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虽然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民办高校在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化。民办高校只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中的弊端,使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堂考核方式与民办高校的培养目的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加剧人才需求量的加大,高校则是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民办高校以其学校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摒弃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使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一、传统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存在的问题
传统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单一的授课方式、欠缺的实践性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缺乏和方法不当。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方式的单一化和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比例失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分析。
1.1传统民办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1单一的授课方式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围绕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单纯的传播,形成了教师、教材、课堂为一体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存在。其一,教师自我沉醉式上课。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依托教材照本宣读,忽略了学生上课的状态,结果是教师自我沉醉式的讲授着知识,学生却各干各的,少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期间会被手机逐渐控制,对上课内容不管不顾。长期以往教师在课堂形成之注重课程内容传授,疏忽了学生课堂管理,学生养成了课堂期间玩手机。教师和学生虽处同一空间,表面上在进行着同一课程的传授与学习,实则处于互不打扰模式,从而老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在缩减,学习的效果明显降低。其二,学生屈服于教师威严,安静式的学习。教师通过自我人格魅力与渊博的知识,虽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过于严格的课堂管理模式会导致表面式学习,从而会丧失课堂应有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数逃不出这两类,这种单纯的授课方式与当今学生的特点逐渐分离,不再适应如今大学课堂的上课模式。
1.1.2欠缺的实践性教学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这就过于突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角作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难以体现,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个人特色也难以展现。这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缺乏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会逐渐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模式的厌倦,进而加深课程学习的枯燥性。这种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长期实行下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抵触心理越来越严重。
1.1.3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方法的欠缺
关于高校的期末考试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学期不学习,考试前学两周就可以。这种说法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夸张。民办高校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较薄弱,同时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钻研问题的韧劲。因知识基础薄弱,同时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这两种因素交织存在,不可避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忱,从而对自我实行半放弃状态。
1.2.传统民办高校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2.1考试方式的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准,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的形式,且在期末考试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期末成绩不合格,则意味着本学期该门课程为不合格。开卷考试会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的降低,学生更注重的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面如何在书上找出相关答案,对书上的内容掌握就显得相对浅显。课程论文提交的方式就顯得更为敷衍。这种一般是教师定好主题,学生找到切入点进行阐述。民办高校学生因自我约束意识淡薄,结果往往是交上来的课程论文千篇一律,复制粘贴比重加大。闭卷考试看似是最客观的方式,然而出题难易程度不同,结果也会有失客观公正。如果是在学习通这样的软件上进行考试,加上考试题型又全是客观题,每个学生抽到的题难易程度不同,虽然两个学生分数一样,可分数背后的含金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如果采取纸质版传统考试方式,主观题在考试中必然出现,即使主观题有一定的评分标准,但每个教师在评判试卷时难免会带入个人情感因素,因而分值的判断也是有失公平的。综上,这种单一借助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合格与否的方式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的个人情感可以左右学生成绩的合格与否。
1.2.2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比例失调
传统高校考核方式中,因受以期末考试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的影响,本质上就确定了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性的作用。期末考试成绩在整个学期考核中比例难免会加大,从而疏忽了平时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仅从学生的上课到课率判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能力等综合表现得不到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凸显。结果会是考核的功利化加强,学生以奖学金评定等各种绩点为目的来提高期末考试分数,成绩高于结果。期末成绩不是终极目的,只是对学生本学期该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对自我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学生对自我课程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目的使师生双方清晰自我在今后中需要改进的侧重点。
二、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需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灵活性会吸气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是民办高校必须重视的部分,实践教学中师生互动会加强,对彼此的了解会加深,教学更能发现学生的特点,进而结合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做铺垫。
2.1教学模式的创新举措 2.1.1信息资源平台的拓展
