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语言获得规律助力动词积累运用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它巧妙地体现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用得妙,值得学生细细体味;课后习题和“字词句运用”则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给人带来的真实感和生动感,并在运用中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语言获得的规律,围绕“动词的积累和运用”进行多层次的语言训练,从而扎实有效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表演体验,知其意
  没有真正理解的字词,学生无法有效积累,更谈不上准确、灵活地运用。教师在具体可感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理解动词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字形分析、图文结合、表演体验等方法理解动词,可以大大提高动词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的“蹲、蹬、跳、蹦”都有“足字旁”。教学这组动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说出“路、跑、跟”等,教师再适时点拨:你们觉得这些字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通过交流和引导,学生能把带有“足字旁”的动词和腿脚联系起来,便可初步了解这几个动词的基本意思。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做一做这几个动作,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体验来揣摩和体会,在“动一动”的活动中便可准确理解这几个动词的意思。又如“迎、追、游”这三个动词不仅写出小蝌蚪在水里的动作,更写清了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大青蛙这三个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时,笔者先出示三张图片,分别是小蝌蚪与鲤鱼妈妈、小蝌蚪与乌龟以及小蝌蚪与大青蛙,借助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看清小蝌蚪和不同对象之间的不同位置。接着,教师创设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和大青蛙,表演“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学生在表演交流的过程中,便可意会到:鲤鱼妈妈正朝着小蝌蚪游来,面对面的时候,小蝌蚪是“迎上去”;乌龟转过头和小蝌蚪说话,乌龟游在小蝌蚪的前面,所以小蝌蚪是“追上去”;而大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看见了,所以小蝌蚪是“游过去”。三个不同的动词,准确地表现出不同对象的位置关系;图文结合和表演体验的合理运用,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三个动词。
  二、品读感悟,明其巧
  本单元几篇课文中的动词都用得生动有趣、准确巧妙,值得学生慢慢去品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动词运用的巧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甩”写出了小蝌蚪灵活地摆动细长的小尾巴;“蹲、披、露、鼓”把大青蛙神气的神态和艳丽的外表表现得淋漓尽致;“蹬、跳、蹦”这三个连续的动词,把小青蛙纵身跃起、身姿轻盈、动作敏捷的画面变得鲜活,给学生满满的真实感和生动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小蝌蚪“甩尾巴”时俏皮可爱的样子,笔者引导学生“说、找、演、换”:说说小蝌蚪有着什么样的尾巴、连续两个“长”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找找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用一只手臂或者长长的头发做做“甩”的动作;把“甩”换成“摇”再品读品读。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甩”的巧妙。又如“蹬、跳、蹦”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笔者让他们给这三个动词调换位置,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换位、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很快明白这三个动词是有先后顺序的,“蹬”是向下用力、“跳”是双脚离地、“蹦”是高高跳起,它们是小青蛙瞬间完成的连续性动作。最后,指导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小蝌蚪身体的轻盈和动作的敏捷。再如《我是什么》一文中,“落、打、飘”的准确运用使得语句更严谨。教学时,笔者先出示“落、打、飘”,让学生选字填入课文的句子;接着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小水滴、小硬球和小雪花相约去旅行,它们同时从云朵妈妈家里出发,1小时后了,它们到哪儿了?你能用卡片在黑板上摆出它们的位置吗?学生把雹子、雨和雪花的卡片摆成了低、中、高三个位置,很快地理解雹子“打”的速度最快、雪花“飘”的速度最慢。通过图文结合,学生更能体会到“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三、情境表达,践其用
  围绕“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也都安排了相对应的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动词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运用中发展思维与语言能力。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运用所学的动词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动词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小蝌蚪找妈妈》课后习题安排了“披、鼓、露、甩”这四个动词的说话训练。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的过程中,笔者创设了“闯关夺宝”的情境,首先“看图,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句中”;其次“看图,选择合适的动词说一句话”;最后“联系生活,选择动词说一句完整的话”。在游戏的过程中,由易到难、有梯度地指导学生进行“披、鼓、露、甩”这四个动词的运用和表达,让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积累词语、内化词语,达到“积累并运用”的教学目标。《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的选做题,鼓励学生选用“乘着风、蹦着跳着、漂浮、炸开”等动词仿照课文的格式进行诗歌创编。课前,笔者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方法;课上,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介绍,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创编一节小诗为示范,让学生细细品味动词的运用;最后鼓励学生用上合适的动词编一编诗歌。