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并对教育事业不断做出创新改革。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感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具体含义,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简单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的分析能力和语法逻辑能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往往忽视了知觉思维能力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语感培养。语感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语文知识积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通过在读、写、联想等方面进行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语感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 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通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能够使学生亲身感受语言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从小具备较好的语感能力,并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首先需要从朗读训练开始。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领导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使教学语言具有丰富多彩性,使语文知识内容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入到所描述的语言情境之中。而且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身融入课文情境中,并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从而带动学生的朗读情绪,使学生能够置身于教师所朗读的情境中。比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应用丰富饱满的语气朗读,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更加富有激情的进行朗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朗读引导,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通过科学的朗读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教学时,教师需要从语音轻重、语速快慢、停顿规律和语气把握等方面进行教学,同时还需要对课文的感情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果课文表达的感情较为奔放且有气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进行朗读;如果课本内容分为多个角色,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可以采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情境中进行朗读,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在朗读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调整心态,以课文角色的心态进行朗读,这样能够更快进入情感氛围之中。
  三、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如果想语感具有敏锐性,不能将语言文字作为重点揣摩对象,需要将生活和语言文字进行融合,从而有效提高语感的敏锐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对生活的体验和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要让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和课文有关的事件。比如在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进行讲解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学生需要对第一、二自然段进行思考,从“小马连蹦带跳地说”,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连蹦带跳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连蹦带跳时的心理状态,因此得知小马乐于帮妈妈做事情。教师让学生自由读第三到第六自然段,并让学生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阅读“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得知,小马遇到了过河的困难,此时学生可以联想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像小马想的一样“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学生可以将自己融入小马的角色中,想象如果是自己过河,应该怎么做,是不是也要和小马一样,先寻求帮助再下河实践呢?课文中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学生要充分理解妈妈对小马说的话,知道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敢做敢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想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含义,对语文的情感表达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提高语感。
  四、 比较词句,培养学生语感
  根据笔者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可知,在对小学生培养语感过程之,需要将词语作为首要培养内容,重点讲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詞语含义、充分体会词语的情感。但是在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对词语进行查询了解,需要联系课文的上下文去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并联想生活中和词语有关的事物或者事件。部分教师在对词语教学时,觉得教学内容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其实可以通过对词语进行比较来进行词语教学。比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战争”一词进行词语讲解,把“战争”与“打仗”“战役”等近义词进行比较,或者将这些近义词放到课文中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不同词语在不同的环境表达的不同含义。
  除了对学生进行词语比较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语句比较教学,在低年级学生在对语句进行诵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发音准确、精准诵读、声音洪亮,能够将语句连贯的读下来。比如学生诵读“鸟儿天上飞”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主语是谁,地点是哪里,又在干什么,然后按照这三部分让学生进行停顿式诵读。学生通过诵读和理解,可以学会如何对语句进行停顿。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语句中停顿的部分标记出来,不仅能充分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明白了语句的构成部分,还能在无形当中锻炼了语感能力。比如在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齐读题目,让学生思考:“我”指的是谁?“我”想去哪儿看看,想去看什么?“我”为什么想去看看呢?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诵读并思考,学生理解到“我是一个山村孩子”,“我”所向往的地方是北京,想去北京看升国旗。通过学生诵读并比较语句,使学生深刻了解语句的具体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语感培养。   五、 积累写作,培养学生语感
  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文化知识。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学好课内的东西是学好语言的一半,另一半要靠课外学习去获得。”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时,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进行。学生如果只从教材中获取语言积累来源,那么仅有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能满足积累需求的,因此,需要利用课外读物来满足语言积累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提高语感能力的课外读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扩大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开阔了学生视野。教师平时也需要积累优秀课外文章,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文章的优美语句推荐给学生朗读,不仅做到了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还能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阵各种文化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强语感。另外还可以举办各种辩论比赛,要求学生独自准备辩论素材,使学生养成敢想敢说的习惯。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主观意识。
  学生除了需要积累知识以外,还需要加强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写字训练之外,还需要学生进行抄写、仿写、续写等,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优美段落或者短文,学生需要将段落或者短文进行抄写,这样不仅能够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來源,还能使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感能力。而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是对写作训练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通过要求学生仿写,能够对学生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完讲解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续写。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续写训练,使学生更加充分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是身边》进行教学时,根据课文所讲解内容,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有关纳米技术的资料,按照课文结构特点进行仿写,另外还可以以“神奇的纳米技术”为主题,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进行续写。
  六、 想象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学科具有抽象性,但是课文使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又生动形象,这些内容需要通过想象力,使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之中,因此,语文利用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低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想象能力有所欠缺,教师需要利用辅助工具或者手段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进行想象训练教学。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用粉笔将课文内容画出来,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的画面,学生也能较为直观地看到变化过程,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通过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使学生能够自己想象丰富多彩的画面,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比如在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相应的季节的图片或者视频,并使学生充分想象自己生活中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季节变化。
  七、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语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写、比较、联系生活、丰富想象力等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想才.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47-148.
  [2]戴惠湘.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试题与研究,2021(21):95-96.
  [3]彭子梅.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3):62.
  [4]马维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新课程,2021(1):190.
  作者简介:
  张静,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新治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核心组成部分——阅读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由该背景出发,结合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的具体运用,对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分析,先简要介绍了圈点、勾画、批注的基本内容,紧接着结合教材篇章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圈点勾画;批注文章;方法运用  一、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在信息量剧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即要求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大量的文字内容中迅速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提高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审题提问法、计时扫读法、固定程序阅读、默读法等,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很难的。故而,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制定训练步骤,由浅入深,不断吸收反馈信息,及时强化或调整教学过程,才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对于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巩固教材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客观分析了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教师缺乏对练习过程的引导策略,课后练习对学生多元思维培养不足,不同类型的课后习题利用效果差积累记忆类和基础知识类练习题总量少,对感知理解类练习题的钻研不深刻,迁移拓展类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针对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建议和策略:改进课后习题体
期刊
摘要:事实上,语文学习就是学习和运用语言,而“由字到词,词到句,再由句到文”便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因此,开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拥有写作的能力,书写出优质的作文。当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作难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大部分教师普遍将小学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小学语文趣味化作文教学的实现路径展开探究,重点解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以及趣味化作文教学的实现路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堂中不容忽视的环节,阅读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能力较为活跃,但对于语言的感受力还处于萌芽时期。因此,文章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为切入点,分析提高学生感受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受力;策略  一、 引言  感受力大致可以理解为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期刊
摘要:《六国论》是一篇典范的史论文,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对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事件,评议六国灭亡原因的名篇不少,其符合当下就事论事型作文。以此为基点,借鉴《六国论》分角度分层面思维严谨有序的论证思路,文章以读促写,希望能给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习议论文如何展开论证提供一条有效的模仿路径。  关键词:就事论事;展开论证;分角度;分层面  一、 设计理念  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未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阶段,阅读原本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个性化阅读可以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对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理解及语文素养作用重大。目前,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根据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首先指出在初中阶段个性化阅读的特征,继而分析目前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
期刊
摘要: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课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广泛阅读,又可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会群文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一、 引言  群文阅读致力于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与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程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让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发挥语文基础性学科作用。文章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探寻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传统文化  一、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如今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诗歌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为了促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文章从以下几点浅略探讨开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作用,以及现阶段开展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