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新闻应配上好标题,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早已成了作者和编者的共识。东方网的高国营先生就提出:“当上百个新闻标题集中到一个页面上时,好标题就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如果标题没有吸引力,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如果标题形成了强势,整篇新闻就会从‘新闻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而标题的吸引力主要由标题语言的魅力决定,因为新闻标题是语言的艺术。本文以《楚天都市报》等报纸的语料为例,主要探讨报纸新闻标题语言吸引力、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一、超常搭配
众所周知,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的是要受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一般情况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就要遵循和讲究这种常用性、习惯性和逻辑性。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得不在选词用语时,超出人们意料地进行非常规的组合搭配,以求得新颖别致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我们把这种悖于常理而又合于情理的词语组合现象称为超常搭配。为了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许多作者和编者大都喜爱这种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例如:
(1)江夏昨天大拆违,铁路线上拔“钉子”。
——种房,种房,颗粒无收!(《楚天都市报》2005.1.29)
“种房”属于超常搭配。常规用法是“建房”,“种”不能与“房”搭配。为什么作者不用“建房”而偏偏要用“种房”呢?原来江夏区流芳街两个村的村民,为了获得国家的高额赔偿,在将要兴建武广高速铁路的规划线上抢建房屋27000平方米。这种突击抢建违建房的特点是速度快,建房就如种庄稼,唯有“种房”这种超常的词语配置才能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难怪作者不用常规用法“建房”,却选择了超常用法“种房”,并且还要以反复手法强化。
(2)荷兰梦想拷贝一九八八(《楚天都市报》2004.6.30)
例(2)是一则体育新闻的标题,却用了电影界的专用术语“拷贝”。“拷贝”原本指用拍摄成的电影底片洗印出来供放映用的胶片,是名词。这里的“拷贝”则变异为动词“制作拷贝”,是重复、重演的意思,但比重复、重演更贴切,更形象,更幽默;用“拷贝一九八八”这一超常组合,指参加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荷兰队希望在半决赛中像1988年欧锦赛那样战胜东道主葡萄牙队,不仅仅简练醒目,而且更富有动感和诗意。
(3)最土就是最时尚
400套华服织出《美丽壮锦》(《楚天都市报》2005.1.19)
例(3)的主标题是个独具创意的超常组合。按常规可以说织出美丽壮锦,但不能说织出《美丽壮锦》,因为《美丽壮锦》是一大型歌舞剧的名称。新闻事实是歌舞剧《美丽壮锦》用了400套具有广西各民族特色的舞台服装演出,如果照此将主标题拟为“歌舞剧《美丽壮锦》用了400套华服”,通则通矣,但却臃肿累赘,寡淡无味,失去了鲜活新奇的变异美和诗意美,自然也就没有艺术魅力。
(4)让我捐出一片心(《楚天都市报》2005.1.9)
“一片心”,定中式超常搭配;“捐出一片心”,动宾式超常搭配。从常理上讲,人心不能分片;可以捐款、捐物,就是不能捐心。很明显,“一片心”的语义在标题中发生了变异,“一片心”同“款”“物”等值。从作品中看出,标题“让我捐出一片心”指江汉区民族街的残疾人杨杨执意为海啸灾民捐款20元这件事,是对“让我捐出20元钱”这一习惯性用法的扭曲和创新,新奇别致而不落俗套,呈现出独特的语言美和人性美。
(5)太阳客场熔化火箭(《楚天都市报》2005.1.7)
(6)小牛踏灭热火
——大鲨鱼4连胜梦碎(《楚天都市报》2005.2.3)
“太阳”和“小牛”是NBA的太阳队和小牛队的代称,“熔化”和“踏灭”都是赢/战胜/打败的意思,作者创造性地将它们组合为标题,精炼而动态地突出了竞技体育的特色,意象鲜明,动感强烈,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冲击力。假如按常式写成“太阳队客场赢火箭队”和“小牛队赢热火队”,就缺乏超常搭配那种激动人心的传播效果。
二、运用辞格
辞格是积极的修辞手段,运用辞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美化语言,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张力,从而获得一种异乎寻常的传播效果。正因为这样,在新闻标题中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来吸引读者的视线,彰显标题在一瞥之间的魅力,就成了作者和编者用来增强标题艺术性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例如:
(7)内地银联卡挺进香港(《楚天都市报》2005.1.29)
(8)公园里,留言爬满景观石
管理部门呼吁市民爱护公园景观(《楚天都市报》2005.1.18)
“挺进”一词将内地银联卡人格化,使整个标题“跳”了起来,简练而形象地表现了中国银联业务拓展到香港的新闻事实。例(9)的主标题用了比拟。一“爬”字,化静为动,情感鲜明,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留言的可恶,作者的褒贬,读者的关注,尽在“爬”中!如把“爬”改为“写”或“刻”就不会有这样的修辞效果。
(9)“梁山泊”新婚燕尔“祝英台”快做母亲(《解放日报》1957.1.8)
