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表象是指当具体有形的物体离开视线后,人脑在神经系统中复原出的原物的虚像。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建立表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长度单位;毫米;表象;有序;实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9-01
  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概念建立,原则上都属于表象的积淀和存储。然而,在长度单位的教学后,学生在估测物体的大致长度时,仍执着于用尺子测量,直到高年级甚至成年,学生对长度仍缺乏估测的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建立起反映长度的深刻且清晰的表象,学生才能脱离尺子,做到准确目测和估测。
  一、有序活动,加深体会
  要想建立起常见的长度单位的表象,必须强化和巩固感知和体验。教师往往创设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加深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厘米、分米和米”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把1厘米、1分米、1米的表象分别通过手指头宽度、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所谓“一拃”)、伸直双臂的长度一一展示出来。至于“毫米”,尽管尺子上标有毫米刻度线,部分学生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较少接触长度为1毫米的物体,他们印象中的1毫米与实际的往往有较大出入。对此,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令学生感知几毫米长的物体,以此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认识1毫米。基于以上構想,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
  1.观察、寻找:观察尺子上毫米的刻度线,直接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尺子上最小的一格。
  2.寻找:找到生活中长或者厚1毫米的物体。这时,学生找到的物体一般都是几毫米的,如一本书的厚度。
  3.比较:先让学生用手势比画几毫米的物体,教师再展出1毫米的物体,如卡纸、手机壳、银行卡等,然后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真切感知1毫米的长度。
  4.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先估一估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尺子量一量,最后将实际长度与预估的长度对比,逐渐矫正1毫米的表象。
  5.画一画:让学生在不使用尺子的情况下画出指定长度(几毫米)的线段,然后用刻度尺检验结果,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表象。
  课上,不必开展所有活动,每个活动也不必单独开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开展若干个活动。
  二、慎用课件,实物感受
  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本课开始时,笔者在屏幕中显示尺子,展现1毫米的长度,自以为这样能节省时间,也便于学生观察。然而,屏幕上显示的1毫米已经是放大了的“1毫米”,对刚接触1毫米的学生而言,教师若对放大的投影现象不加说明,学生很容易犯糊涂,从而建立错误的表象。
  笔者认为,用多媒体显示尺子不如借助实物,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寻找、比较,更能产生直观的感触刺激。若要消除投影放大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在出示时增加参照物,参照物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物体。这样,物品和刻度尺出现在同一参考系里,尽管尺子放大了,但由于学生熟知物件原来的样子,转接到尺子上,就不会产生较大偏差。
  将实物与尺子进行对照后,教师不妨将1米的实物通过FLASH动画缩短到1分米,再缩短至1厘米,最后是1毫米。动态变化让学生体验到10毫米=1厘米,这样,学生会将已经存储的长度表象与1毫米的长度表象进行转化联系,从表象到表象,减少了由实物到表象的失真度。
  三、训练估算,巩固表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估测已经渗透其中。估测是学生基于现有认识而对物体的属性的判断,反过来,估测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从而巩固对物体的表象认知。
  在教学时,教师不妨出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在没有足够长的皮尺的情况下,如何丈量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多少本数学课本叠加在一起才有你的身高那么高?利用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需要做估测的情况,使学生产生探究动力,真切认识估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估测,学生能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表象,进而让1毫米的认知成为本能。
  作为教师,不可能将每节课都打磨得无可挑剔,但是却可以从一节课归纳某一类课的通行规则,进而将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推广到一类课中去!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学生的知识体系就能逐渐完善。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的内涵,更是培养人才目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根本。通过对学生倾听现状的分析,对症下药,从力求倾听潜移默化、增强倾听艺术魅力、力作倾听训练有素、增添倾听评价光环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倾听方法 倾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借助课后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从改进教学路径着手,浅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习题的二次开发,通过动态演示、踩出小路、变式训练等实操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独辟蹊径、触类旁通。  [关键词]数学;习题;开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34-03  《义务教育数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理解型实验、借助探究型实验、设计验证型实验、利用模拟实验等操作路径,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素养。  [关键词]思维素养;数学实验;内涵诠释;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72-02  当前,数学
[摘 要]习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复习课中,从课堂练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多维加工、融合渗透,通过设计综合性练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复习课;针对性;层次性;多元性;拓展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常规的教学中,乘除法的格式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只能单纯地模仿、记忆这些计算格式,缺少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建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要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格式中体会数学的美妙,发展思维。  [关键词]体验;思辨;规范  计算教学中,乘法竖式与加減法竖式的格式相似,而除法竖式却截然不同。教学二年级下册的“除法竖式”后,学生仍不能正确书写格式,到三年级下册再次出现除法
[摘要]数学学习迁移是数学知识、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关键。以零件体积问题为例谈如何利用抽象、推理、模型、转化思想方法进行数学学习,给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学习迁移;数学思想;体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11-0001-02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指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
[摘要]草稿本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是数学学习的必需品,然而数学草稿本的重要性极容易被学生、家长和教师忽视。教师积极探索数学草稿本规范使用的价值,利用家校协同探寻草稿本使用的有效方法、途径,可降低学生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率,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协同;草稿本;规范使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部分,很多同学抱怨不知道怎么写作,更有教师也抱怨不知道如何教孩子们写作。实际上,写作课程并不要求学生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是要学生能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所以,我认为写作教学不在于“教”高深的理论知识,也不在于空喊口号,刻意拔高思想,而在于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这就是我所说的写作教学思想“教而引,思而动”。只有教师的“教而引”和学生的“思而动”相
[摘 要]课程整合是一种大趋势,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起来,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丰富表象,激发兴趣;发散思维,突破难点;自主学习,有效合作;新旧整合,优势互补,使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优势互补;辅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
[摘 要]以“商的变化规律”为例,探析数学规律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在感知、强化、内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规律,最终完成知识的整体建构。  [关键词]数学规律;感知;强化;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68-02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数学规律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支撑。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