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是20世纪重要的女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擅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歌的闪光,在世俗生活中建造诗歌的骨骼,在现实生活中升腾诗歌的意义,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关键词:生活的可能性 日常的惊异 自然的敬意
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曾经说过,现代绘画之所以难懂,是因为现代绘画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把绘画的过程也带进了画面,这样,绘画最终的审美效果也与古典时期的画作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同一个时期,现代诗歌,一个时代的弃子,往往被贴上晦涩、难懂、作者一味沉浸在狭小天地独语的否定标签,这样的判断大致来源于现代诗歌拒绝以预言家、先知、导师、先行者的身份对读者进行情感或思想的启蒙,或者说现代诗歌刻意回避了探索绝对真理、永恒价值的艺术态度。在诗人辛波斯卡的眼中,现代诗歌的沃土是来不及排演的《仓促生活》:“仓促的生活。缺少排练的演出。无从改变的身体。丧失预谋的头脑。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我的角色,不能更改。我只能在舞台上猜测,这出戏在说什么。”在这场偶然的生活剧目里,诗人“偏爱喜欢人们胜于热爱人类。”(《种种可能》)人类,这样宏大的词语并不属于辛波斯卡的诗行,她把自己放置在众多平凡人物中间,不以诗人的身份自居,常常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谦卑。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她总是在说“我不知道”:“诗人,真正的诗人,也必须不断说‘我不知道’。每一首诗都在努力回答这句话,但当稿纸被打上最后一个句点时,诗人就变得犹豫,开始领悟到,这个看似别致的答案纯粹是权宜之计,绝对不充分。于是,诗人永远在尝试。”阅读新波斯卡的诗,最直接的艺术感受是辛波斯卡的诗歌呈现出的思维状态,那种降落在你我身边的日常景象给予的存在感,以及诗人发现诗歌、重述诗歌的日常思维惯性,在现代诗歌的体系中,辛波斯卡“通过精确的反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打破了运用语言的断裂、重组、歧义与含混打造的形式主义性质的现代诗歌审美方式,使现代诗歌的被遮蔽已久的另一处生活风景得以重现。
一 崇尚生活的全部可能性
诗集《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收录了辛波斯卡关于自然、世界、爱情、生活的全部体验,诗歌意象有云、洋葱、恐龙骨架,也有归鸟、洞穴和影子,既有生活的碎语,又有机警的诘问,是诗人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不会等到获得食物和饮料有益于他的完全的和不可辩驳的证明时才肯吃或者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寻求最大程度的可能性——某种行为所产生的可能性——的估价,在日常活动的曲线图上提供了最高或最低的曲线。辛波斯卡在《种种可能》中写道:“我偏爱惦记着可能性,存在自有其理由。”在辛波斯卡的眼中,每一处存在都是适合的,对于整个世界,她崇尚一种自由的无序性:“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于秩序井然的地狱。”“我偏爱那些散漫的零胜于被编排成序列的零”。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众多不可言说的灰色秘密往往处于边缘地带,表现在那些国家、阶级、意识形态无法触及的微小可能性中,如在《赞美诗》中,辛波斯卡解释了国度边境的诸多漏洞:“多少云飘过,而没有受到惩罚;多少沙漠的沙砾从一个国度迁移到另一个国度;多少山上的卵石跌入邻国的土地,以气人的弹跳……一只谦逊的知更鸟——尾巴伸到了国外,喙却留在国内。”寂静的扎科潘山上生活,赋予了诗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诀窍,她的一生清净、寡欲,只有这双清澈的眼睛才能捕捉到这弱小的细节,勾画出日常生活永不停歇、变幻莫测的曲线图。
辛波斯卡重视生活中瞬间万变的可能性,也能够坦诚地接受众多可能性带来的灾变,在第二任丈夫科尔内尔·费利波维奇去世后,她创作了《告别风景》,表达了爱人的离世给她心灵的震动:“我比你活得更久,这已足够,足够我在远方苦苦地思念你。”诗人没有在失去中恸哭,也没有在悲伤中沉湎,而是将生存的意义附着在无尽的思念中,在对过往的岁月沉思中完成对生命的澄澈领悟。在这部诗集中,《金婚纪念日》凝结了诗人全部的爱情想象,描写了一对水与火一样的夫妇,在时间的洋流中“性别消退,神秘溃散”,“他们凝视彼此的眼睛,逐渐成了孪生子”,在金婚纪念日上,他们一起看见了栖止于窗台的白鸽。这只白鸽,象征着世间每一个拥有婚姻的个体渴望与另一半交融的愿景,诗人以“熟稔是最完美的母亲——不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几乎不能记住谁是谁”这样的诗句宣告日常生活是人类所有可能性的缔造者,表达了自己迎接所有命运的宽阔胸怀。诗人对世界是敞开的,总处在一种静静的等待中:“另一些事情将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在何处,是什么事情。另一些人将会冲向他们,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是谁,有多少种形式,带着什么意图。”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便不难理解辛波斯卡力挽浮俗、让诗歌褒有神秘的艺术锻造能力。
