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育领域内,当我们真正以伟大之“思”去思语文教育的真性精神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已不知不觉地陷入伟大之迷途。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伟大之“思”的再深思,于必思处拒绝无思,这是每一位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精神诉求。江苏省优秀语文教师张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在语文教育之天地里不断寻求超越并追求卓越的真正在思者。所谓真正在“思”,就是指“思之所思”,而非貌似在思;貌似之“思”,实质是排斥思的到场。但真正的“思”,是一种去弊!在十几年的语文教育生涯里,张春华老师用自己的默默之“纯思”与踽踽之“纯行”无声地演绎着一个真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命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位在路上的行路者,把追求卓越当成一种习惯。“追求”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一位真正以行路者身份自居的人,其在语文教育之领域内必会处于不断超越中,并于超越之过程中撒下一路卓越的生命之歌。
一、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探析
语文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桥梁,一直备受关注。自新时期教育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之关注大有达到“全民皆论语文教学”之地步。然而,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之实施,并没有切实解决人们原先所焦虑的语文教学之低效问题。一时间,人们对新课改之实效问题争论不已,褒贬不一。面对此种现象,张春华老师从自己独特之视角出发,凭借其锐利眼光与多年语文教学之实战经验,并结合语文之为语文的自身特点等方面,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语文自身的模糊性制约了语文学习的方向性,必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性。在论文《解读影响语文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张春华指出,“语文教学系统传递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它是由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等决定的,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不可能做到像数理化那样精确。汉语因为模糊而丰富”。正因为语义的丰富性、模糊性和可替代性,解读语文之内容时才常常令人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现象,这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的“像雨像雾又像风”之无方向性。这种无方向性的产生,极易滋生学生的虚无感,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问题。
在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探析上,张春华还从社会学角度谈论了教育的功利性对语文教育之功利性的深刻影响。他认为,在教育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作为“基础的基础”之语文,其功效性不如其他学科强,这必然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本反正不考,读不读课文,听不听语文课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连不少老师也认为,对于语文来说,学和不学没有多大关系,教和不教对学生亦没有多大影响。这种师生双向性的急功近利思想,不仅使学生变得浮躁,就连语文教师自身亦变得浮躁不堪了。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之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也变了。张春华指出,语文作业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作业来说,大多属于软性作业,比如读一篇课文,思考某一个问题,写一篇作文,进行课外阅读等。而很多学生“将笔头作业理解为必做作业,而将理解阅读性的理解为可做可不做,至少是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就不做,会做的就做,不会做的就不做”,这种不正确的态度与不良习惯必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性。
此外,张春华老师还从学生思维观念迟滞的角度阐述了学生语文学习之低效的原因。他认为语文已经走上了素质化的快车道,在诸多学科中,关于语文的研究,无论是语文学科本身还是教学方法,都走在其他学科前列。在启蒙之后,语文率先从书本走向生活,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这使得学生从中获得了自己组织语言并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学科学习一旦和应用相结合,就已经跳出了学科学习本身,走上了素质化道路”。通过对现行高考制度之分析,张春华还告诉我们,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已显得不那么有用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社会联系、与生活联系,语文已经从重视知识转到重视能力的考查之轨道了。然而,在多年传统语文教育熏陶下,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似乎还很难从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古斋式读书与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新时代之需求了,师生尤其是学生这种思维观念的相对迟滞,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之效能的提升。