这个标题之所以能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主要在于通过借代一语双关制造误会。明明是梁祝悲剧,又如何是男婚女嫁生儿育女?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是饰演梁山泊的越剧演员新婚、饰演祝英台的演员怀孕。舞台上的悲剧、现实生活中的喜事,一则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赋予标题一种幽默的情趣,比直陈其事更耐人寻味。
(10)“湖北飞人”飞向美国跑道(《楚天都市报》2005.1.9)
例(10)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方法,新颖生动,情趣盎然。“湖北飞人”是对指田径运动员姜波的美称,飞向美国跑道指到田径王国——美国训练。后一个“飞”是顺着前一个“飞”字信手拈来的,是在标题中的临时搭配,立体化地表现了短跑名将姜波的职业和特长,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功效显然是语言常式难以企及的。
(11)近乡情犹怯,一笑暖寒冬56年来台湾航班首次做客首都北京(《楚天都市报》2005.1.30)
唐诗“近乡情更怯”,是尽人皆知的思乡名句。作者独具匠心,改“更”为“犹”,仿造出“近乡情犹怯”,化熟悉为陌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台湾同胞56年来首次乘坐台湾包机到达首都北京时的独特感受:将信将疑,亦真亦幻,“犹恐相逢是梦中”。这个创造性的仿句,使标题意蕴更丰富,诗味更醇厚。
(12)是打假还是假打(《羊城晚报》1997.6.30)
这是用对比格制作的标题。“打假”是“打击假冒名牌商品行为”的缩略语,“假打”则是由于行业不正之风引起的虚假的打假行为。“打假”和“假打”两种相反行为在标题中对举,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反讽,显豁醒目,引人深思。
三、跨越语体
跨越语体,指新闻标题使用非新闻体语言。这不仅是标题形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新闻效果所要求的。因为常规性的新闻语体容易被读者理解,但其艺术性也可能会被读者忽略。假如标题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与之不相匹配的陌生的语言成分,读者的心理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所以,跨语体制题无疑给读者增加了陌生感和新鲜感,加大了读者对标题的关注度和好奇心。例如:
(13) 18.5亿元“刷新”武昌清真寺片
——春节后动工,保安街将成步行街(《楚天都市报》2005.1.10)
(14)我省法院打造“防火墙”
——禁止法官和律师“亲密接触”(《楚天都市报》2004.6.29)
例(13) 和(14) 的“刷新”和“防火墙”都是互联网用语。把“改造”称为“刷新”,把禁止法官和律师密切接触的禁令称为“防火墙”,颇为新颖巧妙和生动活泼。
(15)两市再现“井喷”行情(《楚天都市报》2005.2.3)
“井喷”指钻石油井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等突然从井口喷出,本是个石油工业的行业语。将“井喷”比喻沪深两市“放量暴涨,涨幅均在5%以上”的交易行情,简明贴切,生动形象。
(16)国青+08之星=国奥(《楚天都市报》2005.1.20)
例(16)是一个用数学算式做成的标题,非常新颖醒目,耐人寻味。细读作品才明白算式的内容: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表示,现由殷铁生执教的国青队和远赴德国训练的“08之星队”2007年将“合二为一”,成为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奥队。这样的标题陌生独特而新意盎然,实在是别开生面,不同凡响,令人忍俊不禁。
四、使用字母词
字母词是含有西文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的词语。在新闻标题中使用字母词不仅仅在于它表达简洁和表意准确,更在于它表现形式的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如:
(17)我触摸到了NBA(《楚天都市报》2004.12.31)
(18)CEPA实施
体现“一国两治”优势(《楚天都市报》2004.1.2)
(19)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经受SARS的检验(《中国教育报》2003.7.1)
(17)(18)(19)几例分别使用了“NBA”“CEPA”“SARS”等字母词,显得简洁新颖有一种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读者并不是都懂得“NBA”“CEPA”“SARS”的意思,但却由此激发了阅读下去把它们弄清楚的兴趣。如果把例(17)(18)(19)分别改写为 “我触摸到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非典型肺炎”,这几个标题熟悉是熟悉了,意思也明白了,但与原题比较既不简洁经济,也不新鲜特别,自然也就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和增强新闻标题的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必须遵循有中生新,新中出奇的基本原则。新闻标题语言的创造和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艰涩生僻,而只能是在日常语言中选择和提炼出最准确、最简明、最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那个唯一的言语形式,因为“意义不过是一种式样或排列,新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对系统的式样作重新的排列。”
参考文献:
[1]徐新平.怎样的新闻标题最富吸引力[OL].人民网,2004.08.10.
