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爱情赠别诗中,对待是否使用死亡意象的问题上邓恩和我国古代诗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前者大胆直接,偏爱这一意象;后者委婉含蓄,借用其他意象。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
关键词:邓恩;中国古代诗人;爱情赠别诗;死亡意象;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9-03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诗可谓独具一格,别出心裁,以“巧智(wit)”和“奇喻(conceit)”闻名,这也正是玄学派的显著玄学特点。邓恩善于大胆地运用比喻修辞,在他笔下令人恶心作呕的跳骚的腹腔竟然成为了新人神圣的婚床;圆规的双脚也化为了一对恩爱男女的灵魂。这些比喻看似不可理喻,荒诞不经,实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心灵也随之震撼。通过陌生化的意象,加之独创性的语言形式,邓恩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世间万象,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以及死亡的思考。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无论爱情诗亦或是宗教诗中都能看到死神的影子,这不免要归因于邓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影响。死亡意象往往给人一种恐怖或壮烈的印象,但把恋人间暂时的分离比喻为死亡,似乎荒诞不经,令人难以忍受。而邓恩的赠别诗中却无一例外地巧用了这一意象,可见邓恩思维之大胆奇特,富有新意。“自古多情长离别”,离别也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主要题材。赠别诗词是人们寄托别离之情的主要载体,至今诗人词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不巧传世佳作。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却几乎无一使用死亡意象。然而,我们不能轻率地得出结论孰略胜一筹,因为中外历史文化迥异,诗人的个人经历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诗人选择意象表达思想的途径有所差异。
一、 邓恩爱情赠别诗中多用死亡意象
(一)《歌(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于1611年赴欧洲大陆前写给妻子的赠别诗,诗中邓恩把与妻子的分离比作死亡。
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
因为对你不曾倦怠,
也不希望世界能够
给我一个更合适的爱;
可是既然我必
终将死去,那就最好,
拿我自己来开玩笑,
靠装死而死。
(A. J. Smith,1971: 78,笔者译)①
这里“装死”意谓离别,诗人将远行,妻子对他满怀牵挂与不舍,又是叹息又是哭泣。诗人宽慰道:“当你叹息,叹走的不是气,而是叹掉了我的魂魄;当你哭泣,好心却似恶意,我的生命血液即干涸。”(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古代西方人相信灵魂寓于呼吸之中,叹息会消耗生命,甚至有一次叹息抵一滴血之说”。②诗人与妻子的灵魂早已合二为一,所以他告诉妻子,如果她真的爱他就请不要叹息哭泣,这是维持他生命的最好办法。邓恩认为,他与妻子的爱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他们的爱超越世俗,不会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枯萎。每一次离别都好比死亡,相隔万里,不能相见,但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只是转向一侧去入睡”(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罢了,只因他们各自的灵魂从未被分离。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表达了他不畏离别和对妻子坚定不移的爱情信念。
(二)《告别词:窗户上我的名字》中的死亡意象
邓恩去旅行前在他的情人的窗户上用钻石刻写了他的名字,并写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情人坚定的爱。这首赠别诗同样也充斥着死亡意象。
或者,如果这门学问太难太深,
难以传授一个刻写的名字,
那它就如同一颗骷髅头,
宣扬着恋人们终将必死;
或者就把这参差不齐的似骨的名字看作
我损坏的骷髅。
(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
这里的“必死”指代离别,并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离别前,诗人用最坚硬的钻石在情人家的玻璃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通过邓恩奇特的想象,情人便能通过玻璃看到他,并永远与她同在。邓恩不愧为“玄学派”的杰出诗人,诗中他把躯体比做屋椽,此意象可谓大胆奇特。“我躯体的屋椽——一直与你/相伴的骨头,铺盖这房屋的肌肉、肌腱/和血管,也将重新回返。”(A. J. Smith,1971: 87-88,笔者译)诗人远行,尽管躯体定会离开情人,而灵魂却从未离去,一直“都安息于你这乐园之中”(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一个人灵魂和肉体分离一般意味着死亡,这也是诗人之所以把与情人的离别比作死亡的原因。但诗人与情人的爱绝不畏惧死亡,因为他们彼此忠贞,彼此深爱,死神也难把他们的灵魂分开。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传达了他对灵肉合一爱情观的坚定的信仰。
(三)《告别词:莫伤悲》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1611年随罗伯特·朱瑞爵士一家出访法国前写给妻子的数首诗之一。沃尔顿曾说:“我将特此透漏,我曾听一些在语言和诗歌方面都很有学问的评论家说,没有一位古希腊或拉丁诗人能比得上它们(那些诗)。”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认为这是一首“除了邓恩无人写得出的美妙的诗”。③这首诗的美妙之一在于邓恩巧妙地运用陌生化的“圆规”意象,把圆规的一只脚比作在外奔波的男子,另一只脚比作在家等候的女子,传达出和谐忠诚的爱情之美;美妙之二则在于邓恩独创性地把夫妻的离别比作德高之人的离世,这一死亡意象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觉。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