当然,在张春华老师之教育理念中,他认为影响语文教学之低效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笔者就不再一一枚举了。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育领域内,我们并不怕解决问题,怕只怕没有问题让我们解决,或者说让我们解决的并非真正语文教育之真问题,而是貌似真问题之伪问题。因此,与解决问题相比,提出问题就具有绝对的“优先性”。“问”乃是一种智慧,“问”是启示“答”的可能性,“答”居于“问”之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问”必显示为“追问”,而追问乃是“思”之虔诚。张春华老师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追问,正体现了一名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自身真性问题的虔诚之“思”,这对于我们广大教育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因为有“思”,才有“发问”;因为有“发问”,才有进一步解决“问之所问”及“问之何所以问”的行为产生。在张春华十几年语文教育之生涯中,这种“思”与“行”是其教学生命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正因为这支柱的强劲力量,才启示着他一直以一位“在路上的行路者”自居。我们知道,这样的行路者,将是一位永不停息的行路者,也将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行路者。
二、关注教学细节,提倡细节教育
随着新课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业已清晰地认识到“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也认识到西方自笛卡尔哲学开启以坚持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近代哲学以来,笛卡尔之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人”之物化现象的漠视。为此,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他们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呼吁具有“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出现,企盼让学生真正成为与教师平等的对话者。一时间,有关对话、体验、主体性、主体间性等的各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但由于人们对各理论吸收快、消化慢,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许多“伪对话”、“假体验”或非主体性的主体性现象泛滥成灾。这种种现象之出现,使得语文教学的“粗化”现象日益弥深。张春华老师亦在这种表面繁荣、实质贫乏的“粗化”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知道,张春华一直以一位“在路上的行路者”而自居,他并没有因一时之失败而放弃自己“纯思”的路。下面让我们来亲自体察一下张春华是如何以自己的实际经历走出“粗化”教学之泥潭,从而走向关注“细节教育”之路的。
张春华如是说:
真正考虑到教学细节问题源于笔者一次失败的评优课。记得有一次参加市高中语文评优课,当时上的是《一碗阳春面》,上课导入之后,我就让学生谈读小说后的感受,同学们大多抛开课文直接谈自己的体验,也倾诉了许多自己与文章人物相似的经历,我却没有把学生引到课文中来,一堂课虽然很热闹,但由于没有深入到文本细节,只把课文当成了引子,而没有把文本当作例子,课堂变成了大而空的思想政治课,结果自然一败涂地。当时的语文教研员帮我总结时说,不仅游离了课文,更缺少对文本的细节解读。(选自《把握教学细节,创设互动课堂》)
可以说,这次评优课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张春华从此走上了关注“细节教育”之路。在后来的反思中,张春华真正体验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他说,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是鸿篇巨制的一个词语。一部没有细节的小说或电影,是枯燥的、干巴的、空洞的。同样,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堂没有细节的课也是索然无味、缺乏魅力的。教学的魅力,其实也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体现教学艺术,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在关注教学细节之路上,张春华指出,他所提倡的“细节教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文本细节、教学行为细节、学习细节。
文本,由细节构成,而把握细节则是解读文本的钥匙。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一句极富人物之个性化的语言,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在对文本细节的处理上,张春华建议,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有些亦可以在课堂教学之过程中互动生成。他一再强调,把握细节是洞悉全文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之和谐统一。在谈到上《祝福》一课时,张春华说,他曾紧紧抓住四婶和祥林嫂的对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与“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进行设问,问同学们这一细节之差异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被这一问,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比较与分析,他们终于知道了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但,张春华还提醒我们,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然后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教学行为细节,亦是“细节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由教师发出的,是指向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或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的一些关节点”。