民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在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着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间主要集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基于长期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直接面对面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教学方式显得单一化与知识学习的枯燥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借助于网络技术,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伴随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兴起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混合”,就是把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以超星学习通慕课为例,慕课这种“线上”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可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慕课观看,课前慕课观看可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课后慕课观看可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回顾。教师也可借助慕课这种教学方式课后在讨论区发布讨论题或者测试题和简答题,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加大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不断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教学效果也会提升。混合式教学是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必然要走向的趋势,民办高校应抓住时机,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升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1.2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授课方式以理论知识单一化的讲授方式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学习模式,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凸显,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化下学生只是学校培养的机器,在接受着一味的理论知识输入,学习的趣味性得不到展现。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学校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就业的问题。这要求把实践教学融入在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1978年5月10号,中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里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思政课为例,如何在民办高校中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思政课重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的每一门课程中存在一定的实践教学。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中,实践学习内容是与课程学习内容相结合的。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组开展了“宪法大讲堂”实践教学环节,此次实践教学演讲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且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宪法大讲堂”实践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准备前期,各小组需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这就涉及到需要深入了解宪法相关知识,并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实际生活中可以与宪法相联系的事情,从而了解宪法原来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同时,每位老师也都给予了学生们细致的指导。通过该任课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前期的精心准备之后,在“宪法大讲堂”实践教学展示环节中,同学们的演讲不仅做到了声情并茂,演讲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法律常识,同时他们也以个人演讲的实力和魅力向所有同学们传递了正确的法治理念,对同学们的法治思维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也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学习中,举行主题为“让历史照进未来—我心中的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微电影的方式展现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同样采取班级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完成剧本编写,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更能挖掘学生的个人特色,学生的参与度,感受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在2021年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我院参与的“百年辉煌路 奋斗正当时”—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作品“忆往昔 颂今朝,扬中华之崛起”和“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作品“高山”均获省级二等奖。这些作品参与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实践发现的,可见实践教学在如今的民办高校教学中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2.2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民办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志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平台扩展,可感受到不同老师对于相同课程阐述时的不同侧重点。因网络学习平台的新颖,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加深,同时也会被不同平台上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进而加深对课程的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思维的拓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体现,这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直观。这一过程中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更加紧密相连,师生之间互动加强,彼此之间会更加了解,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大有帮助。
三、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
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应注重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侧面也完成了民办高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目的。在期末考试中,课程团体的协作会使试卷内容结构合理化和考试结果显得的客观公正。加强监督管理的体系化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的落实,需做到落实全面宣传工作和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
3.1课程考核方式创新举措
3.1.1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考核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考核,考试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与课堂,所谓的“一票否决制”更多的是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人才能的展露。这种考核方式的单一化,是与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结果必然是重结果而轻过程。考试只是对于课程内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果的检验,而不能作为一种考核的终极目的,这就要强调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而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知识、技能与素质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是民办高校在考核方式中需要转变的方向。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思政部课程考核方式为例,我院该部门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就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一系列的表现,如考勤、发言、笔记、作业、实践、慕课等组成,这其中每一小部分都有相应规定的具体分值,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个人应得的合理分值,终结性考核占40%的比例。这种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会使对学生的评价显得客观、公平与公正。同时,学生参与的一些校内外科技和竞赛方面的活动根据是否获奖都给与相应的加分制,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该类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而不是因面临考试压力无奈放弃本该是自己才能展現的机会。考核方式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不仅促使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学生个人才能得以展露,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侧面也完成了民办高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目的的培养。
