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导入设计浅谈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困境中走出来,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与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从何开始?就是教学导入。
  单就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入来说,成功的导入,如同拉开的序幕,让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其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导入要引人入胜,防止千课一“招”,平淡无奇。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一、悬念设置法
  这是设计导入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故意设置一个个“疑团”或矛盾冲突,不断造成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标题造成的悬念来导入,如《死海不死》、《地球是圆的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一课》、《大自然警号长鸣》等这些题目的本身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
  其次,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造成的悬念设计导入。一种是当故事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突然中断,留下悬念,如《落棋有声》;一种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处处留下悬念,像锁链似的一环紧扣一环,迟迟不交代故事的结局,如《驿路梨花》;还有一种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出现反常现象,令读者感到惊奇,如《第二次考试》一文,如果老师能将这种反常现象先交代出来,并以此导入,就能很快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趣味导入法
  即选取幽默、妙趣横生的故事或选取优美动听的歌曲来导入。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上《愚公移山》时,在导入上我设计为:先让学生齐唱流行歌曲“愚公移山”:面对着王屋与太行,拼的是一身肝胆……学生热情高昂地唱了一遍后,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何书?出自何处?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愚公移山》。
  在上《枣核》时,则选取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上《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则高唱《志愿军军歌》;上《最后一次讲演》时,则吟咏《MACAU,不是我真姓》等,选取这些歌曲演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的兴趣。
  
  三、即景法
  即利用眼前的景象或课堂的情况,进行导入设计。这种方法切合情景,学生有具体的感受,兴趣浓厚。如我在上《怎样防治眼睛近视》时,是这样导入的:
  我先让学生举手,调查本班有多少人眼睛近视。学生举手后,我问学生:近视是否痛苦?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那么应怎样防治,怎样治疗?同学们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从《怎样防治眼睛近视》这篇文章来找出答案。此时,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
  
  四、联想法
  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产生联想,由此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教学轨道,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学习《最后一次讲演》时,我这样导入:“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这段话在我们所学过的什么课文中引用过?证明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后,我又说,闻一多的这种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同学们有具体了解吗?如果不了解,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面对敌人的枪口而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讲演”。
  
  五、图片演示法
  即利用教学挂图或手中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文。如上《谈笑》一文时,我先出示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顺着看时,此人是一脸微笑的表情,倒着看时此人是一副冷漠的情状,还出示了一些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笑时的图片。学生看了画片后,我说:“人的表情是多么丰富多彩呀!单从笑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么多不同的情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谈笑》一文。”
  
  六、情景渲染法
  即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以丰富的感情向学生表述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或生动、感人的场面,以真情感染学生,化情感为动力,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触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如《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周总理你在哪里》最好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
  导入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设计,都要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遵循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原则。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总之,课文的导入非常重要,它是一堂课的开端。写文章有所谓“凤头豹尾”之说,一堂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导入好了,下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自然流动了。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它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使物理学成为学生对其经验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调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收获自信、感受自尊;它呈现了许多问题情境,有利于进行探索式的教学,使物理学变得生动有趣而更加实用。很显然,新教材具有旧教材所不具备的优点。要
期刊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生产者”,教学实践“研究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直面现实,当今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又如何呢?其德与能,能否适应课改,能否担负起课改的重任呢?    一、师德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能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师者
期刊
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源泉。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应当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基础,需要教师用诱发、引导的方法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外语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强化用英语授课    用英语授课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开始学生听不懂,
期刊
管理,已是现阶段各行业各级领导的热门口头语。管理的重要作用已被众多人们所共识。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在管理中无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由常规管理向科学管理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现阶段的学校管理应充分采用仁治加法治的动态管理。    一、充分重视仁治    仁治就是靠思想觉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来教育来管理。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的学校所培养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同样是主导,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其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能力。要使班主任和学生的地位切实落到实处,使班主任工作科学高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期刊
创新教育的含义涉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语文课堂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主战场是课堂,将创造力的培养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就必须由原来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多渠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要学会”中走出来,步入自己的“要会学”的殿堂。由此达到培养学
期刊
如何使老教材的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上出新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听了舒德斌老师的一节《牛郎织女》公开课,令人耳目一新,大有旧瓶装新酒之感。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入编小学教材由来已久,可谓经典之作。课文通过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破坏美好生活专制者的憎恨以及对善良人们的深深同情。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质朴形象。所听之课新在哪里?现将
期刊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处于第一位的挑战是道德问题。强化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在当前的教育网络中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三年的目标评价教学,笔者认为,合理运用情感目标,及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巨大的潜能和作用。    一、“情”、“德”并存,协调发展    数学是一门既美且真的学科,不但拥有丰富的知识,而
期刊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场白尤为重要,课堂是动态的,需要教师的艺术构思、精心组织和灵活应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课堂气氛融洽,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成功就有了基础。    一、交代背景、自然导入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阅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很难对此发生兴趣,教师可
期刊
孔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种“好知”和“乐知”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在中学生物课教学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物学“好知”、“乐知”,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下述十种方法。  1、以新激趣法。青少年对新异刺激往往反应很敏感。因此,教师讲课时应注意标新立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列举新颖的事例。这样,才会使学生对生物课感到新鲜有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