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公开课及家常课中教者在拓展作者简介时,做得好的大有人在。但也冷静地看到,关于作者拓展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在拓展时对内容选择根本不加推敲,只是程式化地标明“姓名、生卒、何许人氏、有何大作”等,无关痛痒的拓展环节根本起不到通过了解作者背景,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呼唤怎样的作者简介,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为例,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在课前导入时融入,营造氛围
有教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的导入环节使用“作者简介”,且以颁奖词的方式呈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曾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这是大会给予他的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在学生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当时的录像,里面有一段季羡林访谈配音。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知道季老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了吗?(生说原因)
师:同学们,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生:《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是的,一篇是采访季羡林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还有一篇是季羡林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们对季老先生了解吗?
(此处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与大家分享。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习起点,把握学情)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季羡林在80岁高龄时写的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
师:齐读课题。(生读)让我们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生再读)
第二次读学生已不再像第一遍那样简单地读课题了,而是多了一份尊敬的语气。随后教师顺势过渡: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上述这样独具匠心的作者简介,拓展别人对季老的评价以及联系旧知,唤醒学生新旧知识的架构。这样的课前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瞬间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真实的作者形象。这样的作者简介势必会让学生的内心怦然心动,为学生空白的头脑注入有形的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及为下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在背景空白点融入,亲近作者
“作者简介”用在何处才能让学生亲近作者,深入理解文本?在文本细读时笔者反复思考,季老经历的时代和背景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背景相差甚远,要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笔者补充介绍了当时季羡林的背景:因家庭贫困季羡林被过继给他叔叔,虽然过继给叔叔了,但他内心对母亲是怎样的情感?母亲离世,季老为何如此痛苦、悲痛欲绝呢?他在自己母亲身边只待了没几天,为什么在母亲弃养的时候并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这种痛苦仍久久地萦绕在心头。此处拓展很有必要,在愤悱之时教师随即拓展季羡林的经历。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家中罕见的白面饼子给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难以下咽的高粱饼子为伴。
上述看似平淡如水的文字中饱含一位母亲对年幼儿子的款款深情,而这一幕幕情景如缕缕春风时刻温暖着季老先生。此处补充复现作者儿时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为学生阅读课文、探究课文、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它对于语文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三、在情感的盲点处融入,彰显魅力
一次又一次地细读文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季老对母亲的爱打动。一个是对生身母亲的爱,还有一个是对祖国母亲的爱,学习体会季老先生这种丰盈的情感,走进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此时的“作者简介”用些什么,才能彰显它的魅力?在学习“怀念生身母亲,感受季老的悔恨”时,学生对季老的情感体验就是个盲点,教师不妨补充以下文字资料。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赡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资料二: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有了这样的拓展,学生就能体会原来仅存在季老心头的几个碎片式的画面,一直温暖着他的内心。这样学生就会深刻地体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八个大字背后那沉甸甸的情感,为他的痛而痛,为他的哭而哭,和作者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刻体会到季老丧失母亲的痛苦和对母亲永久的悔恨,走进文本深处、理解文本的深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让学生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细细体会、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才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只有这样的拓展才是有效的!
当然,“作者简介”之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远远不止本文所罗列的。希望我们在课堂上适切地拓展“作者简介”,为读者和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愿我们的思考,能让学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城关实验小学
一、在课前导入时融入,营造氛围
有教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的导入环节使用“作者简介”,且以颁奖词的方式呈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曾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这是大会给予他的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在学生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当时的录像,里面有一段季羡林访谈配音。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知道季老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了吗?(生说原因)
师:同学们,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生:《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是的,一篇是采访季羡林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还有一篇是季羡林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们对季老先生了解吗?
(此处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与大家分享。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习起点,把握学情)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季羡林在80岁高龄时写的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
师:齐读课题。(生读)让我们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生再读)
第二次读学生已不再像第一遍那样简单地读课题了,而是多了一份尊敬的语气。随后教师顺势过渡: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上述这样独具匠心的作者简介,拓展别人对季老的评价以及联系旧知,唤醒学生新旧知识的架构。这样的课前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瞬间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真实的作者形象。这样的作者简介势必会让学生的内心怦然心动,为学生空白的头脑注入有形的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及为下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在背景空白点融入,亲近作者
“作者简介”用在何处才能让学生亲近作者,深入理解文本?在文本细读时笔者反复思考,季老经历的时代和背景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背景相差甚远,要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笔者补充介绍了当时季羡林的背景:因家庭贫困季羡林被过继给他叔叔,虽然过继给叔叔了,但他内心对母亲是怎样的情感?母亲离世,季老为何如此痛苦、悲痛欲绝呢?他在自己母亲身边只待了没几天,为什么在母亲弃养的时候并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这种痛苦仍久久地萦绕在心头。此处拓展很有必要,在愤悱之时教师随即拓展季羡林的经历。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家中罕见的白面饼子给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难以下咽的高粱饼子为伴。
上述看似平淡如水的文字中饱含一位母亲对年幼儿子的款款深情,而这一幕幕情景如缕缕春风时刻温暖着季老先生。此处补充复现作者儿时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为学生阅读课文、探究课文、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它对于语文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三、在情感的盲点处融入,彰显魅力
一次又一次地细读文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季老对母亲的爱打动。一个是对生身母亲的爱,还有一个是对祖国母亲的爱,学习体会季老先生这种丰盈的情感,走进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此时的“作者简介”用些什么,才能彰显它的魅力?在学习“怀念生身母亲,感受季老的悔恨”时,学生对季老的情感体验就是个盲点,教师不妨补充以下文字资料。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赡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资料二: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有了这样的拓展,学生就能体会原来仅存在季老心头的几个碎片式的画面,一直温暖着他的内心。这样学生就会深刻地体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八个大字背后那沉甸甸的情感,为他的痛而痛,为他的哭而哭,和作者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刻体会到季老丧失母亲的痛苦和对母亲永久的悔恨,走进文本深处、理解文本的深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让学生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细细体会、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才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只有这样的拓展才是有效的!
当然,“作者简介”之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远远不止本文所罗列的。希望我们在课堂上适切地拓展“作者简介”,为读者和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愿我们的思考,能让学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城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