3.1.2课程团体的协作
无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程度如何,期末考试在整个课程考核中都是最重要的那一笔。但是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不一定就是最完善的结构,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整体结构的分布是否合理,以及分值的具体构成和老师在评判主观题时的标准等。这些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最终期末考试的成绩高低。其中,学生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主要来源于该课程老师出题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出题老师对该课程整体内容的重难点把握非常清晰到位。但民办高校实际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老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新老师占有很大的比列。因新老师基本是刚毕业就参与工作,从学生到老师之间的转化也需要时间。虽然学校会针对新老师进行相关的入职培训,但毕竟没有一定的教学基础。新老师在试题结构的分布过程中因教学经验的缺乏,对题型、难易程度、分值的构成做不到尽量合理的布局,从而会多该教学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的结果产生最直接的联系。因而,课程组团体的协作就无比重要。课程组统一参与出题,由老教师带着新教师完成考试需要的试题。如果考试只在超星学习通这样的APP上考试,那课程组就可以建一个大型题库,每一份试卷题型和分值都是固定的,从题库里面抽取相同设置的试卷。如果考试是以纸质版为依托,那就更为合理化。课程组最多只需出2份试卷,一份用于正式考试时试卷,一份用于考试备份试卷,以防其他不可控因素出现。针对该课程所有学习的学生考试时是同一份试卷,卷面成绩就会显得比较客观公正,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的检查也会显的客观公正些。因而,在期末考试中,课程团体的协作一方面会使试卷内容结构合理化,另一方面也会使同一门课程的学生考试结果显得客观公正。
3.1.3加强监督管理与完善激励机制
课程考核形成的过程性中会面临诸多问题,不断协调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部门教学督导组和学校领导采取不定期的听课方式,对老师上课质量进行突击检查,这种随机的听课检查方式才会对各个任课老师上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的学生评价和师生互评等这种方式,针对每一时期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反馈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领导、同事、学生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可作为对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考核依据,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师无论是教学工作方面还是科研方面上取得成就,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当然根据教师的成就可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教师的付出得到奖励之后,会促使该教师在往后的工作中更加充满热忱和动力,同时也激励其他教师不断突破课程考核局限,在课程考核方面不断创新。高校课程的特点是教师每学期的班级是不固定的,一学期结束后,大多数课程意味着结束,教师不再会涉及到该班级的该课程教学。这样的结果是考试结束后,教师会忽略对班级课程学习过程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做出有效分析,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反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评价也难以做到有效落实。特别民办高校中有专科和本科时,对学期末的教学反馈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做出实质性的分析,才能为新一批的学生教学工作做好改革的铺垫作用。
3.2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的落实
3.2.1落实全面宣传
课程考核改革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相对以前来说,课程考核程序的复杂化和具体化极其容易导致教师的反对和抱怨。为了使课程考核改革顺利推进,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部门领导都应该做好课程改革方面的全方位宣传工作,使教师明白课程改革后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有那些有益的方面,从而使教师在内心深处接受此次课程考核改革的转变,进而在往后课程改革方面投入时间和积极性。
3.2.2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
民办高校因自身平台的原因,教师队伍主要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且教师群体偏年轻化。民办高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建设全面的师资队伍,应该招聘更多的资深专家教授以及博士学历教师,完善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结构。因年轻教师居多,因而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可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及定期看展教师教学工作交流。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课程改革方式,进而不断调整自我的课程考核方式,形成比较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萍霞.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17,(4) 2.吴争春.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3.宫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4.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
5.付永庆、赵娜、肖易寒.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J/OL].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 (3)
6.王田荣,曹敏浩.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的研究与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4)
7.陈兴廷.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17(98)
8.张金磊,王颖,张宝辉.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9.施俏春. 高职考试改革与实[J].教育周刊.2018(5)
10.王义遵. 以创新为灵魂,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J].高等理科教育,1999(1)
11.翁礼成.“一次考试定专业终身”的弊端及出路 [J].高等农业教育.2002.(2)
12.胡新华等.浅谈考试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1999,(2)
13.黄德智等.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4.汤勃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
15.马东旭,侯坤.改革考试方法,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版,2004,(4)
16.叶小平,王章忠.试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考試质量评价[N].呼伦贝尔学院报,2004,(6)
17.刘宁等.高校考试改革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8.苗秀玲. 高校考试制度及考核方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12)
庞丽娟.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19.王春杨,敖敏.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学论教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5(2)
20.杨浩.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1.许吉.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及其特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22.李贵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与课堂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8,(5)
