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标;细胞膜;实验探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因为“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将详细介绍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此本节在介绍细胞膜时,没有提到细胞膜的结构,对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本节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详细叙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知道了组成细胞的物质种类,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且在初中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也对细胞膜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关于细胞的内容学生常常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加上针对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兴趣不高,采用大量的举例及模型教学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学生初步有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和解释简单情境中的生命现象。
   2.通过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培养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基于事实和证据,采用适当的科学思维方法讨论出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实验方法的选择。
   3.通过问题探讨分析实验结果,养成科学探究能力。
   4.能够解释和评价膜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形象地理解细胞膜的功能,体会细胞膜作为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实录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爱到细胞深處》节选。
   提问:在这首诗歌中,涉及哪些组成细胞的分子?
   (通过诗歌内容,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同时又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精巧而复杂,今天让我们走入第三章来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
   (引用名言,完成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章主题)
   1.细胞膜的功能
   引入:光镜下我们虽不能看清细胞膜的结构,但是能看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展示伊红注射变形虫细胞的实验,提问:(1)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细胞膜的第一个功能)
   功能一 将细胞形成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教师介绍原始细胞的过程,引出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引入:资料1 用凉水洗菠菜,水不变绿,煮菠菜汤,汤是绿色的。
   资料2:A烧杯:90 mL清水 B烧杯:90 mL15%HCl溶液
   向两支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新鲜玫瑰花瓣,静置40min,观察烧杯中水的颜色,教师以图片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通过资料分析,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推测)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两个资料,可以得出细胞膜的两项功能,引出细胞膜的第两个功能。
   功能二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教师提示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引入:教学模型展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功能三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构建物理模型,通过模型展示,提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度)
   功能小结:(1)以一个学校的门卫举例,总结细胞膜的三个功能之间是有联系的;(2)以诗歌《爱到细胞深处》节选趣味总结。
   引入:生物体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比如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那么膜上就具备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要研究细胞的结构,首先要弄清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形成与强化学生对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理念)。
   【自主探究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4~6人一组),从以下2个问题探究、讨论:(1)实验材料的选择:猪的新鲜红细胞、鸡的新鲜红细胞、植物细胞、大肠杆菌。(2)采用什么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细胞膜的成分
   过渡:提取出细胞膜后,科学家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细胞膜的成分,展示部分探究过程。(柱形图展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自主探究2】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对细胞膜功能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应用拓展】展示某人在肿瘤医院的检验报告单,解释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情况。
   3.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教师通过PPT展示细胞壁的结构,再次强调细胞膜的功能。提问:细胞壁可以作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4.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学生按照知识点列表填空)。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生活常识、实验探究、建构模型、诗歌引入等,落实了新课标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对于细胞膜的功能理解比较到位。
   2.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究内容,基本做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模式。
   3.反思本节课,对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部分落实不到位,还需加强。
   参考文献:
   刘付香.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爱是教育的灵魂,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生动的、美妙的。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主要学科。通过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爱,健全他们的人格、完善其心理品质,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爱的渗透,为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的教育;全面发展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是达成其他诸素养的必要途径。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资源。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
摘 要:以“细胞的癌变”为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落实社会责任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癌症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能够理性解释和判断癌症的特征、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细胞癌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
摘 要:众所周知,预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前奏”,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预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立足小学语文教学谈一谈如何开展预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开展策略;起点;预习方法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预习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开展
摘 要:通过数学日记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收获以及存在的困惑,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才能给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总结,逐步活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用数学日记培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日记;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留心生活、质疑、反思等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数学
摘 要: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应联系生活,关注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必然趋势,是教育主题的回归。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通过学习前置、对接生活、课后延伸等方式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探究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阅读,是语言的基础;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要培养新时期具有高语言文化水平的新一代,就要从孩子开始,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化;低段学生;亲子阅读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学低学段的孩子正处于各项能力刚刚培养的阶段。为了给孩子以后的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基础和培养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电化学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分的学习难度往往比较大,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电化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概念,由此教师应当采取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效果   在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面临的压力都十分大,学生的学习科目多且难度较大,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方
摘 要: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地理现象,探究相关的地理学原理,在具体的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教学;“梅雨”;伏旱   一、设计思想   以真实的天气现象为依托,在基本地理原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思路   教学情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1.分析降水形成过程   首
近期,有幸在镇江市穆源小学观摩了一节许卫兵老师的《长度单位的复习》,课后许老师围绕《让复习课充满着生长的力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学习后,我感想颇多!   许老师的观点一:复习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许老师认为,复习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和系统梳理,更不是炒剩饭,复习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   在他的这节《长度单位的复习》课中,他让学生观看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