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校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在语文考试中,由于作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作文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上,学生阅读能力薄弱,会限制作文写作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1.以兴趣为引导开展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不管在何种类型的教学中,这句话均被反复提及,由此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因为课外阅读具有较高的自主性,脱离了教师的直接管束,因此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坚持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另外,教师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满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情感需求。每周集中组织一次,组织模式可以是班级也可以是小组,组织方式可以是学生自我发言也可采用问答方式,当然也可以以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开放性的教学。教师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为学生以后的课外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2.合理规划课外阅读。
   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内容的分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协助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能力水平、兴趣取向以及已阅读过的书籍,尤其是学生知识的薄弱点;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阅读方式,即精读与泛读,有针对性地阅读名著的经典环节,从而以最少的阅读时间实现最大的阅读效果;第三,合理分配课外时间,不能过多地给予学生负担或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第四,阅读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与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协调,避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受到打击。
   3.精选阅读素材。
   在对课外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阅读内容与目前的教学内容有共通之处,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对目前的教学有补充意义。如果当前教学内容为经典名著,那么就应该选择与此相关的阅读素材,这样能够使课外阅读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第二,提升阅读的档次,让学生明白,只有选读对身心有益的读物,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否则只是浪费时间,甚至还会对身心造成危害。
   二、健全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1.以观后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做好详细的记录,摘取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并学以致用。定期撰写读后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名著的记忆,同时也使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名著,而不是写那些千篇一律的观后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创新能力,切勿设定固定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2.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召开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相互间交流阅读经验。利用小组讨论、笔记互传等方式,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这种方式除了起到检验效果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及时了解他们阅读中的困难,并协助他们解决。总的来说,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好的影响,使他们在课外也能够自主地进行阅读。
   3.以作文来检验阅读成果。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用到的素材,往往来源于阅读当中的积累。在长期的课外阅读后,学生应用于作文当中的素材量就会越来越多,并且会将吸收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检查作文的过程当中,就能够间接了解到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作文与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这一点。
   综上所述,目前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秉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来指导课外阅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最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任务有这样一条要求: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目前,许多学校对作文教学只重视写,却忽视了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以致大多数学生不会修改作文,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一、改材料:即原文选用的材料比较牵强,欠说服力,改为选用恰当的典型材料,以增强说服力。如:论点为“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议论文,一些学生选用了“小米手机”作为论据:  
期刊
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它流光溢彩,倾国倾城。三月桃夭,七月流火,呦呦鹿鸣,瑟瑟秋风,大江东去,冷月无声。一串串鲜明的意象,一曲曲动人的歌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诗歌的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呢?  一、要求学生掌握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涵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学
期刊
任何学习的过程都由三个环节组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效教学体现了新课程“主体”“生成”“发展”的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推进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具有必要性。同时,有效教学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要素:  一、制定科学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概括、归纳,按对
期刊
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灵魂, 教育具有开发创造能力的力量。   第一,问题应该经过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   语文课堂提问的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
期刊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文言文阅读的关键就是要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记住,这基本上是很困难或是不可能的。那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
期刊
首先,以人为本,树立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学科,更应注重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关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语文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
期刊
最近十几年来,语文中考阅读题占分比例稍居作文之后,而且阅读材料除了一个文言文是课内的,其余三个都是课外的。特别是从2014年起,我们宁波地区语文考试分值增加到150分,作文60分,阅读56分左右。这么看来阅读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题目啊,要是阅读题得分率不高,也就意味着语文考砸了,直接影响升学。所以我们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很是重视,千方百计地有针对性地尽其所能地让学生训练,但是因为中考现代文不考教材内
期刊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西方的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被疏忽和冷落。而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学习也变得功利,而忽视道德文化的熏陶和人格的培养,即对人文教育忽视,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精神空虚。   一、弘扬传统文化 任重而道远   1.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
期刊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老师应该将
期刊
纵观整个记叙文教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前指导和写法探究,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   对于现在高一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作文训练重点都是以记叙文为主,那么我就以学生的一篇记叙文习作为例,简单谈谈我对怎样修改才能让学生的记叙文“高大上”起来?   在经历了一周繁重的课程的学生们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乱逛,我也不例外。我和朋友们无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