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
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 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
(胡家峦 译)④
德高望重之人辞世与世俗之人不同,那样安详,那样平静;同样,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也不同于世俗恋人,毫不声张,却爱意绵延。他们的爱情能够忍受别离,不沉迷于肉体的接触:
我们俩的灵魂融成了一片,
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
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
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
(胡家峦 译)⑤
所以邓恩规劝妻子莫悲伤,暂时的分离只会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和纯净。同时,死亡意象的运用也为此诗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也正是邓恩语言陌生化的重要表现。
从对以上几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邓恩偏爱于在赠别诗中使用死亡意象,在诗人看来“分离对恋人来说即意味死亡”,⑥这里的“死亡”并非只求感官愉快的性爱面临离别时表现出的悲伤痛苦,相反,它指的是灵肉结合之爱面对离别时灵魂的升华与提升。所以通过别具一格地运用死亡意象,邓恩表达了他崇尚灵魂与肉体结合、性爱与情爱统一的爱情观,同时也痛斥了基于感官、沉迷于性爱的世俗浅薄之爱。
二、中国古代爱情赠别诗词中多用的意象
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我国赠别诗词多局限于赠友人,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如王之涣送别友人时所作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这里诗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赠别意象——折柳,表达了诗人千丝万缕的离愁;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采用了“饮酒”的赠别意象。古往今来,“酒”在送行欢宴时是不可缺少的,蕴涵着诗人与友人惜别之痛苦。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可谓是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踏歌”意象也是我国传统的赠别意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对友人的离别祝福。
我国古代的爱情赠别诗词虽占少数,但也不乏不朽之作。同是抒发与恋人的离愁别绪,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词人较少在爱情赠别诗中运用死亡意象,他们并非如邓恩那般直抒胸臆地强调灵魂合二为一,而是喜爱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表达朦胧凄婉。
(一)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赠别意象
李清照堪称婉约派词人“宗主”,多描写爱情、自然主题。她的词以“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而独树一帜。《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告别词。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求学,李清照以此词相送,表达了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舟”、“云”、“雁”、“月”、“花”、“水”多个叠加意象,表现了词人在丈夫离别后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的形象。正如李正栓所分析:“与夫分离,何枝可依?夫去妻留,恰如离岸的兰舟、离枝的独花、离群的孤雁,随水漂泊,随风起落,随云颠簸。”⑦
(二)吕本中《采桑子》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围绕一个意象“月”展开抒情,展现了吕本中对月亮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爱是因为词人在外漂泊之时,他希望妻子像月亮一样可以与他永远相随,永无别离;恨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和妻子就像这月亮一样不能长圆,聚少离多。通过“月”的意象,吕本中言辞委婉地流露了对妻子的真切感情。
(三)杜牧《赠别二首(其二)》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妙玲歌女留恋惜别的场景。“多情却似总无情,维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并没有用“悲”、“愁”等字样抒发离愁别绪,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无情”、“笑”,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情到深处的极致表现,可见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同样,这里“蜡烛”这一意象也被拟人化了,竟连蜡烛也替他们的离别伤悲。“蜡烛”意象的巧妙运用使离别之情得以提升,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歌女的情之真、意之切。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在爱情赠别诗里极少用死亡意象,几乎没有,这就与邓恩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意象差异的深层原因
邓恩在爱情赠别诗中对死亡意象情有独钟,一方面与邓恩的个人经历有直接关联,他生活在宗教和政治纷争激烈的时代,4岁丧父,其家族因奉天主教而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遭受迫害和流放。可见,“邓恩经常受到死亡的困扰并总有这种死亡意识是不足为奇的”。⑧另一方面,作为西方人的代表,邓恩深受西方文化中死亡观的影响,且他的思辩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思维不同。这多方面的原因便造成了同是赠予恋人的别离诗,邓恩与中国古代诗人在意象使用上却风格迥异的结果。
(一)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差异
