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给课堂注入活水 让学生其乐融融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半亩方塘”之所以“清如许”想必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教室也可以算作是教师的“半亩方田”吧,如何让这“半亩方田”常常“清如许”呢?下面就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谈几点体会。\
  一、活用课堂提问,让学生自行探究
  阅读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先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梳理主要问题展开教学。用多了,学生渐渐地就不喜欢提问了。于是,我把提问的视野转向了词、句、段、修辞手法、表达方法、写作顺序等。有时选用一句话,有时选用一段话,有时纵观全篇,引导学生随处发现问题,使沉寂的课堂又活跃起来。如教学《孔子学琴》一文时,我问:“孔子学琴到底学得怎样,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是根据课题学生质疑后我进行伸展的。经过一番读文与思考,文中的这些句子“师襄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不能使人感动。”“师襄听得如痴如醉……没体会作者的为人。”“师襄静静地坐在孔子身边,感情随着抑扬的琴声起伏不平……终于知作者。”这些本应该由教师提问的,却在学生的一言一语中落实了教学目标。学生提问提得起劲,回答问题也像比赛似的争先恐后,这样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二、自定学习目标,让学生乐于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课堂,引领他们自行质疑,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学会读书。
  在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初读课文,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后,我这样跟学生说:“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每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要读懂这则寓言,大家认为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就算读懂了呢?”听到要提问并且是像老师那样提出解决读文的问题,学生就开始献计献策了: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混入齐宣王的吹竽队里,还自称技艺高超,他真的技艺高超吗?齐湣王继位后为什么南郭先生“急忙偷偷地逃走了”?“滥竽充数”在文中指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让学生把以上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胜欢。集体交流时发言积极,课堂就成了辩论赛场,热闹非凡。
  三、师生互换角色,让课堂生动活泼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积极作用;会使课堂上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在哪里提问?怎样问?”我们的课堂,不只我们是老师,每一个学生也都是老师,而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于是,带着尝试的想法,我展开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让大家当老师,你仔细地把课文读一读,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在哪里提问题,怎样提,并且会怎样回答。”这一席话,学生听着有些新奇,这可是老师从未如此教学。带着对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奇,学生展开了自学。在巡视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笔迹:“此次地震的危害有多大?父亲得到消息后表现怎样?有哪些人劝父亲放弃,父亲又是如何做的?父亲没有放弃寻找儿子的原因是什么?当父亲找到儿子时,儿子为什么不先出来?……问题的后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回答。虽然这些问题都比较浅显和概括性不强,甚至也没有紧扣重点,但是学生却一丝不苟地完成着。在学生集体交流假设提问和回答之后,我再做梳理,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父亲挖掘的过程,感受父子情深,理解“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至此,学习活动似乎结束了,但并非如此。学生抓住当小老师的机会,赶紧给我提问题,并且要求一定要我作答,不可请教同学们。这节尝试课,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互换角色,才有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
  四、借助现代技术,让课堂绽放光彩
  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讯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如教学《卫星比武》一文时,学生对各种卫星并不了解,即使文中对各种卫星的样子和功能做了具体介绍,学生也不在短时间内把各种卫星熟记于脑中。于是,我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播放各种卫星的实物图像,并且通过跳跃、移动、变形、闪烁等功能,把静态的知识化为动态的知识。学生的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都瞪大眼睛看着,生怕错过了。我乘热打铁说:“我想让大家当一回卫星解说员,你能看着图片介绍卫星的样子和功能吗?”由于有形象的图像在眼前,一个个解说员陆续走上讲台,一场“卫星比武”就开始……
  不时给课堂注入“活水”,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信,课堂就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是观众,而是师生共演,其乐融融了。
其他文献
也许很多人认为,农村孩子的写作素材十分丰富,这里有青山绿水、庄稼田野、牛羊成群,孩子们要写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作文不是难事。然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遇到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沿海农村都在大开发,孩子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基本上不必到田野去搭帮手、播种、收庄稼,就连养鸡喂鸭也不需要他们帮忙。他们只须做一个专职的小学生,读好书就行。在此情况下,这些沿海农村的孩子享受不了城市孩子那种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感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新纲要明确的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  【关键词】均等环境;层次性;自主选择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幼儿园的环境影响中,幼儿接触美的事物、感受美的气息、获
期刊
【摘 要】培养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开始,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关键词】语言训练;语言积累;读写结合  今年我在城郊小学支教,上四年级语文,每次上作文课,都有不少学生唉声叹气,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刚动笔,就问这篇作文要求写多少字,开始我很好奇,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这些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到底是谁之过?  听到不少老师感慨:学生作文的能力
期刊
【摘 要】克州地区人才流失本质上是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本文分析了克州地区人才流失现状和原因,从政府职能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克州地区人才的保留需要建设和完善人才生态环境,应该重视和改善人才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也需要构建系统的人才服务公共政策体系,通过克州地区人才保留体系的构建,从而减缓克州人才的流失和浪费,更好地保留克州地区现有人才。  【关键词】克州地区;人才流失;人才政策  克州,全称
期刊
【摘 要】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关系德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期刊
【摘 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的重点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使译者摆脱了功能对等理论的羁绊。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以长沙市政府英文版汉英翻译为语料,通过分析目标文本的功能性,举例分析了长沙市政府网英文版中的功能性翻译失误,并指出这些翻译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少对翻译文本功能性的分析。  【关键词】功能译论;政府网英文版;功能性翻译失误  一、引言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诺德对“翻译失误
期刊
【摘 要】当前,“生态社会”、“美丽中国”、“中国梦”的逐步推进为大学生的德育建设营造了一个新的环境,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建设的社会背景、德育建设背景的深入解析,探究出大学生通过生态环保实践提升生态社会道德观的实现路径,以及在当下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环保;实践;社会道德  一、生态环保实践实施的背景  1.社会背景。加强生态环保实践是新时期德育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期刊
【摘 要】雨果是19世纪欧洲作家中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突出的一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创作的始终。雨果对仁爱的阐述,从宗教、人性出发,最终回归到社会、人生。他确信,仁爱是提高个人道德和医治社会疾苦的最好的药方。雨果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有一个逐步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雨果;人道主义;仁爱;人性;道德  所谓人道主义就是关于人的本质
期刊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零陵区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动机、频率、时间、内容、场所和形式以及制约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零陵区大多数不同性别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都较高,健身内容与手段呈现多样化,健身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广场、小区空地、免费的公园等,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较为明确。但是在健身科学化上还存在不足,场地器材匮乏、没有时间、缺乏指导、不感兴趣成为影响参与体
期刊
【摘 要】影视字幕翻译日渐成为一门效率高、趣味强的翻译教学工具。有着双语字幕优势的作品,更适合做练习视听翻译的良好的自主性教材。本文从诗学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美剧字幕翻译的案例,分析译文中人物个性化语言及整体诗学效果,以求再现原文字幕的文学性和审美效果并应用于教学。  【关键词】诗学;字幕翻译;翻译教学  比起历史悠久的文学翻译,影视翻译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如钱绍昌教授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