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普遍存在于我国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就是小学化教育现象严重,这导致幼儿过早的承受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和重担,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不利影响。为了使学前教育更加的合理化,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整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问题,希望能够为幼儿打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童年,顺应他们的身心发育特点展开教育活动。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整治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幼儿教育的顺利向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
引言: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让孩子們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采用制式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尽早掌握知识,“快人一步”。但每个年龄段能够接受的学习强度,能够理解的知识深度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提前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远远大于收获的。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治,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美好、快乐的童年,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整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上的小学化
幼儿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智力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如果“灌输”的知识超出了幼儿的承受范围,很有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较为复杂的知识只有在幼儿成长到八岁左右,进入小学学习时期才能够进行学习和消化。但是还是有很多幼儿园不顾及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一味地为幼儿“灌输”小学知识内容,不断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忽略了幼儿原本应该接触的学习生活,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1]。
(二)幼儿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认为,越早接触深度的知识学习对孩子来说是越好的。家长的这种思想成为了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的主要原因。家长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效果当做了选择幼儿园的主要依据,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中能够学到越多的知识,才能证明幼儿园的教育实力,因此幼儿园之间也形成了学前教育的竞争,都以此为筹码,获得家长的青睐,扩大生源。
(三)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小学化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不愿处于沉闷的环境当中。因此,幼儿教育的方法必须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心需求。基于此,《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将游戏作为主要的幼儿教育形式[2]。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向孩子们传递的知识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需要幼儿不断的背诵、练习,因此过早的采用了小学的授受式教育方法,开展游戏活动不足,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过早的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对学习的抵触,也背负了较大的压力。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家对幼儿园的关注力度较小,所提供的扶持政策也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离职或者晋升为小学教师。这种发展趋势将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致其专业素养比较薄弱,对幼儿实行的教学也缺乏专业性。同时,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幼儿在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接受大量的学习内容,幼儿缺乏玩耍时间,以致无法正常发挥其自身的兴趣爱好。
(二)纠正家长的错误理念
家长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事物认知方面的水平较差,为此,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幼儿往往会顺从的听取。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攀比心理,往往会加大幼儿的学习力度,并安排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提前进入了小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得幼儿失去了玩耍时间,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天性爱玩,且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但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抑制幼儿的天性[3]。为此,家长应改变自身的错误理念,为幼儿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家长也应适度了解幼儿所学教材,并给予一定指导。还可以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中普及教育常识和案例,如“幼儿提前学习了小学的知识,上一年级后,对课本知识就没有了新奇感,学习兴趣减少,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着开小差、不专心听讲、对提问不感兴趣等现象,比没有提前学习‘小学化’知识的孩子要突出很多。”
(三)完善国家政策
何为专业路径和政策法律路径,专业路径就是指需要从专业的层面来考虑幼儿教育小学化如何解决;政策法律路径则是指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政策的手段来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政策法规都齐全的情况下能解决任何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路径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课程路径和师资路径。课程路径是指假设存在一种通用的可以完成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在教育上是不存在任何关于小学教育倾向的,值得推广。在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上处理颇为成熟,然而这种成熟需要一定条件,例如家长的文化水平高、幼儿园师资力量高、幼儿园自身质量高等。在这种成熟城市,成熟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措施却不能被复制用于其他水平不高的地区。同时各个地方对小学儿童入学标准也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有着不同点的执行情况[4]。在政府监督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比如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幼儿教师要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保证孩子的作息时间和游戏时间,不能只用成绩来评判幼儿的好坏,更不能强制给孩子报兴趣班等。
三、结语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也阻碍着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重视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合理的治理路径。同时幼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构建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胜,周圆,杨秀云等.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1):171-174.
[2]陈玉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3):116.
[3]海鹰.试析小学在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的作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2):70-72.
[4]朱家雄.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五)[J].幼儿教育,2013(8):4―5.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
引言: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让孩子們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采用制式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尽早掌握知识,“快人一步”。但每个年龄段能够接受的学习强度,能够理解的知识深度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提前教育从长远来看,对孩子们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远远大于收获的。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治,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美好、快乐的童年,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整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上的小学化
幼儿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智力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如果“灌输”的知识超出了幼儿的承受范围,很有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较为复杂的知识只有在幼儿成长到八岁左右,进入小学学习时期才能够进行学习和消化。但是还是有很多幼儿园不顾及幼儿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一味地为幼儿“灌输”小学知识内容,不断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忽略了幼儿原本应该接触的学习生活,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1]。
(二)幼儿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认为,越早接触深度的知识学习对孩子来说是越好的。家长的这种思想成为了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的主要原因。家长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效果当做了选择幼儿园的主要依据,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中能够学到越多的知识,才能证明幼儿园的教育实力,因此幼儿园之间也形成了学前教育的竞争,都以此为筹码,获得家长的青睐,扩大生源。
(三)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小学化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不愿处于沉闷的环境当中。因此,幼儿教育的方法必须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心需求。基于此,《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将游戏作为主要的幼儿教育形式[2]。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向孩子们传递的知识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需要幼儿不断的背诵、练习,因此过早的采用了小学的授受式教育方法,开展游戏活动不足,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过早的丧失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对学习的抵触,也背负了较大的压力。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家对幼儿园的关注力度较小,所提供的扶持政策也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离职或者晋升为小学教师。这种发展趋势将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致其专业素养比较薄弱,对幼儿实行的教学也缺乏专业性。同时,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幼儿在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接受大量的学习内容,幼儿缺乏玩耍时间,以致无法正常发挥其自身的兴趣爱好。
(二)纠正家长的错误理念
家长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事物认知方面的水平较差,为此,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幼儿往往会顺从的听取。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攀比心理,往往会加大幼儿的学习力度,并安排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提前进入了小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得幼儿失去了玩耍时间,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天性爱玩,且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但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抑制幼儿的天性[3]。为此,家长应改变自身的错误理念,为幼儿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家长也应适度了解幼儿所学教材,并给予一定指导。还可以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中普及教育常识和案例,如“幼儿提前学习了小学的知识,上一年级后,对课本知识就没有了新奇感,学习兴趣减少,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着开小差、不专心听讲、对提问不感兴趣等现象,比没有提前学习‘小学化’知识的孩子要突出很多。”
(三)完善国家政策
何为专业路径和政策法律路径,专业路径就是指需要从专业的层面来考虑幼儿教育小学化如何解决;政策法律路径则是指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政策的手段来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政策法规都齐全的情况下能解决任何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路径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课程路径和师资路径。课程路径是指假设存在一种通用的可以完成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在教育上是不存在任何关于小学教育倾向的,值得推广。在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上处理颇为成熟,然而这种成熟需要一定条件,例如家长的文化水平高、幼儿园师资力量高、幼儿园自身质量高等。在这种成熟城市,成熟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措施却不能被复制用于其他水平不高的地区。同时各个地方对小学儿童入学标准也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有着不同点的执行情况[4]。在政府监督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比如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幼儿教师要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保证孩子的作息时间和游戏时间,不能只用成绩来评判幼儿的好坏,更不能强制给孩子报兴趣班等。
三、结语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也阻碍着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重视起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合理的治理路径。同时幼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构建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胜,周圆,杨秀云等.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1):171-174.
[2]陈玉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3):116.
[3]海鹰.试析小学在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的作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2):70-72.
[4]朱家雄.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五)[J].幼儿教育,201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