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通高校的关注与重视,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影响,同时非音乐专业学生也对音乐具有高涨的热情与兴趣,渴望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本文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为例,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作探讨。
[关键词]四川地区;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22-02
[收稿日期]2018-05-20
[作者简介]夏梦雅(1989—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教师。(成都 610225)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普通高校对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是普通高校应长期努力的方向。通过对四川地區普通高校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状况的总结,可以发现非音乐专业学生同样十分喜爱音乐,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不足,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是本文所探讨的。
一、现状分析
首先,就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开设状况来说,当前四川地区的大部分普通高校都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中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教学指导缺乏统一性,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各自为政,不利于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课程种类相对单一,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不同于音乐专业教学,单一化的音乐课程不利于音乐课程发挥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其次,就教师能力与素质来说,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在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育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其能力与素质高低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四川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教师并非全职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课前备课、课后监督评价有所忽视,这就势必造成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形式化,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与信心,教师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事实上,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高学历,其中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所以出现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形式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课程教学不够重视,缺乏高度责任心,所以定期安排现有教师培训,在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视至关重要。
最后,就学生需求与期望来说,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具有高涨的热情与兴趣,渴望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久而久之,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究其缘由,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音乐基础与学习能力,对音乐学习兴趣与音乐课程期望存在差异。要想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能力,需要依据学生具体兴趣爱好设置音乐课程,保障课程多元化与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需要拓展音乐内容,在保障内容吸引力的同时增添常识、提升内容实用性,但当前四川地区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存在课程安排较少、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路径
1.提高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认识
通过对比发现,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教学与专业音乐教学有所不同,就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为例来说,这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健康人格为主要目的,即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育实施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而非培养学生专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针对这一特征,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应在认清自身与专业音乐教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课程设计及教学目标制定,采取有效措施来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使他们在感受到音乐学习乐趣的同时产生共鸣,达到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加深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是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音乐课程设置
据了解,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主要涉及理工、管理、师范与艺术等类型,不同类型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需要结合自身性质与特征进行课程设置,保障教学有效性。虽然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与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存在差异,但其同属于艺术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本地区特色、专业性质、学生需求等,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其他学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经验及其课程设置。究其缘由,一是每个学校的学情与性质存在差异,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想法与需求不同,因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音乐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丰富音乐课程类型,体现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的人性化与合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音乐课程学习需求。
3.体现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紧随潮流,在重视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即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可以忽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地位固然重要,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实施者的教师作用也不容忽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还需要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4.发挥教师积极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人物,其素质与能力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基于此,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尤其要针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师资质量发展。一方面,定期安排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参与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了解不难发现,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相较于专业音乐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教授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音乐分析鉴赏能力为主,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与良好的音乐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网建立交流平台,为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与其他教师交流和沟通提供便利,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提升教学能力。
5.积极参与校际合作活动
通过对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并未建立音乐系,且缺乏充足的师资资源,尤其是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其他教师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学校应树立合作意识,与建立音乐系的学校保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的实现,全面改善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比如,诚邀教学经验丰富的音乐院校教师来校开展教学或音乐讲座,一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了解。
6.建立在现实需求基础上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针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教学监督,定期对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标准化、制度化。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在现实需求基础上的评价系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在了解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状况的同时提升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效率;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创新,以此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共鸣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发挥评课机制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7.发挥学生社团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对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理应提高对学生音乐社团建立与发展的重视,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给予人才支持,即配备教师进行教育与指导,为音乐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首先,拓展社团种类,在开设舞蹈协会等普遍性社团的同时增设乐器类社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其次,为非音乐专业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与权利,学校应利用资源优势创建以非音乐专业学生为主体的业余合唱团或艺术团,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最后,加大经费投入、重视社团指导,音乐社团相较于其他社团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应针对社团发展实际情况配备教师进行针对性教育与指导,同时保障经费的充足,使音乐社团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结 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渠道,无论是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还是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都应引起重视。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为例来说,这些学校的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起步较晚,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对薄弱,所以,强化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和晓敏.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民族音乐,2009(07).