二 展现日常的惊异
波兰诗人切斯拉瓦·米沃什评价辛波斯卡说她提供了一个可供呼吸的世界。在笔者看来,阅读她的诗行,无需翻越意义的高山,也不需绞尽脑汁地解答诗人预设的谜题,你可以自由呼吸,并在气息的吐纳中实现与诗人精神的交汇,很显然,这种阅读快感有赖于诗人对自我的定位:“我也许只是我自己,毫无惊人之处,也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众生》)以及对诗人这一身份的认知:发现那些令人惊异的日常世界、日常生活以及日常事件的流变轨迹,以诗歌的语言引领读者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诺奖演说词《诗人与世界》中,辛波斯卡这样写到:“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诗人总是在冷静地克制中以普通人的身份为读者指出生活的美妙,诱惑读者加入到发现蕴含在周遭生活中诗意的阵列。
在《洋葱》中,辛波斯卡写到:“处于平静之中,一片片,在体内休憩。在它内部,还有一只更小的洋葱拥有不会贬低的价值。第二只贮藏着第三只,第三只含纳着第四只。”诗人透过一颗洋葱的自然生长状态观测到了一种哲学的意义,每片洋葱的排列被诗人描绘成“一曲向心的赋格”、“被压缩的复调”,一个生活的日常俗物经由诗性的语言拥有了智慧的象征;《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这首诗中,诗人将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作为诗歌书写的预设前提,有意搁置了万物皆流的哲理性宏大阐释,以描写一条鱼与另一条鱼的微妙关系为切入点,将自己比拟为“一条特立独行的鱼”,诗人在孤独时刻写作,写“一条微小的鱼,或两条,它们闪亮的鳞片,转瞬即逝,也许只是黑夜羞涩地眨了一下眼睛。”在另一些直接具有现实意味的主题诗中,如《洞穴》《葬礼》《养老院》《特技表演者》《恐怖分子,他在注视》等诗歌,辛波斯卡将世界呈现为一个“奇迹市场”,例如,在《分类广告》一诗中她写道:“如今,无论谁,一旦发现在任何地方可以触及怜悯,就急于为它命名,并且,以饱满的声音歌颂它,带着疯狂与欢愉起舞。”在当下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每日每分每秒都置于巨大的分类广告中,被无数的广告吸引、诱导,只有诗人是警醒着的,她透过“一粒沙看世界”,驾驭着精巧的语言和诗情,在不断更新我们对寻常事物、现象的认知中,为平庸的日常世界打开了丰富的褶皱。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白银时代歌者的俄国诗人阿赫玛托娃在短诗《诗人》中盛赞帕斯捷尔纳克发现、诗化日常生活的技艺:“他把自个儿比作马眼,侧脸一瞥,观察,目击,识别,于是顷刻间水洼在闪光/仿佛融化的钻石,结冰的松树。”在笔者看来,日常俗物经由辛波斯卡深情地一瞥幻化为充满想象的意象,仿佛整个天界、大地都是她继承的遗产,此刻,诗人正慷慨地与读者分享。 三 怀有对自然的敬意
20世纪是西方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代价就是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产生的精神虚空、灵魂无处安放的现代病的出现。翻译者胡桑说辛波斯卡重视诗歌的民主,极力为被忽视、被压抑、被遗忘的事物增加砝码,在笔者看来,关注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联,凸显被奴役的自然生态原貌,展现被遗忘的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睦共处一直是辛波斯卡诗歌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向度。辛波斯卡八十八年简朴、肃穆而又静谧的人生经历,仿佛就是一棵树的自然生态过程,诗人“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在《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中,辛波斯卡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世界面前的谦卑,诗人期望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在第一章写下动物与植物的语言,她认为“每一种生物都携带着字典而来。当我们和一条鱼交谈,即使一句简单的‘嘿’,也会让你和鱼的感受变得异乎寻常。”人类只是自然世界的一个生物序列,人类正是在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的基础上获得了生存的可能。