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班级中都存在厌学现象。以西固为例,属于城乡结合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学生生源复杂,近几年随着教育布局的改变,中学生的中、高考压力加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我想就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结合自己的一些教育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厌学心理的原因
外因
1.过分施压。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西固的教育具有一定优势,企业的职工大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孩子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学生竞争相对激烈了,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 错误观念。城乡结合地区,是大量外来人口的集中地,他们整天忙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视,部分人甚至认为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也能够赚钱,而且生活过得不错,所以在有意无意中流露“读书无用”的观念。
3. 错误引导。现在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及亲属从小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孩子在小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当家長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他们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回想起父母及亲属以前对他们的溺爱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恨学习。
内因
1.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不认真学习,导致恶性循环,越学越不会,越不会就越不想学,再加上眼见升学又无望,所以就越来越厌学。
2.思想政治素质低。有相当一部分厌学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是“双困生”,平时纪律散漫,无心向学,违规违纪现象时时有,时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3.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和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自然而然有一种畏惧感。学习上一旦遇到了困难,就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当然也就失去了动力,随之而来的便是厌学。
二、对策探讨
(一)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大力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宽严结合,学习纪律上严格要求,课余生活灵活自由,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化育人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落实新课改思想,优化课堂教学,合理设计作业,给学生减负。
3.加强家校联系,落实家长委员会制度。召开家长座谈会,强化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指导家长调节好心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成长。
(二)尊重和关爱学生
1.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自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用心了解他们的心思,平时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意气用事,妄加评论,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班主任更要走近这些学生,俯下身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当然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转化厌学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可能是长期的艰巨的一项工程。
3.对待厌学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可以采用淡化和冷处理的办法,给学生和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等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再找合适的时间和他谈心,帮助他化解心中的怨气,让他认识到产生不良情绪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教师要注重学习的可接受性。基础差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上,如速度、节奏、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理解问题的形式等方面,与班级总体有差异。我们应当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化难为易,在课堂提问设计中,也要设计一部分较为容易的问题向后进生提问,扩大学生的参与率,使多数学生每堂课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开展竞赛,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可以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语文词语听写、英语单词比赛、作业书写评比、课文朗读等班级活动,人人都能参与,题型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就能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优化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班级在制定考核办法时,应根据本班的特点细化条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尤其对于后进生在某些方面的闪光点更要大力宣传。
1.充分发挥教室日志的作用,给学生更为公正的评价。学生课堂上的一次积极的发言、作业本上的一个“优”、对同桌的友好帮助、帮老师主动擦黑板、对生病同学的一次问候等等都是彰显学生优点的素材,当这些优点记载在教室日志上时,就是对学生的最好奖励,任何一个学生都会珍惜这样的机会。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并将参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厌学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能不浓,但在文艺体育方面也许有一定的优势,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充满信心,激发热爱班级的荣誉感,爱活动爱班级就会爱学校爱学习。
总之,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一、存在厌学心理的原因
外因
1.过分施压。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西固的教育具有一定优势,企业的职工大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孩子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学生竞争相对激烈了,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 错误观念。城乡结合地区,是大量外来人口的集中地,他们整天忙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视,部分人甚至认为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也能够赚钱,而且生活过得不错,所以在有意无意中流露“读书无用”的观念。
3. 错误引导。现在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及亲属从小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孩子在小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当家長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他们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回想起父母及亲属以前对他们的溺爱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恨学习。
内因
1.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不认真学习,导致恶性循环,越学越不会,越不会就越不想学,再加上眼见升学又无望,所以就越来越厌学。
2.思想政治素质低。有相当一部分厌学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是“双困生”,平时纪律散漫,无心向学,违规违纪现象时时有,时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3.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和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自然而然有一种畏惧感。学习上一旦遇到了困难,就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当然也就失去了动力,随之而来的便是厌学。
二、对策探讨
(一)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大力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宽严结合,学习纪律上严格要求,课余生活灵活自由,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化育人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落实新课改思想,优化课堂教学,合理设计作业,给学生减负。
3.加强家校联系,落实家长委员会制度。召开家长座谈会,强化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指导家长调节好心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成长。
(二)尊重和关爱学生
1.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自身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用心了解他们的心思,平时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能意气用事,妄加评论,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班主任更要走近这些学生,俯下身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当然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转化厌学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可能是长期的艰巨的一项工程。
3.对待厌学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可以采用淡化和冷处理的办法,给学生和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等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再找合适的时间和他谈心,帮助他化解心中的怨气,让他认识到产生不良情绪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教师要注重学习的可接受性。基础差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上,如速度、节奏、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理解问题的形式等方面,与班级总体有差异。我们应当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化难为易,在课堂提问设计中,也要设计一部分较为容易的问题向后进生提问,扩大学生的参与率,使多数学生每堂课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开展竞赛,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可以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语文词语听写、英语单词比赛、作业书写评比、课文朗读等班级活动,人人都能参与,题型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就能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优化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班级在制定考核办法时,应根据本班的特点细化条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尤其对于后进生在某些方面的闪光点更要大力宣传。
1.充分发挥教室日志的作用,给学生更为公正的评价。学生课堂上的一次积极的发言、作业本上的一个“优”、对同桌的友好帮助、帮老师主动擦黑板、对生病同学的一次问候等等都是彰显学生优点的素材,当这些优点记载在教室日志上时,就是对学生的最好奖励,任何一个学生都会珍惜这样的机会。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并将参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厌学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能不浓,但在文艺体育方面也许有一定的优势,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充满信心,激发热爱班级的荣誉感,爱活动爱班级就会爱学校爱学习。
总之,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