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能力即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出声阅读的方式和能力,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笔者针对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达到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小学;朗读能力;策略
朗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其他阅读能力如默读、速读、略读等形式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正确朗读,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更是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农村小学在朗读中存在的弊病及成因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但从小学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的学区,学生朗读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农村小学,学生的构成基本是当地农民子弟和外来打工子女,流动性大,学生语音面貌表现出普通话水平低、方言种类多、差异大等特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朗读课文时胆子小,声音细,有咬字不清,多字、丢字等现状,远远不如城区学生那么有自信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以下情况:
1. 朗读时间明显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近四成的语文课朗读时间严重不足,讲问教学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2. 朗读涉及面过窄。教师的眼睛光盯住那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么三四个人,大部分学生只是当听众。
3. 朗读训练只求形式不求实效。学完课文后,能正确、流利、口齿比较清楚地读下来的学生仅是班级人数一半左右,能充满感情朗读的只占三分之一。
二、结合阅读教学提升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
在识记理解文章方面,朗读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同时,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弥补言语的缺陷,锻炼口才,提高自己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性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是教师要练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每一篇课文;二是在课堂上要做好朗读的示范。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去试一试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
(三)朗读形式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朗读训练应面向全体,做到人人读。对后进生应进行重点的“护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练习朗读的机会,让优、中、差生有机会练习朗读,读的次数多了,方式多样,“真读”,读得充分。
1. 个别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今后的朗读中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心中有底。
2. 自由读
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读,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3. 开火车读
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一生先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在朗读方面与其他同学有了对比,积极性更强,同时充满趣味性。
4. 齐读
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也可以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
5. 默读
能控制自己的语速,有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6. 分角色表演朗读
分角色表演朗读能加强朗诵能力,通过对比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借助人物动作、心理活动、对话感悟理解课文。
(四)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地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1. 读得正确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有些孩子读错字是因为不认识或是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这时要先理解内容,把字认准,要读得正确,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2. 分清语调
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贯穿于整个句子的调子,附属于句子,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语调不仅与音高有关,与音长、音强也有很大关系。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态:犹豫、坚定、高兴、悲哀、轻松、沉重……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基调。
3. 语速适度
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篇课文中,速度是有变化的。朗读的速度是由内容的表达需要来决定的,不同的内容或体裁,它的朗读语速不同。同样,语速的快慢在一篇文章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决定。 4. 注重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等。在朗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易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我们就要做到朗读有轻重之分。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5. 合理停顿
停顿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声音的间歇。朗读时,有些句子比较短,就按书面标点停顿,注意各标点不同,停顿的时间也不同,还要避免学生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或唱读现象。
(五)要保证朗读时间,使学生充分的读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总之,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持久地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需要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深入体会,激发感情。这样就可以达到强化朗读训练,提升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徐美娟.用朗读点亮语文阅读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11.
[4]赵秀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宁夏教育科研,2005.
[5]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毛世桢.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为增城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编号:ZC2014L01)成果暨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5-A-b171)成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小学;朗读能力;策略
朗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其他阅读能力如默读、速读、略读等形式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正确朗读,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更是阅读教学中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农村小学在朗读中存在的弊病及成因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但从小学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的学区,学生朗读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农村小学,学生的构成基本是当地农民子弟和外来打工子女,流动性大,学生语音面貌表现出普通话水平低、方言种类多、差异大等特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朗读课文时胆子小,声音细,有咬字不清,多字、丢字等现状,远远不如城区学生那么有自信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以下情况:
1. 朗读时间明显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近四成的语文课朗读时间严重不足,讲问教学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2. 朗读涉及面过窄。教师的眼睛光盯住那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么三四个人,大部分学生只是当听众。
3. 朗读训练只求形式不求实效。学完课文后,能正确、流利、口齿比较清楚地读下来的学生仅是班级人数一半左右,能充满感情朗读的只占三分之一。
二、结合阅读教学提升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
在识记理解文章方面,朗读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同时,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弥补言语的缺陷,锻炼口才,提高自己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性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是教师要练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每一篇课文;二是在课堂上要做好朗读的示范。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去试一试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
(三)朗读形式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朗读训练应面向全体,做到人人读。对后进生应进行重点的“护持”,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练习朗读的机会,让优、中、差生有机会练习朗读,读的次数多了,方式多样,“真读”,读得充分。
1. 个别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今后的朗读中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心中有底。
2. 自由读
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读,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3. 开火车读
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一生先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在朗读方面与其他同学有了对比,积极性更强,同时充满趣味性。
4. 齐读
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也可以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
5. 默读
能控制自己的语速,有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6. 分角色表演朗读
分角色表演朗读能加强朗诵能力,通过对比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借助人物动作、心理活动、对话感悟理解课文。
(四)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地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1. 读得正确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有些孩子读错字是因为不认识或是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这时要先理解内容,把字认准,要读得正确,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2. 分清语调
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贯穿于整个句子的调子,附属于句子,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语调不仅与音高有关,与音长、音强也有很大关系。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态:犹豫、坚定、高兴、悲哀、轻松、沉重……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基调。
3. 语速适度
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篇课文中,速度是有变化的。朗读的速度是由内容的表达需要来决定的,不同的内容或体裁,它的朗读语速不同。同样,语速的快慢在一篇文章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决定。 4. 注重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等。在朗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易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我们就要做到朗读有轻重之分。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5. 合理停顿
停顿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声音的间歇。朗读时,有些句子比较短,就按书面标点停顿,注意各标点不同,停顿的时间也不同,还要避免学生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或唱读现象。
(五)要保证朗读时间,使学生充分的读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总之,农村小学在阅读教学中扎实、持久地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需要在打好学生基本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深入体会,激发感情。这样就可以达到强化朗读训练,提升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徐美娟.用朗读点亮语文阅读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11.
[4]赵秀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宁夏教育科研,2005.
[5]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毛世桢.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为增城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编号:ZC2014L01)成果暨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DJY-2015-A-b17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