然而,在笛卡尔的理性世界,人类割断了与自然的血脉关联,站在了主宰者的位置上,与鱼交谈的景象已经是记忆中的一个片段,最大化地攫取资源、能源以获得高额的物质回报彻底诱惑了充满欲望的人类,并最终使我们丧失了应有的谦卑。由此可见,诗人的创作并不是一种沉溺于日常生活中堕落的自娱式的宣泄,相反,她对现实世界保持着极度清醒地意识和高度警觉,对人类漠视、戕害自然的行径给予了深刻地批判。在《植物的静默》一诗中,诗人对自然界的植物充满好奇,并渴望与枫树、牛蒡、猪耳细辛、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一起旅行,探讨在同一颗星球上的共同话题。然而,这些只是诗人的单向愿景,在诗的结尾,辛波斯卡写到:“与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却不可能。如此紧迫,却被永远搁置,在这次仓促的人生中。”《在一颗小星星下》诗人运用大量具有气势的“原谅我”、“宽恕我”构成诗行,在自责与忏悔中完成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深入思索:“猎鹰,这些年你依然如故,在同一个笼子,在空中,你的目光凝固在一处,原谅我,即使你已变成标本。我为桌子的四条腿而向被砍倒的树木道歉。”
辛波斯卡面对自然这种谦卑的姿态直接建筑了她的生活观念:朴素而简单的生活选择。诗人的一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即使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仍然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可以想象,在波兰南部的古城克拉科夫,诗人靠着种有白杨树的窗子,谨慎地翻阅生活的篇章,静默地度过岁月。这种崇上极简生活的理念与施韦泽、梭罗、爱德华·艾比等美国生态文学先驱所倡导的敬畏自然、融入自然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它也最终成为辛波斯卡作为一个诗人的标志:“一个朴素的坟墓?里面,唯有诗歌的正义。”
参考文献:
[1] [波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胡桑译:《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2] 吴萍:《日常的也是迷人的——读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书城》,2012年第12期。
[3] [俄]安娜·阿赫玛托娃,伊沙等译:《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
(张翠,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关键词:生活的可能性 日常的惊异 自然的敬意
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曾经说过,现代绘画之所以难懂,是因为现代绘画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把绘画的过程也带进了画面,这样,绘画最终的审美效果也与古典时期的画作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同一个时期,现代诗歌,一个时代的弃子,往往被贴上晦涩、难懂、作者一味沉浸在狭小天地独语的否定标签,这样的判断大致来源于现代诗歌拒绝以预言家、先知、导师、先行者的身份对读者进行情感或思想的启蒙,或者说现代诗歌刻意回避了探索绝对真理、永恒价值的艺术态度。在诗人辛波斯卡的眼中,现代诗歌的沃土是来不及排演的《仓促生活》:“仓促的生活。缺少排练的演出。无从改变的身体。丧失预谋的头脑。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我的角色,不能更改。我只能在舞台上猜测,这出戏在说什么。”在这场偶然的生活剧目里,诗人“偏爱喜欢人们胜于热爱人类。”(《种种可能》)人类,这样宏大的词语并不属于辛波斯卡的诗行,她把自己放置在众多平凡人物中间,不以诗人的身份自居,常常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谦卑。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她总是在说“我不知道”:“诗人,真正的诗人,也必须不断说‘我不知道’。每一首诗都在努力回答这句话,但当稿纸被打上最后一个句点时,诗人就变得犹豫,开始领悟到,这个看似别致的答案纯粹是权宜之计,绝对不充分。于是,诗人永远在尝试。”阅读新波斯卡的诗,最直接的艺术感受是辛波斯卡的诗歌呈现出的思维状态,那种降落在你我身边的日常景象给予的存在感,以及诗人发现诗歌、重述诗歌的日常思维惯性,在现代诗歌的体系中,辛波斯卡“通过精确的反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打破了运用语言的断裂、重组、歧义与含混打造的形式主义性质的现代诗歌审美方式,使现代诗歌的被遮蔽已久的另一处生活风景得以重现。
一 崇尚生活的全部可能性
