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英译中意境再现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创造意境,使其具有巨大的审美效应。意境是诗的精华,诗歌翻译的主旨在于意境的表达,本文通过唐诗《鹿柴》三种英译文的对比分析,说明在译诗中再现原诗意境是评价译诗好与不好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意境; 《鹿柴》; 英译本
  【Abstract】The poetry is one kind of language art. It creates artistic conception by using a variety of figures of speech and many images, resulting in making the poems have huge aesthetic effec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essence of poetry and the main idea of poetry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state that one factor of evaluating poetry translation is reappeara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original poem in poetry translation.
  【Key words】artistic conception; Luzhai; English version of Luzhai
  【作者簡介】王向瑜(1985.11-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教学。
  一、意境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说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后来,王国维发展了意境说,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现在,意境就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正是这种境界,让读者通过诗歌语言产生联想,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意境美。同时,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境的营造一般通过意象这一创造因素展开,意境和意象之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诗歌中,诗人通过意象传达情感,营造诗歌意境,因此,意象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诗歌意境营造的效果,最终决定诗歌整体的好坏。
  二、《鹿柴》原诗和意境分析
  《鹿柴》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20首中的第四首。鹿柴,又叫鹿寨,即鹿圈,指的是王维晚年隐居时的居住之地。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和空寂。
  “空山不见人”,将读者置身于深山树林中,深林的空寂、冷清和幽静之景呈现于读者的想象中,充满了禅意。“人语响”将读者的关注点从幽寂的空山转到山林深处传出的人语声响,读者联想的视觉画面也加入了声音。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更能突出空山之静。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古时同‘影’,‘返景’指夕阳返照的光,即落日的余晖,也就是太阳要沉下去反射回来的日光。”这是说落日余光反射到深林中,光影照在深林的青苔上。夕阳返照的光映在了青苔上,这一点光亮在四周幽暗的深林间显得格外突出和明亮,同时这一抹光亮也给冷寂的深林带来了一点温暖的色彩。“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诗前半部分突出声音,后半部分突出颜色,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为诗歌创造了幽远的意境。在诗中,王维用静态和动态意象结合创造出了山中幽静冷寂的意境。前两句,用到的静态意象“空山”和“人”,动态意象“人语响”,后两句,运用静态意象“深林”和“青苔”,动态意象“返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意象描写,创造出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以光衬暗,更见其暗的意境。
  三、对比分析意境再现——以《鹿柴》英译文为例
  本文选取Witter Bynner
其他文献
【摘要】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仍然不能熟练运用这门工具。王阳明思想或许能够启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王阳明思想的立志、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个方面入手,阐明了它们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思想;立志;致良知;知行合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有些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始于幼儿园,但是有些学到大学毕业,即使拿到了三级、四级证书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译林新版《英语》Cartoon time 板块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功能优化教学。文中提出了借用插图,为学生故事阅读提供情境,“以图促学”; 巧用插图,为学生提问搭建平台,“以图促问”; 妙用插图,为学生语言输出做辅助,“以图促演”; 智用插图,为学生发散思维做引领,“以图促思”等四个优化策略。  【关键词】以图促学;以图促问;以图促演;以图促思  【作者简介】沙建华,江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画写结合”将英语书写作业与图画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将图画融入英语书写作业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复习旧知,并有效地开展个性化的写话训练。  【关键词】画写结合;绘画抄写;以画写话  【作者简介】沈瑜(1986-8),女,汉族,浙江萧山人,义蓬第一小学,本科,中小学二级,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画写结合”
【摘要】本文从实践案例入手,探讨了平板在线互动平台在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课堂中运用的意义,主要包括当堂检测、全员反馈和整合资源,也是信息网络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和网络在线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平板在线互动平台;自然拼读;当堂检测;全员反馈;整合资源  【作者简介】卢友璐,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一、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课堂实践背景  自然拼读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阅读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学习方
【摘要】在新時代的环境下,全球文化的融合性逐渐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逐渐得到拓展。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语言交流成为文化交融的首要前提,而这种语言交流则是以语言沟通为基础,进行不同文化的内涵交流与互动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国教育重点逐渐向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倾斜,力求通过跨国界的英语文化交流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人才需求。本文则是针对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不足之处。  【关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职英语应用型人才,接着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鑫(1974.11-),女,汉族,湖南南县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职业技术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精神品质的关键时期,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袖,是最重要的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承担着最重的责任。本文阐述了班级与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初中英语班主任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在结论部分做出了总結。  【关键词】初中
【摘要】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形式。听说能力直接反映语言能力的高低,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而听说教学是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从听说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保证听说课良好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听说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  【作者简介】张巧玲,广州市增城区仙村中学。  一、课前准备  西方有句谚语:Opportunities are only for the pr
【摘要】在语言测试评估领域,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即反拨效应,一直都是备受瞩目。反拨作用如今作为研发和评估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多样,同时考虑到了更多影响反拨效应实现的主要因素。在理论层面上也越来越深入且呈现出与其他理论相结合的趋势。本文旨在回顾前人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反拨效应的因素,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影响因素  
【摘要】图式理论是指学习者利用已学的知识及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来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现图式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科教育当中,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本文简单阐述了图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图式理论对于公共英语教学的作用,并以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了图式理论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林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