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一名教师上《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该教师在面对美丽的“意外”时,镇定自若,巧妙地运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使课堂大放光彩。
【教学片段】
师:小鱼的心里话被你们听懂了,也被沙滩上的小男孩听懂了吗?(生答听懂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看课文的插图,他在干什么?对!他正在救小鱼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从哪个句子看出小男孩听懂了小鱼的心里话?
生(反馈):“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从这句话的哪几个词中知道的?
生:“不停”说明鱼很多、成百上千条,如果动作慢的话,小鱼就会干死。“走得很慢”说明小男孩是一个水洼一个水洼走过来的,不漏掉一个水洼,一条小鱼。而且要“用力”才能把鱼救回大海,不然又会被海水冲上来。
师:你真会找,能不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师:小男孩救小鱼时的动作都是怎样的呢?(生反馈:弯下腰、捡起、用力)
师:让我们也学着小男孩的动作来做做看。
教师先叫学生慢慢来,再不断加快节奏,学生们很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大约过了50秒,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教师站在他们中间微笑着看他们“捡着鱼”,正欲开口询问,此时意外出现,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一点都不累,我很开心。一些早就收手的学生嘀咕开了。
只见教师像遇到知己般走到那个男生旁边,摸摸他的脑袋说: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讲到我的心坎里去了。(男生被教师一夸,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显出几分得意)教师接着说,有谁能告诉我,这个男孩到底累不累?他又为什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也可以再读读课文。
(此时那个原先一脸不屑的男生也认真地思考了起来,并加入到小组讨论中。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再次叫起原先的那位男生)
生:老师,我想改正一下我原来说的。其实这个男孩子一个人要救这么多条小鱼,真的很累。可是我又觉得他很开心,因为他救了小鱼的命。
师(没有作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在座的众生):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案例反思】
每次课堂出现“意外”的时候,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都会慌了神,不知所措。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并使之转化成“精彩”呢?我针对以上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细读文本,心中有数
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要求读者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迁移到小语教学中来,文本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的细微之处,见微知著,读出文本所绘之形象,读出文本所含之意蕴,读出文本所指之精神。文本细读,要读别人之所读,更要读别人之所未读。文本细读能力的高低,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文本细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这节课从那个“意外”的诞生到“精彩”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教学这堂课之前,对这篇文本解读之细。既看到了男孩虽然“累”但仍然坚持一条条地救着小鱼,也看到了男孩因为自己能够挽救一条小生命虽累但却开心。因此在“意外”来临之时,教师才能如此从容镇定,并在这两者看似矛盾的个体——“累”和“不累”展开新的讨论,激起更多的思维的碰撞。
(二)情景相依,相辅相成
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充分地利用教学材料,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并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小鱼现在想说什么,层层递进。在一个“蒸”字的教学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蒸”字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更是将情感推上了一个阶梯,与此同时让学生说说如果我是小鱼,我会说些什么。“好想回到大海,我想要活下去”这样的呐喊从学生的口中发出来,为课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也为“意外”铺好了路。
(三)立足生本,尊重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交流过程中由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这堂课中教师恰恰抓住了这点心理,当“意外”出现时,教师先是一句表扬,提起了那些已经没有了精神的孩子们的兴趣,将这个“意外”转变了个形式再次投向了孩子们,从而再次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课堂中的“意外”则是留给教师们创造“精彩”的最好机遇。因此作为年轻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牢牢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意外,让它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小学 311100 )
【教学片段】
师:小鱼的心里话被你们听懂了,也被沙滩上的小男孩听懂了吗?(生答听懂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看课文的插图,他在干什么?对!他正在救小鱼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从哪个句子看出小男孩听懂了小鱼的心里话?
生(反馈):“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从这句话的哪几个词中知道的?
生:“不停”说明鱼很多、成百上千条,如果动作慢的话,小鱼就会干死。“走得很慢”说明小男孩是一个水洼一个水洼走过来的,不漏掉一个水洼,一条小鱼。而且要“用力”才能把鱼救回大海,不然又会被海水冲上来。
师:你真会找,能不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师:小男孩救小鱼时的动作都是怎样的呢?(生反馈:弯下腰、捡起、用力)
师:让我们也学着小男孩的动作来做做看。
教师先叫学生慢慢来,再不断加快节奏,学生们很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大约过了50秒,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教师站在他们中间微笑着看他们“捡着鱼”,正欲开口询问,此时意外出现,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一点都不累,我很开心。一些早就收手的学生嘀咕开了。
只见教师像遇到知己般走到那个男生旁边,摸摸他的脑袋说: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讲到我的心坎里去了。(男生被教师一夸,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显出几分得意)教师接着说,有谁能告诉我,这个男孩到底累不累?他又为什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也可以再读读课文。
(此时那个原先一脸不屑的男生也认真地思考了起来,并加入到小组讨论中。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再次叫起原先的那位男生)
生:老师,我想改正一下我原来说的。其实这个男孩子一个人要救这么多条小鱼,真的很累。可是我又觉得他很开心,因为他救了小鱼的命。
师(没有作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在座的众生):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案例反思】
每次课堂出现“意外”的时候,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都会慌了神,不知所措。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并使之转化成“精彩”呢?我针对以上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细读文本,心中有数
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要求读者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迁移到小语教学中来,文本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的细微之处,见微知著,读出文本所绘之形象,读出文本所含之意蕴,读出文本所指之精神。文本细读,要读别人之所读,更要读别人之所未读。文本细读能力的高低,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文本细读的深度,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这节课从那个“意外”的诞生到“精彩”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教学这堂课之前,对这篇文本解读之细。既看到了男孩虽然“累”但仍然坚持一条条地救着小鱼,也看到了男孩因为自己能够挽救一条小生命虽累但却开心。因此在“意外”来临之时,教师才能如此从容镇定,并在这两者看似矛盾的个体——“累”和“不累”展开新的讨论,激起更多的思维的碰撞。
(二)情景相依,相辅相成
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充分地利用教学材料,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并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小鱼现在想说什么,层层递进。在一个“蒸”字的教学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蒸”字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更是将情感推上了一个阶梯,与此同时让学生说说如果我是小鱼,我会说些什么。“好想回到大海,我想要活下去”这样的呐喊从学生的口中发出来,为课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也为“意外”铺好了路。
(三)立足生本,尊重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交流过程中由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这堂课中教师恰恰抓住了这点心理,当“意外”出现时,教师先是一句表扬,提起了那些已经没有了精神的孩子们的兴趣,将这个“意外”转变了个形式再次投向了孩子们,从而再次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课堂中的“意外”则是留给教师们创造“精彩”的最好机遇。因此作为年轻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牢牢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意外,让它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小学 31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