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再创造”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知识本质创设情境、引领活动、促进反思,助推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隐性学力;学力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73-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愿望特别强烈。”依循学生的自我探究、成功的欲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知,更要激发学生认知的情绪和情感。“学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其中,隐性学力是一种具有奠基性、基础性作用的学力,通常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精神等。“再创造”思想是弗赖登塔尔提出的独特思想。“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这一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法。”运用“再创造”的方法指引学生学习,能培育学生的隐性学力。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习的内容发现或创造出来。”以“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进而进行数学“再创造”活动,深化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受、体验,助力学生隐性学力生长。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索、创造提供适合场域。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关照学生的“学习现实”,为学生架构已知和未知的桥梁。通过情境,将学生的探究内驱力诱导出来,将学生的探究潜力开发出来,将学生的探究意志力激发出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圆的认识”时,首先创设了一个“寻宝”的情境:宝物在距离小华3米远处,宝物在哪里呢?一开始,学生只认为在小华的前方3米处,后来相继找出了后方3米、左边3米、右边3米……进而,学生得出了圆的轨迹。情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圓的本质,更让学生自主“创造”了一个圆。这样的圆的概念、圆的表象不是教师“授予”的,而是学生自主性建构的。在这个情境中,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探究者。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诸多的疑问,如“这个到宝物的距离是圆的什么?”“是什么决定着圆的大小?”“怎样画出一个圆?”等等。基于问题,学生展开画圆、撕圆、折圆等富含发现性、探究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在课末,华老师又重新回归课始情境:距离小华3米远的宝物真的就在以小华为圆心的圆周上吗?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敞亮学生视界,引导学生超越平面思维,着眼于空间视角,进而得出宝物应当在以小华为球心、以3米为球的半径的球面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探究力和思想力得到深度开掘。
情境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源泉,也是学生认知的载体。情境要蕴含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只有这样,情境才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唤醒学生的情绪、思维,让学生从情感上、思维上卷人数学活动之中。在情境中,数学知识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符号化的,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借助情境,学生的隐性学力拔节生长!
二、引领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
活动是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源泉,也是学生经验建构重要方式。数学化活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诞生、发展过程。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数学化活动,既要触及数学知识本质,又要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
“再创造”数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隐性学力,而且能扎实学生的隐性学力、保障学生的隐性学力,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许多教师通常采用“描述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判断。这样的教学,尽管也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三角形”,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但却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设向,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再创造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三角形。设问一: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设问二: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设问三: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通过这种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活动,引导学生相互沟通、质疑,通过对“组成”“围成”“首尾相连”等关键词的辨析,逐渐让学生建构起三角形的概念。
通过活动完成再创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就不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次、符号层次了,而是深入到意义层面,同时形成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敢想、敢说、敢做”的时空,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三、内省反思,让学生成为“建构者”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反复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提供帮助,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通过内省、反思,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建构者”。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却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可以分几种情况来展开深度研究?通过反思,积极推动学生的再创造。这里,反思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还能助推学生的数学再创造活动。围绕反思,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与探究。比如,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分成三种情况:一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二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三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对于前两种情况,学生毫无争议。争议聚焦于“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情况,对此学生展开比较、辨析、研讨,结果发现,当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这两根小棒不能“拱”起来,而是与第三根小棒重合。有学生还联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图形与几何规律,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如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肤浅走向深入。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再创造’活动应当从‘原始现实’开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生的隐性学力是认知与情感、结构与能源的耦合体。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再创造”的数学活动更关注学生数学潜质的发掘,更能发展学生的隐性学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在“再创造”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知识本质,助推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让学生走上学习的“前台”。
(责编:罗艳)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隐性学力;学力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73-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愿望特别强烈。”依循学生的自我探究、成功的欲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知,更要激发学生认知的情绪和情感。“学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其中,隐性学力是一种具有奠基性、基础性作用的学力,通常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精神等。“再创造”思想是弗赖登塔尔提出的独特思想。“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这一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法。”运用“再创造”的方法指引学生学习,能培育学生的隐性学力。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习的内容发现或创造出来。”以“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进而进行数学“再创造”活动,深化学生对数学活动的感受、体验,助力学生隐性学力生长。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索、创造提供适合场域。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关照学生的“学习现实”,为学生架构已知和未知的桥梁。通过情境,将学生的探究内驱力诱导出来,将学生的探究潜力开发出来,将学生的探究意志力激发出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圆的认识”时,首先创设了一个“寻宝”的情境:宝物在距离小华3米远处,宝物在哪里呢?一开始,学生只认为在小华的前方3米处,后来相继找出了后方3米、左边3米、右边3米……进而,学生得出了圆的轨迹。情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圓的本质,更让学生自主“创造”了一个圆。这样的圆的概念、圆的表象不是教师“授予”的,而是学生自主性建构的。在这个情境中,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探究者。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诸多的疑问,如“这个到宝物的距离是圆的什么?”“是什么决定着圆的大小?”“怎样画出一个圆?”等等。基于问题,学生展开画圆、撕圆、折圆等富含发现性、探究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在课末,华老师又重新回归课始情境:距离小华3米远的宝物真的就在以小华为圆心的圆周上吗?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敞亮学生视界,引导学生超越平面思维,着眼于空间视角,进而得出宝物应当在以小华为球心、以3米为球的半径的球面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探究力和思想力得到深度开掘。
情境是数学知识学习的源泉,也是学生认知的载体。情境要蕴含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只有这样,情境才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唤醒学生的情绪、思维,让学生从情感上、思维上卷人数学活动之中。在情境中,数学知识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符号化的,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借助情境,学生的隐性学力拔节生长!
二、引领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
活动是发展学生隐性学力的源泉,也是学生经验建构重要方式。数学化活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诞生、发展过程。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数学化活动,既要触及数学知识本质,又要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
“再创造”数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隐性学力,而且能扎实学生的隐性学力、保障学生的隐性学力,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许多教师通常采用“描述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判断。这样的教学,尽管也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三角形”,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但却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设向,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再创造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三角形。设问一: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设问二: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设问三:由三条线段(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通过这种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活动,引导学生相互沟通、质疑,通过对“组成”“围成”“首尾相连”等关键词的辨析,逐渐让学生建构起三角形的概念。
通过活动完成再创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就不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次、符号层次了,而是深入到意义层面,同时形成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敢想、敢说、敢做”的时空,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三、内省反思,让学生成为“建构者”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反复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提供帮助,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通过内省、反思,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建构者”。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却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可以分几种情况来展开深度研究?通过反思,积极推动学生的再创造。这里,反思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还能助推学生的数学再创造活动。围绕反思,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与探究。比如,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分成三种情况:一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二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三是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对于前两种情况,学生毫无争议。争议聚焦于“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的情况,对此学生展开比较、辨析、研讨,结果发现,当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这两根小棒不能“拱”起来,而是与第三根小棒重合。有学生还联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图形与几何规律,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如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肤浅走向深入。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再创造’活动应当从‘原始现实’开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生的隐性学力是认知与情感、结构与能源的耦合体。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再创造”的数学活动更关注学生数学潜质的发掘,更能发展学生的隐性学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在“再创造”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知识本质,助推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让学生走上学习的“前台”。
(责编: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