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与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程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让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发挥语文基础性学科作用。文章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探寻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传统文化
  一、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有效培育,令其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出发点,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价值,从而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搭建新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语文教学理念和形式的固化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学理念和形式的固化,已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在教学理念的深化和应用上,教师没有深切理解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以及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忽视对学生兴趣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就会极大地降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一些教师喜欢选择刻板的教学模式,不擅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多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学习之中。在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也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以传统的教学法为基础,没有有效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极易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有效学习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导致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够理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体验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數教师特别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传统文化和语文学习内涵的体悟。因此,学生只学会了枯燥的语文知识,却无法从语文教学学习中得到文化意识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如果目标导向不清,就会给教学带来偏差。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很容易忽略学生的认知特点,弱化语文教学的体验效果,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够。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面对学生的不解和困惑置若罔闻,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缺乏传统文化渗透与引导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是,一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没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这些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也力不从心。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初中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但是,多数初中语文教学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师资配备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学水平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才能够确保初中语文教学获得应有的效果。
  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要点分析
  (一)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环节
  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常发现学生会出现思维断裂的问题。有些文化传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他们无法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解决相应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就要在常规训练中加入阅读素材和生活经验的教学。这类素材和经验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的积累相关知识,探查相关的资源和讯息。有了这样的意识,学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针对不同阅读文本,找到问题的症结,合理地进行阅读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明确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利用有效的策略填补思维的空白。
  (二)注重探索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
  在对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全面注重针对学生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学,打破在过往教学工作中知识理论与传统文化相脱离的教学状况。相应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整合,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相应的课程知识,同时结合相应的课程知识,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在相应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尽可能将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相互衔接,实现知识之间的交融。在相应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对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并且提炼出其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要点,来帮助学生进行侧重性的学习,并且确保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也能实现相关知识的灵活使用,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传统文化与常态化教学进行融合之后,还需要注意课堂上的活跃氛围,在讲课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防止教学信息过于封闭。而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了,能辅助教学的设备十分丰富,一方面既能够减少教师的备课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广泛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课程教学中去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是一种将传统文化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的做法之一。通过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让教师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文化教育
  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和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认知需求。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必须要应用实践性更强的网络技术手段。在选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在设计课程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结合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有效把控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基本方向,为学生选取适宜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填补,从而扩充学生的基本认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教师在整合网络资源的时候,还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相互补充,丰富学生的认知渠道,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应有的学习技能,在课后进行主动的研究和探索。此外,教师在选取网络平台或是软件的时候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推荐一些使用便捷、效果良好的平台和系统。
  (二)营造适宜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合理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遵循生活化的标准,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情境的状态下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创设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有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就可以进行主动的思考,部分学生会结合原有的生活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利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而生活经验缺乏的学生可能无法快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情境中所包含的关键信息,让学生在理解关联信息的基础上明确知识的应用途径,从而解决具体的问题。
  对于传统文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也要有总体的构想,尤其是课程教学知识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教师该如何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情境的创设应基于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够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创设不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有了这样的思考,初中教师就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将自己擅长的文化元素加入情境创设之中,从而让情境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比如,在进行《云南的歌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云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进行资料收集,然后与同学进行分享,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三)做好课堂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整合
  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教师需要进一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效果进行框架构建和具体实施。当然,搜集传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任务,对于这些资源的处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把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以课本内容为载体,以课本上的信息和资讯为训练方向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要注以学生的思维路径为出发点。日常的教学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的缓存和再造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表现。
  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存储路径,以问题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这种思维过程的发展和贯通,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知识内容。同时,传统文化知识的巩固和再造,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要以巩固思维路径的方式,提高对知识处理的多样性和反复性,最终实现高效学习。
  (四)基于读写结合实现文化教育目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阅读清楚文本的内容,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续写。在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尤其是学生读写的内容需要和文本的内容风格保持一致。所谓风格保持一致,既有文章的叙述风格,又有文章的语体风格。比如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时候,有些文章是记叙类的,那么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时就要将重要元素包含其中。有些是说明类的文本,那么学生所使用的词语和语言就要规范。从文本的细节来看,有些文本当中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的词语、句型都有典型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应该在尽可能避免生僻字的情况下,做到符合文本的语体风格。比如,有些文章是较为轻松愉快的游记,有些是介绍科学技术或是历史文化的。这些不同的文章类型就需要不同的语体风格,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这一点。有些文章会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表述,这类文章常会加入主人公的心里独白、动作和神态。针对这类内容的写作,学生要保证文本在上下衔接过程中风格一致,读起来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教师要从表达、语体和语言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上的内容,并借助文本中存在的语言技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把控能力,真正将传统文化教学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创新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落实合作学习的教育要求和标准,在班级中更加科学而有序地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初中必须要注重对于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学科性的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考核,选拔优秀的教师人才。在进行教师业务培训过程中,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参考文献:
  [1]张录寿.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0,1(1):47.
  [2]赵晓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运用——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20,18(13):176-177.
  [3]李华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44-46.
  [4]李彦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20(4):99.
  [5]閆永萍.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才智,2020(18):137.
  [6]崔广宇.探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11):81-82.
  作者简介:
  许骐,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紫来九年制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初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研究。从研究的情况发现,德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人格、品行,还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德育比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要,应作为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紧紧依托语文课堂平台,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期刊
摘要:古诗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古典诗词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意境,进而多角度、多方位地把握诗词情感,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基于此,文章从情境教学出发,结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分析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实践方法、实践过程,并对教学实践做出反思,希望为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用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核心组成部分——阅读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由该背景出发,结合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的具体运用,对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分析,先简要介绍了圈点、勾画、批注的基本内容,紧接着结合教材篇章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圈点勾画;批注文章;方法运用  一、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在信息量剧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即要求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大量的文字内容中迅速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提高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审题提问法、计时扫读法、固定程序阅读、默读法等,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很难的。故而,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制定训练步骤,由浅入深,不断吸收反馈信息,及时强化或调整教学过程,才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对于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巩固教材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客观分析了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教师缺乏对练习过程的引导策略,课后练习对学生多元思维培养不足,不同类型的课后习题利用效果差积累记忆类和基础知识类练习题总量少,对感知理解类练习题的钻研不深刻,迁移拓展类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针对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建议和策略:改进课后习题体
期刊
摘要:事实上,语文学习就是学习和运用语言,而“由字到词,词到句,再由句到文”便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因此,开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拥有写作的能力,书写出优质的作文。当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作难度相对比较高,所以,大部分教师普遍将小学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小学语文趣味化作文教学的实现路径展开探究,重点解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以及趣味化作文教学的实现路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堂中不容忽视的环节,阅读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能力较为活跃,但对于语言的感受力还处于萌芽时期。因此,文章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象为切入点,分析提高学生感受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受力;策略  一、 引言  感受力大致可以理解为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期刊
摘要:《六国论》是一篇典范的史论文,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对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事件,评议六国灭亡原因的名篇不少,其符合当下就事论事型作文。以此为基点,借鉴《六国论》分角度分层面思维严谨有序的论证思路,文章以读促写,希望能给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习议论文如何展开论证提供一条有效的模仿路径。  关键词:就事论事;展开论证;分角度;分层面  一、 设计理念  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未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阶段,阅读原本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个性化阅读可以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对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理解及语文素养作用重大。目前,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根据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首先指出在初中阶段个性化阅读的特征,继而分析目前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
期刊
摘要: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课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广泛阅读,又可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会群文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一、 引言  群文阅读致力于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