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企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并成为当下各行业的发展的必备要素。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人人皆为设计师,传统意义上设计师和用户的边界趋于模式,设计师的再定义以及设计师的存在价值值得探讨。
关键词:设计;设计师;互联网;思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互联网成就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小米公司CEO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方法论,并且能在未来渗透各个行业。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企业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进程,也给设计带了发展方向。
技术的发展导致观念的发展,观念的发展也将影响设计。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观念是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产物,技术创新拓展了设计的概念,必将给传统的设计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设计的互联网思维使设计师和消费者的身份不断融合,其界限逐渐模糊,消费者越来越能够发挥主动性参与设计并导向设计。
1 基于大数据的设计导向
与云计算相关的大数据计量器是互联网技术的一大突破,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见一斑。凯文·凯利认为计量数据是经济的助推器,数据比事物本身更具有价值,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建立在数据的数据或元数据上的经济。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廉价性、快捷性提高了设计师的效率,另一方面则创造了巨大利润。设计师根据数据信息分析和比较进行产品设计,最终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和发展潮流的产品。小米手机作为首个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其成功被解读为“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的游戏规则”。它一改传统手机系统“闭门造车”的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MIUI团队通过收集来自微博、论坛等各个平台的用户数据以及反馈信息来设计,并以最快的速度更新系统功能,亿万小米用户和粉丝成了小米的设计师。其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用互联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和营销,同时通过用户体验将互联网用户转化为粉丝经济。
互联网思维下的销售模式为消费者与厂商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消费者的咨询、购买、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生产者也能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进行设计的创新和改良。瑞典快时尚服装品牌H&M重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的开发和应用,并坚持自营全球分店,从而保证信息顺畅地流通。ICT系统连通了包括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和销售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环环相扣。H&M的成功证明: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淡化了传统设计产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的界限,它不仅体现在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设计上也同样体现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整个动态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以消费者的建议和需求为导向,消费者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消费的主体参与到产品设计中,而不是被动接受设计产品,消费者某种意义上成了设计师。
2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设计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要求表现自我意识、个人风格和审美情趣,反映在产品设计上的是产品越来越丰富化与个性化。一方面要求产品功能齐全、高效,适合于人的操作使用,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一些企业鼓励消费者参与性设计或者个性化定制产品,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个性化定制催生了互联网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
海尔集团则率先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家电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厨电、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个性化定制,以“模块化”的手段实现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耐克公司推出的NIKEid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包括鞋子外部装饰、图案、颜色服务。用户通过NIKE APP或网上商城直接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鞋子设计。消费者参与个性化定制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开放性、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对用户透明化,不再是设计师的专属,用户参与设计,使设计师、用户的思维共同作用,设计产品成了用户的真正意义上的“必需品”。
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人人皆为设计师,消费者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参与设计。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传统意义上设计作为“设计师的创造性活动”这一概念开始瓦解。设计师的工作有的部分被机器替代,有的部分被消费者替代,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模块设计更是设计师创造性的杀手,有人质疑设计师的创造性价值何以体现?设计师在未来有无存在价值?
毫无疑问,设计师将会存在并且更能体现其设计的价值。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社会对于专业设计师的要求更高,设计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技术创新使互联网思维走向成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设计思维也不断更迭创新。以产品设计师为例,设计师不但要了解工业产品的造型方法和制造工艺, 而且还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着相当的了解, 比如:市场调查、流行趋势、消费心理、营销策略等。设计的互联网思维在不断淡化设计师职业的传统边界的同时也更能发挥设计师创造性跨界能力。
此外,设计师将单纯服务设计升格为智能服务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服务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创造资源来连接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系统交互关系。设计不只是对用户需求、产品终端、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的整合,还应该考虑服务于互联网中某一个节点。互联网是各种超人格的汇集地带,设计的互联网思维力求设计师把单点的极限汇聚起来,成为“超人”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凯文·凯利(美).技术元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蒂姆·布朗(英). IDEO,设计改变一切[M].侯婷,译.万卷出版社,2011.
