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也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德育渗透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途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德育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联系实际,在学习目标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时,我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各小组分别举出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着回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然后我提出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必要性,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我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注重数学发展史教育
数学发展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为数学学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了解我国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尊心、鼓励学生献身科学。我国首创十进制记数法、勾股定理、祖率、剩余定理、正切函数表等,当时领先于其它国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陈景润、熊庆来、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
数学史可以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欧拉临终时还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赫舍尔发现的天王星轨道。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希帕索斯因发现无理数,违反学派信条,竟被处死。华罗庚28岁时,穷得连买米都困难,却完成了60万字的"堆垒数论"。新中国刚成立,他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诺贝尔将获得者约翰.纳什在2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22岁创建了"纳什均衡"理论――今天被数学和经济学大量采用。但是,在当时这一理论遭到博弈论前辈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也曾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冷遇。目前,担任着剑桥大学最崇高的教授职务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史蒂芬.霍金只能用微弱的变形语言交谈,不能写字。他看书时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这位科学巨匠的科学成就是这样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而完成的。
三、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及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六章第四节《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收集了这样一道例题在课堂上讲解,首先,出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数扇形统计图时,让学生读懂这个扇形统计图;然后,我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延伸学生的思路;最后,问我国的受教育程度为什么越来越高,具有大学文化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进而谈到现在的社会情况,"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那么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用我们的知识来振兴祖国,科技兴国。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五、在数学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堂的德育,还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所以教师应开展一些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配合所教的内容,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如讲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我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回家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每天使用的垃圾袋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我们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甚至一年内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让学生们谈谈我们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环保教育。此外我还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格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策略性,德育教育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必须注意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必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途径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德育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联系实际,在学习目标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我在上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时,我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各小组分别举出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着回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然后我提出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必要性,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我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注重数学发展史教育
数学发展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为数学学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了解我国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尊心、鼓励学生献身科学。我国首创十进制记数法、勾股定理、祖率、剩余定理、正切函数表等,当时领先于其它国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陈景润、熊庆来、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
数学史可以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欧拉临终时还在石板上演算刚被天文学赫舍尔发现的天王星轨道。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希帕索斯因发现无理数,违反学派信条,竟被处死。华罗庚28岁时,穷得连买米都困难,却完成了60万字的"堆垒数论"。新中国刚成立,他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诺贝尔将获得者约翰.纳什在2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22岁创建了"纳什均衡"理论――今天被数学和经济学大量采用。但是,在当时这一理论遭到博弈论前辈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也曾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冷遇。目前,担任着剑桥大学最崇高的教授职务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史蒂芬.霍金只能用微弱的变形语言交谈,不能写字。他看书时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这位科学巨匠的科学成就是这样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而完成的。
三、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及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六章第四节《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收集了这样一道例题在课堂上讲解,首先,出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数扇形统计图时,让学生读懂这个扇形统计图;然后,我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延伸学生的思路;最后,问我国的受教育程度为什么越来越高,具有大学文化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进而谈到现在的社会情况,"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那么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用我们的知识来振兴祖国,科技兴国。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五、在数学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中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课堂的德育,还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所以教师应开展一些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配合所教的内容,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如讲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我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回家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每天使用的垃圾袋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我们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甚至一年内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让学生们谈谈我们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环保教育。此外我还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格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策略性,德育教育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必须注意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必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