[2]习惯塑造人生.探究网络新闻标题:快中求好 快中求跳[OL].人民网,2004.10.27 .
[3]雷淑娟.用典的意义:文本间的遭遇[J].修辞学习,2002(4)
(周建云,湖北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一、超常搭配
众所周知,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的是要受语义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一般情况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就要遵循和讲究这种常用性、习惯性和逻辑性。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得不在选词用语时,超出人们意料地进行非常规的组合搭配,以求得新颖别致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我们把这种悖于常理而又合于情理的词语组合现象称为超常搭配。为了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许多作者和编者大都喜爱这种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例如:
(1)江夏昨天大拆违,铁路线上拔“钉子”。
——种房,种房,颗粒无收!(《楚天都市报》2005.1.29)
“种房”属于超常搭配。常规用法是“建房”,“种”不能与“房”搭配。为什么作者不用“建房”而偏偏要用“种房”呢?原来江夏区流芳街两个村的村民,为了获得国家的高额赔偿,在将要兴建武广高速铁路的规划线上抢建房屋27000平方米。这种突击抢建违建房的特点是速度快,建房就如种庄稼,唯有“种房”这种超常的词语配置才能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难怪作者不用常规用法“建房”,却选择了超常用法“种房”,并且还要以反复手法强化。
(2)荷兰梦想拷贝一九八八(《楚天都市报》2004.6.30)
例(2)是一则体育新闻的标题,却用了电影界的专用术语“拷贝”。“拷贝”原本指用拍摄成的电影底片洗印出来供放映用的胶片,是名词。这里的“拷贝”则变异为动词“制作拷贝”,是重复、重演的意思,但比重复、重演更贴切,更形象,更幽默;用“拷贝一九八八”这一超常组合,指参加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荷兰队希望在半决赛中像1988年欧锦赛那样战胜东道主葡萄牙队,不仅仅简练醒目,而且更富有动感和诗意。
(3)最土就是最时尚
400套华服织出《美丽壮锦》(《楚天都市报》2005.1.19)
例(3)的主标题是个独具创意的超常组合。按常规可以说织出美丽壮锦,但不能说织出《美丽壮锦》,因为《美丽壮锦》是一大型歌舞剧的名称。新闻事实是歌舞剧《美丽壮锦》用了400套具有广西各民族特色的舞台服装演出,如果照此将主标题拟为“歌舞剧《美丽壮锦》用了400套华服”,通则通矣,但却臃肿累赘,寡淡无味,失去了鲜活新奇的变异美和诗意美,自然也就没有艺术魅力。
(4)让我捐出一片心(《楚天都市报》2005.1.9)
“一片心”,定中式超常搭配;“捐出一片心”,动宾式超常搭配。从常理上讲,人心不能分片;可以捐款、捐物,就是不能捐心。很明显,“一片心”的语义在标题中发生了变异,“一片心”同“款”“物”等值。从作品中看出,标题“让我捐出一片心”指江汉区民族街的残疾人杨杨执意为海啸灾民捐款20元这件事,是对“让我捐出20元钱”这一习惯性用法的扭曲和创新,新奇别致而不落俗套,呈现出独特的语言美和人性美。
(5)太阳客场熔化火箭(《楚天都市报》2005.1.7)
(6)小牛踏灭热火
——大鲨鱼4连胜梦碎(《楚天都市报》2005.2.3)
“太阳”和“小牛”是NBA的太阳队和小牛队的代称,“熔化”和“踏灭”都是赢/战胜/打败的意思,作者创造性地将它们组合为标题,精炼而动态地突出了竞技体育的特色,意象鲜明,动感强烈,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冲击力。假如按常式写成“太阳队客场赢火箭队”和“小牛队赢热火队”,就缺乏超常搭配那种激动人心的传播效果。
二、运用辞格
辞格是积极的修辞手段,运用辞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美化语言,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张力,从而获得一种异乎寻常的传播效果。正因为这样,在新闻标题中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来吸引读者的视线,彰显标题在一瞥之间的魅力,就成了作者和编者用来增强标题艺术性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例如:
(7)内地银联卡挺进香港(《楚天都市报》2005.1.29)
(8)公园里,留言爬满景观石
管理部门呼吁市民爱护公园景观(《楚天都市报》2005.1.18)
“挺进”一词将内地银联卡人格化,使整个标题“跳”了起来,简练而形象地表现了中国银联业务拓展到香港的新闻事实。例(9)的主标题用了比拟。一“爬”字,化静为动,情感鲜明,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留言的可恶,作者的褒贬,读者的关注,尽在“爬”中!如把“爬”改为“写”或“刻”就不会有这样的修辞效果。
(9)“梁山泊”新婚燕尔“祝英台”快做母亲(《解放日报》1957.1.8)
这个标题之所以能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主要在于通过借代一语双关制造误会。明明是梁祝悲剧,又如何是男婚女嫁生儿育女?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是饰演梁山泊的越剧演员新婚、饰演祝英台的演员怀孕。舞台上的悲剧、现实生活中的喜事,一则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赋予标题一种幽默的情趣,比直陈其事更耐人寻味。