比如,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细节之处,而学生的不同反应,如举手、皱眉、低头沉思、跃跃欲试等行为细节也会影响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可见,教学行为细节实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细节来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一次参加无锡市高中语文课堂竞赛时,张春华回忆说,他当时执教的是舒婷的朦胧诗《这也是一切》,他设计了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环节,但当他准备配乐时,因几段音乐混在了一起,使其无法分清哪段音乐用在哪一段。于是他突发奇想,让学生自己选择!他说,“我将几个音乐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选择”。然而,让学生自选音乐这一细节处理,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创设了本堂课的高潮,受到了资深评委的高度评价。张春华指出,这一细节的处理其实并不来源于课前预设,而是源于课堂的随机应变。可见,教学行为细节的恰当处理,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此之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关于学习细节,张春华老师亦有很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教师上课不能仅关注教学内容细节,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堂上学生是否具有正确书写的习惯、圈点勾划的习惯、语言表达的习惯等,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存在的细节问题,从而及时矫正,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张春华老师关于“细节教育”的理念还有很多阐述,如强调细节并不是“唯细节论”等。他的“细节教育”之智慧,笔者以为很值得我们今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思。此外,他在《认真看这“一点点”》一文中所强调的关注“一点点”之现象,实质就是强调要关注细节。他认为,“一点点”暗示着我们的最近发展区,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差距往往就在这“一点点”。“一点点”让事情变得简单,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点”,可能一辈子都亏在这“一点点”上,如此般诸多犀利而深刻的语言充斥于张春华的教学智慧之中。他还警醒广大语文教师,万不可忽视这“一点点”现象,他说“一点点”优势未必是“一点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提高达到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点点”,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是漂浮于水面上的那“八分之一”,而正是那潜藏于水下的“八分之七”才托起了一位优秀的教师。
三、关乎生存,提倡饥饿感教育
人,作为世内存在者,以领悟存在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存在着;但人又作为世间的偶然过客,以自己的有限性在这个世界有限地生存着。因此,对于人来说,“人之为人”其意义不仅在于人以自己的有限存在来领悟这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更在于人能够对自身的存在进行领悟。可见,“生存”(Existence)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它意味着澄明之境的进入过程。纵观今日之教育,我们会发现,今天的教育虽大张旗鼓呼吁“人”的教育,但却是建立在对“生存的遗忘”之基础上的教育。因此,尽管今日之教育将“人”提升到炙手可热的地步,但其最终必将走上对“人”的漠视与遗忘,此之谓教育的异化。
张春华老师凭借其慧人的目光看到了此种教育之异化的危险,他呼吁广大语文教师放下所谓的“人”之口号,而真正走向对学生之“生存”的关照。为此,他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饥饿感”教育。
饥饿感教育,在张春华老师之教育理念中有着极深刻的哲学基底。也许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饥饿感”之背后的哲学深蕴,但他能从“繁花似锦”的语文教育之表面看到此种“繁华”背后的深层悲哀,这正是他的突出之处。笔者以为,不经过真正的“思”与切己之体察是不可能看到如此锐利之问题并提出令人如此震撼的教育理念的。在其佳作《给学生留一点饥饿感》一文中,张春华指出,为什么我们教师口干舌燥地为学生讲课、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批改作业,结果却遭来学生的怨声载道?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太敬业了,以至“孩子们、学生们缺少了饥饿感,缺少了生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饥饿感”。
他进一步指出说,孩子缺少饥饿感,就缺少了对生活的真正感悟。正如父母不应设计好子女的全部生活一样,教师亦不应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在当今语文教育之领域内,孩子的饥饿感被教师之包办完全扼杀了。缺少了饥饿感的孩子,我们不知他们自身还需求什么,或许他们需求的正是饥饿感本身,这对于广大忙忙碌碌之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尴尬。面对当今学生厌学成风之现象,张春华不禁感叹:是否因为我们给学生填得太多了?“他们还没有真正吃到,就已经饱了。”
张春华老师曾回忆过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教育现象,他说在某次作文课上,某老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梦想》,其中一位同学写自己的梦想是渴望能睡个懒觉,后来该老师以其立意低下令其重写。张春华说,此事虽小,但却令他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一个初中生怎么会产生如此荒唐的梦想?”“中小学生想睡个懒觉成为一种梦想了,恐怕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现今校园内广泛流行着“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这句貌似笑话的笑话,而笑话的背后含着的可能正是孩子的泪。张春华反思道,今日之家长与教师“大概都把孩子当成了无敌金刚”,他们赤裸裸地延长着学生的学习时间,甚至已剥夺了孩子们做梦的权利!
