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质属性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抽象在于从图形、算式、文字等对象的众多属性中辨认出本质属性或特征,从看似不同的特征当中,找出共同特点。文章作者从学生为何思维受阻出发,尝试着在教学过程当中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数学抽象能力,常常需要依靠图画、实物或操作活动来获得感性经验,然后进行抽象。提升教学质量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应将重心放在研究数学抽象的内涵、类型、层次及教学。因此,笔者将《周长和面积》作为典型课例剖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受阻的原因
  教材因素:现在的教材内容丰富、联系密切,但是知识的连贯性不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内容太少,使得教学无法深入展开,教师的拓展之路举步维艰。教材的各个分支自成一体, 分别编写,因而相互之间缺乏交叉、渗透和呼应, 从而造成知识交汇处反而成为教学“盲点” 的尴尬局面:周长和面积课时的安排混乱。
  教法因素:一些教师意识不到数学抽象给学生带来哪些认知上的困惑, 思维训练不重视,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激发思考成分较少,造成学生只会模仿,不懂创新。
  学生思维因素:
  (1)思维的懒惰性。学生有时候会逃避、害怕解决问题。在上课,只会去听教师的讲解,而不主动去思考,不制订学习计划。
  (2)数学思想方法缺乏。教师在上课时,知识的脉络解析得清清楚楚,解题的思想方法作为重点突出。然后一部分学生人在心不在,盲目地做笔记,没有从根本和实质上理解问题。
  (3)思维的机械性。看到题目就套公式。有专业术语,就去回忆公式。看到数据盲目开始解题,只要见到术语,便搬公式;只会盲目地去做题目,不能灵活运用。
  (4)评价机制本身的不完善、贯彻得不完全。现今的评价机制是片面的。评价的维度不足。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疏通思维
  1.适度使用教具,促进思维发展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则要从具象开始。在教学过程当中,从具象过渡到抽象,操作实践是最直观的。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小学生的智力活动更有价值的话,必须摆脱学具,以抽象方式组拼知识脉络。
  例如,笔者在《周长和面积》“实践操作”环节设计中,给学生提出了3点实践要求,分别是:
  (1)长方形纸上的格子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
  (2)在长方形纸上,剪掉一个长方形,观察剩下的部分。
  (3)剩下的部分和原来的长方形进行对比变化。
  填写“学习任务单”。每人剪的数量为5~6种。多剪几种不同的类型,让材料更加丰富,使得学生的认知和体会更加充分。
  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便能牢牢地刻在脑海中。为摆脱学具,由具體向抽象转化的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发展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深刻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构建习题框架,综合思维训练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思维训练是非常有效的。课堂上构建习题框架。将易混淆的题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区别辨认,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3.经历过程到对象的再抽象,构建知识网络与体系
  联系新旧知识,沟通相互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才能完备自身的知识与思维体系。教学中,学生经历深刻体验,通过汇报总结,从数学对象的众多属性或特征中辨认出本质属性,从貌似不同的同类数学对象中找出共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总是从零散到系统的过程,学生经历了辨析、观察、概括与整理等活动,能更好地沟通起整个知识结构。本环节让学生先交流汇报,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针对学生讨论环节中的知识漏洞,有侧重地让学生经历变与不变的诊断过程的同时,实现具体的抽象化,抽象在脑海的具象化,让学生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缪建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J].新课程(小学版),2006(1):36.
  [2]刘永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堂实录[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2):10-12.
  [3]林永志. 周长与面积[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09(2):92-93.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我国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后,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基于此,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简单介绍“7S”管理,并结合实例论述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7S”管理模式应用。  关键词:“7S”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7S”管理模式是一种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广泛推行的管理模式,该模式近似于我国企业中常见的文明生
期刊
摘 要: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发展数感以便对数字更加熟识,发展在内心解决问题和估计各种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学中应该加强数感的培养。  关键词:数感;数量关系;估算  一、数与数量的感悟  小学生的数感最初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实物的多少开始建立的,他们知道数数的顺序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教育行业投入的关注与支持逐年上升,新课程改革逐年深入,基础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小学的基础教育在近年来逐渐成长为重点教学目标,在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革优化,小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得以重视,作为培养小学生高尚品格与良好的个人素质的重要课程,品德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结合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也占有一片领地,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小学生读好古诗,体味到诗的情感而又做到既不超标,又能达标呢?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古诗的意境也往往十分的优美,因此以想象画面为主的教学策略,能让古诗教学更精彩,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想象画面  一、利用资料,为想象搭桥  1.利用时代背景,助力想象 
期刊
摘 要: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这让我们意识到绘本有它独特的魅力,绘本有很强的可欣赏性。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绘本,激发兴趣,积累词汇,发挥想象,体悟情感,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绘本;课堂;低年级;阅读能力  一、以图为引,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并不能完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一改传统提问“无用低效”的弊端,积极改善提问方式,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文章以《小数加减法》为例,对如何加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适时追问;《小数加减法》;巧妙设问  一、巧妙设问,循循善诱  巧妙的设问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入手,结合教学内容,从而巧妙设计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通过
期刊
摘 要:文章的教学片段是文章作者在教学201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的除法》时的主要情景,教学的是例题4,运用“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是整十数来试商,并且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调整商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已经完成教学例题3,学生掌握了“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是整十数来试商,并在发现商大了时会进行“调小”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突破“调商”这个重点与难点部分,文章作
期刊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质便是模拟实际生活,使现实生活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将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口头讲解知识,学生盲目吸收,整个课堂将枯燥无味,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而如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则可以化单调为生动,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得到激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
期刊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性的教育,它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活动不仅是“学习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为此,我们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体验与交流,获得新经验。  关键词:自主;探究;科学活动;指导策略  皮亚杰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从初到社会开始就对着世界充满着好奇,不断地去探究世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获成功,体验快乐。由此
期刊
摘 要: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学习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学生,教育最根本任务是教育青少年學会做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道德素质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初始阶段的道德教育培训,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育人之“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德育  一、语文教材与德育携手润童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