23.张璐.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2,(23)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 年课题一般项目,《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王妲杰,女,汉,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400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加剧人才需求量的加大,高校则是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民办高校以其学校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摒弃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使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一、传统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存在的问题
传统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单一的授课方式、欠缺的实践性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缺乏和方法不当。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方式的单一化和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比例失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分析。
1.1传统民办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1单一的授课方式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围绕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单纯的传播,形成了教师、教材、课堂为一体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存在。其一,教师自我沉醉式上课。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依托教材照本宣读,忽略了学生上课的状态,结果是教师自我沉醉式的讲授着知识,学生却各干各的,少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期间会被手机逐渐控制,对上课内容不管不顾。长期以往教师在课堂形成之注重课程内容传授,疏忽了学生课堂管理,学生养成了课堂期间玩手机。教师和学生虽处同一空间,表面上在进行着同一课程的传授与学习,实则处于互不打扰模式,从而老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在缩减,学习的效果明显降低。其二,学生屈服于教师威严,安静式的学习。教师通过自我人格魅力与渊博的知识,虽然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过于严格的课堂管理模式会导致表面式学习,从而会丧失课堂应有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数逃不出这两类,这种单纯的授课方式与当今学生的特点逐渐分离,不再适应如今大学课堂的上课模式。
1.1.2欠缺的实践性教学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这就过于突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角作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难以体现,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个人特色也难以展现。这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缺乏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会逐渐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模式的厌倦,进而加深课程学习的枯燥性。这种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长期实行下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抵触心理越来越严重。
1.1.3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方法的欠缺
关于高校的期末考试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学期不学习,考试前学两周就可以。这种说法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夸张。民办高校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较薄弱,同时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钻研问题的韧劲。因知识基础薄弱,同时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这两种因素交织存在,不可避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忱,从而对自我实行半放弃状态。
1.2.传统民办高校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2.1考试方式的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准,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的形式,且在期末考试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期末成绩不合格,则意味着本学期该门课程为不合格。开卷考试会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的降低,学生更注重的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面如何在书上找出相关答案,对书上的内容掌握就显得相对浅显。课程论文提交的方式就顯得更为敷衍。这种一般是教师定好主题,学生找到切入点进行阐述。民办高校学生因自我约束意识淡薄,结果往往是交上来的课程论文千篇一律,复制粘贴比重加大。闭卷考试看似是最客观的方式,然而出题难易程度不同,结果也会有失客观公正。如果是在学习通这样的软件上进行考试,加上考试题型又全是客观题,每个学生抽到的题难易程度不同,虽然两个学生分数一样,可分数背后的含金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如果采取纸质版传统考试方式,主观题在考试中必然出现,即使主观题有一定的评分标准,但每个教师在评判试卷时难免会带入个人情感因素,因而分值的判断也是有失公平的。综上,这种单一借助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合格与否的方式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的个人情感可以左右学生成绩的合格与否。
1.2.2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比例失调
传统高校考核方式中,因受以期末考试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的影响,本质上就确定了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性的作用。期末考试成绩在整个学期考核中比例难免会加大,从而疏忽了平时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仅从学生的上课到课率判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能力等综合表现得不到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凸显。结果会是考核的功利化加强,学生以奖学金评定等各种绩点为目的来提高期末考试分数,成绩高于结果。期末成绩不是终极目的,只是对学生本学期该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对自我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学生对自我课程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目的使师生双方清晰自我在今后中需要改进的侧重点。
二、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需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灵活性会吸气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是民办高校必须重视的部分,实践教学中师生互动会加强,对彼此的了解会加深,教学更能发现学生的特点,进而结合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做铺垫。
2.1教学模式的创新举措 2.1.1信息资源平台的拓展