(10)“湖北飞人”飞向美国跑道(《楚天都市报》2005.1.9)
例(10)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方法,新颖生动,情趣盎然。“湖北飞人”是对指田径运动员姜波的美称,飞向美国跑道指到田径王国——美国训练。后一个“飞”是顺着前一个“飞”字信手拈来的,是在标题中的临时搭配,立体化地表现了短跑名将姜波的职业和特长,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功效显然是语言常式难以企及的。
(11)近乡情犹怯,一笑暖寒冬56年来台湾航班首次做客首都北京(《楚天都市报》2005.1.30)
唐诗“近乡情更怯”,是尽人皆知的思乡名句。作者独具匠心,改“更”为“犹”,仿造出“近乡情犹怯”,化熟悉为陌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台湾同胞56年来首次乘坐台湾包机到达首都北京时的独特感受:将信将疑,亦真亦幻,“犹恐相逢是梦中”。这个创造性的仿句,使标题意蕴更丰富,诗味更醇厚。
(12)是打假还是假打(《羊城晚报》1997.6.30)
这是用对比格制作的标题。“打假”是“打击假冒名牌商品行为”的缩略语,“假打”则是由于行业不正之风引起的虚假的打假行为。“打假”和“假打”两种相反行为在标题中对举,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反讽,显豁醒目,引人深思。
三、跨越语体
跨越语体,指新闻标题使用非新闻体语言。这不仅是标题形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新闻效果所要求的。因为常规性的新闻语体容易被读者理解,但其艺术性也可能会被读者忽略。假如标题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与之不相匹配的陌生的语言成分,读者的心理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所以,跨语体制题无疑给读者增加了陌生感和新鲜感,加大了读者对标题的关注度和好奇心。例如:
(13) 18.5亿元“刷新”武昌清真寺片
——春节后动工,保安街将成步行街(《楚天都市报》2005.1.10)
(14)我省法院打造“防火墙”
——禁止法官和律师“亲密接触”(《楚天都市报》2004.6.29)
例(13) 和(14) 的“刷新”和“防火墙”都是互联网用语。把“改造”称为“刷新”,把禁止法官和律师密切接触的禁令称为“防火墙”,颇为新颖巧妙和生动活泼。
(15)两市再现“井喷”行情(《楚天都市报》2005.2.3)
“井喷”指钻石油井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等突然从井口喷出,本是个石油工业的行业语。将“井喷”比喻沪深两市“放量暴涨,涨幅均在5%以上”的交易行情,简明贴切,生动形象。
(16)国青+08之星=国奥(《楚天都市报》2005.1.20)
例(16)是一个用数学算式做成的标题,非常新颖醒目,耐人寻味。细读作品才明白算式的内容: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表示,现由殷铁生执教的国青队和远赴德国训练的“08之星队”2007年将“合二为一”,成为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奥队。这样的标题陌生独特而新意盎然,实在是别开生面,不同凡响,令人忍俊不禁。
四、使用字母词
字母词是含有西文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的词语。在新闻标题中使用字母词不仅仅在于它表达简洁和表意准确,更在于它表现形式的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如:
(17)我触摸到了NBA(《楚天都市报》2004.12.31)
(18)CEPA实施
体现“一国两治”优势(《楚天都市报》2004.1.2)
(19)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经受SARS的检验(《中国教育报》2003.7.1)
(17)(18)(19)几例分别使用了“NBA”“CEPA”“SARS”等字母词,显得简洁新颖有一种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读者并不是都懂得“NBA”“CEPA”“SARS”的意思,但却由此激发了阅读下去把它们弄清楚的兴趣。如果把例(17)(18)(19)分别改写为 “我触摸到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非典型肺炎”,这几个标题熟悉是熟悉了,意思也明白了,但与原题比较既不简洁经济,也不新鲜特别,自然也就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和增强新闻标题的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必须遵循有中生新,新中出奇的基本原则。新闻标题语言的创造和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艰涩生僻,而只能是在日常语言中选择和提炼出最准确、最简明、最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那个唯一的言语形式,因为“意义不过是一种式样或排列,新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对系统的式样作重新的排列。”
参考文献:
[1]徐新平.怎样的新闻标题最富吸引力[OL].人民网,2004.08.10.
[2]习惯塑造人生.探究网络新闻标题:快中求好 快中求跳[OL].人民网,2004.10.27 .
[3]雷淑娟.用典的意义:文本间的遭遇[J].修辞学习,2002(4)
(周建云,湖北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