司马迁曾有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说“人活着终有一死”,可见古今中外,生死已有定论:面对死亡,不畏死亡,面对生命的消逝,发掘生命的永恒。尽管中西方死亡观中都含有“有限的生于无限的死”的观点,但中西方对待死亡终有区别,则在于中国更注重“有限的生”。这与中西方文化不无关系。“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彼岸性,而中国文化则具有鲜明的世俗性”。⑨“西方人认为死后有一个生命更新的天堂,而轻视现实,向往超验的死后世界;中国人则注重生死的经验事实,缺乏对超验的美好终极归宿的构造,因而刻意于生命的留存和现实生活的经营。”⑩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对死亡也始终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甚至避讳在言语中提及死亡,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死亡是皈依天父。由此可见,西方对死亡的态度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积极得多。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用形象思维,惯于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运用概念,通过逻辑推理把事物抽象性地表达出来。另外,中国人向来奉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处事风格,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西方人善于思辨,善于思索自然规律,表达直抒胸臆,开门见山。
在爱情赠别诗中,对待是否使用死亡意象的问题上邓恩和我国古代诗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前者大胆直接,偏爱这一意象;后者委婉含蓄,借用其他意象。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谓不同的文化,成就了风采各异的文人佳作,在世界文坛中竞相开放,绽放出异样夺目的光彩。
——————————
注 释:
①本文中笔者翻译的诗歌原文均出自A. J. Smith编著的John Donne The Complete Poems [M]. Middles ex: Penguin Books Ltd, 1971.
②③⑥邓恩(Donne, J)著,傅浩译.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74,93,57.
④⑤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5-96.
⑦李正栓,杨丽.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⑧李正栓.邓恩诗中圆形意象母体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⑨吉广庆.中西方文化之死亡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3).
⑩袁阳.生死事大:生死智慧与中国文化[M].东方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pencer. A Garland for John Donne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2〕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李正栓.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关键词:邓恩;中国古代诗人;爱情赠别诗;死亡意象;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9-03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山鼻祖,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诗可谓独具一格,别出心裁,以“巧智(wit)”和“奇喻(conceit)”闻名,这也正是玄学派的显著玄学特点。邓恩善于大胆地运用比喻修辞,在他笔下令人恶心作呕的跳骚的腹腔竟然成为了新人神圣的婚床;圆规的双脚也化为了一对恩爱男女的灵魂。这些比喻看似不可理喻,荒诞不经,实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心灵也随之震撼。通过陌生化的意象,加之独创性的语言形式,邓恩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世间万象,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以及死亡的思考。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无论爱情诗亦或是宗教诗中都能看到死神的影子,这不免要归因于邓恩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影响。死亡意象往往给人一种恐怖或壮烈的印象,但把恋人间暂时的分离比喻为死亡,似乎荒诞不经,令人难以忍受。而邓恩的赠别诗中却无一例外地巧用了这一意象,可见邓恩思维之大胆奇特,富有新意。“自古多情长离别”,离别也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主要题材。赠别诗词是人们寄托别离之情的主要载体,至今诗人词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不巧传世佳作。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却几乎无一使用死亡意象。然而,我们不能轻率地得出结论孰略胜一筹,因为中外历史文化迥异,诗人的个人经历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诗人选择意象表达思想的途径有所差异。
一、 邓恩爱情赠别诗中多用死亡意象
(一)《歌(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于1611年赴欧洲大陆前写给妻子的赠别诗,诗中邓恩把与妻子的分离比作死亡。
最甜蜜的爱人,我不走,
因为对你不曾倦怠,
也不希望世界能够
给我一个更合适的爱;
可是既然我必
终将死去,那就最好,
拿我自己来开玩笑,
靠装死而死。
(A. J. Smith,1971: 78,笔者译)①