“有梦乡的孩子才能有梦想”,可惜今日之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了,又何来真正的梦想?为此,张春华极力呼吁“给孩子一点做梦的权利”,“给孩子多一点自己的时间”,“请别把学生当容器”,“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如何”。张春华以为,“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给学生追求自我需要的权利;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给学生创造主动追求的机会;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让学生拥有探究周围世界的热望”。笔者以为,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要教师真正从学生“人之为人”的生存角度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知识论教育哲学引导下,今日教育之师生之间这种异化关系的出现,其深层的内在原因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对于其内在原因的分析及解决的方法论启示,笔者曾另有拙作给予详细的论证,在此不再赘述。
前文讲过,张春华老师直面当今语文教育之尴尬现象,他所提出的“饥饿感教育”,其理念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在此,笔者简要概述一下。从“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上讲,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可以说是“饥饿感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点。让教师给予学生一点饥饿感,实质就是让教师从生存角度给予学生生存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时间去思考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得以真正“去生存”。正因为当今教育对“生存的遗忘”,所以才有今日教育之异化现象的出现。此外,我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无为”思想,亦是“饥饿感”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点。面对当今语文教师之大量“有为”之为的泛滥,语文教育的弊端亦日益凸显,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可以说给予当今语文教育以重要的启示。当今语文教育必须召唤“无为”的到场,而张春华老师的“饥饿感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正是此召唤的必然结果,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育能否成为真正的教育,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但在所有的教育因素中起着最关键作用的恐怕还是“人”的因素。失去“人”的教育绝不会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一定是由人构成并指向于人的。在张春华老师之教学智慧中,我们会发现“人”一直贯穿于其教学理念的始终。张春华老师不仅关注到教育中作为“人”之学生的特殊性,更关注到作为“人”之教师的特殊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相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成长似乎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先性。为此,他曾带领其他老师一起做了《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缺什么》的问卷调查,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敏锐的观察目光,得出了几点独特的思考,很值得我们一思。
张春华认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其成长之路上有三个方面的素养不可忽视:教学管理、案例学习、求索之精神。他说,教育和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很多教师往往在重视教学业务的引导和培训、教学业务的学习和研修,以及教学艺术的评价时忽略了教学管理,尤其忽略了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没有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来指导,教学就会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还会是很费力的体力劳动。“我们的教师累,缺少科学有效、持之以恒的课堂管理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教学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而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师生关系之和谐,往往因处理不当,导致和学生“没大没小”,这种表面民主、实质放任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他说,教育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教育面对的是丰富而鲜活的灵魂,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好的教学管理之技艺,很难说会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关于案例学习,张春华认为这是青年教师学会成长的捷径。因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资历较低、经验不足,有可能很难适应教学或胜任教学,而通过对案例的研讨、学习,把理论问题实例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就可以将操作性极强的案例积极而有效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他说,魏书生的经验其实就是案例,是多年来自己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经验的总结,没有大套大套的理论,有的全是来自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和管理实践的深切体会,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就是很好的学习案例,可以减少不少自己教学的摸索之路。