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000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善于根據知识的内在结构,引导学生从表面学习走向深入学习。教师的教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学,更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教师要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究,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评价,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学,还包含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是对具体的教学效果和自然的教学目标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同时,课堂教学评价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式。教师要通过研读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内涵,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深度学习背景的下课堂评价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将在一个情境当中学习到的内容,灵活地进行迁移或者应用的过程。学生要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并能融入原来的认知结构当中。所谓“深度”,并不只是对知识简单的识记,而是要能够运用高阶的思维;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迁移,并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适时、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高。当学生说出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判定是或否,而要能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懂得通过反复的验证来判断自己的答案。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以及正方形概念的记忆,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结构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拿出几张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纸,让学生通过初步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图形的认识。鼓励学生自己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实践,结合自己的观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以及角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时的要点,多让学生明白,观察并不仅仅是看到图形的表面,还要能够深入地了解图形的不同特点。
  教师适时的鼓励性评价语言,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教师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且给予学生适合的个性化评价。教师使用具有个性化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找到自我,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对比,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去观察物体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在自主进行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同时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情感。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一说是如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观察到的图形又是什么样子的,并试着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规律等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所认可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三)丰富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其最终的本质并不在于传授学生本领,而是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以及鼓舞。” 由此可见,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不仅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动力,还能够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改变单一的语言激励,不断地丰富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或者平台,利用特殊的图片或者视频等对学生进行赞美与表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能够遵循多元化的原则,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标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真正让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乐于进行深入性探究与学习。
其他文献
“观”指利用感官看、听等感知行为;“察”指分析思考。观察是一种以人体感觉器官为一体的综合感知,以视觉为主,并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通常情况下,也将观察解释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如果我们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那么,观察就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来说,观察犹如空气,小学科学课是引领学生“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方法”的一门基础性、
有效探究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总结有效探究途径,为更好地解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科学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已基本形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有效探究的过程却是曲折的,很多探究模式的“创新”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
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探寻了利用小学科学教学实现学生科学意识启蒙的方法。  当前,学生接触小学科学学习的时期由三年级调整到一年级,这体现了新课标对于学生科学启蒙的重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认识到科学启蒙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构建以实践活动和学生探讨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流程,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实现科学启蒙的重要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学校教育改革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小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启蒙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独具优势。而STEM 教育理念的引入,更为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与拓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分析。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启蒙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该注意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升其核心素养,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师应意识到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地提升学生科学学科成绩,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之后,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STEM,来自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4门学科的英文缩写,这种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对学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展开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理念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很有必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本文围绕STEAM教育理念,探索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以期将科学知识和理念渗透在学生内心之中。  STEM教育理念包含四个层面,分别是S(科学)、T(技术)、E(工程)、M(数学),是将科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课程。相应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开放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科学的魅力和价值。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困境与需求,积极实践开放式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促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并且它永远处于发展
在新课改之下的今天,国家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劳动和信息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STEAM教育理念更符合这一要求,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本文就运用STEAM教育理念,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进行探讨。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渗透STEAM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将“互联网 教育”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互联网 教育”的概念及实际意义、具体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信
数学作为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学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其首要的教学目标。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数学感知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建立清晰的数学思路,达到高效学习、高效复习的目的。  近几年,思维导图在新课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我国新课改工作进行的有序性与有效性。研究可知,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