这里“装死”意谓离别,诗人将远行,妻子对他满怀牵挂与不舍,又是叹息又是哭泣。诗人宽慰道:“当你叹息,叹走的不是气,而是叹掉了我的魂魄;当你哭泣,好心却似恶意,我的生命血液即干涸。”(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含义,“古代西方人相信灵魂寓于呼吸之中,叹息会消耗生命,甚至有一次叹息抵一滴血之说”。②诗人与妻子的灵魂早已合二为一,所以他告诉妻子,如果她真的爱他就请不要叹息哭泣,这是维持他生命的最好办法。邓恩认为,他与妻子的爱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他们的爱超越世俗,不会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枯萎。每一次离别都好比死亡,相隔万里,不能相见,但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只是转向一侧去入睡”(A. J. Smith,1971: 79,笔者译)罢了,只因他们各自的灵魂从未被分离。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表达了他不畏离别和对妻子坚定不移的爱情信念。
(二)《告别词:窗户上我的名字》中的死亡意象
邓恩去旅行前在他的情人的窗户上用钻石刻写了他的名字,并写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情人坚定的爱。这首赠别诗同样也充斥着死亡意象。
或者,如果这门学问太难太深,
难以传授一个刻写的名字,
那它就如同一颗骷髅头,
宣扬着恋人们终将必死;
或者就把这参差不齐的似骨的名字看作
我损坏的骷髅。
(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
这里的“必死”指代离别,并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离别前,诗人用最坚硬的钻石在情人家的玻璃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通过邓恩奇特的想象,情人便能通过玻璃看到他,并永远与她同在。邓恩不愧为“玄学派”的杰出诗人,诗中他把躯体比做屋椽,此意象可谓大胆奇特。“我躯体的屋椽——一直与你/相伴的骨头,铺盖这房屋的肌肉、肌腱/和血管,也将重新回返。”(A. J. Smith,1971: 87-88,笔者译)诗人远行,尽管躯体定会离开情人,而灵魂却从未离去,一直“都安息于你这乐园之中”(A. J. Smith,1971: 87,笔者译)。一个人灵魂和肉体分离一般意味着死亡,这也是诗人之所以把与情人的离别比作死亡的原因。但诗人与情人的爱绝不畏惧死亡,因为他们彼此忠贞,彼此深爱,死神也难把他们的灵魂分开。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传达了他对灵肉合一爱情观的坚定的信仰。
(三)《告别词:莫伤悲》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诗是邓恩1611年随罗伯特·朱瑞爵士一家出访法国前写给妻子的数首诗之一。沃尔顿曾说:“我将特此透漏,我曾听一些在语言和诗歌方面都很有学问的评论家说,没有一位古希腊或拉丁诗人能比得上它们(那些诗)。”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认为这是一首“除了邓恩无人写得出的美妙的诗”。③这首诗的美妙之一在于邓恩巧妙地运用陌生化的“圆规”意象,把圆规的一只脚比作在外奔波的男子,另一只脚比作在家等候的女子,传达出和谐忠诚的爱情之美;美妙之二则在于邓恩独创性地把夫妻的离别比作德高之人的离世,这一死亡意象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觉。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
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
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 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
(胡家峦 译)④
德高望重之人辞世与世俗之人不同,那样安详,那样平静;同样,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也不同于世俗恋人,毫不声张,却爱意绵延。他们的爱情能够忍受别离,不沉迷于肉体的接触:
我们俩的灵魂融成了一片,
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
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
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
(胡家峦 译)⑤
所以邓恩规劝妻子莫悲伤,暂时的分离只会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和纯净。同时,死亡意象的运用也为此诗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也正是邓恩语言陌生化的重要表现。
从对以上几首诗的分析不难看出,邓恩偏爱于在赠别诗中使用死亡意象,在诗人看来“分离对恋人来说即意味死亡”,⑥这里的“死亡”并非只求感官愉快的性爱面临离别时表现出的悲伤痛苦,相反,它指的是灵肉结合之爱面对离别时灵魂的升华与提升。所以通过别具一格地运用死亡意象,邓恩表达了他崇尚灵魂与肉体结合、性爱与情爱统一的爱情观,同时也痛斥了基于感官、沉迷于性爱的世俗浅薄之爱。
二、中国古代爱情赠别诗词中多用的意象
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我国赠别诗词多局限于赠友人,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如王之涣送别友人时所作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这里诗人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赠别意象——折柳,表达了诗人千丝万缕的离愁;又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采用了“饮酒”的赠别意象。古往今来,“酒”在送行欢宴时是不可缺少的,蕴涵着诗人与友人惜别之痛苦。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可谓是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踏歌”意象也是我国传统的赠别意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对友人的离别祝福。
我国古代的爱情赠别诗词虽占少数,但也不乏不朽之作。同是抒发与恋人的离愁别绪,但与邓恩不同的是,我国诗人词人较少在爱情赠别诗中运用死亡意象,他们并非如邓恩那般直抒胸臆地强调灵魂合二为一,而是喜爱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表达朦胧凄婉。
(一)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赠别意象
李清照堪称婉约派词人“宗主”,多描写爱情、自然主题。她的词以“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而独树一帜。《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告别词。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求学,李清照以此词相送,表达了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舟”、“云”、“雁”、“月”、“花”、“水”多个叠加意象,表现了词人在丈夫离别后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的形象。正如李正栓所分析:“与夫分离,何枝可依?夫去妻留,恰如离岸的兰舟、离枝的独花、离群的孤雁,随水漂泊,随风起落,随云颠簸。”⑦
