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学生学习数学之“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重要,培养学习的方法就要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听课、会练习、会小结等。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学会“渔” 方法
  
  “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学生的学习应当越来越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和要求,也是今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古人云:“学贵有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些都是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阐释。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渔”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会预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就是做事要心中有数,才能成功。因此,学生学习就要先做好预习。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上课中带着问题去听课、讨论,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我认为在预习时学生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仔细看例题。教材中的例子,是学生练习如何运用法则、公式最好的示范。预习时要将例题作为重要部分,要求学生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学生可先试着做例题,如果做不出来或做错,再看教材的解答。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帮助。
  2.仔细看概念。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才能学好数学。预习时一定要一字一句地看,要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都弄明白。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3.预习抓住重点。所谓抓住重点,要抓住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都“点”出来,把重点、公式和结论都“划”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和心得等“批”出来,把没弄懂的地方都“问”出来。其次,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或许预习到后面,前面不懂的也就明白了。最后,不同的参考资料比较着看。某一处内容不太容易理解的,不妨看看别的参考资料是怎么讲的。不同参考资料的讲解有深有浅,叙述的方法有正有反,这么比较着看,问题往往也就解决了。
  为了帮助学生较好的预习,预习前教师要布置给学生预习提纲,使学生预习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会学习、会听课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由于学生有意注意的精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听教学重点和自己理解上的难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交流活动,并根据课堂上师生的小结记好笔记。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要准确、及时,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法,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易顾此失彼,使听课效率降低。因此,重视学生的听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点;(2)听知识的形成过程;(3)听重點、难点分析(特别是预习中的不明白的);(4)听老师讲例题的解法;(5)听课后小结。这样,学生既能抓住重、难点,又能提高听课效率,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培养学生学会探究、作业
  在数学课后,学生往往只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忽视其它作业(如复习、记忆、动手验证等)的完成,以致出现死套公式,照搬例题模式,甚至抄作业的现象,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更难发现自己课堂学习的不足。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解题过程中强调审题意识和解题的规范性。
  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会思考;(2)从创设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入思考;(3)从探究“问题链”来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对问题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4)培养学生解题后进行反思,使学生对解过的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善于表现出思考的过程,留下必要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在知识的衔接点、想在问题的疑难处、想在矛盾的解决上、想在真理的探索中”,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四、培养学生学会小结、归纳
  小结是为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以便加深理解、减少遗忘。许多初中学生不愿进行单元小结或阶段学习小结。教师在单元或阶段性复习时,应先采用教师小结与指导学生小结相结合的方式,并最终过渡到学生自我小结,实现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学生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每学完一章,都需要对这一章的知识点作必要的小结与归纳。但许多学生自己不愿意单独对知识点进行小结与归纳,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这几种情况:一是缺少对知识点归纳的习惯或根本没有对知识点小结进行复习与归纳过;二是虽然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与归纳,但由于其对本章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解不透,以至于不敢进行小结与归纳;三是思想懒惰,不愿动手。因此,我认为从七年级学习一开始,教师就要的指导学生培养自我进行小结与归纳的习惯。当然一开始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小结与归纳,要做到:一要会看,看书、看习题、看笔记等,通过看,理解、掌握本章所学的知识内容;二是找出相关的知识点,特别是找出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找出本章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小结与归纳,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三是要做,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应档次、类型的练习,通过做习题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出解题方法。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小结与归纳,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小结与归纳作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本章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精炼与升华,对本章知识的运用灵活自如,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五、培养学生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就会努力去搜索与问题相关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从而就会对有关知识灵活运用。只有在“创新”意识下的学习,学生才会真正重视“双基”的基础性、重要性,才不会简单应用、简单重复。对概念、法则要努力探寻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总结规律的同时还应找出其新的意义、新的作用;对典型习题,要多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没有更简捷的解法,如代数题能否用几何方法来解,能否用其它方法来解等;在开放题的求解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题目答案的不惟一性,而且要重视解题方法,以及解题过程的比较与区别,在比较与区别中复习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一九八三年元月,中征委在天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达了六百二十多个专题资料的征集任务,其中湖南就有三十四个。在各级党组织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一直以来医院的陪检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诸多弊端.方法:通过自主研发的全程陪检信息系统软件,实施住院患者各项检查项目预约,对住院患者从开具检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要使学生更好地適应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做好高、初中数学的衔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愉快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 新课改 初高中数学 教学衔接     实施新课改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思维层次与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和担任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抓好高中数学与初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学观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学生思考,帮助、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从“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境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教师要通过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吸引、毅力的培养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我调节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的教学,给我带来很大的感觸,也促使进一步的思考。  一、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在设计几何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实际应用中进行学习,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我认为,在继承数学课好的传统的基础上,不妨突破常规,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大胆实践,用新的思路进行学习设计。  因为有3年的接触交流,我很了解本班学
“一带一路”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融合之路.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融合为世界各国长期合作、共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n“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七年,
期刊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它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即人们关于认知个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人们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加以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认知目标。”  一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主体不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
有效性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活动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师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有效教学”。问题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学生内在能动性的挖掘和激发,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和良好的数学思想及品质。”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不能将学生
教学方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某种教与学的原理指导下的师生相互活动的方法。传统授课强调教学结果、预设与生成,而新课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不怕困难的意志、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与独立思考的习惯、推理精神等。新课程之所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创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基层工作的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对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数学知识丰富、灵活,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學生,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障碍。产生障碍不仅由于初、高中数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由于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多“断点”,使学生初、高中知识不能顺利衔接,造成基础不扎实,学习成绩下降。只有更加了解初、高中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衔接知识,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起步作好铺垫,才能帮助学生更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知识与技能  初中已删除或降低要求,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