关键词:设计;设计师;互联网;思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互联网成就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小米公司CEO雷军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方法论,并且能在未来渗透各个行业。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企业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进程,也给设计带了发展方向。
技术的发展导致观念的发展,观念的发展也将影响设计。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观念是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产物,技术创新拓展了设计的概念,必将给传统的设计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设计的互联网思维使设计师和消费者的身份不断融合,其界限逐渐模糊,消费者越来越能够发挥主动性参与设计并导向设计。
1 基于大数据的设计导向
与云计算相关的大数据计量器是互联网技术的一大突破,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见一斑。凯文·凯利认为计量数据是经济的助推器,数据比事物本身更具有价值,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建立在数据的数据或元数据上的经济。数据获取的便利性、廉价性、快捷性提高了设计师的效率,另一方面则创造了巨大利润。设计师根据数据信息分析和比较进行产品设计,最终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和发展潮流的产品。小米手机作为首个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其成功被解读为“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的游戏规则”。它一改传统手机系统“闭门造车”的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MIUI团队通过收集来自微博、论坛等各个平台的用户数据以及反馈信息来设计,并以最快的速度更新系统功能,亿万小米用户和粉丝成了小米的设计师。其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用互联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和营销,同时通过用户体验将互联网用户转化为粉丝经济。
互联网思维下的销售模式为消费者与厂商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消费者的咨询、购买、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生产者也能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进行设计的创新和改良。瑞典快时尚服装品牌H&M重视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的开发和应用,并坚持自营全球分店,从而保证信息顺畅地流通。ICT系统连通了包括设计、采购、生产、配送和销售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环环相扣。H&M的成功证明: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淡化了传统设计产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的界限,它不仅体现在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设计上也同样体现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整个动态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以消费者的建议和需求为导向,消费者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消费的主体参与到产品设计中,而不是被动接受设计产品,消费者某种意义上成了设计师。
2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设计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要求表现自我意识、个人风格和审美情趣,反映在产品设计上的是产品越来越丰富化与个性化。一方面要求产品功能齐全、高效,适合于人的操作使用,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一些企业鼓励消费者参与性设计或者个性化定制产品,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个性化定制催生了互联网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
海尔集团则率先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家电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厨电、洗衣机、冰箱等产品个性化定制,以“模块化”的手段实现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耐克公司推出的NIKEid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包括鞋子外部装饰、图案、颜色服务。用户通过NIKE APP或网上商城直接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鞋子设计。消费者参与个性化定制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开放性、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对用户透明化,不再是设计师的专属,用户参与设计,使设计师、用户的思维共同作用,设计产品成了用户的真正意义上的“必需品”。
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人人皆为设计师,消费者通过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参与设计。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传统意义上设计作为“设计师的创造性活动”这一概念开始瓦解。设计师的工作有的部分被机器替代,有的部分被消费者替代,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模块设计更是设计师创造性的杀手,有人质疑设计师的创造性价值何以体现?设计师在未来有无存在价值?
毫无疑问,设计师将会存在并且更能体现其设计的价值。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社会对于专业设计师的要求更高,设计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技术创新使互联网思维走向成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设计思维也不断更迭创新。以产品设计师为例,设计师不但要了解工业产品的造型方法和制造工艺, 而且还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着相当的了解, 比如:市场调查、流行趋势、消费心理、营销策略等。设计的互联网思维在不断淡化设计师职业的传统边界的同时也更能发挥设计师创造性跨界能力。
此外,设计师将单纯服务设计升格为智能服务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服务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创造资源来连接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系统交互关系。设计不只是对用户需求、产品终端、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的整合,还应该考虑服务于互联网中某一个节点。互联网是各种超人格的汇集地带,设计的互联网思维力求设计师把单点的极限汇聚起来,成为“超人”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凯文·凯利(美).技术元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蒂姆·布朗(英). IDEO,设计改变一切[M].侯婷,译.万卷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