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1978_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能力是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志,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说,不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思维能力又是由思维的品质所决定的,因此,怎样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其思维与能力的突破口。
  【关键词】思维品质;策略;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學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处理好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学习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瓶颈”,打开探究“缺口”,开拓学生的思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解决问题”的学习贯穿在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为重要,下面笔者以“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提问”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对同一道题能有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认识。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新教材、新情境、新视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设疑,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解决问题是总结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成果。要学生读懂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灵活地运用数学要领和基本数量关系、运用顺序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狭隘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多方面思考,多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课件呈现教材的情境图,并出示相关信息:学校美术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生2:美术小组和航模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3: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多少人?
  让学生自己根据条件提出问题,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另一方面也使老师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这些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了对课本解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运用“迁移”策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广度。小学生的认识结构往往有缺损,他们不善于将有关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之中,因而思考问题缺乏深度。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就是运用迁移规律,发挥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结构改组,结合新学习的知识,形成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的过程。针对这种现状,老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衔接,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获得扎实牢固的新知、技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得到了培养和加强。
  例如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学校美术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教学时,为让学生认识用分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相关知识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先让学生进行了如下练习:一是找标准量,说数量关系式;二是通过从“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入手,沟通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联系,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关系。这样,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又自然流畅地完成了从引入到新课的过渡。
  经常进行这样的知识点衔接训练,可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运用“图表”策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用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就简避繁,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教师在重知识教学和重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奠定基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运用简化策略除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还可以运用图表策略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便于抓住问题的关键部分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学校美术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引导学生把图画中的信息提炼成数学的运算式,逐步帮助学生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会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同时加强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中领会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思维敏捷性。
  四、运用“创造”策略,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创造性是指学生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羁绊和思维定式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明,在解题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的设想,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方法,达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之目的。
  例如:学校美术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师:根据上述数量关系,能自己解决问题吗?
  生1:展示解答。设:航模小组有x人?列出的方程是:
  生2:展示解答。设:航模小组有x人?列出的方程是:
  生3:展示解答。
  对这几种解法要及时评价,进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时,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的训练;在练习设计中,强调学生要能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能根据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说出等量关系式及完成解答过程等。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中了解并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教学时,不要规定学生用书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得出自己的算法。然后通过学生展示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和珍.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及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3]陈会.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关键延伸,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的同时,还可以陶冶他们的品性,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思想品德方面急需正确的引导。而通过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是育人又育德的最佳途径。利用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将阅读的德育作用运用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才能使之体会到“书香迷人,德育无声”的真正意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
【摘 要】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形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现状,基于大语文的指导思想,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致力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努力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有个性的发散性思维;结合教学实际,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创新学习能力;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活动课堂,引导学生走近
【摘 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发展远程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教育资源  远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使穷人和普通老百姓都有学习的机会。放眼今天,教育的公平,公平的教育,依然是热门话题,政府部门也一直在为实现教
【摘 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养成的重要场所。过度开放和过度严格要求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优秀、健康社会人才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视学生品质习惯的养成和自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品质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这是在倡导“和谐、幸福社会”背景下对孩子基本素质的要求。可见,在当今社会中,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法中的“任务”以交流为目的,并通过语言的交际来掌握语言,对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如何设计任务”关系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主动表达、积极参与、恰当地表情达意等,
【摘 要】“四自四导”研学模式是对“研学后教”理念的践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运作、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四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定向、引导学生运作、引导学生调节和引导学生激励的“四导”过程,这“四自四导”研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四自四导”;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它是素
摘要:200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制订和颁发了与高校思政课教材相关的文件90份。这些文件,发文机构不一,发文时间不同,发文主题有异,发文形式多样,不同时间段的发文数量悬殊。其中,2份主题为“改革”的一号文件,开启新教材序幕;2份主题为“调研”的六号函,指向原有教材的经验及问题;3份主题为“编写”的通知,规范新教材的编写事宜;3份高频率被引文件,擎起“05方案”教材大旗;4份有
【摘 要】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师的教学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而数学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应是活动课,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创设和利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教学创新;数学应用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数学
【摘 要】传统的语文作业内容重复机械,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变得单调乏味,压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可以实现各类学生的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个性化;语文作业;作业形式;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重在体现
【摘 要】本文以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符合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该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全局技巧与局部技巧的运用;在课文中渗透阅读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挑选阅读材料;加强渗透英语文化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解决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阅读;全局策略;局部策略;渗透  根据教育部新课标的要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