法无特别规定,因此只能理解为出于过失,而不能牵强附会地认为,还包括故意杀人罪。
   (三)符合我国立法原意,有利于实现立法目的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多发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鉴于刑法修订后特别对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量刑明显与第二个量刑档次即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区分开,如果把这种特定的规定理解为只限于肇事逃逸后过失致人死亡,那么不仅与刑法修改的立法初衷相一致,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实现立法目的,真正使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量刑的立法意图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体现。
   (四)有利于实现《刑法》罪刑相当原则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量刑是有期徒刑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量刑是死刑。把交通肇事后的间接故意杀人当作情节严重的交通肇事处理,实际上是把一个重罪当作轻罪或者是把应当数罪并罚案件的当作一罪案件处理,这是违背《刑法》罪刑相当原则的。只有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对肇事者进行处罚才能做到重罪重判、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只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交通肇事后逃跑,并且已经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应定性为故意杀人罪。这样理解虽然将会缩小交通肇事罪适用的范围,但是它符合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符合法条文义,体现立法本意,有利于实现罪刑相适应,有助于从严惩处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同时也阐明,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查明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对自己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主观态度至关重要,是调查交通肇事案件的重要构成。
  
  三、司法实际情况中不同情形的定罪及处罚
  
   (一)交通肇事后伤者的伤势非常严重,生命垂危,即使肇事者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或者已经当场死亡。对这种情形下肇事者驾驶车辆逃逸,被害人最终结果是死亡的,肇事司机只构成交通肇事罪。这类案件实质上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
   (二)肇事者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如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只受轻伤(或轻微伤),并且逃逸的,致被害人又死亡的;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导致死亡;等等。在这类案件中只要有证据的证明,肇事者不明知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要件的,都应定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罚,并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驾驶车辆逃逸,如果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应当视不同情况分别对肇事者以故意杀人罪或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罚。这类案件的定性问题,应区分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第一: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逃跑,因间接故意致被害人死亡,但其交通肇事的行为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就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第二:行为人交通肇事,造成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同时又其又在交通肇事后逃逸,间接故意致被害人死亡的,应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并罚。
   (四)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车辆拖移着伤者逃逸或故意又用车轧人,致使人受到重伤或者死亡的,对此种行为,就应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
   (五)肇事者在实施一般常规的交通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故意撞、轧其他人员车辆,有人员致死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六)肇事者在发生交通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因过失撞压其他人员致死的,应以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七)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驾驶车辆逃逸的,以驾车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应按《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或按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
  
  注释:
   [1] 魏克家、欧阳涛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适用指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2] 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页。
   [3] 李洁:《析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人民检察》1998年第11期。
   [4] 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349页。
   [5] 黄祥青:《浅析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
   [6] 张军、胡云腾等主编:《中国刑法罪名大全》,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7] 陈兴良主编:《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3页。
   [8] 侯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第281—282页。
   [9] 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页。
   [10]《检察日报》1998年9月22日第2版。
  
  参考文献:
   [1]魏克家、欧阳涛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适用指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4]黄祥青:《浅析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
   [5]陈兴良主编:《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侯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7]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司法警察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展示执法形象的重要窗口。司法警察处于检察工作的第一线,经常面对面接触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其一言一行都关乎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必须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规范化建设为标准,稳步推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良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司法警察队伍。  关键词: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文明执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日益关注。目前,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部分大城市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等地的“小产权房”进行了清理与调查。在理论上,“小产权房”的违法性显而易见,但是一刀切的方式又过于武断,如何来认识并用法律加以规范“小产权房”,就成为又一重要课题。 于是,本文将对我国目前热议的“小产权房”进行法律剖析,并探寻其合理的法律保护途径。  关
期刊
摘要:许霆案之后,有些人曾提出“道德法律化”的问题,认为此案的判决是法律对道德的入侵,本文对此定性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富勒和哈特等法学家的“法律和道德关系”理论的介绍,区分了“愿望的道德”、“义务的道德”以及“公道德”、“私道德”两对概念,进一步分析许霆行为的性质,认为许霆的行为属于“义务的道德”和“公道德”的范畴,应当受到法律调整。  关键词:许霆案;道德法律化;愿望的道德;义务的道德;公道德;私
期刊
一、简要案情     被告人曹林浩系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地籍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被告人杨永健系金华市某机关干部。在日常接触中曹林浩得知,杨永健与驻地某部队领导关系较好,有想从部队搞土地进行开发的想法。2002年8月底9月初,被告人曹林浩在工作中了解到一块一直由部队使用中的土地,与相邻村双方都提供不出土地的权源依据,在曹林浩将此事告诉杨永健时,两人觉得有机可乘,想将土地弄到手搞开发。考虑他们都是国家机
期刊
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既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又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条件,因而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禁止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即任何公民基于合法、正当的理由,其人身自由不受剥夺或者限制。笔者认为,这是刑法设立非法拘禁罪的宪法依据。   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行为是指剥夺他人来去自由,
期刊
笔者所在监狱检察室在日常的检察过程中,经常有监狱干警及罪犯提出了“约束带”使用是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等问题。对此问题无人能全面解答,翻遍有关监狱工作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同时通过询问其它监狱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甚至咨询公安看守所等部门也都没有一个规范的说法。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并把它作为一个研讨的课题,以引起重视和关注,目的是提高广大干警的执法执纪意识,以此消除“约束带”在使用中的错误
期刊
摘 要: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如何转化定罪一直是司法实践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刑法第292条第2款进行深入剖析,列举了在几种具体情形下是否需要转化定罪,并厘清了致人死亡时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关键词:聚众斗殴罪;转化;故意伤害;故意杀人    一、聚众斗殴罪的历史沿革、立法目的与现状    1、历史沿革与立法目的   聚众斗殴罪是一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是从1979年刑法的流
期刊
摘 要:公益诉讼是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主要分为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法律中只有对刑事公益诉讼形成了制度,而行政与民事公益诉讼在立法上仍是空白,即使有些许规定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对此,本文将从
期刊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参与”,这是我国当前干部监管的大格局。在当前的监管格局下,党内党外双重监督,反腐倡廉共同建设的惩防体系已初步成型,对党员干部监督也呈现出规范化、系统化的良好态势。然而,一系列的违法违纪、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却让我们的纪检监察蒙上了一层阴影。缘何现有的监督体系仍管不住这些官员,这说明监督的漏洞依然存在,而事件的焦点,又将人们的视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刑事和解作为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正在被逐渐推广和深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由于目前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程序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定,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在立法和执法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刑事和解;审查起诉;检调对接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行过程中,被害人和加害人(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