诗集《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收录了辛波斯卡关于自然、世界、爱情、生活的全部体验,诗歌意象有云、洋葱、恐龙骨架,也有归鸟、洞穴和影子,既有生活的碎语,又有机警的诘问,是诗人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文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不会等到获得食物和饮料有益于他的完全的和不可辩驳的证明时才肯吃或者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寻求最大程度的可能性——某种行为所产生的可能性——的估价,在日常活动的曲线图上提供了最高或最低的曲线。辛波斯卡在《种种可能》中写道:“我偏爱惦记着可能性,存在自有其理由。”在辛波斯卡的眼中,每一处存在都是适合的,对于整个世界,她崇尚一种自由的无序性:“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于秩序井然的地狱。”“我偏爱那些散漫的零胜于被编排成序列的零”。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众多不可言说的灰色秘密往往处于边缘地带,表现在那些国家、阶级、意识形态无法触及的微小可能性中,如在《赞美诗》中,辛波斯卡解释了国度边境的诸多漏洞:“多少云飘过,而没有受到惩罚;多少沙漠的沙砾从一个国度迁移到另一个国度;多少山上的卵石跌入邻国的土地,以气人的弹跳……一只谦逊的知更鸟——尾巴伸到了国外,喙却留在国内。”寂静的扎科潘山上生活,赋予了诗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的诀窍,她的一生清净、寡欲,只有这双清澈的眼睛才能捕捉到这弱小的细节,勾画出日常生活永不停歇、变幻莫测的曲线图。
辛波斯卡重视生活中瞬间万变的可能性,也能够坦诚地接受众多可能性带来的灾变,在第二任丈夫科尔内尔·费利波维奇去世后,她创作了《告别风景》,表达了爱人的离世给她心灵的震动:“我比你活得更久,这已足够,足够我在远方苦苦地思念你。”诗人没有在失去中恸哭,也没有在悲伤中沉湎,而是将生存的意义附着在无尽的思念中,在对过往的岁月沉思中完成对生命的澄澈领悟。在这部诗集中,《金婚纪念日》凝结了诗人全部的爱情想象,描写了一对水与火一样的夫妇,在时间的洋流中“性别消退,神秘溃散”,“他们凝视彼此的眼睛,逐渐成了孪生子”,在金婚纪念日上,他们一起看见了栖止于窗台的白鸽。这只白鸽,象征着世间每一个拥有婚姻的个体渴望与另一半交融的愿景,诗人以“熟稔是最完美的母亲——不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几乎不能记住谁是谁”这样的诗句宣告日常生活是人类所有可能性的缔造者,表达了自己迎接所有命运的宽阔胸怀。诗人对世界是敞开的,总处在一种静静的等待中:“另一些事情将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在何处,是什么事情。另一些人将会冲向他们,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是谁,有多少种形式,带着什么意图。”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便不难理解辛波斯卡力挽浮俗、让诗歌褒有神秘的艺术锻造能力。
二 展现日常的惊异
波兰诗人切斯拉瓦·米沃什评价辛波斯卡说她提供了一个可供呼吸的世界。在笔者看来,阅读她的诗行,无需翻越意义的高山,也不需绞尽脑汁地解答诗人预设的谜题,你可以自由呼吸,并在气息的吐纳中实现与诗人精神的交汇,很显然,这种阅读快感有赖于诗人对自我的定位:“我也许只是我自己,毫无惊人之处,也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众生》)以及对诗人这一身份的认知:发现那些令人惊异的日常世界、日常生活以及日常事件的流变轨迹,以诗歌的语言引领读者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诺奖演说词《诗人与世界》中,辛波斯卡这样写到:“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诗人总是在冷静地克制中以普通人的身份为读者指出生活的美妙,诱惑读者加入到发现蕴含在周遭生活中诗意的阵列。
在《洋葱》中,辛波斯卡写到:“处于平静之中,一片片,在体内休憩。在它内部,还有一只更小的洋葱拥有不会贬低的价值。第二只贮藏着第三只,第三只含纳着第四只。”诗人透过一颗洋葱的自然生长状态观测到了一种哲学的意义,每片洋葱的排列被诗人描绘成“一曲向心的赋格”、“被压缩的复调”,一个生活的日常俗物经由诗性的语言拥有了智慧的象征;《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这首诗中,诗人将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作为诗歌书写的预设前提,有意搁置了万物皆流的哲理性宏大阐释,以描写一条鱼与另一条鱼的微妙关系为切入点,将自己比拟为“一条特立独行的鱼”,诗人在孤独时刻写作,写“一条微小的鱼,或两条,它们闪亮的鳞片,转瞬即逝,也许只是黑夜羞涩地眨了一下眼睛。”在另一些直接具有现实意味的主题诗中,如《洞穴》《葬礼》《养老院》《特技表演者》《恐怖分子,他在注视》等诗歌,辛波斯卡将世界呈现为一个“奇迹市场”,例如,在《分类广告》一诗中她写道:“如今,无论谁,一旦发现在任何地方可以触及怜悯,就急于为它命名,并且,以饱满的声音歌颂它,带着疯狂与欢愉起舞。”