当然,张春华老师认为,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身边的骨干教师之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来学习,这些都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成长的第三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张春华以为,就是教师自身乐干、苦干之求索精神。我们知道,张春华自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求索、苦干而乐干的真正实践者,他用他自己的切己之努力,演绎着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十几年的默默之路。他的欢欣、他的悲苦、他的成功、他的泪水都犹似风雨中的百合在经历痛苦的洗礼之后依然傲然地盛开着。所谓“在路上”,也正意味着他仍将勇于直面自己求索之途的一切悲与欢、苦与痛。而他的这种精神其实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应该学习的。张春华在《浅谈青年教师成长的三个必修课》中引用了魏书生的话,说:“无论是对愿意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不愿意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脚踏实地,眼睛向下,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他呼吁,教师对教育要有淡泊的心态,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工作看成是享受”,把教育学生看成是享受,进而把生活看成是享受。
张春华老师的教学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研究的地方。比如,他将传统的批注法和新课程所倡导的研究型学习整合起来而实践的“批注法阅读教学”;他对江苏省教科院“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三导教学模式研究”(导学、导研、导评)的运用和创新;他那独特的“变‘啊啊’为‘刷刷’”的作文教学理念以及他对“人本化校本培训”理念的独到理解与实践等,所有这些都渗透着张春华老师博大而精深的智慧之迹。
最后笔者以为,我们无法苛求张春华老师之教学智慧能给当今语文之教育状况带来多大的巨变,但通过对他的教学智慧之研究,如若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哪怕些微与众不同的启示,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语文教育是一片大领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与“纯思”,张春华老师在其语文教育之路上的所行、所思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语文教育必须拒绝“无思”,只有拒绝“无思”,才能保证自己在“思”。于必思处驱赶无思,才能唤醒语文教育者对教育之“思”的深思,才能真正引领语文教学之实践向前发展!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探析
语文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桥梁,一直备受关注。自新时期教育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之关注大有达到“全民皆论语文教学”之地步。然而,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之实施,并没有切实解决人们原先所焦虑的语文教学之低效问题。一时间,人们对新课改之实效问题争论不已,褒贬不一。面对此种现象,张春华老师从自己独特之视角出发,凭借其锐利眼光与多年语文教学之实战经验,并结合语文之为语文的自身特点等方面,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语文自身的模糊性制约了语文学习的方向性,必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性。在论文《解读影响语文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张春华指出,“语文教学系统传递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它是由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等决定的,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不可能做到像数理化那样精确。汉语因为模糊而丰富”。正因为语义的丰富性、模糊性和可替代性,解读语文之内容时才常常令人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现象,这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的“像雨像雾又像风”之无方向性。这种无方向性的产生,极易滋生学生的虚无感,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效问题。
在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探析上,张春华还从社会学角度谈论了教育的功利性对语文教育之功利性的深刻影响。他认为,在教育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作为“基础的基础”之语文,其功效性不如其他学科强,这必然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本反正不考,读不读课文,听不听语文课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连不少老师也认为,对于语文来说,学和不学没有多大关系,教和不教对学生亦没有多大影响。这种师生双向性的急功近利思想,不仅使学生变得浮躁,就连语文教师自身亦变得浮躁不堪了。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之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也变了。张春华指出,语文作业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作业来说,大多属于软性作业,比如读一篇课文,思考某一个问题,写一篇作文,进行课外阅读等。而很多学生“将笔头作业理解为必做作业,而将理解阅读性的理解为可做可不做,至少是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就不做,会做的就做,不会做的就不做”,这种不正确的态度与不良习惯必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被动性。
