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把电子技术运用于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等基础功能之上,是机械学与电子学的集合体,交叉了这两门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机械的自动化与电子化程度。现如今,大部分的现代化自动生产设备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用电器、家庭小轿车、智能电话手机等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物、而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注重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应当占据更重要地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79
机电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来高级技工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为了付诸实践,而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学还是以单纯的理论化教学为主,并没有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引导其付诸实践。现实中的理论化教学在应用层面上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的目的,也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为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完整明了的发展思路,不断促进我国机电教学对实际人才的培养。
一、机电一體化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说近几年我国在一直不停地进行相应地教育改革,但是在很多教育层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高级技工学校的教育单一化的倾向还是十分的明显,导致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机电教育完全没有活力。众所周知,机电专业跟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联系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都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运用到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就是做实验、进行实际的逻辑操作等等。但是现实是,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过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不断地理论知识地传授,教学模式一直停留在相对比较单一的阶段,使学生下意识地认为机电专业就是进行简单地机电理论知识地学习,与原来的技校培养社会实践人才的宗旨是完全相违背的,教学模式的单一也会最终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索然无味,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理论和实践在对接上不强
对于机电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数学、物理和相关的机电专业知识的讲解是十分清楚的,甚至是具体的机器操作流程、相关的零部件的画法等等,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十分详细的讲解,但是尽管理论知识充足,学生没有进行相关的实践的学习还是一无所知。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进行机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或者学校并没有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进行实践的场地与设施,学生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难免会出现学生能力不强,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创新教学思路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相应的机电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电教学的思路已经不能够满足基本的社会发展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改革教育教学的思路才可以不断地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进行相关课程制度改革,学校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其次还要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实践课程学习的学时,不断地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地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样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发展思路的影响下,相信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会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也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2、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好的教育教学手段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动作用是事半功倍的。新时代的学生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行为上都经常会表现出来比较显著的现代化特征,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而且大多数人的思维是比较灵活的,因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也是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3、重视教学环节的优化
从现在我国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机电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机电教学的环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琐的,这对于现代化的学生来说是完全难以接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环节的优化。根据现代化的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目前新课改条件下对于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教学中的多余的环节进行相应的减少,将更多实践机会给相应的实践化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将对学生的单向学习和双向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将机电一体化真正地运用到学生地实际生活中。
4、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是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因此,要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教授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比如,利用校内实验室加强操作能力训练;通过校企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拓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打牢基础。
5、增加对教学、实习设施的投入力度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其物质前提。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学校之所以在机电一体化的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的缺陷,问题之一就是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整合,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进行教学实践练习的环境,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上对机电一体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所以对于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季政.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114.
[2]周书勋,闫雪玲.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4):1450.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79
机电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来高级技工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为了付诸实践,而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学还是以单纯的理论化教学为主,并没有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引导其付诸实践。现实中的理论化教学在应用层面上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的目的,也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为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完整明了的发展思路,不断促进我国机电教学对实际人才的培养。
一、机电一體化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说近几年我国在一直不停地进行相应地教育改革,但是在很多教育层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很多高级技工学校的教育单一化的倾向还是十分的明显,导致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机电教育完全没有活力。众所周知,机电专业跟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联系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都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运用到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就是做实验、进行实际的逻辑操作等等。但是现实是,现在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过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不断地理论知识地传授,教学模式一直停留在相对比较单一的阶段,使学生下意识地认为机电专业就是进行简单地机电理论知识地学习,与原来的技校培养社会实践人才的宗旨是完全相违背的,教学模式的单一也会最终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索然无味,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理论和实践在对接上不强
对于机电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数学、物理和相关的机电专业知识的讲解是十分清楚的,甚至是具体的机器操作流程、相关的零部件的画法等等,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十分详细的讲解,但是尽管理论知识充足,学生没有进行相关的实践的学习还是一无所知。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进行机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或者学校并没有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进行实践的场地与设施,学生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难免会出现学生能力不强,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创新教学思路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相应的机电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电教学的思路已经不能够满足基本的社会发展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改革教育教学的思路才可以不断地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进行相关课程制度改革,学校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其次还要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实践课程学习的学时,不断地给予学生们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地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样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发展思路的影响下,相信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会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也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
2、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好的教育教学手段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动作用是事半功倍的。新时代的学生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行为上都经常会表现出来比较显著的现代化特征,他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而且大多数人的思维是比较灵活的,因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也是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3、重视教学环节的优化
从现在我国的高级技工学校的机电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机电教学的环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繁琐的,这对于现代化的学生来说是完全难以接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环节的优化。根据现代化的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目前新课改条件下对于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教学中的多余的环节进行相应的减少,将更多实践机会给相应的实践化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将对学生的单向学习和双向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将机电一体化真正地运用到学生地实际生活中。
4、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是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因此,要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教授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比如,利用校内实验室加强操作能力训练;通过校企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拓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打牢基础。
5、增加对教学、实习设施的投入力度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其物质前提。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学校之所以在机电一体化的建设方面存在诸多的缺陷,问题之一就是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整合,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进行教学实践练习的环境,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上对机电一体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所以对于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季政.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114.
[2]周书勋,闫雪玲.浅谈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4):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