在当下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每日每分每秒都置于巨大的分类广告中,被无数的广告吸引、诱导,只有诗人是警醒着的,她透过“一粒沙看世界”,驾驭着精巧的语言和诗情,在不断更新我们对寻常事物、现象的认知中,为平庸的日常世界打开了丰富的褶皱。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白银时代歌者的俄国诗人阿赫玛托娃在短诗《诗人》中盛赞帕斯捷尔纳克发现、诗化日常生活的技艺:“他把自个儿比作马眼,侧脸一瞥,观察,目击,识别,于是顷刻间水洼在闪光/仿佛融化的钻石,结冰的松树。”在笔者看来,日常俗物经由辛波斯卡深情地一瞥幻化为充满想象的意象,仿佛整个天界、大地都是她继承的遗产,此刻,诗人正慷慨地与读者分享。 三 怀有对自然的敬意
20世纪是西方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代价就是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产生的精神虚空、灵魂无处安放的现代病的出现。翻译者胡桑说辛波斯卡重视诗歌的民主,极力为被忽视、被压抑、被遗忘的事物增加砝码,在笔者看来,关注自然生态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联,凸显被奴役的自然生态原貌,展现被遗忘的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睦共处一直是辛波斯卡诗歌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向度。辛波斯卡八十八年简朴、肃穆而又静谧的人生经历,仿佛就是一棵树的自然生态过程,诗人“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在《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中,辛波斯卡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世界面前的谦卑,诗人期望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在第一章写下动物与植物的语言,她认为“每一种生物都携带着字典而来。当我们和一条鱼交谈,即使一句简单的‘嘿’,也会让你和鱼的感受变得异乎寻常。”人类只是自然世界的一个生物序列,人类正是在认识和了解自然世界的基础上获得了生存的可能。然而,在笛卡尔的理性世界,人类割断了与自然的血脉关联,站在了主宰者的位置上,与鱼交谈的景象已经是记忆中的一个片段,最大化地攫取资源、能源以获得高额的物质回报彻底诱惑了充满欲望的人类,并最终使我们丧失了应有的谦卑。由此可见,诗人的创作并不是一种沉溺于日常生活中堕落的自娱式的宣泄,相反,她对现实世界保持着极度清醒地意识和高度警觉,对人类漠视、戕害自然的行径给予了深刻地批判。在《植物的静默》一诗中,诗人对自然界的植物充满好奇,并渴望与枫树、牛蒡、猪耳细辛、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一起旅行,探讨在同一颗星球上的共同话题。然而,这些只是诗人的单向愿景,在诗的结尾,辛波斯卡写到:“与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却不可能。如此紧迫,却被永远搁置,在这次仓促的人生中。”《在一颗小星星下》诗人运用大量具有气势的“原谅我”、“宽恕我”构成诗行,在自责与忏悔中完成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深入思索:“猎鹰,这些年你依然如故,在同一个笼子,在空中,你的目光凝固在一处,原谅我,即使你已变成标本。我为桌子的四条腿而向被砍倒的树木道歉。”
辛波斯卡面对自然这种谦卑的姿态直接建筑了她的生活观念:朴素而简单的生活选择。诗人的一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即使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仍然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可以想象,在波兰南部的古城克拉科夫,诗人靠着种有白杨树的窗子,谨慎地翻阅生活的篇章,静默地度过岁月。这种崇上极简生活的理念与施韦泽、梭罗、爱德华·艾比等美国生态文学先驱所倡导的敬畏自然、融入自然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它也最终成为辛波斯卡作为一个诗人的标志:“一个朴素的坟墓?里面,唯有诗歌的正义。”
参考文献:
[1] [波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胡桑译:《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2] 吴萍:《日常的也是迷人的——读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书城》,2012年第12期。
[3] [俄]安娜·阿赫玛托娃,伊沙等译:《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
(张翠,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