此外,张春华老师还从学生思维观念迟滞的角度阐述了学生语文学习之低效的原因。他认为语文已经走上了素质化的快车道,在诸多学科中,关于语文的研究,无论是语文学科本身还是教学方法,都走在其他学科前列。在启蒙之后,语文率先从书本走向生活,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这使得学生从中获得了自己组织语言并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而“学科学习一旦和应用相结合,就已经跳出了学科学习本身,走上了素质化道路”。通过对现行高考制度之分析,张春华还告诉我们,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已显得不那么有用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社会联系、与生活联系,语文已经从重视知识转到重视能力的考查之轨道了。然而,在多年传统语文教育熏陶下,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似乎还很难从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古斋式读书与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新时代之需求了,师生尤其是学生这种思维观念的相对迟滞,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之效能的提升。
当然,在张春华老师之教育理念中,他认为影响语文教学之低效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笔者就不再一一枚举了。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育领域内,我们并不怕解决问题,怕只怕没有问题让我们解决,或者说让我们解决的并非真正语文教育之真问题,而是貌似真问题之伪问题。因此,与解决问题相比,提出问题就具有绝对的“优先性”。“问”乃是一种智慧,“问”是启示“答”的可能性,“答”居于“问”之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问”必显示为“追问”,而追问乃是“思”之虔诚。张春华老师对语文教学低效原因之追问,正体现了一名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自身真性问题的虔诚之“思”,这对于我们广大教育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因为有“思”,才有“发问”;因为有“发问”,才有进一步解决“问之所问”及“问之何所以问”的行为产生。在张春华十几年语文教育之生涯中,这种“思”与“行”是其教学生命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正因为这支柱的强劲力量,才启示着他一直以一位“在路上的行路者”自居。我们知道,这样的行路者,将是一位永不停息的行路者,也将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行路者。
二、关注教学细节,提倡细节教育
随着新课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业已清晰地认识到“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也认识到西方自笛卡尔哲学开启以坚持理性主义为特征的近代哲学以来,笛卡尔之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人”之物化现象的漠视。为此,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他们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呼吁具有“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出现,企盼让学生真正成为与教师平等的对话者。一时间,有关对话、体验、主体性、主体间性等的各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但由于人们对各理论吸收快、消化慢,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许多“伪对话”、“假体验”或非主体性的主体性现象泛滥成灾。这种种现象之出现,使得语文教学的“粗化”现象日益弥深。张春华老师亦在这种表面繁荣、实质贫乏的“粗化”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知道,张春华一直以一位“在路上的行路者”而自居,他并没有因一时之失败而放弃自己“纯思”的路。下面让我们来亲自体察一下张春华是如何以自己的实际经历走出“粗化”教学之泥潭,从而走向关注“细节教育”之路的。
张春华如是说:
真正考虑到教学细节问题源于笔者一次失败的评优课。记得有一次参加市高中语文评优课,当时上的是《一碗阳春面》,上课导入之后,我就让学生谈读小说后的感受,同学们大多抛开课文直接谈自己的体验,也倾诉了许多自己与文章人物相似的经历,我却没有把学生引到课文中来,一堂课虽然很热闹,但由于没有深入到文本细节,只把课文当成了引子,而没有把文本当作例子,课堂变成了大而空的思想政治课,结果自然一败涂地。当时的语文教研员帮我总结时说,不仅游离了课文,更缺少对文本的细节解读。(选自《把握教学细节,创设互动课堂》)
可以说,这次评优课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张春华从此走上了关注“细节教育”之路。在后来的反思中,张春华真正体验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他说,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是鸿篇巨制的一个词语。一部没有细节的小说或电影,是枯燥的、干巴的、空洞的。同样,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堂没有细节的课也是索然无味、缺乏魅力的。教学的魅力,其实也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体现教学艺术,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在关注教学细节之路上,张春华指出,他所提倡的“细节教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文本细节、教学行为细节、学习细节。
文本,由细节构成,而把握细节则是解读文本的钥匙。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一句极富人物之个性化的语言,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在对文本细节的处理上,张春华建议,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有些亦可以在课堂教学之过程中互动生成。他一再强调,把握细节是洞悉全文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之和谐统一。在谈到上《祝福》一课时,张春华说,他曾紧紧抓住四婶和祥林嫂的对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与“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句进行设问,问同学们这一细节之差异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被这一问,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比较与分析,他们终于知道了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但,张春华还提醒我们,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然后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教学行为细节,亦是“细节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由教师发出的,是指向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或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的一些关节点”。