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学生对阅读活动所抱的期望,等待从阅读材料和阅读过程中有所发现,从而获得一定收益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诱发和运用阅读期待,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妙语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位教师在教《示儿》时,是这样设计妙语进行导入的:
一上课,在低沉悲伤的乐曲中出示课文插图:在昏黄暗淡的烛光下,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神情忧伤的老人艰难地靠在床上。地上,跪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年轻人。学生们认真观察后,满脸疑问。教师不失时机地问:“看了这幅图,你们有问题要提吗?”学生说:“音乐令人悲伤,画面中的人物似乎也不高兴,他们为什么如此伤悲?”“画面中的两个人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说些什么?”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后,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了画面上的故事。在伤感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结合直观形象的投影画面,学生眼前似乎浮现了陆游临终前交待遗嘱的那一幕,自然地对诗的内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二、情境创设,引发阅读期待
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增强阅读期待。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歌颂人民子弟兵的感人篇章。一位教师教学时巧妙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为学习全篇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大江决堤、洪水肆虐、灾难严重的录像,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感受到了那段录像的震撼力,这一环节牢牢揪住了学生的心。放完录像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此时此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危机时刻,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长江口,打响了这场惊魂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让我们仰视他们英勇光辉的形象吧。”学生们被当时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恨不得钻进文本,亲临其境,一口气把课文读完。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和煽情的导读,不仅燃烧起学生阅读的激情,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内心情怀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用情阅读做好了准备。
三、信息重组,激活阅读期待
新课标主张“用教材教”。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删减、增添,引发学生期待。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文,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到直接叙述“螳螂捕蝉”故事的段落,并读通、读懂。联系故事,理解少年说的寓意深刻的话。再以“少年仅仅只在向吴王讲述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前后文联系起来阅读、讨论,最后理解寓意,评议人物。以一两个问题带动了全篇的解读,问题覆盖面大、穿透力强,变多个问题的单向思考为一个问题的多向探究,刺激了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充分引发了阅读期待。
四、教材留白,萌发阅读期待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能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像空间,并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精彩。
一位教师执教《二泉映月》时,就先把学生领进乐曲《二泉映月》的“叹息”和“哭泣”中,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乐曲中的“抗争”和“向往”,并用自己的话填补这一空白。教学中,教师正是通过巧妙利用课文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了想像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才使学生走进文本,始终保持了较强的阅读期待。
五、随机生成,刺激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读者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渴望。课堂上,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在教师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依靠教学机智处理好这些生成的“意外”,让“祸”变“福”。让学生的阅读期待发挥作用,进而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一位教师上《五彩池》时,有位学生突然问道:“五彩池中能游泳吗?”这样的问题只有孩子才会想到,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他们独特的阅读期待。此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的这种阅读期待发挥好作用。
六、课外拓展,延续阅读期待
教师不仅要注意课前课中的学生期待,还要十分注意课尾让学生继续保持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期待”不应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而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要在大语文环境下逐步提升“期待品位”。
一位教师在教《海底世界》时,课堂临近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质疑。生:“海参爬得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又没有武器保护自己,如果遇上天敌怎么办?”师:“你真会读书!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举手。师:“大家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作业,同学们回去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比赛,看谁答得最好。”
教师要有相信学生潜质的胸怀,在课堂上不断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阅读效率,由此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妙语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位教师在教《示儿》时,是这样设计妙语进行导入的:
一上课,在低沉悲伤的乐曲中出示课文插图:在昏黄暗淡的烛光下,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神情忧伤的老人艰难地靠在床上。地上,跪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年轻人。学生们认真观察后,满脸疑问。教师不失时机地问:“看了这幅图,你们有问题要提吗?”学生说:“音乐令人悲伤,画面中的人物似乎也不高兴,他们为什么如此伤悲?”“画面中的两个人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在说些什么?”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后,用低沉的声音讲述了画面上的故事。在伤感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结合直观形象的投影画面,学生眼前似乎浮现了陆游临终前交待遗嘱的那一幕,自然地对诗的内容也多了几分期待。
二、情境创设,引发阅读期待
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增强阅读期待。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歌颂人民子弟兵的感人篇章。一位教师教学时巧妙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为学习全篇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大江决堤、洪水肆虐、灾难严重的录像,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都感受到了那段录像的震撼力,这一环节牢牢揪住了学生的心。放完录像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此时此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危机时刻,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长江口,打响了这场惊魂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让我们仰视他们英勇光辉的形象吧。”学生们被当时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恨不得钻进文本,亲临其境,一口气把课文读完。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和煽情的导读,不仅燃烧起学生阅读的激情,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内心情怀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用情阅读做好了准备。
三、信息重组,激活阅读期待
新课标主张“用教材教”。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删减、增添,引发学生期待。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文,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到直接叙述“螳螂捕蝉”故事的段落,并读通、读懂。联系故事,理解少年说的寓意深刻的话。再以“少年仅仅只在向吴王讲述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前后文联系起来阅读、讨论,最后理解寓意,评议人物。以一两个问题带动了全篇的解读,问题覆盖面大、穿透力强,变多个问题的单向思考为一个问题的多向探究,刺激了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充分引发了阅读期待。
四、教材留白,萌发阅读期待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能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像空间,并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精彩。
一位教师执教《二泉映月》时,就先把学生领进乐曲《二泉映月》的“叹息”和“哭泣”中,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乐曲中的“抗争”和“向往”,并用自己的话填补这一空白。教学中,教师正是通过巧妙利用课文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了想像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才使学生走进文本,始终保持了较强的阅读期待。
五、随机生成,刺激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读者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渴望。课堂上,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在教师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依靠教学机智处理好这些生成的“意外”,让“祸”变“福”。让学生的阅读期待发挥作用,进而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一位教师上《五彩池》时,有位学生突然问道:“五彩池中能游泳吗?”这样的问题只有孩子才会想到,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他们独特的阅读期待。此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的这种阅读期待发挥好作用。
六、课外拓展,延续阅读期待
教师不仅要注意课前课中的学生期待,还要十分注意课尾让学生继续保持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期待”不应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而应拓宽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教材延伸到课外读物,要在大语文环境下逐步提升“期待品位”。
一位教师在教《海底世界》时,课堂临近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质疑。生:“海参爬得慢,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又没有武器保护自己,如果遇上天敌怎么办?”师:“你真会读书!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哪位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举手。师:“大家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作业,同学们回去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比赛,看谁答得最好。”
教师要有相信学生潜质的胸怀,在课堂上不断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阅读效率,由此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