[2] 曾 懿.湖南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研究[J].学理论,2013(1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四川地区;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9-0022-02
[收稿日期]2018-05-20
[作者简介]夏梦雅(1989—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教师。(成都 610225)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普通高校对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是普通高校应长期努力的方向。通过对四川地區普通高校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状况的总结,可以发现非音乐专业学生同样十分喜爱音乐,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不足,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是本文所探讨的。
一、现状分析
首先,就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开设状况来说,当前四川地区的大部分普通高校都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中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教学指导缺乏统一性,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各自为政,不利于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课程种类相对单一,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不同于音乐专业教学,单一化的音乐课程不利于音乐课程发挥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其次,就教师能力与素质来说,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在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育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其能力与素质高低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了解不难发现,四川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教师并非全职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课前备课、课后监督评价有所忽视,这就势必造成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形式化,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与信心,教师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事实上,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高学历,其中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所以出现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形式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课程教学不够重视,缺乏高度责任心,所以定期安排现有教师培训,在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视至关重要。
最后,就学生需求与期望来说,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具有高涨的热情与兴趣,渴望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久而久之,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究其缘由,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音乐基础与学习能力,对音乐学习兴趣与音乐课程期望存在差异。要想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能力,需要依据学生具体兴趣爱好设置音乐课程,保障课程多元化与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需要拓展音乐内容,在保障内容吸引力的同时增添常识、提升内容实用性,但当前四川地区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存在课程安排较少、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路径
1.提高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认识
通过对比发现,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教学与专业音乐教学有所不同,就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为例来说,这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健康人格为主要目的,即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育实施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而非培养学生专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针对这一特征,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应在认清自身与专业音乐教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课程设计及教学目标制定,采取有效措施来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使他们在感受到音乐学习乐趣的同时产生共鸣,达到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的。加深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是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音乐课程设置
据了解,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主要涉及理工、管理、师范与艺术等类型,不同类型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需要结合自身性质与特征进行课程设置,保障教学有效性。虽然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与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存在差异,但其同属于艺术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本地区特色、专业性质、学生需求等,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其他学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经验及其课程设置。究其缘由,一是每个学校的学情与性质存在差异,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想法与需求不同,因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音乐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丰富音乐课程类型,体现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的人性化与合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音乐课程学习需求。
3.体现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紧随潮流,在重视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即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可以忽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地位固然重要,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实施者的教师作用也不容忽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率,还需要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 4.发挥教师积极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人物,其素质与能力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基于此,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尤其要针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师资质量发展。一方面,定期安排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参与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了解不难发现,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相较于专业音乐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教授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音乐分析鉴赏能力为主,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与良好的音乐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网建立交流平台,为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与其他教师交流和沟通提供便利,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提升教学能力。
5.积极参与校际合作活动
通过对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并未建立音乐系,且缺乏充足的师资资源,尤其是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其他教师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学校应树立合作意识,与建立音乐系的学校保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的实现,全面改善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比如,诚邀教学经验丰富的音乐院校教师来校开展教学或音乐讲座,一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了解。
6.建立在现实需求基础上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川地区普通高校应针对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教学监督,定期对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的标准化、制度化。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在现实需求基础上的评价系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在了解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状况的同时提升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效率;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创新,以此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共鸣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发挥评课机制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7.发挥学生社团积极作用
学生社团对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四川地区普通高校理应提高对学生音乐社团建立与发展的重视,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给予人才支持,即配备教师进行教育与指导,为音乐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首先,拓展社团种类,在开设舞蹈协会等普遍性社团的同时增设乐器类社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其次,为非音乐专业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与权利,学校应利用资源优势创建以非音乐专业学生为主体的业余合唱团或艺术团,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最后,加大经费投入、重视社团指导,音乐社团相较于其他社团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应针对社团发展实际情况配备教师进行针对性教育与指导,同时保障经费的充足,使音乐社团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结 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渠道,无论是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还是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都应引起重视。以四川地区普通高校为例来说,这些学校的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起步较晚,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对薄弱,所以,强化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和晓敏.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民族音乐,2009(07).
[2] 曾 懿.湖南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研究[J].学理论,2013(10).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