民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在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教师着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间主要集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基于长期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直接面对面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教学方式显得单一化与知识学习的枯燥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借助于网络技术,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伴随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兴起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混合”,就是把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以超星学习通慕课为例,慕课这种“线上”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可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慕课观看,课前慕课观看可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课后慕课观看可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回顾。教师也可借助慕课这种教学方式课后在讨论区发布讨论题或者测试题和简答题,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加大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不断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教学效果也会提升。混合式教学是民办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必然要走向的趋势,民办高校应抓住时机,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升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1.2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授课方式以理论知识单一化的讲授方式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学习模式,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凸显,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化下学生只是学校培养的机器,在接受着一味的理论知识输入,学习的趣味性得不到展现。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学校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就业的问题。这要求把实践教学融入在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1978年5月10号,中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里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思政课为例,如何在民办高校中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思政课重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的每一门课程中存在一定的实践教学。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中,实践学习内容是与课程学习内容相结合的。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教学内容,本课程组开展了“宪法大讲堂”实践教学环节,此次实践教学演讲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且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宪法大讲堂”实践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准备前期,各小组需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这就涉及到需要深入了解宪法相关知识,并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实际生活中可以与宪法相联系的事情,从而了解宪法原来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同时,每位老师也都给予了学生们细致的指导。通过该任课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前期的精心准备之后,在“宪法大讲堂”实践教学展示环节中,同学们的演讲不仅做到了声情并茂,演讲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法律常识,同时他们也以个人演讲的实力和魅力向所有同学们传递了正确的法治理念,对同学们的法治思维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也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学习中,举行主题为“让历史照进未来—我心中的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微电影的方式展现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同样采取班级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完成剧本编写,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更能挖掘学生的个人特色,学生的参与度,感受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在2021年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我院参与的“百年辉煌路 奋斗正当时”—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作品“忆往昔 颂今朝,扬中华之崛起”和“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作品“高山”均获省级二等奖。这些作品参与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实践发现的,可见实践教学在如今的民办高校教学中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2.2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民办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志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平台扩展,可感受到不同老师对于相同课程阐述时的不同侧重点。因网络学习平台的新颖,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加深,同时也会被不同平台上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进而加深对课程的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思维的拓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体现,这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直观。这一过程中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更加紧密相连,师生之间互动加强,彼此之间会更加了解,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大有帮助。
三、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
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应注重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侧面也完成了民办高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目的。在期末考试中,课程团体的协作会使试卷内容结构合理化和考试结果显得的客观公正。加强监督管理的体系化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的落实,需做到落实全面宣传工作和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
3.1课程考核方式创新举措
3.1.1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考核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考核,考试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与课堂,所谓的“一票否决制”更多的是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个人才能的展露。这种考核方式的单一化,是与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结果必然是重结果而轻过程。考试只是对于课程内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果的检验,而不能作为一种考核的终极目的,这就要强调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而考核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知识、技能与素质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是民办高校在考核方式中需要转变的方向。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思政部课程考核方式为例,我院该部门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就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一系列的表现,如考勤、发言、笔记、作业、实践、慕课等组成,这其中每一小部分都有相应规定的具体分值,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个人应得的合理分值,终结性考核占40%的比例。这种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会使对学生的评价显得客观、公平与公正。同时,学生参与的一些校内外科技和竞赛方面的活动根据是否获奖都给与相应的加分制,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该类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而不是因面临考试压力无奈放弃本该是自己才能展現的机会。考核方式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不仅促使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学生个人才能得以展露,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侧面也完成了民办高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目的的培养。