比如,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细节之处,而学生的不同反应,如举手、皱眉、低头沉思、跃跃欲试等行为细节也会影响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可见,教学行为细节实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细节来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一次参加无锡市高中语文课堂竞赛时,张春华回忆说,他当时执教的是舒婷的朦胧诗《这也是一切》,他设计了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环节,但当他准备配乐时,因几段音乐混在了一起,使其无法分清哪段音乐用在哪一段。于是他突发奇想,让学生自己选择!他说,“我将几个音乐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选择”。然而,让学生自选音乐这一细节处理,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创设了本堂课的高潮,受到了资深评委的高度评价。张春华指出,这一细节的处理其实并不来源于课前预设,而是源于课堂的随机应变。可见,教学行为细节的恰当处理,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此之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关于学习细节,张春华老师亦有很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教师上课不能仅关注教学内容细节,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堂上学生是否具有正确书写的习惯、圈点勾划的习惯、语言表达的习惯等,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存在的细节问题,从而及时矫正,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张春华老师关于“细节教育”的理念还有很多阐述,如强调细节并不是“唯细节论”等。他的“细节教育”之智慧,笔者以为很值得我们今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思。此外,他在《认真看这“一点点”》一文中所强调的关注“一点点”之现象,实质就是强调要关注细节。他认为,“一点点”暗示着我们的最近发展区,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差距往往就在这“一点点”。“一点点”让事情变得简单,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点”,可能一辈子都亏在这“一点点”上,如此般诸多犀利而深刻的语言充斥于张春华的教学智慧之中。他还警醒广大语文教师,万不可忽视这“一点点”现象,他说“一点点”优势未必是“一点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提高达到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点点”,可能只是冰山之一角,是漂浮于水面上的那“八分之一”,而正是那潜藏于水下的“八分之七”才托起了一位优秀的教师。
三、关乎生存,提倡饥饿感教育
人,作为世内存在者,以领悟存在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存在着;但人又作为世间的偶然过客,以自己的有限性在这个世界有限地生存着。因此,对于人来说,“人之为人”其意义不仅在于人以自己的有限存在来领悟这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更在于人能够对自身的存在进行领悟。可见,“生存”(Existence)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它意味着澄明之境的进入过程。纵观今日之教育,我们会发现,今天的教育虽大张旗鼓呼吁“人”的教育,但却是建立在对“生存的遗忘”之基础上的教育。因此,尽管今日之教育将“人”提升到炙手可热的地步,但其最终必将走上对“人”的漠视与遗忘,此之谓教育的异化。
张春华老师凭借其慧人的目光看到了此种教育之异化的危险,他呼吁广大语文教师放下所谓的“人”之口号,而真正走向对学生之“生存”的关照。为此,他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饥饿感”教育。
饥饿感教育,在张春华老师之教育理念中有着极深刻的哲学基底。也许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饥饿感”之背后的哲学深蕴,但他能从“繁花似锦”的语文教育之表面看到此种“繁华”背后的深层悲哀,这正是他的突出之处。笔者以为,不经过真正的“思”与切己之体察是不可能看到如此锐利之问题并提出令人如此震撼的教育理念的。在其佳作《给学生留一点饥饿感》一文中,张春华指出,为什么我们教师口干舌燥地为学生讲课、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批改作业,结果却遭来学生的怨声载道?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太敬业了,以至“孩子们、学生们缺少了饥饿感,缺少了生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饥饿感”。
他进一步指出说,孩子缺少饥饿感,就缺少了对生活的真正感悟。正如父母不应设计好子女的全部生活一样,教师亦不应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在当今语文教育之领域内,孩子的饥饿感被教师之包办完全扼杀了。缺少了饥饿感的孩子,我们不知他们自身还需求什么,或许他们需求的正是饥饿感本身,这对于广大忙忙碌碌之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尴尬。面对当今学生厌学成风之现象,张春华不禁感叹:是否因为我们给学生填得太多了?“他们还没有真正吃到,就已经饱了。”
张春华老师曾回忆过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教育现象,他说在某次作文课上,某老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梦想》,其中一位同学写自己的梦想是渴望能睡个懒觉,后来该老师以其立意低下令其重写。张春华说,此事虽小,但却令他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一个初中生怎么会产生如此荒唐的梦想?”“中小学生想睡个懒觉成为一种梦想了,恐怕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现今校园内广泛流行着“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这句貌似笑话的笑话,而笑话的背后含着的可能正是孩子的泪。张春华反思道,今日之家长与教师“大概都把孩子当成了无敌金刚”,他们赤裸裸地延长着学生的学习时间,甚至已剥夺了孩子们做梦的权利!
