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明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并树立正确的阅读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积累”,“获得”,把教师的招数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一、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在课内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内知识也只有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的知识才能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有意识、有系统地使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其次,通过其它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学生口中蹦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时,当有学生说出一些别的孩子所不甚了解的科普、自然知识时,我就大力表扬他,这样便在学生身边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以说促读,每节语文课前坚持两分钟讲话训练,按学生的座位顺序轮流进行,话题不限,但主要来源于课外读物;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诗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有时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比赛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很自然地增强了学生对阅读的渴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动机。
二、学校、家庭营造氛围,共促阅读
作为老师,我时时启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利用教室布置张贴有关阅读的标语、格言,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在班级中我也每周开展两次“出两本、看百本”的读书活动。每月换书一次,使学生拥有的图书能合理流通,给班级图书角时常注入新鲜血液。平常也经常带学生上阅览室阅读。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最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我通过校信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尽量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我不时地推荐各种好书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给学生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2)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3)通过校信通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
2.上好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
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读与思相结合,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我让学生用“ ”“?”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只有学生边读边想,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才能收到好的读书效果。
(2)读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必定是有限的,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孩子们肯定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知道的典故等等,怎样扫除这些读书中遇到的“绊脚石”呢?我指导学生请工具书来帮忙,在阅读中注意使用工具书不但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学生写读书笔记。读而不写,印象不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一是让学生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教会学生剪贴。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三是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四、定期评价,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我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1.展评读书笔记本。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课外阅读记录本,内容包括读书时间,书名、主要内容、好词佳句摘抄、家长签名、及读后感悟等。看谁记得好,记得多就给予表扬、奖励。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周利用一节阅读课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召开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定期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活动,先分小组开,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然后评出优秀故事员到班上参加比赛。
4.鼓励学生编一些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佳作摘录、读书心得体会等,以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课外阅读成功的保证,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我取消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得到了学生的大力赞成,班内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我们教师只有首先在思想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正确全面,并在实践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学生才会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尝到阅读的甜头,学生才会“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一、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在课内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内知识也只有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的知识才能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有意识、有系统地使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其次,通过其它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学生口中蹦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时,当有学生说出一些别的孩子所不甚了解的科普、自然知识时,我就大力表扬他,这样便在学生身边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以说促读,每节语文课前坚持两分钟讲话训练,按学生的座位顺序轮流进行,话题不限,但主要来源于课外读物;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诗朗诵、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有时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比赛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很自然地增强了学生对阅读的渴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动机。
二、学校、家庭营造氛围,共促阅读
作为老师,我时时启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利用教室布置张贴有关阅读的标语、格言,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在班级中我也每周开展两次“出两本、看百本”的读书活动。每月换书一次,使学生拥有的图书能合理流通,给班级图书角时常注入新鲜血液。平常也经常带学生上阅览室阅读。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最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我通过校信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尽量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我不时地推荐各种好书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给学生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2)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3)通过校信通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
2.上好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
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读与思相结合,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我让学生用“ ”“?”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只有学生边读边想,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才能收到好的读书效果。
(2)读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必定是有限的,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孩子们肯定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知道的典故等等,怎样扫除这些读书中遇到的“绊脚石”呢?我指导学生请工具书来帮忙,在阅读中注意使用工具书不但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学生写读书笔记。读而不写,印象不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一是让学生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教会学生剪贴。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三是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四、定期评价,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我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1.展评读书笔记本。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课外阅读记录本,内容包括读书时间,书名、主要内容、好词佳句摘抄、家长签名、及读后感悟等。看谁记得好,记得多就给予表扬、奖励。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周利用一节阅读课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召开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定期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活动,先分小组开,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然后评出优秀故事员到班上参加比赛。
4.鼓励学生编一些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佳作摘录、读书心得体会等,以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五、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课外阅读成功的保证,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我取消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得到了学生的大力赞成,班内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我们教师只有首先在思想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正确全面,并在实践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学生才会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尝到阅读的甜头,学生才会“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