(二)吕本中《采桑子》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情。“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围绕一个意象“月”展开抒情,展现了吕本中对月亮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爱是因为词人在外漂泊之时,他希望妻子像月亮一样可以与他永远相随,永无别离;恨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和妻子就像这月亮一样不能长圆,聚少离多。通过“月”的意象,吕本中言辞委婉地流露了对妻子的真切感情。
(三)杜牧《赠别二首(其二)》中的赠别意象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妙玲歌女留恋惜别的场景。“多情却似总无情,维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并没有用“悲”、“愁”等字样抒发离愁别绪,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无情”、“笑”,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情到深处的极致表现,可见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同样,这里“蜡烛”这一意象也被拟人化了,竟连蜡烛也替他们的离别伤悲。“蜡烛”意象的巧妙运用使离别之情得以提升,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歌女的情之真、意之切。
我国古代诗人词人在爱情赠别诗里极少用死亡意象,几乎没有,这就与邓恩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意象差异的深层原因
邓恩在爱情赠别诗中对死亡意象情有独钟,一方面与邓恩的个人经历有直接关联,他生活在宗教和政治纷争激烈的时代,4岁丧父,其家族因奉天主教而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遭受迫害和流放。可见,“邓恩经常受到死亡的困扰并总有这种死亡意识是不足为奇的”。⑧另一方面,作为西方人的代表,邓恩深受西方文化中死亡观的影响,且他的思辩方式也与中国传统思维不同。这多方面的原因便造成了同是赠予恋人的别离诗,邓恩与中国古代诗人在意象使用上却风格迥异的结果。
(一)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差异
司马迁曾有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文坛巨匠莎士比亚也说“人活着终有一死”,可见古今中外,生死已有定论:面对死亡,不畏死亡,面对生命的消逝,发掘生命的永恒。尽管中西方死亡观中都含有“有限的生于无限的死”的观点,但中西方对待死亡终有区别,则在于中国更注重“有限的生”。这与中西方文化不无关系。“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彼岸性,而中国文化则具有鲜明的世俗性”。⑨“西方人认为死后有一个生命更新的天堂,而轻视现实,向往超验的死后世界;中国人则注重生死的经验事实,缺乏对超验的美好终极归宿的构造,因而刻意于生命的留存和现实生活的经营。”⑩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对死亡也始终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甚至避讳在言语中提及死亡,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死亡是皈依天父。由此可见,西方对死亡的态度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积极得多。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死亡观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用形象思维,惯于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运用概念,通过逻辑推理把事物抽象性地表达出来。另外,中国人向来奉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处事风格,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表达间接、含蓄;西方人善于思辨,善于思索自然规律,表达直抒胸臆,开门见山。
在爱情赠别诗中,对待是否使用死亡意象的问题上邓恩和我国古代诗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前者大胆直接,偏爱这一意象;后者委婉含蓄,借用其他意象。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中死亡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谓不同的文化,成就了风采各异的文人佳作,在世界文坛中竞相开放,绽放出异样夺目的光彩。
——————————
注 释:
①本文中笔者翻译的诗歌原文均出自A. J. Smith编著的John Donne The Complete Poems [M]. Middles ex: Penguin Books Ltd, 1971.
②③⑥邓恩(Donne, J)著,傅浩译.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74,93,57.
④⑤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5-96.
⑦李正栓,杨丽.邓恩诗歌意象研究——兼与李清照诗词意象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⑧李正栓.邓恩诗中圆形意象母体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⑨吉广庆.中西方文化之死亡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3).
⑩袁阳.生死事大:生死智慧与中国文化[M].东方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pencer. A Garland for John Donne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2〕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3〕李正栓.邓恩诗歌思想与艺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