“有梦乡的孩子才能有梦想”,可惜今日之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了,又何来真正的梦想?为此,张春华极力呼吁“给孩子一点做梦的权利”,“给孩子多一点自己的时间”,“请别把学生当容器”,“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如何”。张春华以为,“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给学生追求自我需要的权利;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给学生创造主动追求的机会;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让学生拥有探究周围世界的热望”。笔者以为,给学生一点饥饿感,就是要教师真正从学生“人之为人”的生存角度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知识论教育哲学引导下,今日教育之师生之间这种异化关系的出现,其深层的内在原因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对于其内在原因的分析及解决的方法论启示,笔者曾另有拙作给予详细的论证,在此不再赘述。
前文讲过,张春华老师直面当今语文教育之尴尬现象,他所提出的“饥饿感教育”,其理念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在此,笔者简要概述一下。从“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上讲,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可以说是“饥饿感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点。让教师给予学生一点饥饿感,实质就是让教师从生存角度给予学生生存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时间去思考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得以真正“去生存”。正因为当今教育对“生存的遗忘”,所以才有今日教育之异化现象的出现。此外,我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无为”思想,亦是“饥饿感”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点。面对当今语文教师之大量“有为”之为的泛滥,语文教育的弊端亦日益凸显,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可以说给予当今语文教育以重要的启示。当今语文教育必须召唤“无为”的到场,而张春华老师的“饥饿感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正是此召唤的必然结果,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育能否成为真正的教育,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但在所有的教育因素中起着最关键作用的恐怕还是“人”的因素。失去“人”的教育绝不会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一定是由人构成并指向于人的。在张春华老师之教学智慧中,我们会发现“人”一直贯穿于其教学理念的始终。张春华老师不仅关注到教育中作为“人”之学生的特殊性,更关注到作为“人”之教师的特殊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相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成长似乎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先性。为此,他曾带领其他老师一起做了《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缺什么》的问卷调查,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敏锐的观察目光,得出了几点独特的思考,很值得我们一思。
张春华认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其成长之路上有三个方面的素养不可忽视:教学管理、案例学习、求索之精神。他说,教育和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很多教师往往在重视教学业务的引导和培训、教学业务的学习和研修,以及教学艺术的评价时忽略了教学管理,尤其忽略了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没有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来指导,教学就会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还会是很费力的体力劳动。“我们的教师累,缺少科学有效、持之以恒的课堂管理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教学需要智慧,也呼唤智慧。而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师生关系之和谐,往往因处理不当,导致和学生“没大没小”,这种表面民主、实质放任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他说,教育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教育面对的是丰富而鲜活的灵魂,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好的教学管理之技艺,很难说会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关于案例学习,张春华认为这是青年教师学会成长的捷径。因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资历较低、经验不足,有可能很难适应教学或胜任教学,而通过对案例的研讨、学习,把理论问题实例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就可以将操作性极强的案例积极而有效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他说,魏书生的经验其实就是案例,是多年来自己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经验的总结,没有大套大套的理论,有的全是来自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和管理实践的深切体会,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就是很好的学习案例,可以减少不少自己教学的摸索之路。当然,张春华老师认为,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身边的骨干教师之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来学习,这些都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成长的第三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张春华以为,就是教师自身乐干、苦干之求索精神。我们知道,张春华自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求索、苦干而乐干的真正实践者,他用他自己的切己之努力,演绎着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十几年的默默之路。他的欢欣、他的悲苦、他的成功、他的泪水都犹似风雨中的百合在经历痛苦的洗礼之后依然傲然地盛开着。所谓“在路上”,也正意味着他仍将勇于直面自己求索之途的一切悲与欢、苦与痛。而他的这种精神其实正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应该学习的。张春华在《浅谈青年教师成长的三个必修课》中引用了魏书生的话,说:“无论是对愿意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不愿意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说,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脚踏实地,眼睛向下,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他呼吁,教师对教育要有淡泊的心态,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工作看成是享受”,把教育学生看成是享受,进而把生活看成是享受。
张春华老师的教学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研究的地方。比如,他将传统的批注法和新课程所倡导的研究型学习整合起来而实践的“批注法阅读教学”;他对江苏省教科院“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三导教学模式研究”(导学、导研、导评)的运用和创新;他那独特的“变‘啊啊’为‘刷刷’”的作文教学理念以及他对“人本化校本培训”理念的独到理解与实践等,所有这些都渗透着张春华老师博大而精深的智慧之迹。
最后笔者以为,我们无法苛求张春华老师之教学智慧能给当今语文之教育状况带来多大的巨变,但通过对他的教学智慧之研究,如若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哪怕些微与众不同的启示,我想这就已经足够了。语文教育是一片大领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与“纯思”,张春华老师在其语文教育之路上的所行、所思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语文教育必须拒绝“无思”,只有拒绝“无思”,才能保证自己在“思”。于必思处驱赶无思,才能唤醒语文教育者对教育之“思”的深思,才能真正引领语文教学之实践向前发展!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