3.1.2课程团体的协作
无论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程度如何,期末考试在整个课程考核中都是最重要的那一笔。但是期末考试内容的设置不一定就是最完善的结构,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整体结构的分布是否合理,以及分值的具体构成和老师在评判主观题时的标准等。这些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最终期末考试的成绩高低。其中,学生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主要来源于该课程老师出题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出题老师对该课程整体内容的重难点把握非常清晰到位。但民办高校实际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老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新老师占有很大的比列。因新老师基本是刚毕业就参与工作,从学生到老师之间的转化也需要时间。虽然学校会针对新老师进行相关的入职培训,但毕竟没有一定的教学基础。新老师在试题结构的分布过程中因教学经验的缺乏,对题型、难易程度、分值的构成做不到尽量合理的布局,从而会多该教学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的结果产生最直接的联系。因而,课程组团体的协作就无比重要。课程组统一参与出题,由老教师带着新教师完成考试需要的试题。如果考试只在超星学习通这样的APP上考试,那课程组就可以建一个大型题库,每一份试卷题型和分值都是固定的,从题库里面抽取相同设置的试卷。如果考试是以纸质版为依托,那就更为合理化。课程组最多只需出2份试卷,一份用于正式考试时试卷,一份用于考试备份试卷,以防其他不可控因素出现。针对该课程所有学习的学生考试时是同一份试卷,卷面成绩就会显得比较客观公正,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的检查也会显的客观公正些。因而,在期末考试中,课程团体的协作一方面会使试卷内容结构合理化,另一方面也会使同一门课程的学生考试结果显得客观公正。
3.1.3加强监督管理与完善激励机制
课程考核形成的过程性中会面临诸多问题,不断协调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部门教学督导组和学校领导采取不定期的听课方式,对老师上课质量进行突击检查,这种随机的听课检查方式才会对各个任课老师上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的学生评价和师生互评等这种方式,针对每一时期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反馈,根据反馈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领导、同事、学生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可作为对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考核依据,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考核。教师无论是教学工作方面还是科研方面上取得成就,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当然根据教师的成就可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教师的付出得到奖励之后,会促使该教师在往后的工作中更加充满热忱和动力,同时也激励其他教师不断突破课程考核局限,在课程考核方面不断创新。高校课程的特点是教师每学期的班级是不固定的,一学期结束后,大多数课程意味着结束,教师不再会涉及到该班级的该课程教学。这样的结果是考试结束后,教师会忽略对班级课程学习过程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做出有效分析,教学的效果很难得到反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评价也难以做到有效落实。特别民办高校中有专科和本科时,对学期末的教学反馈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做出实质性的分析,才能为新一批的学生教学工作做好改革的铺垫作用。
3.2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的落实
3.2.1落实全面宣传
课程考核改革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相对以前来说,课程考核程序的复杂化和具体化极其容易导致教师的反对和抱怨。为了使课程考核改革顺利推进,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部门领导都应该做好课程改革方面的全方位宣传工作,使教师明白课程改革后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有那些有益的方面,从而使教师在内心深处接受此次课程考核改革的转变,进而在往后课程改革方面投入时间和积极性。
3.2.2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
民办高校因自身平台的原因,教师队伍主要以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且教师群体偏年轻化。民办高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建设全面的师资队伍,应该招聘更多的资深专家教授以及博士学历教师,完善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结构。因年轻教师居多,因而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可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及定期看展教师教学工作交流。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课程改革方式,进而不断调整自我的课程考核方式,形成比较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萍霞.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17,(4) 2.吴争春.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3.宫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4.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
5.付永庆、赵娜、肖易寒.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J/OL].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 (3)
6.王田荣,曹敏浩.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的研究与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4)
7.陈兴廷.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17(98)
8.张金磊,王颖,张宝辉.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9.施俏春. 高职考试改革与实[J].教育周刊.2018(5)
10.王义遵. 以创新为灵魂,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J].高等理科教育,1999(1)
11.翁礼成.“一次考试定专业终身”的弊端及出路 [J].高等农业教育.2002.(2)
12.胡新华等.浅谈考试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1999,(2)
13.黄德智等.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4.汤勃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
15.马东旭,侯坤.改革考试方法,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版,2004,(4)
16.叶小平,王章忠.试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考試质量评价[N].呼伦贝尔学院报,2004,(6)
17.刘宁等.高校考试改革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8.苗秀玲. 高校考试制度及考核方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12)
庞丽娟.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19.王春杨,敖敏.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学论教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5(2)
20.杨浩.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1.许吉.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及其特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22.李贵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与课堂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8,(5)
23.张璐.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2,(23)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0 年课题一般项目,《民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王妲杰,女,汉,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