学生在介绍传播方法、品味動词和创编诗歌的过程中,实现了动词的迁移运用和读写的有效结合,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步骤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积累—运用”。正确理解词义是词语学习的首要目标,足够的词汇积累是准确运用的可靠保证,不断地实践和运用则促进语言能力的最终形成。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就是依照以上规律,引导学生在表演体验中理解动词、在品读感悟中积累动词、在情境表达中准确运用动词,循序渐进地落实好本单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一语言要素。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内厝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陈本煌)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学校育人价值出发,笔者认为,当前研究学校文化的核心应聚焦于学校精神建设。学校文化的内容叙事过于宏大,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很难有效地聚焦在一个点上来考虑。而学校精神则不然,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起始点与终极目标。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最终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代人向上、向善、向美、向新。然当前学校教育的现实是,一些
期刊
“城区薄弱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城区,但属于薄弱学校,它是相对而言的,是在横向上进行对比得出的。薄弱学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形象不佳。造成“薄弱”的原因是多种的:有长期以来学校在管理上形成的原因;有社会变革、环境变化造成的;有制度、政策层面上在操作中产生的偏差造成的;等等。薄弱学校的存在说明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受到质疑。本文试以福
期刊
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不同学段对“写话”与“写作”的目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的习作指导,集中指向于一个关键词——“乐”。再借鉴管建刚老师的习作教学动力系统的理论知识,“乐”字当前,可以使习作真正地转化为一种情绪宣泄或情感释放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成为儿童记录世界、记录自我、记录创造性表达的需求,能有效地解决众多的“习作综合征”,消除习
期刊
许嘉璐先生说过:“科学的识字方法可以使学习汉字的难度大幅度降低,低到可以在‘汉字难学’一语的旁边打上一个问号。这可真是利在当代、功在民族的大功德。”这就告诉我们,科学识字才能点亮识字教学的璀璨天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参与省级课题“小学阅读教学中科学化识字策略研究”的一些探索,谈谈对中年段阅读教学中的科学化识字的一些思考。  一、研读字理,品汉字意蕴  中年级识字教学,若能适当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字理析
期刊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一种通用的方法。比较思维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策略阅读散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发现散文的写作特点和表达规律,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说,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运用比较策略阅读一篇散文——即文本内的散文比较阅读  1. 引导学生对相同结构或写法相似的几个片段进行比较。有些散文表达上有一
期刊
据调查,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这样?黄国才老师认为,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只在习作课上教习作,而且在于学生在习作课上不写作文,习作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一项家庭作业。为什么讨厌?因为写不出来。写不出来怎么办?学生不是搜一搜百度范文,就是编一编敷衍了事……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际,仔细想了想,觉得黄国才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为了让学生摆脱“习作焦虑症”,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笔者对“云环境下”
期刊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佳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提到了探究精神。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呢?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初步尝试的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学习“五步走”教学模式。  一、形成探究主题  1. 以教材编排的专项综合性学习内容为探究主题。  五年级
期刊
郑毓信教授在《新教育哲学》中提到:“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应当将‘思维’看作全部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特级教师许卫兵认为:“数学知识是整体的,也是有结构的,用整体性和结构化的思维引导数学学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所谓结构化思维,是以探寻事物结构为目标,以得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导向,以建构事物整体关联为抓手的一种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能够让学生更清晰、更高效地思考,
期刊
几何直观能力是小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核心能力之一。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直观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认识事物、学习新知时常常是从具体直观开始,并逐渐反向抽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数学学习力。因此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任务。  一、教画图,培养直观表达能力  抽象复杂的数学问
期刊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当今小学语文的教学,立足点应该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允许学生有自己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有好奇心的学生,要懂得去引导,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